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夜天子 >

第370部分

夜天子-第370部分

小说: 夜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知府本以为今日无论如何,于俊亭也该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怎么会……,一刹那间,张知府突然都明白了,他的预感没有错,的确是有人试图打压张家,争取本家族的排名地位跃升一步,那个人就是眼前这个口蜜腹剑的小贱人!

于家在铜仁的势力仅次于张家,他早该想到的,早就该想到的……,可他的预感也太迟钝了些,直到人家已图穷匕现,他才有所感应。张知府浑身发抖,手脚冰凉,那种眩晕的感觉又来了。

叶小天冷眼旁观,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幕非常熟悉。对了,他在葫县时,孟庆唯、徐伯夷、王宁,都不只一次对他搞过这种把戏,幸运的是,他每一次都能绝地反击。

而最后出现这一幕时,他已经从被群起攻之的目标变成了事情的幕后主导,被逼宫的那个人变成了花晴风。现在,张知府无疑就是当时的“花晴风”,那“叶小天”又是谁呢?

叶小天的目光逡巡起来……

:月初,求保底月票!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28章磨炼

看《夜天子》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张胖子被于俊亭的“逼宫”之举,气得血气翻涌,当场晕厥,被人七手八脚地抬到后宅救治去了。于俊亭和众土司则扬长而去,张、于两族争夺铜仁霸主之位的大戏正式拉开了序幕。

目前看来,张家的霸主地位恐将不保,这种情形有些像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这些年你齐国最了得,那大家就公推齐恒公为霸主,过些年晋国最厉害,大家就公推晋文公为霸主。

可是任何一个上司在位时,总会有些事做得不如你意。每个人都觉得换一个上司就会比前任好得多,然而许多时候,他们欢欣鼓舞地迎来的新上司很可能比他的前任还要不堪,这种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却很少会有人去想。

在叶小天看来,这就是大房和二房争嫡宗正房,他叶小天只是个偏房,根本插不上嘴,又不忍心眼看着张胖子落得这般凄惨下场,所以他很仁慈地选择了闭上眼睛打道回府了。

叶小天一回家马上找来哚妮,把今日发生的事告诉了她,安慰道:“你看,我说过不用担心的,现在各地土司都反对出兵,于家和果基家也不会出动一兵一卒,只靠张家应该奈何不了你的父亲。”

哚妮已经对叶小天不肯动用尊者权力为老丈人解围的行为进行了一番“神”解读,她相信这是神对她的族人的一种考验,只要她的族人能够禁得住神的考验,神就会庇佑他们。

因此听了叶小天的话,哚妮喜孜孜地点点头,又凑上去在叶小天颊上印下一个甜甜的吻,柔声道:“嗯!小天哥做事,就一定会有小天哥的道理,人家根本不担心的!”

叶小天有些奇怪地看了哚妮一眼,有些不敢相信:“这小妮子居然能看透我的良苦用心?不可能吧。就凭她那粗枝大叶的性子,会有这般细腻的心思、这般聪慧的头脑?”

……

格哚佬听说张知府要发兵讨伐的消息后心情很紧张。他的紧张倒不是惧怕即将迎来的战斗,他们久居深山,与天地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早就无所畏惧了。他只担心守不住山寨,就违背了尊者吩咐的“在那里,站住脚!”

为了能“站住脚”,格哚佬那生了锈的脑袋努力地转动起来。想尽了办法。首先,他马上派人回山向神殿求助了,这已是深入他骨髓的一种本能:自己不能决定的重大事件,就向神殿请示,按照神谕行事。

随后,格哚佬又对山寨进行了加固,并且在山寨周围设下了大量的陷阱和机关。这些事情他的族人做起来很是驾轻就热,只不过原本这些把戏是用来对付野兽的,现在要用来对付人而已。

大量的陷阱机关会给来犯之敌造成重大伤亡,实际上他们在山中。两个部落间偶尔爆发冲突时,也会用上这样的手段,对方即便同样是擅长丛林做战的勇士,也未必能发现全部的机关。

