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107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107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让朕学着前隋炀帝那样,躲到江东去,这样一拉,他们就可以再立新皇帝,行谋逆之事。魏征,你们难道想当他们的同党吗?”

“圣上,臣等实无谋反之心。”

这次不但是魏征,就连那些身后的御史台官员和太学学生们都吓的跪了下来。经过太宗的一番分析,这些人猛的发现,自己知道的这些事情要么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要么就是收到莫名其妙的书信得到的。但是当时激愤之下,哪里想到这些,如今经过太宗的此番分析,隐隐也感觉其中有问题。

“臣有罪,中了他人算计,冲撞了圣上,还请圣上恕罪。”大多数人此时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脸上露出死灰之色,一下跪地上。

“都起来吧!都起来吧!你们也是忠心为国,忠于王事,才会如此,朕赦你们无罪。”太宗哈哈一笑,亲自走上前去,将众人一一扶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朕知道你们是忠臣,朕也不是昏君,朕岂会有诛杀忠臣的道理。更何况,你们说的也没有错,此事虽然错不在杜睿,但是博陵的主官却不得不惩处,来人,传旨,贬博陵县令为民。”

“圣上圣明。”众人见太宗不想再追究,心中大喜,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纷纷谢恩。

此时就还剩下了一个魏征跪着,仰着头,一脸的不服,太宗见状,皱着眉道:“魏征!你还有何话说!?”

魏征道:“臣有错,但是杜睿便没错了吗?臣即便是道听途说,受人利用了,但是杜睿身为推行变法的主官,却用人不当,逼死了人命,此时圣上当严查!”

太宗刚刚压下去的火气,此时险些有蹿了上来,杜睿见状,连忙道:“圣上!魏大人说得有理,依臣之见,不妨让魏大人也参与到新法的推行中来,负责监察,也可避免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新法,为自家谋利,至于魏大人方才所说,只要等新法推行下去,臣任凭魏大人发落!”

魏征闻言一愣,刚开始还以为这不过是杜睿以退为进的路数,可是见杜睿面色坦然,一脸的真挚,这下连魏征都怀疑自己今天来错了。

“杜睿!”太宗叹了口气,道,“新政虽好,但是用人是关键。如何为百姓谋福利才关键。你要小心斟酌。关于新政之事,一定要做到那些百姓都明白,都知道,都了解,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抵触新政了。”

“臣记下了。”杜睿赶紧应道。

长安这边,太宗君臣化解了一场危机,而远在太原的李泰,此刻也正在加紧为他的宏图大业做着准备。

“回去对你家可汗说,本王许下的好处,自然会兑现,这点他就不用担心了!”

李泰之国虽然只有短短数月,但是这数月对他来说和几年也没什么区别,远离长安,入住东宫,君临天下的梦想看似越来越远,让权力欲望极重的李泰整个人看上去哪里还像个十几岁的少年,整个人也越发阴沉了。

坐在李泰下手的正是薛延陀夷男可汗帐下的首席智囊毕加罗,闻言笑道:“殿下的承诺,我家可汗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除了颉利旧属,以及河西之地,我家可汗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李泰闻言一皱眉,道:“还有什么,请讲!”

毕加罗恭敬道:“我家可汗久慕安康公主,事成之后,还请殿下做主,将安康公主许配给我家可汗,殿下放心,我家可汗说了,绝对不会让安康公主受半点儿委屈,后敦之位自然是少不了的!”

李泰闻言,踌躇了一阵之后,道:“既然夷男可汗一片真心,本王自然也不能坏了人家的姻缘,将安康嫁给夷男可汗,总归要比嫁给杜睿那个荒唐之人要好的多!好!这件事本王答应了!你部何时出兵!?”

毕加罗见李泰应允,喜道:“只待殿下这边义旗高举,我家可汗立刻出兵响应!”

李泰闻言大喜,道:“这便好!这便好!先生速速回去准备,只待本王号令,到时只要本王登基,当册封你家可汗为草原之主!”

毕加罗面露喜色,告辞退出,刚一出书房,便朝着那间屋子投去了一个蔑视的眼神。

此刻李泰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幻想出来的妄图霸业之中,自打到了太原,他满脑子想的根本就不会悔过,而是深深的恨意,恨杜睿,恨李承乾,恨长孙皇后,恨太宗,他甚至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没有半分错处,他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就是太宗偏心所至。

“等着吧!等着吧!等到本王回到长安,所有欠我的,我都要让你们复出代价!”

