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62部分

傲气凛然-第62部分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尔丰捻须大笑:

“一鸣啊,你的心思为师怎么会不知道?你让为师无比欣慰啊!可老夫为官一辈子,(纵)横沙场几十年,何曾在困难面前屈服过?真要在这个时候离开总督府,恐怕会遭致天下人的耻笑,就是在成都也会威信大损!

“这事咱们不用再谈了,至少新总督到来之前,为师得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只有交接之后离开,才符合定制,也算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四川民众了。”

萧益民只好作罢,端起精致的茶壶给赵尔丰斟茶。

赵尔丰对眼前这个赤诚弟子非常满意,虽然萧益民对朝廷从未有有过应有的尊重,同情四川保路会并为之摇旗呐喊,而且与诸多四川同盟会首脑来往密切,但萧益民对自己这个老师从来都是毕恭毕敬毫无隐瞒,不管有什么想法什么建议,哪怕是大逆不道的心思,都会坦诚地告诉他,从不一味唯唯诺诺地奉承,该争论他就争论,该提醒他就提醒,没有半点儿的犹豫,遭到老师的呵斥他也能坦然承受,并勤勤恳恳地做好一切补救和防范措施。

“一鸣,下一步你怎么看?”赵尔丰打破沉默问道。

萧益民放下杯子,挺直腰板:“学生还是原来的想法,在看不清局势演变结果之前,尽可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赵尔丰缓缓点头:“你的分析没错,虽然同盟会是主导这场风暴的主角,但是其内部组织一片混乱,就拿四川来说,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四川各级同盟会已经形成了堪比江湖帮会一般混乱的各个派系,相互之间互不买账,无论川南、川北还是重庆成都,各地同盟会均由当地富商名流担任主事人,这些人恐怕什么叫做革命都不知道,只会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就算他们暂时为了夺取政权联合起来,将来也会分崩离析,甚至还要为争权夺利大打出手的。”

“对于这一点学生深信不疑,但是尽管如此,民族觉醒、自我解放的势头仍旧不可阻挡,为此,学生数月来多次在英、美、德三国报纸上发表对时局的看法,陈述社会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毫不顾忌地指出革命党各派的不足之处,以及由此而可能引发的国家分裂和大规模内战,虽然没看到国内各派的反应,但引起了欧美列强的高度重视。。。。。。

“欧美各国驻华机构非常重视学生的观点和分析,越来越多的欧美驻华使节和报社给学生来电来信,他们同意学生的看法,希望在今后的各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学生也答应了,最近络绎不绝来到成都的各国记者,就是很好的证明。”

萧益民还在厚着脸皮抬高自己,为此不惜拿出洋人增加说服力,尽最大努力说服自己的老师倾向于民族革命,哪怕不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运动,也要置身事外,不再为摇摇欲坠的满清朝廷卖命。

赵尔丰缓缓站起来,在房中来回踱步,走了十几个来回才停下:

“一鸣,如果我们暂时偃旗息鼓,将眼前的利益全部交给四川各派,大事安定之后,能不能再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能不能得到列强的支持?这后一点非常重要,强大如拥兵十万的袁世凯都离不开洋人的支持,否则也将一事无成,那点儿兵力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萧益民走到赵尔丰面前,非常肯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认为完全可行,而且也是目前最佳的处理办法。。。。。。老师知道,英德美三国驻成都领事和商务代表,都与学生关系良好合作密切,德国总领事前日还亲自召见学生,商讨时局,保证德国驻华机构和所有商业机构会一如既往支持学生,其中给出的最大承诺是:德国德华银行以最低利率向学生的华西集团发放贷款,只要不超过两百万马克的贷款,成都德华银行就能随时支付!

“与学生合作几年的毛瑟公司和克虏伯公司,先后委托领事先生转告学生:他们愿意以不超过两年的延期付款方式,支持四川军队的武器弹药购买。学生觉得事情重大,除了感谢之外,没有答应什么。”

赵尔丰的精神为之一振,轻轻拍拍萧益民的肩膀:

“很好!一鸣,你做得很好,如此一来,为师放心了。。。。。。我听你的,等会儿为师就派人通知各方,明天上午释放蒲殿俊等人,并召开各方恳谈会,表明为师的艰难处境,说明我边军全体将士的立场,痛痛快快地把这个喧嚣的舞台让出来,我们站到一边去,静观天下风云变幻吧。。。。。。”

“老师英明!”

