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276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276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第二天就出现了问题,平时长孙皇后起得很早,洗漱之后,用过早膳,会在御花园里小坐一会儿,但是宫娥们端着脸盆在旁边等了很久,却不见长孙皇后醒来,贴身的女官心中有些不安,便拉开床帐,就发现长孙皇后脸色潮红,眉头紧蹙,还发了高烧,只好慌忙去寻御医

那些御医一向谨慎,几个人寻思讨论了一会儿,得出的结论是偶感风寒,开了一些补元养气的药,说道要好好养着

太宗听得消息,也赶紧过来探望,他一向对那些御医不怎么感冒,毕竟他们养尊处优已久,很多时候,都太保守了,生怕出什么问题,一个比一个谨慎

太宗当下吩咐下去,宣召杜睿进宫,为长孙皇后诊治

杜睿接到圣旨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赶紧和汝南,安康两位公主进了皇宫

杜睿在为长孙皇后诊治了一番之后,发现这一次长孙皇后发病的十分凶险,自然不敢怠慢,便请了恩旨,留在了宫中,日夜侍候

太宗也是忧心忡忡,他平生最敬重的便是这位结发妻子当下下旨将已经出嫁的几位公主都召回了宫中,陪伴长孙皇后,希望她心情能好一些

李承乾每日里一边帮着太宗处理国事,一边在长孙皇后身边服侍汤药,看到长孙皇后日益消瘦,他这个做儿子的心中也是难过无言

“父皇儿臣想大赦天下,命天下的佛寺,道观为母后祈福,以求母后身体安康”李承乾实在是有些无奈了,在杜睿的影响下,向来对鬼神之说不大感冒的他算是病急乱投医,心想着总比没有办法好,便向太宗建议道

这个建议此前在朝中已经通过了的,朝臣很多大臣都念及长孙皇后的贤德,纷纷请旨,请求大赦天下太宗思虑了一番也同意了,现在就要看长孙皇后的主意

长孙皇后看着围在床边的李承乾等人,微微一笑,道:“乾儿,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是人力可以扭转的如果修福有用的话母后自己何曾做过什么恶事要是没用的话,那又祈什么福呢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佛寺,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母后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

“母后”在一旁的安康公主闻言,差点儿失声痛哭起来,“你不仅是这个国家的皇后,还是我们的母亲啊你怎么舍得离开我们兕子,城和濮阳她们都还那么小,您说过将来还要帮着儿臣带孩子的啊”

长孙皇后勉强的露出了一丝笑容,伸出有些枯瘦的手,抚摸了下安康公主的头发,道:“涑儿,你已经长大了如今也嫁为人妇,母后没什么担心的了”

李承乾泣道:“母后万万不可如此说兕子,城和濮阳她们都还那么小,她们都离不开母后啊”

长孙皇后拉着李承乾的手,道:“乾儿兕子,城和濮阳她们托付给你,母后放心母后也活了这么多年了,什么事情没经历过,如今,也算了了心事”

长孙皇后说着,微笑起来,憔悴的脸上显出了绝代的荣光:“这一晃你们也这么大了也懂事了我还记得你们小时候的事,乾儿从小就心善,做什么事都要考虑旁人乾儿,你要记住,这人生在世,就要懂得争莫要再让你父皇担心了承明可在?”

一直在旁边侍候的杜睿连忙应道:“皇后娘娘臣杜睿在”

“承明涑儿和欣儿的母妃去的早自小便养在了本宫身边,还望你怜惜他们自小孤苦,日后多加照抚”长孙皇后说着喘息了一下,安康公主赶紧上前给她顺气,好不容易才平复下来,接着说道,“你是个聪明人,将承乾交给你,本宫也就放心了希望你不要让本宫失望”

长孙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已经显得很疲倦,杜睿想起以往长孙皇后对他的种种照顾,心中也是阵阵酸楚,咬着下唇,下唇上的皮已经被他咬破了,鲜血的咸腥味在嘴里弥漫开来,他重重的点了点头:“皇后娘娘但请放宽心,微臣明白的”

汝南公主此时早已经是泣不成声,见长孙皇后就像是在交代后世一般,扑到榻前,泣道:“母后您不会有事的,睿郎是杏林名家,他定然能治好您的病”

“傻孩子你也算是方外之人,莫要在如此了当心破了你的修行”长孙皇后淡淡的笑着,“欣儿天不早了,你来给母后念一遍”

“是,母后”汝南抽泣着,小心的给长孙皇后掖上被角,从一边取过一本薄薄的来,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长孙皇后静静的听着,很快呼吸平缓下来,进入了睡眠状态汝南公主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和众人一道慢慢的退了出去

出了内室,晋阳公主,城公主还有李治都乖乖坐在那里等着,尚且年幼的濮阳公主还在奶娘的怀抱中,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众人见李承乾等人出来,晋阳公主上前小声问道:“太子哥哥,母后怎么样了?”