做机关陷阱这种事不只勇士们能做,老弱妇孺也能做,所以这些事情基本上是由老人、妇女和孩子来完成的,包括采撷野果和野菜。强壮的战士除了一部分留守山寨之外,都被格哚佬派去捕猎野兽了。

考虑到寨子可能会被围困,这些都是必要的储备。等这一切都忙完了,格哚佬发现自己已经无所事事了。于是他就坐在寨墙上等张知府的人马。格哚佬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实在等得无聊时,忽然想起了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孔明的故事在五溪蛮(铜仁)一带非常流行。百姓们对他的事迹耳熟能详,就连这深山中的部落也不例外。格哚佬由诸葛孔明又想到了探马,心里顿时像开了一窍似的: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来,来多少人,但我可以派探子打听呀。

格哚佬想到就做。马上挑选了几个懂汉语的族人派下山去,以前部落里要和山外交换些什么生活物资时,大多是委派这些人出山,久而久之,他们的汉语都说的相当流利了。

不久之后,附近的一些村庄相继出现了一些打着赤脚、身穿兽皮、握着竹矛背着猎弓的山里人,笑容可掬地向他们打听铜仁张知府有没有派兵来,派了多少兵来,这些兵什么时候会到一类的奇怪问题。

村民们先是一脸地惊愕,然后便是纷纷大呼:“村长,生苗下山啦~”

再然后,村长保正们就如临大敌地领着村中壮丁围捕过来,“探子”们见势不妙纷纷落荒而逃,那些村长保正们也不敢太得罪他们,怕招来更大的祸事,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为,见他们跑掉也就见好就好,收兵回村去了。

五天之后,格哚佬派出去的探子终于陆续回了山,山寨里的百姓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勇士们离开山寨时雄纠纠、气昂昂的,可回来的时候,所有人的武器都不见了,衣着也变了,有人变成了叫化子,衣衫褴褛、披头散发;有人变成了货郎,肩上还搭着褡裢……

格哚佬的探子们用了五天时间,弄明白了许多事情:比如说这里的村庄也是受铜仁张知府管辖的,所以这里的村民不但不会把张知府的消息告诉他们,还想把他们都抓起来。

比如,他们在这里向人打听敌人的消息,绝对不能像在山里时一样,随便找到一个游猎于山中的猎人一问,那人就会很坦率地把他所知道的情况都告诉自己,因为这里的人奉行的大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哲学,所以想当探子必须学会伪装。比如向人询问事情的时候,不能直来直去,得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地询问……

外面的世界真的好复杂,要打听一点消息,需要动的脑筋简直比追踪、捕获一条能爬树、会攀岩、机警狡黠、动作敏捷,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闪电般逃之夭夭的黄喉貂还要多。

幸运的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斥侯任务竟然顺利完成了,他们带回了格哚佬想要听到的情报:“铜仁张知府的兵马已经到了山下,至于人数……,乌泱乌泱的,数不过来……”

※※※※※※※※※※※※※※※※※※※※※※※※※

张绎从张家的精锐藤甲军中点了一千人,又从本部落的壮丁中点选了一千名健卒,合计两千人,浩浩荡荡地向提溪开拔了。提溪司张家那边还有一些戍守地方的军队,他们将合兵一处讨伐格哚佬。

土司们轻易是不出门的,除非是大土司召集会议,或者众土司要联合搞个什么活动,他们才会勉为其难地离开自己的领地,而且事情一了就会马上返回,但这一次众土司们大多选择了滞留铜仁府。

他们想了解了解张家的实力,同时也想了解一下那些生苗是否真如他们想象的那般剽悍。不管是生苗的战力还是张家的战力,他们都陌生的很。

一大早,叶小天过问了一下两处校舍建设的事儿,便穿上公服到了府衙,知府大人正告病休息,监州大人现在暂摄知府职权,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新官上任,叶小天可不希望那个小妖女的第一把火就烧到自己头上。

于俊亭现在是暂摄知府职权,只待知府病愈或者知府大人愿意抱病署理公务就得交回权力,所以不需要排衙这种场面上的仪式。一大早到了知府衙门,她就直接来到自己的监州签押房办公。

