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端妃 >

第44部分

端妃-第44部分

小说: 端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这小喜竟然也是小禄子培养的那批人中的一个!段玉姝听完,万分庆幸自己当初救下了小禄子。小禄子只在宫中做一个太监;真是太可惜了。
小喜在得到了小禄子送过来的消息后;一直找不到机会和段玉姝独处。而且她虽然和阿英同在掖庭宫;但毕竟本着不可轻信的原则;是以她连阿英都没有明细。
一直到了深夜;段玉姝叫人进来,她才遣了阿英去铺床,她来替段玉姝更衣,才趁机说了出来。
她还真怕段玉姝表现出吃惊太过或者根本不相信她。谁知段玉姝竟是超出寻常的镇定,从容淡然,不慌不忙。
“你叫什么名字?”段玉姝听完,以眼神示意小喜自己已经知道了。
“奴婢叫小喜。”小喜这才放开了声音,恭谨的回道“还请娘娘移步,奴婢伺候娘娘梳洗。”
段玉姝看了不远处的阿英一眼。小喜明白她的意思,端昭仪是在询问阿英是不是自己人,小喜随即摇摇头。
小喜伺候段玉姝梳洗完毕,阿英也过来回道“奴婢已经收拾好,请娘娘就寝。”
段玉姝微微一笑,道“辛苦了。你叫什么名字?”
阿英还没见过哪个妃嫔对自己如此客气,即使是在掖庭宫也是没有的。她受宠若惊的道“奴婢叫阿英。”
段玉姝此刻不同于刚来时候的淡漠,和颜悦色的道“你们都下去罢。”
小喜和阿英对望了一眼,应道“是,奴婢告退。”
待二人小心的掩门而出后,段玉姝才真正的松懈下来。
脸上的浅笑被换下,段玉姝仍是敛眉深思。她上了床,辗转反侧。
暂时母亲和珂儿是安全,绘茗轩暂且也没出什么大事。不过,这片刻的宁静大抵也仅限于今夜了。即使唐景明再多疑,此事也必有个结果,而且也要给冯欣悦一个交代。
小禄子传了话来,他会见机行事。恐怕此刻他也不好过。唐景明是知道自己和小禄子的关系,小禄子,怕是也被监视了起来。
唐景明无论信不信是自己做的,但现在绝对不会再给自己有所行动的机会。第一个被控制的,怕就是小禄子了。
小禄子传了那些话来,恐怕都是下了大力气,让他按着原计划行动,怕更是难上加难了。
段玉姝的手轻抚上小腹,那里,已经有了一个小生命在静静的安眠。
这个孩子,是最万不得已时会被用上的棋子。她真不想走这么一步。段玉姝不无心酸的想着,浑然未觉腮上已经沾满了泪珠。
长夜漫漫,凄凄清寒,唯有这个孩子陪着自己,可是,却不知道,能不能留住。
翌日。德仁堂。
唐景明下了早朝后没有如平日一样去御书房批奏折或接见朝臣,而是直接去了后宫。
德仁堂是后宫中皇后处理后宫事务的地方,如今自慧德皇后仙逝后,并未再立皇后,主要由贤妃淑妃二妃掌管后宫。是以平日这里是贤淑二妃议事之处。
今日,在唐景明到来前,众妃已经都到了。
贤淑二妃自不必提,良妃和德妃,锦妃,莲妃,苏妃,妃位以上的妃嫔都到了。虽然此事的主角是冯欣悦,因她昨日才小产,身体自然是虚弱的,是以并未让她前来。
“皇上驾到——”门口响起太监尖细的声音,众妃皆站了起来,待唐景明在主位上坐定,齐齐道“臣妾给皇上请安。”
“平身。”唐景明淡淡道,脸上表情没有任何的波澜,但众妃都知道,他今日的心情很是不好。
“谢皇上。”众妃复又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大家都沉默着,谁也不做出头的那个。
一时间没有人开口,德仁堂中顿时陷入一片沉寂中。
杨锦茵倒是有心要说些什么,只是毕竟顾及着上面还有贤妃和淑妃,她不好太过僭越。按捺许久,就在她忍不住要开口时,唐景明发话了。
“冯贵嫔小产一事,你们怎么看?”唐景明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分辩不出他的想法。
众妃心中也都在暗暗的揣摩着。按理说,唐景明把段玉姝羁押起来,就说明他心中已经认为是段玉姝所为了,可是他有并未废除段玉姝的封号,也只是暂时押在掖庭,仍旧命人服侍着,也让人拿不准。
向来伴君如伴虎,帝王心又是最为难测的,谁也不想说错一句,惹火上身。
在座的众妃中,贤妃淑妃位尊,最有发言权;其次就是锦妃,她最受宠,她也最恨段玉姝;再次就是良妃和德妃,虽然她们要位尊于锦妃,但是唐景明在她们入宫几年中对她们一直都是不冷不热,是以她们并没有表面上的风光。