当初那些世家大族的人过来接触他的时候,李泰便感觉自己的机会到了,对于变法,他一直以来都是一副嘲笑的态度,世家大族存在几百年了,岂是一时间就能消灭的,因此上,他对那些过来的人纷纷许诺了大量的好处,就差搞一个分封制度了。

他满心盘算的就是,只要新法推行,天下必然打乱,他在内借助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在外援引薛延陀部众,到时候定然一举成功。

只可惜,他想的实在是太天真了。

毕加罗刚一离开,太宗派的人就到了,苏定方统帅着的飞虎军,直接开到了太原城下,那个早就已经投靠了李泰的太原太守冯俊见城下的大军也是惊的六神无主,赶紧派人通报李泰。

李泰还在做着皇帝梦呢,听到冯俊的禀报,也是惊得浑身筛糠,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他所做的一切,原来早就在太宗的监控下了。

“怎么办!?这下怎么办!?冯太守!这太原可守得住!?”

冯俊一看李泰的模样,顿时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他也是世家大族的分支,他所在的扶风冯氏虽然在势力上比不得那些大世家,但是在扶风一地也有不小的能量,眼看着新法实施,他如何不急,正好李泰一拉拢,他便答应了附逆,原本还想着能做一个从龙之臣,谁想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么大,这个李泰也非人主。

这个时候他还能有什么办法,除了殊死一搏之外,更是没了别的办法,李泰被抓住了,太宗念在父子之情,或许还能网开一面,可是他除了抄家灭族,已经别无他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殿下不必惊慌,太原城自打高祖年间便开始经营,久经修葺,岂是那么好攻破的,殿下只管放宽心,只要殿下能坚持住,然后号召天下的士人清君侧,除奸佞,事犹有可为!”这个时候,冯俊也只能给李泰说点儿宽心话了,要是李泰自己先乱了,他可就更没有指望了。

被冯俊一说,李泰也稍稍镇定了一点儿,道:“对!对!你这就派人去草拟檄文,清君侧,除奸佞,号召天下义士响应,我就不信父皇任由李承乾,杜睿倒行逆施,天下人就听之任之。冯太守跟本王上城墙,本王要去招降那苏定方!”

冯俊一看,心中不由的想到:到底是皇帝的种,都这个时候了,还这般胆大。

想着便引领李泰上了城墙,看到城下的飞虎军旌旗招展,盔明甲亮,李泰也不由得心头打颤,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求饶已经没有可能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哪位是苏将军,上前来与本王说话!”

苏定方老早就看到一个穿着王服的胖子走上了城墙,闻言,打马上前,拱手道:“魏王!恕臣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

李泰高声道:“苏将军!何故兵发太原,难道你想要造反不成!”

见李泰还装模作样,苏定方朗声笑道:“魏王何必自欺欺人,殿下所行之事,圣上已尽皆知晓,今日天兵至此,魏王何不早开城门,想来圣上念及父子之情,还能宽恕殿下!”

李泰一听,略微有些心动,冯俊见了,忙道:“殿下不要听信他一面之词,他那飞虎军只善野战,不善攻坚,便是任由他来攻,他也攻不下这太原城,何况城内粮草充盈,足够守军一年吃用,殿下只需等待,天下定然有变!”

李泰闻言,也觉得有理,他到底只是个白面书生,那里经历过这种事,听了冯俊的话,便高声道:“苏将军!我看你也是一时人杰,何苦为虎作伥,那李承乾和杜睿狼狈为奸,蒙蔽圣聪,倒行逆施,天人共愤,今日本王清君侧,除奸佞,将军何不弃暗投明,与本王共谋大事,他日功成之时,本王一定不吝惜王爵相赠。”

苏定方见李泰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做白日梦,不由得大笑道:“魏王既然冥顽不灵,那就不要怪臣下无礼了!他日见到圣上,看魏王还有何话讲!”