萧益民喜不自胜,心中最大的危机随之解除。

。。。。。。

第二天上午十点,有四川各界代表参加的恳谈会如期举行,刚获得自由的蒲殿俊等人听完赵尔丰的恳切告白,脸上的敌对情绪大为减轻,彼此开诚布公地交流之后,所有的怨气似乎烟消云散,整个会场一团和气,气氛极为热烈。

新军统帅朱庆澜和尹昌衡等将校无法按捺心中的欣喜之情,对赵尔丰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大加赞扬,从这一刻起,他们领导的新军就能一步登上军政舞台的最前沿,开始在这场伟大风暴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界代表纷纷放下敌对立场,欣然接受赵尔丰的解释,川汉铁路公司几个代表先后站起来,翻出赵尔丰为民请愿而被朝廷撤职的经过大加歌颂,极力赞扬赵尔丰和边军将士顺应民心的开明义举,赞扬赵尔丰审时度势同情革命,是对保路运动的巨大贡献。

眼前如同川剧变脸一般的景象,令萧益民大为感慨,也稍稍放心下来。虽然明知这群越来越像政客的各方代表大都是些口是心非的人物,但是自己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老师赵尔丰也由此远离危险的漩涡,无论今后如何,就目前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会议的胜利召开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于次日刊登在四川各大报纸上,蒲殿俊等人获释重新登上四川最高政治舞台、赵尔丰的深明大义成为舆论的主调,转眼之间再也看不到“杀人魔王”赵尔丰残杀革命同志的抨击文章,所有的新闻和评论,都被极大的政治胜利和革命乐观情绪所代替。

赵尔丰的总督衙门四周再也没有愤怒的人群聚集,他如今尽可以轻车简从进进出出,想去哪里就去那里,无论到哪儿都能引来一片敬畏但也充满善意的目光。

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引发了全国性的反清独立运动。

武汉三镇的战事还在激烈进行,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悄然无声,刚刚通电宣布脱离满清政府正式独立的山西、山东、甘肃境内宁夏地区,很快就被袁世凯的北洋军控制,再也没有传出后续新闻。

初冬的夜晚,赵尔丰检阅完军纪严明的振字营,兴致盎然地来到弟子萧益民家中做客,师徒两个举杯畅谈之时,振字营参军郑长泽匆匆而来,飞快递给萧益民一封急报。

萧益民扫一眼立即递给自己的老师,赵尔丰接过一看,顿时脸色大变,良久才轻轻弹了弹薄薄的电报纸,重新坐下缓缓端起酒杯。

第六十四章 风暴(三)

第六十四章 风暴(三)

【为表示天子拉票的诚意,让大家的等待物有所值,晚上十一点天子还会更新一章,这样十二点上架后,大家可以继续订阅欣赏!

弟兄们,准备好月票了吗?】

“入川鄂军于资州哗变,端方及弟端锦枭首,鄂军大乱逃散者众,军官刘怡凤率余部调头东去!”

短短三十七字的电文,将新任总督端方和他弟弟端锦行至资州被哗变的鄂军割下脑袋,以及一个协鄂军四分五裂调头返回湖北的经过讲述了个清楚明白。

其中的“哗变”二字耐人寻味,萧益民和赵尔丰不用多想就明白,所谓的哗变,其实与武汉新军暴动性质一样,而那位混乱之后还能带领余部返回湖北的军官刘怡凤,很可能就是这场哗变的主谋。

萧益民望向独自饮酒的赵尔丰:

“老师,现在是二十七日午时,端方被杀估计发生在今日凌晨,或者天亮以后,看来,这个四川总督短时间内不会有了。”

赵尔丰长叹一声:“恐怕永远都不会有了。”

师徒二人尚在哀叹,振字营参军郑长泽和赵尔丰的军师徐维岳双双到来,满头大汗的徐维岳低声禀报:

“大人,咨议局副议长罗纶及新军统制朱庆澜求见。”

赵尔丰摇头苦笑,萧益民连忙吩咐郑长泽前去陪伴客人,他和老师一会儿就到,然后转向赵尔丰低声说道:

“老师,看来他们的消息不比我们晚,很可能早就知道鄂军哗变的计划,否则不会这么快就找到这里来。”