李承乾强打着笑容,道:“母后只是累了,要睡一会儿,你们要乖乖的,不要吵着母后,好不好?”

晋阳公主和城公主对视了一眼,重重的点点头:“恩,我们一定乖乖的”

李治虽然和李承乾为了太子之位争斗的厉害,但是对长孙皇后的感情却一点儿都不比李承乾差,问道:“大哥,母后到底怎么样了?”

李承乾心中暗叹,低声道:“母后病了很严重,就连承明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李治默默地低下头,小声问道:“母后不会死?”

“不会的”李承乾似乎在安慰李治,又似乎在安慰自己,“母后还这么年轻心肠又这么好,老天爷一定会保佑她的母后会一直好好活着,看着我们一个个长大,然后”

李治连忙点点头,坚定的说道:“没错,母后一定会好好的”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个把月的时间,太宗病急乱投医之下,还是宣布大赦天下,但是,长孙皇后的病情却依然如故,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蜀中,蜀王府内,蜀王李佑的脸上带着病态的狂热,神色有些狰狞,对着来人问道:“你说地是真的?皇后重病,连御医都说非药石可救?”

“没错”回话的是个身材健壮地中年男子,他风尘仆仆,显然刚从远方到来,他很肯定地说道,“阴妃娘娘亲自去看过据说圣上这些天来为此忧心忡忡,每日里都往雍德殿探望,可是皇后一直没有好转圣上震怒,已经处罚了好几个御医了”

李佑神情阴冷:“他当然忧心他一向最看重的就是长孙氏,根本就没有把本王的母妃放在心上,本王母妃是什么主意?”

那人低声说道:“阴妃娘娘的意思,此时乃是大好时机,不可不发,若皇后殡天,圣上定然无心理政,殿下可割据巴蜀,而后顺江向东,可下半壁江山,而后号召天下的世家大族,清君侧,除奸佞,大事可定”

“这样,母妃岂不是很危险”李佑闻言,不禁有些犹豫

那男子眼中现出轻蔑之色,不过一闪而逝语气却显得很是诚恳:“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当机立断啊小人来时,阴妃娘娘说了,殿下起事之时,娘娘自由自保之法”

李佑闻言,咬了咬牙,然后说道:“好就这么办先要处理掉这边父皇派来的那个权万纪,那个老匹夫几次三番和本王作对,这次定要让他不得好死免得叫父皇察觉了你可有把握?”

“殿下放心,这次,小人带来地都是军中的精锐,动起手来绝对不留后患”那人冷声应道,一股子杀气弥漫开来,李佑闻言都不禁打了个冷颤

“那就这样”李佑捏紧了拳头,狠声道,“一切处理结束,本王就发兵”

长孙皇后的气疾断断续续又拖了一段时日,一直杜睿用药在吊着,原本以为天气转凉的时候就能缓解,但是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杜睿几次三番的诊治过后,已经无法缓解了,听长孙皇后的贴身女官说,长孙皇后常常半夜因为哮喘醒过来,然后再也睡不着觉,太医署的御医和他一直轮流守候在侧,生怕出了什么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太宗也是心急如焚,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个便,还召集了一大帮道士和尚,不知捐了多少香油钱,每日里为长孙皇后祈福,可是长孙皇后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这让他恨不得将那些和尚道士通通砍了

忽一日,长孙皇后的病突然加重,杜睿得到消息之后,急匆匆的到了雍德殿,太宗和李承乾得到了消息,也是放下了手头地事情,赶了过来

太宗赶到的时候,杜睿正在给长孙皇后切脉,然后脸上神色愈来愈凝重,有些犹豫地看向了正等在一旁的李承乾,李承乾见状,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长孙皇后也是聪明人,她虽说隔着床帐没有看到杜睿的神色,却见他沉默了半天,也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便开口道:“生死有命,承明敬请明言”

李承乾赶紧跟杜睿打了个眼色,杜睿心领神会,道:“皇后娘娘不必忧心,娘娘只是风寒入体,引发痼疾需要慢慢调养才好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请娘娘宽心微臣先去给娘娘开个药方,娘娘先吃上几服,病症自然会缓解的”

杜睿随着李承乾去了外间,太宗也在那边等着,看到李承乾神色不好也有了预感,低声问道:“承明皇后之病究竟如何?”

