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60部分

傲气凛然-第60部分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以往随处可见的军队返回营区继续训练,警察们再次悠然自得地满街游走,该种田的种田,该做生意的做生意,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北校场里号子声声,一千多名或是打赤膊或是身穿蓝灰色帆布工作服的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道路修建,一个个鼓状石墩在十余名汉子的号子声中高高抛起,每一次下落都发出沉重的撞击声。

一群将校和侍卫登上西城墙北段的新建炮台,放眼四望,啧啧称叹,对眼前这个崭新的大营羡慕不已。

赵尔丰俯瞰整个井井有条、设施齐全的大营,不时询问身边的萧益民那一座座式样新奇的建筑物是什么?有何功用?又是如何修建的?

萧益民一一汇报,详细陈述水塔、警戒塔、军火库的设计性能和建设情况,将功劳全部归在建筑公司和德国武官夏普乐身上。

赵尔丰频频点头,最后指着主干道上正在挥汗如雨的一千多工人问道:“这些都是华西公司的人?”

“什么也瞒不过老师的法眼,这一千二百人名义上还是华西集团工程公司的建筑工人,其中大多数人都经过基础军事训练,一旦战争需要,换上军装扛起枪就能当步兵和工程兵来用。”萧益民笑嘻嘻地回答。

赵尔丰颇为安慰:“溢茗干得不错,值此动乱时期,你居安思危敏锐练达,比所有人先走了一步,而且走得聪明走得漂亮,为师甚慰,也安心多了。如今康藏战事暂时告一段落,有钟颖率部镇守拉萨,几年内不会再有大的麻烦,我边军各营已经陆续返回驻地,不再需要太大的装备投入,这样吧,新武库里的克虏伯火炮和一万发炮弹你留下,抓紧时间组建个炮营,争取半年内形成战力。至于那批毛瑟长步枪,你留下三千支和所有枪弹,以防成都局势突变,其余的一起送到雅安‘泰安营’,由祁洛负责送往边军各营,所缺枪弹在雅安工厂采购即可。”

萧益民连忙致谢:“谢谢老师!”

赵尔丰收拢被风吹乱的花白长须,让萧益民陪他在城墙上走走,一群将校远远跟在后面东张西望低声议论。

来到西北角新建的警戒暗堡前,赵尔丰向肃立敬礼的四名哨兵回个礼,弯腰钻进隐藏得非常巧妙的暗堡内部,细细打量,最后摸摸擦拭得一尘不染的德国mg08重机枪,显得非常满意:

“想不到你把整座大营经营得如此严实,营前布置两座厚实的德国式棱堡,侧面和后方暗藏四座堡垒,一面环水两面高墙,如果真打起来,恐怕新军十七镇全力进攻,三两日内都无法撼动,要是再把那十八门克虏伯火炮拖出来,来敌再多也只能一败涂地。”

萧益民笑了笑,上前搀扶赵尔巽钻出暗堡,走上北城墙继续介绍北面的钢厂、电厂和铸造厂,然后指向南边,低声汇报生产步枪零部件和组装手枪的金属制品公司、服装皮具厂、五金厂等企业。

谈得兴起的时候,总督府参军匆匆来报:“巡防军云集东门聚众闹事,新军统制朱庆澜正在调兵弹压,后续行动请制台大人明示。”

赵尔丰顿时沉下脸,长眉抖动,双目如电:“命令朱将军把闹事者抓进东郊大营,你带一队卫兵火速前往协助,如遇抗拒,杀无赦!”

“是——”

第六十三章 千钧一发

第六十三章 千钧一发

【周日凌晨零点本书就要上架了,弟兄们准备好月票哇?天子会用海量的爆发来报答大家!谢谢!】

东门的巡防军聚众闹事很快被扑灭,三百余名散兵游勇被新军六十五标官兵包围缴械,尽数押解东郊大营等候处理。

四川巡防军并非编制内的正规武装力量,纯属地方保安部队性质,其前身为早已裁撤的绿营,成都四门的守卒就是这一类型,各地民众也称之为城防军,编制、粮饷、装备均由各地政府自行筹集。

如今四川大乱,毫无训练、装备落后的各地巡防军在民众的鸟枪砍刀面前,竟然不堪一击,不是被各地先后成立的“保路同志军”遣散或收编,就是脱掉军装回家种地,无家无口的老兵纷纷逃往成都,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散兵游勇谁见谁厌,前任总督王人文只好把他们临时安置在东门内的城防军营里,这些人没老实几天,就以缺饷缺枪为由不断闹事。

