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95部分

傲气凛然-第95部分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发出,不但云南各界一片震惊,英国人也坐不住了。

盐井东与四川省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西连碧土,北接芒康,历来是川滇藏三省之间的交通要道,滇西、滇西北和西藏大半的食盐供应依靠这个重要的产盐区,虽然自去年开始,北京政府正式将盐井划归四川管辖,但滇藏两省从未予以承认。

由于盐井特殊的地位,川滇藏三省历届政府均按照百年传承的习俗,任其自然发展,谁都想管,但谁也不敢去管,唯恐引发大规模的多方战争。

可如今萧益民管了,而且堂而皇之地管,他的边军不但一举消灭了盘踞盐井多年的康藏叛军势力,彻底拔除当地顽固武装,而且派出彭措的混成旅长期驻扎盐井,并义正词严地拒绝英国驻成都总领事的紧急约见,第一次通过专题文章,以少有的诙谐语言严厉警告英国人:你们在别的地方怎么撒泼我管不着,但别在我的地盘撒野,我的地盘我做主,不需要外人来指手画脚!

文章一经发表,全国舆论一片叫好,近来对萧益民诸多批评的国民党舆论,立刻调整风向予以支持,大张旗鼓地抨击英国的霸权行径,盛赞萧益民将军是个敢做敢为的爱国将领,极大地鼓舞了民气,振奋了国民精神,萧益民将军的果断决定在法理上有着充分的依据,此英勇事迹必将被历史所牢记。

国民党高兴了,袁世凯却头疼了。

袁世凯这几天没少讽刺孙中山,说孙中山完全是因为不能从英国人那里借到钱,恼羞成怒之下才转而处处反对英国人,不然怎么不见孙中山骂他的日本干爹?

袁世凯除了讽刺孙中山,就是痛骂萧益民不分时间,不分好歹,如此乱搞一气,让他这个大总统怎么去面对刚刚借给自己巨额贷款的英国人?又怎能让滇藏两省势力服气?要不是老子把蔡锷这头猛虎关起来,你区区一个小茶壶,敢去挑战整个云南?

然而,江西和浙江军队的突然暴起,与袁世凯派遣南下镇压的军队发生了局部激战;盘踞重庆的同盟会顽固分子熊克武,也在这时公开通电,要求将宋教仁一案的幕后黑手绳之以法,并暗中加紧军事战争准备,与湖北和江南各地的革命党武装频频联系。

面对四处燃烧的战火,袁世凯再也顾不上遥远的西南,他匆匆给四川都督胡景伊、湖北都督黎元洪发出密令,立刻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事关北洋政府生死存亡的长江流域地区。

此刻的云南已经乱成一团,军政两界不用想都知道萧益民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可失去食盐的来源和丰厚的税收倒是其次,处于多面受敌的危险处境,才是最要命的,萧益民此举对云南而言,无异于不惧怕挑起两省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以换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开赴贵州的滇军两个旅被紧急叫停,一个艰难的选择,终于摆在云南军政两界官员的面前:要么与四川奋力一战,要么停止增兵贵州,与四川方面坐下来谈判。

连续三日的会议之后,云南方面终于选择了坐下来谈判,原因是川军王键师一万余众尽数压迫边境,驻扎乐山的川军第二师彭光烈部已经陆续南下叙府,驻扎内江的川军第一师周俊部第一旅也开赴泸州,显然是告诉所有人:我们四川军队是团结一致的,而且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其次,贵州反抗军鲁平山部急剧壮大,他们不停地袭击滇军分驻各县的部队,神出鬼没地攻打各条运输线,残酷地砍下一个个滇军官兵的头颅,频频写信和张贴布告,号召民众起来反抗滇军暴政,游说各级政府中摇摆不定的官员,警告所有为滇军卖命的内奸,黔北和黔西北数十个县已经失去控制。

原本服从唐继尧领导的各地黔军也蠢蠢欲动,黔南数县看到贵州大乱、滇军无力征伐,也先后宣布独立,不再接受唐继尧政府的领导。

再一个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

由于川滇两省交恶,各自征收高额流通税,导致云南各地物价上涨很快,贵州的反叛又把云南唯一的出入商道断绝,如果再不改善,别说对外战争,自己内部和大量少数民族地区就会乱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谈判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四川省政府接到云南省政府的约谈电文,上到大都督下到一般官员都兴高采烈、无比自豪,就像打赢了一场巨大的战争一样。