剩下的莲妃和苏妃,也都是省事儿的。莲妃因为诞下公主日渐失宠,是以淡了争宠之心;苏妃连续诞下两个公主,唐景明也并未多宠她,她也就是安分守己的守着两个公主过日子。她们皆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最不可能开口的。
但是皇上都发话了,贤妃和淑妃作为众妃之首,不可能不发话的。最终还是贤妃先开口了“皇上,依臣妾愚见,此事还需再仔细的调查。”
“此话怎讲?”唐景明听出贤妃的敷衍,故意又多问一句。
贤妃本想敷衍过去了事,没想到唐景明又追问,只得硬着头皮道“端昭仪和冯贵嫔素来是交好的,而且端昭仪也费心给冯贵嫔送补汤,向来其中可能另有蹊跷。”
贤妃此言一出,还没待唐景明开口,杨锦茵先拦下了“贤妃姐姐此言差矣,依臣妾之见,此事就是端昭仪所为。”
杨锦茵生怕唐景明同意了贤妃的话。所谓是夜长梦多,不尽早处置了段玉姝,节外生枝可就不好了。
“哦?”唐景明并不意外杨锦茵这么说,“锦妃是何意?”
“回皇上的话,很明显,是端昭仪刻意为之。她故意去给冯贵嫔送了无味的汤药,迷惑了冯贵嫔。再又加上了红花和遮香草,这样一来,冯贵嫔自然也失了戒心。”
“而且她还故意利用一般人都会认为她不会在自己送去的汤药中下手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皇上,这端昭仪城府之深,令人发指!”
杨锦茵说得是正义凛然,分析得头头是道。说的时候倒是浑然未觉,说完后才发觉,不仅唐景明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众妃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爱妃倒是很清楚。”唐景明挑起眉,似笑非笑的望着杨锦茵道。
“臣妾,臣妾也不过是推测的。”杨锦茵讪讪的道,“臣妾是心疼冯贵嫔失了孩子,想尽快找出害了她的那个凶手。”杨锦茵说的顺畅起来,越发觉得自己有理“后宫中有这么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怕是众姐妹也是都不能安心的罢?”
“是么?”唐景明不置可否,“爱妃有心了。”
“皇上,依臣妾愚见,臣妾同意贤妃姐姐的说法。”一旁的淑妃也跟着开口了,“是该再加以调查。后宫中不可能放过一个谋害皇嗣之人,也不会冤枉一个无辜之人。”
淑妃此言一出,其余的妃嫔,如良妃德妃,莲妃苏妃都纷纷附和道“淑妃姐姐说的有理。”淑妃说的是最为中肯的,谁都不得罪。
只有杨锦茵在心中暗暗不悦。她最希望直接定了段玉姝的罪了事。
众人也算都发表过意见了,是以都不再开口,都只是望着唐景明,等着他最终的决断。
见众妃已经不可能在说出什么意见了,唐景明略为沉吟,道“既如此,就依贤妃淑妃之言罢。”
唐景明话音未落,杨锦茵立刻抢白道“皇上,您——”
还未说完,便被唐景明打断,“朕意已决。”杨锦茵只得暗自把话咽了回去,愤愤的闭嘴了。只是她只顾着自己的不悦,并没有看出唐景明已经蹙起的眉。
“贤妃。”唐景明发话了,众妃也都心知肚明,此事是要交给贤妃了。
“臣妾在。”贤妃也是心下无奈,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虽然她再不愿,但她为众妃之首,也必须要领命。
“此事交付给你和锦妃一同调查。”唐景明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平日中和贤妃一同主事的都是淑妃,怎么在这事上换了锦妃?
难道是淑妃失宠御前?但怎么也看不出淑妃会失宠的迹象。良妃等人脸上的表情都多少流露出惊诧。
虽然这种不讨好的是淑妃自己也不愿沾惹,但这毕竟代表者在后宫中的位置。可淑妃毕竟宫中以浸淫多年,这点定力还是有的,无论心中如何波澜,她脸上的表情纹丝未变。
杨锦茵心中则是暗喜,终于有了自己发挥的余地了。段玉姝到了自己手中,可是死路一条了。她自顾自的已经忽略了主事的是贤妃。
而且皇上没有把此事交给淑妃,是不是代表着自己将要取代淑妃坐上这后宫中第二把交椅了?
杨锦茵窃喜着,正可谓是好事成双。
唐景明则把众妃的表情一览无余。他面上不动声色的看着,心中怎么想的,就是无人得知了。
“臣妾一定不负皇上所托。”杨锦茵不自觉的喜上眉梢道“请皇上放心。”杨锦茵抢在了贤妃之前回道。
而贤妃丝毫没有计较的意思,只是恭谨的回道“臣妾领命。”
在场的明眼人都知道,若不是杨锦茵得宠,她在后宫的时日,是长久不了的。