赵尔丰昂头叹息,缓缓站起,整理衣衫:“他们这是逼我表态啊!自从五天前重庆宣布独立之后,他们就坐不住了,不知这次要扯起什么样的大旗改天换地,唉!罢了、罢了!让他们闹去吧,咱们爷儿俩还是按照既定方略办,完全支持,但不去趟这潭浑水!走吧,别让客人等急了。”

大厅里的罗纶和朱庆澜坐立不安,两人肩负重任而来,哪里有心情喝茶?看到赵尔丰和萧益民从内堂出来,两人连忙站起,恭敬致礼。

彼此寒暄几句先后坐下,罗纶与朱庆澜对视一眼,由罗纶直接将保路同志会和四川同盟会的要求转述,然后非常恳切地说道:

“两位大人,我二人受咨议局众人委托,专为如何重组政府、稳定全川局面,前来征求赵大人的意见。”

赵尔丰捻须一笑:

“康侯客气了,数日来,大家不是都在群策群力商议此事吗?如今朝廷任命的新总督没了,自然也就没有了障碍,何况川南、川北、川西和重庆都已先后宣告独立自组政府,作为一省之都的成都已经落后多日,重组省政府乃是顺势而为,也是迫在眉睫之事,老夫岂有不支持的道理?还得感谢二位屈驾前来啊!”

罗纶和朱庆澜闻言大喜,连忙端正衣冠,向赵尔丰深深致礼以示感谢。

赵尔丰很客气地回礼,顺势推掉要他出任军政部长一职的恳求。

罗纶和朱庆澜齐声规劝,定要赵尔丰参加新政府,曾是赵尔丰兄长赵尔巽手下爱将,同时又与赵尔丰交情不错的朱庆澜更是忐忑不安,又是行礼,又是庄严做出承诺,请求赵尔丰再度出山领导军队,最后看到赵尔丰态度诚恳一味谦让,两人才停止客套,不再坚持履行同盟会的折中意见,双双向赵尔丰和萧益民告辞。

赵尔丰和萧益民客气相送,罗纶二人说什么也不让赵尔丰再送,赵尔丰客气两句转身入内,和徐维岳一起到大书房里继续吃饭。

罗纶一把拉住萧益民的袖子,走向前院,在院门内停下脚步,立即发出郑重邀请:

“一鸣,整个四川军队已经四分五裂,我们就不去说它了,只说目前驻扎成都内外的各军,简直是各自为政、心思难测啊!倒是新军内部,虽然矛盾重重,但有朱将军掌控局势,问题不大,你的振字营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一直以来默默支持我们保路会和同盟会,我们很放心,可越聚越多已达两千之众的城防军却是个大隐患。。。。。。

“这些兵根本没有任何的组织,还有西面满城里面效忠满清朝廷的凤山部一千余官兵,以及多达两万余人的满蒙民众,都是动乱之源!连日来我们都为此事头疼,反复磋商后一致认为,军政这一块不能没有你萧益民!”

萧益民嘿嘿一笑:“说吧,老哥,给小弟安个什么头衔?”

“军政部副部长,怎么样?”罗纶紧张地看着萧益民。

站在旁边的朱庆澜看到萧益民凝眉思索,立即上前,不无歉意地说道:“一鸣老弟,部长一职已经决定由新军参谋长尹昌衡来做了,为这事我们内部也争论好久,但最后大家的意见还是倾向于年纪更大、更为积极的尹昌衡参谋长,实在委屈老弟了。”

萧益民客气地回答:

“革命哪里能讲这么多人情?尹昌衡参谋长本来就比小弟资历高,而且在历时数月的运动中积极参与,贡献很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比小弟更有资格和理由担任军政部长职务,小弟能当上副部长已经是所料不及,喜出望外了,两位兄长根本不用这么紧张,难道至今你们仍然信不过小弟?”

“胡说八道!你这龟儿子就喜欢调侃。”

罗纶笑骂起来,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有了萧益民的明确态度和大力支持,新政府的成立、成都城的安定更有把握了。

朱庆澜拉过萧益民的手,紧紧一握,颇为感慨的说:“要是我们的每一个同志都有一鸣这份胸怀就好了!一鸣,下午三点在城南咨议局举行新政府成立大会,你可要按时到来啊!”

“一定!”

萧益民将二人送上马车,马车驶出街角,萧益民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转身返回院子,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