大都督胡景伊立即召见边军司令萧益民,对萧益民的深远计谋大加赞赏,接着讨论何时撤军的问题。

萧益民摇头一笑:

“这事儿不忙,军事调动可以停止,但仍需保持现状、形成声势上的压迫,可以先讨论双边的经济贸易问题,然后才到相互信任、撤离边军的问题,至于贵州境内的战火,本来就不关我们的事,根本不用去理睬。”

胡景伊立即会意过来,哈哈一笑结束了讨论,开始与云南方面展开旷日持久的谈判。

第八十九章 诱之以利求双赢(上) 

三十五岁的四川都督胡景伊对川滇两省的和谈非常支持,虽然他是四川巴县人,但他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就到云南任职,先后担任云南新军督练处高级参议、云南陆军小学总办和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等职务,与云南省政fǔ官员和滇军将校交情颇深。

????已经被调往北京任职的蔡锷、前几个月自杀未遂的保定军校校长蒋方震,都是胡景伊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期间的同学,算起来胡景伊这个四川都督还是很有人脉的。

????不知是性格使然,还是四川局势太过复杂,胡景伊回到四川反而根基浅薄了,他当上四川都督之前,由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保路运动和成都兵变,文官势力痛定思痛,决定再也不能让武人当政,于是牢牢地团结在一起,紧紧抓住民政决定权不松手,哪怕自己内部再有矛盾,在这个问题上总能够相互妥协,一致对外。

????上任议长张澜在位时,通过一系列法案,大大提升了谘政会议的权力,将原属大都督一人的权力细分到各部主官身上,既提高了文官的地位,又对中央任命的都督起到牵制督促的作用,使得半道上接任都督一职的胡景伊徒呼奈何。

????经过一年多的整合和发展,本土各大势力代表组成的文官集团,已经牢牢占据四川军政两界和各级地方政fǔ的要职,胡景伊再想收回权力就更难了。

????胡景伊也知道自己这个大都督当得窝囊,在民事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自己完全是个外行,对民政事务没有一锤定音的威望也就罢了,可军队如今也逐渐脱离他的控制,这是胡景伊怎么也无法忍受的,这年头哪一个地方都督手里没有军队?

????如今,忠于胡景伊的军队只剩下他的一个警卫团,负责他的安全警卫、出行起居是够用了,可胡景伊使出浑身解数,又是拉拢又是打压,仍然无法控制越来越跋扈的川军各师,更不用提控制新军之外的边防陆军了,那是被砍下脑袋的前总督赵尔丰留给关门弟子萧益民的私产,虽然已经通过友好协商并入四川常备军,名义上都属于他这个大都督领导,可两万五千边军效忠的对象仍旧是边军司令萧益民。

????如今胡景伊后悔了,悔不该耳根子软,上了萧益民和省府、议会那群无耻文人的恶当,以为边军的回归能够壮大整个四川政fǔ和都督府的力量及威信,对他这个手上无兵的都督更是有力的支持,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萧益民与文官集团利益交换的结果,弄得胡景伊竹篮打水一场空,每年还要为不属于他的军队支付巨额军费。

????胡景伊思来想去,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萧益民,真不知道这个出身卑微的萧益民脑袋是怎么长的,短短几年就攒下如此巨大的人脉和家当,虽然萧益民的迅速发迹得益于两任总督的鼎力支持,可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也着实太惊人了。

????好在萧益民没有显露出太大野心,又遭到无比英明的袁大总统明里暗里的打压,把他禁锢在边军将领的职位上不能动弹,胡景伊也通过赎回全新的四川兵工厂、支持本土势力拆分萧益民的家当、通过军饷调拨和军职任命等手段,拉拢川军将领周俊、孙兆鸾等一批重要将校,有效地削弱了萧益民的实力,使得如日中天的萧益民至今没能对他的都督职位构成威胁,一切均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胡景伊一直在默默展开针对萧益民的削弱和打压,此次大力支持萧益民和川军各部对云南进行声势上的压迫,逼迫云南主动和谈,就是胡景伊期待已久的契机,他要在这次全国瞩目的谈判中,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借机牢牢抓住到手的拍板权,再以各种的手段将摇摆不定的川军将校拉进自己的阵营,一举达到抑制萧益民的壮大、削弱其军权的目的。

