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夜天子 >

第305部分

夜天子-第305部分

小说: 夜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如此,叶小天还是抱着万一的希望,把事情的原委详细写下,加盖了知县的大印,行文铜仁府。铜仁府张知府阅后又转呈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加盖了他们的大印,再转交给金陵刑部。

也亏得那吴悦玥家大业大,根本不可能舍弃一切逃之夭夭,否则在如此漫长的报批手续完成以前,吴悦玥就算带上全族,租一艘大船去海外寻访仙山,那时间都宽裕的很了。

金陵刑部见了贵阳按察司送来的公文,派人把吴悦玥抓了起来,可惜,当那份公文还辗转于山山水水之间时,吴悦玥就已得到消息,把该走的关系全都走通了,该毁灭的证据也全都毁灭了。

吴悦玥到了公堂之上,一口咬定他根本就没有销售任何违禁的走私品,也没有走私品的来源和销售渠道。家里那些来自南洋的宝物?尽管去查,那都是赝品,摆阔用的。

对毛问智说的那番话?说什么了?什么都没说,只是看那参商人傻钱多,想做他的生意,所以充充阔气,显摆实力。要跟他做什么生意?当然是绸缎生意。谁说我要卖违禁之物给他了,那是买卖谈不拢,他蓄意诬告。葫县有人贩私贩禁?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吴氏家族能量不小,这吴悦玥还有功名在身,动不得刑,金陵府被他噎的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无罪开释。叶小天这边得知消息,也只能一声叹息,无可奈何。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他又立下了大功,加上之前景千户剿匪时分润给他的功劳,叶小天的考课簿子上笃定必然会有一个上佳的考语,升迁是早晚的事。只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升迁,对叶小天来说,那是远水不解近渴啊。



第19章冬节

经过大半个月的纷纷扰扰,尘埃渐渐落定了。花晴风和叶小天受到了上司的嘉奖,记入考课。苏班头、周班头等人则得到了一笔赏赐,那些空缺出来的职位也迅速补充了人选。

只有税课大使的职位人选还没有落实,因为这个人选是要由知府衙门任命的。不过税课大使虽要由知府衙门任命,但知府不可能了解下属各县的详细情形,所以要由地方官提名举荐。

这个职位本该由知县花晴风提名,但破获这起大案几乎可以说是叶小天一人之功,花晴风平白得了许多好处,于情于理都没有再把这件事抢在手中的道理,所以提名税课大使的事就落到了叶小天头上。

为此,到叶府跑关系的人这些天几乎快把叶府的门槛踩平了,直到叶小天宣布一个也不见,并且已经把提名人选报到知府衙门,这种走动才告平息。至于叶小天报的谁的名字,目前却还是一个秘密。

有能力查到叶小天提名人选的,不会浪费这份人情,去打探一件已经不可更改,而且对他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没有能力打听到最终结果的,虽然是最关心这个职位的人,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待真相揭晓的那一天。

不过,税课大使的人选虽是由叶小天提名,税课司的账房及几名吏目的安排,则由花晴天一手包办了。这也算是花晴风和叶小天两人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吧。

叶小天对此很满意,税课大使是他提拔上来的,那就是他的人。花晴风也很满意,他不但坐享了一份大功,而且通过任命几个吏目和账房,也直接扩大了他的影响,再不会有人把他当成一个空架子知县。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得以升迁的人自然是欢欣鼓舞,连连摆酒设宴大肆庆贺,被抓捕的那些罪犯家眷们。则是整日里悲悲切切,难见一见欢颜了。

原税课大使陈慕燕的家,这些日子一直大门紧闭,除了每日买米买菜的时间。很难看得到陈家娘子出门。直到今天,二十多个系着孝带的人住进陈家,一向冷清的陈家才算有了几分人气。

邻居们听说,这是陈慕燕老家来的人,准备帮着娘儿俩扶灵回乡的。陈慕燕已死,孤儿寡母只能返回故乡了。陈家的这幢房子回头也要处理掉,马上就有那热心肠的邻居开始主动帮着联系起买主来

夜静更深,自家乡赶来的乡亲们大多已经睡下,他们在两厢的房间里打了地铺,人都睡满了。堂屋里,一对白烛还在静静地燃烧着,陈家娘子腰系孝带,怀抱熟睡的女儿,脸上犹自挂着浅浅的泪痕。

坐在她对面的是一个肤色黎黑的中年人。其实他是陈慕燕的一个堂弟,兄弟伙里排行第六,比陈慕燕小了十多岁,只是常年在家务农的原因,看起来比陈慕燕还要苍老许多。

陈家娘子十多年前刚刚嫁到陈家时和这个小叔子很熟悉,那时他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爱说爱笑,非常活泼,现在眉眼五官与当年相比变化不大,只是苍老了许多。神情也木讷多了。

陈家娘子低声道:“他六叔,真是难为你了,咱们陈家小门小户的人家,能请来这么多人帮忙扶灵。没少花费吧?”