以前于俊亭几乎从不到衙,她的签押房就一直空着,可她毕竟是监州,她的公堂即便闲着,也没有人敢当作仓房,更没人敢在通判的院子里种些大葱大蒜,每日还有专人打扫,因此很是洁净。

今日于俊亭突然出现在这儿,她的公案更是被人擦得一尘不染,那黑漆的桌面闪闪发亮,几乎都可以当镜子用。虽然是初次代理知府职权,但是各司各班的属官胥吏们并没有无事跑来献殷勤的。

想见风使舵投靠于家的人,昨晚就已排着队把名贴投到了于家,一些职位高的人甚至还受到了于俊亭的亲自接见,他们不需要在此时表现什么,所以于监州就很清闲了。

于俊亭坐在太师椅上,摸一摸光滑如玉的椅子扶手,微微放松了绷起的肩头,她已经这样挺拔地坐了很久了。停了一会儿,她的俊目微微一睨,见房中没有旁人,只有一个小厮站在门口,而且面朝厅外,便把一只手支在桌子上,托住了下巴。

她在想叶小天,昨夜投贴告见的人里边并没有叶小天,于俊亭不禁犯起了核计:“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太过迟钝,不懂得把握机会,还是不想投靠到我的门下?从戴同知打听到的消息来看,他目前分明没有什么倚仗,而且很想找条大腿抱着只是求告无门罢了。”

于俊亭微微地挑了挑她的柳眉,靓丽的眉眼间便透出一股邪魅的妖气:“莫非他心气儿太高,嫌我这条大腿还不够粗?”

于俊亭百思不得其解,忽地一拍公案,“想不通就不想了,找他来一问便知。若是他识时务,今后我便重用于他;若是他不识相,找个机会把他踢出铜仁府便是。

想到这里,于俊亭又肃然坐正,清了清嗓子,威严地道:“唤叶推官来见!”

:求月票、推荐票!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29章会错情(求月票!)

看《夜天子》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丙戌年五月二十五日,这一天的铜仁府,看起来和往常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一切都一如既往。对那些在铜仁府衙打混了一辈子的胥史们来说,只有两件事比较新鲜。

一件是知府老爷没有升衙,虽然说他们的这位土知府时常不升衙,但是特别的是,今天有人代他升衙。皇帝不早朝,也不会有哪个大臣敢代他早朝,土官亦如是,可现在有了这样一个人,这个打破铜仁府数百年惯例的人,就是于监州。

通常在土司的地盘上,如果发生这种事,也就意味着后来者居上。如今铜仁发生了这样的事,也就意味着,在铜仁府存在了四百年之久的于氏,隐隐的已经有了压过在此扎根五百多年的张氏的实力。

另外一件事就是,对铜仁府来说一向就像阑尾一样可有可无只能充作摆设的刑厅如今居然老树发芽,焕发了活力。今天是刑厅放告日,刑厅居然接到了三张状子!

放告日只接到三张状子,这在中原人口稠密的城阜,简直是会让主管司法的官员半月笑醒的好现象,因为尽管民间有“屈死不告官”的说法,可实际上打官司的人还是很多很多,以致每逢放告日,官府收到的状子都是用尺来量的。

因为状子实在太多,状子又常常长篇大论,动辄数千字上万字,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用上三四千字来描述来龙去脉,再用三四千字来揉发愤怒、悲伤或委屈,以致负责刑名的官员不得不下令状纸必须简炼,不能超过五百字!

可是在铜仁府,这里的刑厅以前三年能收到三张状子都是很惊奇的事。而现在居然在一个放告日就收到了三份状子,实在可以和于监州暂代知府职权并列为铜仁两大新闻了。

“放告日”是官府收状子的日子,一般来说,只有杀人害命、致人伤残等重大刑事案件才可以随时上衙门告状。一般的民事诉讼平时是不受理的,只能在规定的日子举告,一般从初一开始,每五天为一个放告日。

今天正好是“放告日”,刑厅接到了三起案子。状子太多的时候。官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