????就在胡景伊按部就班实施计划的节骨眼儿上,北京派专使秘密送来密令,迫使胡景伊不得不暂时把川滇和谈事务交给民政长张培爵,全副精力转到如何执行袁大帅的命令上来,否则,一旦雄踞重庆的熊克武部举起反袁大旗,与长江中下游的国民党武装东西呼应,定会带来震惊天下的政治影响,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四川,很可能要再起骚乱。

????届时,辜负袁大总统殷切期望的胡景伊,定会遭到无情抛弃,他这个四川大都督也就当到头了。

????送走袁大总统的特使,胡景伊立刻电召驻扎内江的第一师师长周俊,要他迅速赶回成都商议军务。

????目前,胡景伊勉强能指挥得动的,只剩下周俊的第一师和彭光烈的第二师,驻扎成都东郊大营的孙兆鸾第三师已经和萧益民穿上一条裤子,王键的第四师更不要指望。

????周俊部经过半年的严格训练,库存弹药消耗很大,近四分之一的老式步枪已不堪使用,正急着购买一批枪支弹药,可如今整个长江流域都在打仗,欧美各大洋行就是有货也难以运来,何况全国各势力都在疯狂扩军抢购武器,唯一的指望,就是去找中国西部最大的军火贩子萧益民。

????周俊即将启程前往成都找萧益民的时候,大都督胡景伊的电令发到,周俊连忙聚集麾下将校,让大家说说大都督是什么意思?

????讨论来商议去不得要领,麾下营长杨森站起来发言:“管他什么意思,去一趟成都不就知道了?反正师座没收到这封电令,也要去成都的。”

????众将校齐声附和,周俊想想也是,大手一指,对杨森说:“很好!你跟我一起走一趟。”

????三日后,周俊与副师长宋学皋一同晋见大都督胡景伊,在胡景伊的一番谆谆开导和郑重许诺之下,两人爽快地接下讨伐熊克武的重任,怀揣胡景伊赠送的三十五万元开拔费离开都督府,立刻前往北校场边军司令部找萧益民。

????萧益民正在军校与炮兵科八十名学员一起聆听德国教官上课,接到值星官的急报,便悄然离开课堂,赶回司令部与周俊等人热情相见,还和身材高大、仪表威严的杨森开上几句玩笑。

????杨森可不敢在萧益民面前放肆,看到萧益民他就恭恭敬敬地敬礼,眼前的萧益民不但是拥兵数万、战功赫赫的边防陆军总司令,还是杨森在陆军速成学堂时的老师,而且一直以来萧益民对所有学生都很照顾,对各师将校都很仗义,入藏征战回来没人要的三十几名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毕业生,如今都在萧益民麾下当上了连营长和各级参谋,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年纪比杨森小六岁的萧益民,都值得所有川军弟兄尊重。

????边军司令部直属警卫团长枟毅和司令部几名参谋与杨森都是同届同学,老同学难得见面自然倍感亲切,听杨森想要看看军营训练设施,枟毅几个二话不说,拉着杨森就出去了。

第八十九章 诱之以利求双赢(下)

第八十九章诱之以利求双赢(下)

周俊和他的副师长宋学皋见到杨森被拉走,相视一眼哈哈大笑,对此毫不在意,寒暄几句喝完半杯茶,周俊直接说明来意:

“萧司令,兄弟此次冒昧登门,纯属迫不得已,我们一师响应萧司令的号召,和边军弟兄一样展开长达半年的大练兵,弹药几乎消耗一空,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式长短枪无法再用,所以还得求萧司令帮忙啊!”

萧益民很仗义地提醒周俊:

“凤凰山的四川兵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汉阳式步枪了,本月前十五天的试生产,产量达到四百支,工人越来越熟练,枪支无论是材料还是加工技术都很好,绝对不在汉阳厂之下,相信下个月的月产量定能达到计划中的一千二百支,吉珊兄和飏臣兄可否知道?”

周俊与宋学皋面面相觑,心想大都督胡景伊怎么回事?为何不把如此重要的消息告诉他们?

宋学皋很快反应过来,笑嘻嘻地对萧益民说道:

“一鸣老弟,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而且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