陈老六局促地搓着手,道:“嫂子,你别这么说,毕竟是慕燕哥要回乡,这险山恶水的,不多找些人来。怎么扶灵回去呢。咱们村儿,数着慕燕哥有出息,十里八乡的谁不羡慕咱们陈家出了一个做大官的人。慕燕哥替咱陈家挣了一辈子的脸面,如今回乡还能寒酸了不成,应该的,这都是应该的。”

陈家娘子轻轻叹息了一声,幽幽地道:“那就多谢他六叔了,亲人们有这份心那就够了。聘请人工,还有一路上的吃用住宿,总共花销了多少,回头你说一声,这钱嫂子拿,家里人不富裕,就不要让大家凑份子了。”

陈老六神色略有些尴尬,有心拒绝,可是想想自己拮据的腰包,还是哎哎地答应了两声。

礼有五经,唯祭为大。虽说她的丈夫死的并不光彩,但是丧事还是要办的,在陈慕燕死后,陈家娘子就在家里搭起灵堂,请了和尚道士来做了三天的法事。

葫县上下不会有任何人来难为这对孤儿寡母,人情社会,人死为大,再如何罪大恶极,也该一了百了了,更何况陈慕燕虽然贪墨,但是人际关系处的极好,即便只是为了维护表面上的清廉,他还是做了很多好事,尤其是对一些小商小贩,并无盘剥行为。

如此情形下,谁还意图对陈家不利,势必得被人骂做酷吏,就是奉命而行的差役们也会暗暗寒心,所以官府对陈家没有什么刁难,把陈慕燕的尸首清洗干净后就发还了陈家。

陈家设祭的时候,来陈府吊唁的人很多。有官,有商,有工、有农,有一些人是与陈慕燕常有来往的,还有许多人陈家娘子根本就不认识,也看不出他们的身份。

陈慕燕是因贪墨事发自尽的,吊唁的人实在说不出太多安抚的话来,所以他们大多只是默默地上一柱香,祭拜一番,给陈家娘子留下一份礼金、便即悄然离去。

越是那些陈家娘子从未见过,也辨识不出身份的人,留下的礼金就越是厚重,其中有些人馈赠的丧事礼金,其数目之大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交际往来应该出的份子钱。

陈家娘子很清楚,这些人一定与她丈夫有着许多不清不楚的关系,而丈夫的自尽,实际上是保全了他们,所以这些人才会送上一份如此丰厚的礼金,没有人愿意欠死人的人情债。

陈家娘子更知道,如果她的丈夫坦白交待,把这些人都咬出来,未必就会落一个死罪,但他最好的结果也是流放边陲,终生不得复归。而他选择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给她和孩子留下一份生存的本钱。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死了,许多只有他才知道的事情。就永远也没有被揭发的可能,而那些被他用性命保护下来的人,一定会把这份恩德回报在他的亲人身上。

所以,陈家娘子对这些拿出大笔礼金的人并没有什么感激。那是她丈夫用性命换来的,是她该得的。陈家娘子把这些钱都收了起来,那是她今后独力抚养女儿的本钱,那是丈夫留给她和孩子的希望。

也因此,她才有底气对堂弟说一应费用由她支付的话。因为陈慕燕公开的形象是很清贫的,被他私藏的赃银都被抄没了,如果不是这一笔笔的礼金,陈家现在真可以称得上是家徒四壁。

陈家娘子幽幽地叹了口气,对陈老六道:“他六叔,夜色深了,你千里迢迢的赶来,实也乏了,早些去睡吧,明儿咱们还得赶路回乡呢。”

“嗳!嗳嗳!”

