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136部分

傲气凛然-第136部分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

“目前整个中国,恐怕只有你们川军组建了专门的通信兵种吧?”蒋介石听了羡慕不已。

萧益民颇为自得地回答:“是啊!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使得中国的军队固步自封,**羸弱,若是再不加快步伐追赶,只会越来越落后,越来越愚昧,面对如狼似虎的列强,只有挨宰的份儿。

“小弟这两年没少在报纸杂志上呼吁加强军队建设,发表了十多篇关于军队正规化、科学化训练的文章,尅是却没有看到任何效果。。。。。。不过也难怪,如今大家饭都吃不饱,也不知道为谁当兵打仗,全**队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各势力均处于尔虞我诈相互征伐的处境,哪里有心情搞什么军事改革?

“小弟只好在自己的军队中慢慢试行,目前看来效果还算不错,相信五年之内,小弟就会拥有不逊于日军的通信兵和交通兵,然后把通信兵建制推行到团一级单位。”

蒋介石深以为然:“一鸣,这几天你多次提到德军、英军和法军,甚至美军你也提到不少,为何从来没听到你对日军的评价?”

萧益民摇摇头:“日军恐怕不需要小弟提起吧?介石兄在日本军校完成了三年的军事深造,又在日军中实习一年,对日军的了解远在小弟之上,再就是我们四川军校四分之一的教官,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些教官合作编写的《现代日军概括》,一直是我们军校的参考教材,小弟不敢在介石兄面前班门弄斧啊!”

蒋介石心中很是受用,谦逊地摆了摆手,甚是遗憾地说道:

“惭愧,惭愧啊!愚兄在振武军校毕业后,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候补士官生的身份,进入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实习近一年,确实见识了日军的严苛军纪、顽强作风和良好训练,却没有学到任何炮兵指挥技能。

“日军上下对我们中国留学生非常戒备,许多日常练习项目都不让我们参与,恐怕他们是担心教会学生打死老师吧,又或者说,如同你在报纸上的抨击和预测那样,日本人狼子野心,对中国觊觎已久,所以也就处处藏着一手。

“如今看来,你把学员送到德国去深造是正确的,至少德国人和我们没什么利害冲突,彼此间关系一直还不错,要不是事务繁多,愚兄都想去德国看看。”

萧益民心中一动,最后还是没把心思说出来,正好车队进入雅安北郊,萧益民顺势向蒋介石介绍即将路过的枪炮厂和弹药厂。

坐在前面的刘秉先已经啧啧惊叹起来,对雅安的巨大变化赞不绝口。蒋介石好奇地询问刘秉先是否很长时间没来了?刘秉先回答说是,而且前前后后他只来过雅安五次,最后一次还是作为军校主任教官带队来搞教学调研,在这里住了半个月。


第一二六章 赤诚(五)

第一二六章赤诚(五)

汽车一直驶向雅安城西北面的偏僻山脚,拐过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岗,川军第一训练基地雅安基地平凡朴实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外表上比普通富绅家的院子大门宽不了多少,大门外站着四名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的哨兵。

停车检查的时候,蒋介石看清了哨兵黝黑的面孔精壮的躯体,隐隐感受到了一股淡淡的杀气。

汽车进入大门,绕过一面数十米长、三米多高的普通院墙,沿着六米宽的水泥道路,穿过一片杂乱无章的树林,再次在一片两层高的营房中间被岗哨拦了下来,待检查完毕,横杆竖起,汽车进入缓缓打开的大铁门,前方宽阔的山谷和潺潺的河流,立刻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直到这个时候,蒋介石才明白,原来前面两座岗哨之间的普通军营,竟然只是个幌子,眼前这个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宽阔山谷,才是全国军界猜测中的神秘基地。

汽车在戒备森严的基地大门口第三次停下,身穿川军普通作训服、领章上镶嵌一颗银质五角星的基地司令谢明扬,早已带领十余名军官列队敬礼。

谢明扬等人看到久违的刘秉先热情不已,纷纷招呼问候,却对陌生的蒋介石感到非常惊讶,要知道这个保密级别非常高的训练基地外界了解极少,更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入,连远远窥探都有可能被逮捕,上一次还是因为英国俘虏的事情,萧益民带来了好朋友庄森,但也仅仅只破例了一回,此后再无特例。

萧益民也不给他们介绍来者是谁,寒暄完毕劈头盖脸就问:“选拔进行得怎么样了?”