言罢,便挥动令旗,只见飞虎军中突然生气了几盏孔明灯,李泰看着心中正疑惑呢,突然听到城门下,一阵喊杀之声,接着一个军官飞奔上了城墙,禀报道:“魏王,冯太守,有人打开了城门!”

冯俊一惊,刚想要带人去夺回城门,就听到城下的苏定方高声道:“圣上有旨,只诛首恶,余者不咎,凡擒拿魏王李泰,冯俊者免罪!”

苏定方的话音刚落,几柄刀剑便夹在了李泰和冯俊的脖子上,李泰一惊,心中不由得一阵悲苦,他知道大势已去了。

第二篇浊世第四十一章衰颓

杜府,杜睿书房内。

李承乾今日一大早便到了,变法之事目前推行顺利,原先被那些世家大族之人鼓动起来的平民百姓们,在杜睿派出去的官员详加解释了变法的好处之后,对新法也满是期待,由抗拒变得观望起来,毕竟上千年的习惯,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过来的。

后世某党领导农民闹土改的时候,不也有农民不了解情况,反而帮着地主对抗的吗?中国的农民又最是逆来顺受,想要改变他们脑子里千百年积存下来的余毒,可不是见容易的事。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依然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杜睿给派下去的官员的指示是,暂忍一时,以待时变。

杜睿虽然身在局中,但是却也超然物外,对于局势的变换,自然看得通透,他知道太宗是在等待时机,将那些世家大族一举铲除。

其实说起来太宗也算是世家大族中的一员,虽然太原李家,比不得陇西李家,但也算得上是门第显赫,若此时节还是隋朝的话,炀帝要变法,太宗说不得也要跟着一起对抗,但是如今李家夺了天下,那些妄想着和他一起分享权利的世家大族自然一下子全都变成了他的敌人。

历朝历代,无论多荒唐的君主,哪个不希望自家的江山稳固,社稷千秋,当然像法国的那位喊出了“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仁兄,只能被当成绝品了。

想要江山稳固,社稷千秋,自然关系民生,只要百姓们生活安泰,自然也就没人想着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起事,所以说,历朝历代的君主,不管是贤明的,荒唐的,仁善的,残暴的,或多或少都要在意一下民生。

如今的时局,虽然还没有严重到一个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平民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步,但是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恐怕也就不远了。

历史上唐朝能够经历过两次盛世,其实还要多亏了武则天帮忙,要不是她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搅扰的天下大乱,将那些豪门大族杀了一批,为国家平白的增添了不少无主之地,想来也就没什么开元盛世了。

所以说,归根结蒂,太宗已经意识到了未来的危局,进而对杜睿的变法顶力支持,至于那些反抗的势力,想来太宗此刻心中也已然有了盘算,就等着清理了。

“承明!外面都乱作了一团,你倒是清闲,躲在这边。”

李承乾进来的时候,杜睿正一个人自斟自饮,桌子上摆放着的是他最新让人做的小火炉,里面的水已然沸腾起来,杜睿正夹着一片被切的很薄的羊肉。

涮羊肉,杜睿自打到了这个年代,已经馋了好久了,只可惜当时很多材料还没传入中土,便是传播过来的,人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只能当成一般的花卉植物,栽种在花园中欣赏,就比如辣椒,早在汉末时便由欧洲,途径西域传到了中国,可是却没人认得,杜睿就曾在大明宫太液池附近看到过,只不过被当成了盆栽。如今杜睿能一饱口福,还是多亏了杜贵,他远行欧罗巴,就按照杜睿的吩咐带回了许许多多中原不曾见过的东西。

(辣椒准确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在明代中后期,是由美洲传到欧洲,再由欧洲传到日本,最后由日本传到了中国,不过为了让主角吃上涮羊肉,就更改了一下,见谅!)

李承乾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稀奇古怪的吃法,笑道:“承明!这是何物?”

杜睿笑道:“涮羊肉,殿下来一起尝尝,宝钗!去给殿下拿副碗筷过来!”

宝钗应声去了,不多时取来了碗筷,按照杜睿教的,给李承乾调好了作料,李承乾看着那灰褐色的酱料,更是摸不着头脑,只能看着杜睿怎么做,然后有样学样,将羊肉涮熟,蘸上作料,放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嫩,特有的膻味,还有辣椒,麻油等等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冲击着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