陈老六站起来。拙口拙舌地道:“那……嫂子,你也早点休息。”

陈老六轻轻点点头,觉得身上有些寒冷。她忽然想起,明天就是冬至了,可是她的心从丈夫死的那一天起,就已提前进入了寒冬……

※※※※※※※※※※※※※※※※※※※※※※※※※※※

冬至到了。

冬至这一天,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人们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渐渐变强,意味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这是大吉之日。因此后世一般只出现在春节期间的祭祖、聚会、庆祝等活动,也往往出现在冬至这一天。

冬至作为节日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冬至这一天称为“冬节”。皇帝在这一天也要举行冬至郊天的祭天大典,百官向皇帝递呈贺表,并相互投刺祝贺。

地方官府当然也要举行祝贺仪式,同时官衙要放假一天,官员们互相拜贺。叶小天做为葫县县丞,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整个庆贺活动的策划人。一大早。全县官员全被他召集到县衙,率领群僚向知县大老爷祝贺。

花知县满面笑容地接受了众官员僚属的祝贺之后,便率领全体官员赶赴县学,向孔圣人上香焚表,祭拜献牲。花知县捧着昨日连夜写好的祭词,站在上首,于烟雾缭绕中摇头晃脑地念起来。

台下,苏班头悄悄靠近了叶小天,低声道:“大人,陈大使的娘子今日扶灵返乡。你看咱们是不是……”

一旁王主簿听到了这句话,微微向叶小天侧了侧身子,悄声道:“叶大人,公是公,私是私,县衙若是没什么表示的话,未免不近人情,依老朽之见,还是应该意思一下。”

叶小天本来还有些犹豫,听了王主簿这番话,便点点头,对苏循天道:“你代表县衙去一趟吧,陈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量给予方便。”

苏循天答应一声,刚要离开,王主簿又唤住了他,从袖中摸出一锭五两重的银元宝,对苏循天道:“就说这是县衙奉赠的程仪,聊表心意吧。”

苏循天看了叶小天一眼,叶小天点点头,道:“还是王大人想的周到,就这么办吧。”

苏循天这才接过银子,悄然离去。叶小天吁了口气,转首望向还在台上抑扬顿挫的花知县,神色有些郁然。王主簿微微一笑,捻着胡须低声说道:“叶大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是么?”

叶小天点点头,又摇摇头,复又一叹。自那日一番交心,王主簿真是换了一个人,大概也是因为他看出叶小天野心甚大,其志向绝不在一个小小葫县,和他谈不上什么权利之争,所以对叶小天大为改观,两人的关系也日渐缓和了。

王主簿呵呵一笑,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对叶小天安慰道:“身在官场,就是这样了,很多时候,有些事你不得不去做,无关于恩怨,只是身不由己。你要走下去,就一定得习惯……”



第20章扶灵

花知县的祭文写的花团锦簇,洋洋洒洒逾万言,顾教谕和黄训导站在下边,微微闭着双眼,听的摇头尾巴晃的,只觉字字珠玑,当真好文章!叶小天却连半句都没听进去,心中只是念叼:“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好不容易等到花知县念完祭文,将一系列的祭拜仪式举行完毕,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走下台去,叶小天才精神一振,一个箭步迈上台去,高声宣布道:“现在,全体同仁赴太白居,与本县士绅共聚一堂,官民同乐,共迎冬节!”

一句话顿时迎来暴雨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尤其是巡检司的武官们,巴掌拍的尤其响亮,随即众官员便一轰而散,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乘车的乘车,也有那小官吏安步当车甩开双腿,乱哄哄地直奔太白居酒楼。

太白居是葫县城内最大的一座酒楼,就开在县衙对面,酒楼里光是雅座就有数十间,另有一层的宴客大厅可容纳数百人,整个酒楼呈回字形,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天井,天井院中有盆栽竹木、鲜花怪石,俨然一个小型园林。

今天太白居酒楼被官府包了,酒席就设在这个精致园林般的天井里,一张张酒席散落在花木丛中,小溪流泉潺潺其间,极尽优雅。远处还有乐伎弹着琵琶,曲调优美,更形别致。

众官员士绅齐聚一堂,小士绅恭维大士绅,大士绅恭维官员,小官员恭维大官员,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热闹非凡。投箭壶的、曲水流觞的、行酒令的,各种助酒兴的游戏也是精彩纷呈。

叶小天成了众人招呼的重点,许多人走到花知县面前时,也只是礼节性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