杜睿咬了咬牙,低声说道:“圣上恕罪微臣也是无能为力皇后娘娘已是沉疴在身,病入膏肓,非药石所能挽回微臣只能稍稍压制娘娘所受痛苦,让娘娘走好而已”

太宗差点儿就怒气勃发,大呵道:“你”

好半天,太宗才颓然放下了手,他也知道杜睿确实是尽力了,要不是杜睿的话,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发病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能多陪伴他五年的时间,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但是突一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还是难以接受,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叹息道:“你尽力而为”

一服药很快煎好了,杜睿将药交给了李承乾,又对他叮嘱了一番,李承乾点点头,平复了一下心情,脸上挤出一副轻松的笑容来,亲自端到了长孙皇后床前,床帐已经拉起,李承乾在床前坐下,试了一下药的温度,见已经不烫了,伸手将长孙皇后扶着坐起,给长孙皇后身后垫了一只柔软的靠枕,一边给长孙皇后喂药,一边说道:“母后,承明说了,如今已然入秋,您很快就能好起来的”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也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将碗里地药一饮而尽,李承乾赶紧拿过蜜水,给她漱口,又将她扶着躺下

杜睿的药确实很有效,长孙皇后服下之后,精神健旺了不少,哮喘的时候也比从前少了,要不是杜睿说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长孙皇后内里的身体已经是油尽灯枯了,李承乾都要以为,长孙皇后确实要好了

人终究是敌不过命拖了两个月,长孙皇后还是留不住了

那天是个难得很明朗的日子,长孙皇后精神很好,甚至起身让贴身的女官为她梳妆了一下,吃了一碗燕窝粥,但午后,她就陷入了昏迷

杜睿接到消息,用针灸将长孙皇后唤醒,太宗这个千古一帝此时都已经快要泪流满面长孙皇后紧紧抓住太宗的手,唤道:“圣上”

太宗哽咽着道:“观音婢,你有什么话就说我都听着呢”

“圣上臣妾想要和稚奴说几句话,还请圣上回避一下”

太宗自然知道长孙皇后要说什么,起身带着众人都出去了,将李治留在了内室

过不多久李治就神色灰暗的走了出来,眼神复杂的看了杜睿一眼,道:“姐夫母后唤你进去”

杜睿闻言,也是微微一愣,他完全没想到长孙皇后居然还要单独见他,走进了内室,看着床榻上的长孙皇后,心中不免一阵酸楚,可以说历朝历代的皇后,长孙皇后堪称楷模

长孙皇后见杜睿进来,无力的招了招手,将杜睿唤至榻前

杜睿连忙跪倒在地,膝行过去:“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虚弱道:“承明你是欣儿和涑儿的夫婿,你喊本宫一声母后也是当得的”

杜睿咬了咬牙,叩拜道:“母后”

长孙皇后笑着,点了下头,道:“承明你是个聪明人,本宫自认辨人无数,却看不透你,你淡泊名利,却身负惊天的才华,若是你早生二十年,恐怕连圣上都不是你的对手”

杜睿闻言,不禁大惊失色,忙道:“臣惶恐娘娘海青慎言”

长孙皇后接着道:“本宫知道你的心思,你的心根本就不在名利二字之上,所行所为,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你不必怕什么,前些年圣上防着你,也是为了李氏的江山社稷,如今,你再也不用被束缚着手脚了,可以尽情的施为承明本宫自知大限将至,也不苛求什么,只盼你能好好看故乾儿,你与乾儿亦师亦友,情同手足,千万不要让他犯错,本宫相信有了你的辅佐,乾儿定然能做一个好皇帝的”

杜睿没想到长孙皇后居然要向他托孤,连忙道:“臣敢不效之以死太子殿下宽仁厚德,于臣有擢拔之恩,臣一定辅佐殿下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