萧益民对终日吸食鸦片、只会欺辱勒索民众的巡防军半点好感也没用,所以一直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受过新式教育训练的新军官兵对巡防军更无好感,因此抓住闹事者就是拳打脚踢,扔进大营关起来不饿死就行,谁也不去在意。

赵尔丰更不会去注意数百名从各地逃回来的散兵游勇,由于萧益民全力保举的新军参谋长程潜丧父归家,迫切希望整顿新军的赵尔丰仍在为回来晚一步而扼腕叹息,目前他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抓住军队,稳定全省局势。

然而,就有那么一两个人在意这群散兵游勇,第一个是刚从日本悄然回到成都的同盟会成员赖苍林,第二个是朱庆澜一力保举的新军新任参谋长尹昌衡。

赖苍林于事发次日,在同盟会成都分会的秘密会议上提出争取巡防军的意见,成都分会七八个负责人经过数日激烈争论,仍然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原因是这群巡防军给老百姓留下的形象太恶劣了。

赖苍林以“革命事业应该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特别是武装力量”据理力争,搬出中山先生、克强先生等人为了革命同样毫不犹豫加入洪门和青帮的事迹,成功说服众人,最终获得同盟会成都分会的同意,并决定此事必须隐瞒态度暧昧、立场不坚定的新军统领朱庆澜等四川省同盟会领导成员,全力争取在数月保路运动中表现积极、满腹才华的新军参谋长尹昌衡。

刚升任第十七镇参谋长的尹昌衡此时正是缺兵少将的时候,保路运动发生以来,他以四川同盟会军事委员会成员身份,密切联络新军中的狂热分子,不断拜访铁路公司和保路同志会核心领导成员,他鲜明坚定的立场、慷慨激昂的话语、极具亲和力的豪爽风格,逐渐获得四川同盟会领导层、保路同志会资本家和新军部分官兵的信任与拥护,影响力随之快速增加。

尹昌衡从发生在东门巡防军聚众闹事的事件中,敏锐地看到其中可以利用的机会,所以赖苍林找到他秘密商议,并以成都分会的名义做出不少许诺后,尹昌衡立即豪爽地答应下来,表示自己完全可以用新军参谋长的身份,以“整顿军纪加强教育”为名,收拢不断汇聚的巡防军并加以训练,要求成都分会提供枪支弹药和经费,支持对满清怀有深仇大恨的巡防军,以备起事之日担当生力军。

赖苍林如今想搞几个土制炸弹都困难,哪里能够弄到枪支弹药?闻言大声叫苦痛苦不已。

尹昌衡把手一伸问有钱吗?赖苍林连忙说别的没有,活动经费倒是充裕。尹昌衡哈哈一笑,说这不就行了?只要你有钱,要买多少枪支弹药我都能给你弄到。

赖苍林大为兴奋,说句“你等着”就急匆匆返回太升街的秘密分部汇报。成都分会一群书生领导人正为手无寸铁发愁,听到赖苍林的汇报喜不自胜,很快拿出川汉铁路公司秘密赠送的十万元“保路经费”,派人与赖苍林一同送给尹昌衡。

九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五百支崭新的汉阳造步枪和五万发步枪子弹,三百支“豹牌”仿柯尔特手枪、五百支“豹牌”m1911型左轮手枪以及枪弹,全部摆到成都分会一群书生领导人面前,虽然价格比以前贵了近两倍,仍然令所有狂热的革命者欣喜若狂,对尹昌衡的强大能力无比钦佩。

奇怪的是,整个四川乃至长江流域各省几乎都出现一枪难求的情况,极度缺乏武器弹药的同盟会和地方武装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走私武器到中国贩卖的欧美洋行,但均被告知最快也要四十天后才能满足要求,各洋行所有库存的枪支弹药,无论是英国造、德国造还是比利时造,早在八月底之前就已经销售一空,买主的情况被各洋行严格保密,谁也无法了解。