谁入连环计中计(三)

当段玉姝从小喜那里得知负责此事的其中竟然有杨锦茵时;一下子愣住了。
这个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杨锦茵与她不和是人尽皆知的;自己落到她的手里;哪里会有好下场?唐景明这是何意?这是要将自己推向死路不成?
不对,不会这么简单。段玉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她对唐景明的了解,唐景明若是要弃掉她,可以干脆直接定她的罪;反正也是物证确凿。
一同调查的还有贤妃不是?忽然,段玉姝脑中灵光一闪。她明白了唐景明的意思。
段玉姝不禁嘴角勾勒出冷笑;唐景明打得好算盘。他知道;杨锦茵素来和自己不和;在调查是不会有丝毫的手软;一定想要千方百计再找出证据定自己的罪。而毕竟贤妃的分位高于杨锦茵;杨锦茵还要受制于贤妃,这也可以避免她暗自下手,伪造证据,刻意陷害自己。
毕竟段玉姝是了解唐景明的,否则也不会被封为昭仪,成为他最看好的人。
段玉姝简直要对唐景明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唐景明不愧为千古一帝,这心思和手段,无人能及。
后宫在他心中就是一盘棋,十八路棋子他都了然于心,调动的得心应手。后宫争斗的众妃自以为技高一筹,其实也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罢了。
只是于此事而言,有杨锦茵在其中掺和着,实在是对自己不利。
本来是她布下的局,若是弄不好,很可能被杨锦茵反将一局。那可就不妙了,岂不是弄巧成拙,除掉杨锦茵不成,把自己搭了进去?
段玉姝咬紧下唇,暗暗下定决心,也在默默的祈祷着,此事若成,将来哪怕是自己不得好死,她也甘愿!只求别伤害到自己关心的人。
熹景宫。
杨锦茵回到宫中,自然是一派喜气,满面的得色。
沫儿虽然没有随杨锦茵同去,但是看杨锦茵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有什么利于她的事发生了,连忙迎上去道“娘娘可是有什么喜事?”
“那时自然。”杨锦茵此刻毫不避讳,不顾还有其他人在,得意的笑道“皇上我和贤妃一同查冯贵嫔小产一事。”
“奴婢恭喜娘娘。”沫儿最是嘴巧不过,替杨锦茵掀了锦缎提花面的棉帘子,“娘娘这次可是称心如意了。”
“小事一桩。”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着,但杨锦茵的表情出卖了她,沫儿的话她很是受用。
往日从外面回来,杨锦茵都要好一阵抱怨着深冬的寒冷,今日却仿若浑然不觉,沫儿送上的紫金手炉也随意的放到了一旁。
“娘娘,您准备如何做?”沫儿屏退了众人,只自己和杨锦茵留在了内室。
“那还不简单,直接把我们手中的这些东西塞给段玉姝,岂不是就坐实了她谋害皇嗣之罪?”杨锦茵不假思索的道,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段玉姝被唐景明下令处死的情景了。
“若是那段玉姝抵死不承认呢?”沫儿不是故意要泼杨锦茵的冷水,这事也是要考虑的。
“这个,”杨锦茵也顿了一下,又道“证据确凿,她又能如何?”
“娘娘,那事毕竟不是她所为,况且还有贤妃在一旁与您一同调查此事,难免贤妃不会发现什么,”沫儿道“这样可就不妙了。”
“你所言有理,本宫还没想过这些。”杨锦茵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娘娘,奴婢有一计,可让她乖乖认罪,不知当不当讲?”沫儿道。她从来都是落井下石之人,在杨锦茵面前一向充当狗头军师之职。
“说来听听。”在这些方面,杨锦茵还是很信任沫儿的。
“娘娘,奴婢听说,段玉姝最是重视自己的母亲和那个傻子弟弟。”沫儿眼珠滴溜溜的一转,不怀好意的笑道“娘娘,您说,若是以她们来威胁段玉姝——”
这沫儿的计策好生恶毒,竟是要逼得段玉姝自己认了不白之冤。
“继续说下去。”一心想要置段玉姝于死地的杨锦茵自然也是很感兴趣。
“是,娘娘。您可以讲她们下入宗人府的大狱。您对皇上和贤妃皆可以称是为了让段玉姝不再嘴硬,让她早些看清现实。也好早日让冯贵嫔小产一事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