各省同盟会和地方势力都在猜测买主是谁,竟拥有如此巨大的资金和势力,最后几乎都把怀疑的目光投到皖系军阀身上,只有这些近水楼台的军阀,才有这样的大手笔和警惕性。

各国洋行的经理们喜忧参半,他们从不断反馈的信息中惊喜地看到,一场波及长江流域的内战即将爆发,战争的巨大利润正在向他们招手。

遗憾的是,两个月来英国怡和洋行西南分公司经理庄森几次提醒过战争来临,各大洋行经理仍是半信半疑小心求证,谁知巨大财富来临时,手脚飞快的庄森早已搬空了他们的轻武器仓库,没有现货的各国经理们痛失发财良机,一个个懊悔不已,对英国人又是嫉妒又是佩服,不约而同致电各自总部说明情况,要求以最快速度送来武器弹药,以满足中国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庄森又一次发财了,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四万六千支欧美各国的步枪与巨量弹药就卖出大半,其中五分之三不需要运到长江上游,就被长江沿岸湖南、湖北两省的各大帮会以高出正常价格一点五倍的高价尽数买走,五分之一在宜昌江段被陕西财团秘密买走,只剩下萧益民特别需要的8000支比利时fn公司仿毛瑟步枪、五百箱步枪弹悄悄运回成都。

庄森如今数钱都数到手抽筋,他的好友萧益民也发了,不花分文就从这场历时三个月的军火投机中,获得8000支fn公司的优质步枪和五百箱子弹,如果再算上华西金属制品公司开足马力生产都不够卖的手枪暴利,萧益民的利润所得至少还要翻上一番。

成都局势的稳定,方方面面的妥协,让年轻的萧益民不知不觉滋生了麻痹心理,尽管每天他都会到总督府去一趟,但是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武器生产和销售上面,在暂停生产难度大耗时长的毛瑟驳壳枪的情况下,每天三班倒生产m1911式转轮手枪、仿柯尔特m1903式手枪共750支,仍然供不应求,其中转轮手枪售价从30大洋一下涨到45大洋,都满足不了市场巨量的需求。

十月十日上午,一封电报传到成都,电报公司的译报员如发疯一般高举电文冲到大街上,使出全身力气,仰天高呼:“武昌新军起义了——”

满街行人车辆如同中魔般足足静止数秒钟,忽然爆发出震天的惊呼和呐喊,转眼间,消息传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成百上千的学生和市民在同盟会的组织下跑上街头,高呼口号,支持武昌新军的革命(暴)动。

时至中午,(游)行队伍已达三万余人,黑压压望不到头的人流围绕皇城四周街道,最后涌向总督府所在的督院街,呼喊的口号已经演变成为“还我铁路”、“打倒满清政权”。

东郊大营、东校场、南校场的新军和巡防军开始出现躁动;驻扎西教场的六百满蒙族官兵、一千五百精壮民兵整装完毕,在成都将军凤山的指挥下牵着战马紧张待命。

北校场的边军振字营在大营四周路口摆出了缠满铁丝网的拒马,两座警戒塔和城墙上伸出了一个个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一千精锐在协领枟毅的指挥下披挂完毕,严阵以待,一百五十骑兵身背骑枪、手按马刀,肃立于战马旁,参领萧益民登上东南角的警戒塔顶部,和一群参军一起举起望远镜,严密监视全城各方向。

南校场,新军第十七镇临时指挥部。

朱庆澜、姜登选、徐孝刚、尹昌衡等二十余名将校齐聚一堂,紧张商议,不时有哨兵跑步进来报告城内外局势发展情况,当听说成都将军亲率五百骑兵缓缓开向总督府、振字营参领萧益民率五百精锐突然接管北城门防御时,所有将校几乎跳起来。

谢炯大声吼道:“萧益民想干什么?”

朱庆澜瞪了一眼谢炯,示意大家都坐下:“之前我就反对新军参与(游)行示威,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先不谈凤山的骑兵和萧益民的步兵造成的威胁,只谈总督府内外驻扎的两个营边军,以及一千五百名严格执行命令维持秩序的警察,就不是我们能轻易动得了的,诸位也知道我们新军中的同盟会弟兄有多少,如果(游)行中情绪激动难以控制,一个不慎就可能遭致决绝的镇压,相信你们对赵尔丰大人的脾气很了解,他绝对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

姜登选迅速附和:“统制大人说得对,毕竟我们成都不是兵力空虚的武汉。。。。。。若不是前段时间赵尔丰大人顺应民意向朝廷请愿,他也不会才当几天四川总督就被朝廷剥夺职务,驻扎武汉的端方也就不会被紧急任命为四川总督,不会带领大军向我四川开来。。。。。。若没有端方的离开,武汉新军就不可能拥有起义的机会。。。。。。

“所以啊,我坚持认为,目前局势混沌不清,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何况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学生和民众,动一发而牵全身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