谢明扬笑着回答:“司令来得可真巧,估计再有一小时就能见分晓了,是不是现在就去看看?”

“当然要去看,咱们马上走。。。。。。紧赶慢赶提前一天跑来,不就为这事吗?”

萧益民转身就走向自己的汽车,蒋介石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刘秉先,刘秉先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两人连忙跟在萧益民身后上了车。

众将校见状,二话不说,纷纷跑向停在路边的两辆敞篷货车跳了上去,为萧益民带来的三辆车子引路。

车队绕过宽广的训练场,穿过绿树隐掩、错落有致的营区,拐上新修建的只有桥面没有栏杆的铁桥,很快就来到位于基地最西面的山谷入口。

分布在山谷各处的三三两两官兵,只是抬头望了一眼停在谷口的车队,接着便继续干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官兵跑过来敬礼汇报打招呼,就连荷枪实弹守卫谷口的一排士兵也是一脸冷漠,对近在咫尺的总司令萧益民和基地司令谢明扬等人无动于衷,仅是斜眼看看立刻转过脑袋,继续盯着西南方向插上四面飞豹战旗的路口。

萧益民一行没有发出任何喧闹声,走到一排覆盖伪装网的帐篷前停下,遥望山谷内的设施和官兵低声议论。

站在萧益民侧后的蒋介石,明显地感受到了紧张气氛中透露出的异样,他遥望分布在山谷各处服装怪异体魄强健的官兵,细看他们身上的精良装备,惊讶地发现其中几名身材高大的军官竟然是洋鬼子。

数分钟后,蒋介石的目光停在前方十几名正在准备急救设施的军医身上,悄悄靠向刘秉先,附耳低声询问:“这是哪个部队?他们的臂章图案怎么那么怪异?”

刘秉先这时已经隐约猜出接下来将会是什么,微微叹息:“这是去年才正式成立的川军特种部队。。。。。。这个特种部队与我们在日本留学时见到的日军特种部队截然不同,通常的特种部队都是些炮兵、宪兵、通信兵和辎重交通等技术兵种,而我们川军的特种部队则是突击队、侦察兵、特务队的总和,用一鸣的话说是‘兵中之王’。小弟从军内最高级别的建军计划报告上看到过点滴介绍,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

蒋介石惊讶不已:“有这样一支部队,连你都不知道?”

刘秉先脸一红,颇为窘迫地解释:“三年前,也就是第一次川滇之战结束不久,我军就开始着手组建这支部队,当时不叫特种部队,叫做边军司令部直属特务团,全军仅有一百多名官兵入选,全部是战场上涌现出来的杀敌高手,随后各师看到其中的好处,纷纷组建自己的特务连或者特务营,但从来没有统一的选拔标准和专门的训练课程,大多用来装点门面,有些将领干脆用来当做自己的卫队。”

蒋介石频频点头,这种情况在浙军中也有,他的义兄陈其美在两年前也组建过自己的特务队,只是规模没有川军弄得这么大,这么普遍。

刘秉先一看就知道蒋介石误会了,连忙低声解释道:“一鸣组建的这个特种部队不一样,标准定得非常高,为此足足准备了三年多时间,直到上个月中旬,他才向我军各军分区、各师下达命令,要求全军各部队选送军事骨干到雅安,参加全军军事技能选拔竞赛。

“小弟的第二师和重庆警备司令部也接到了命令,可几个副司令、副师长不愿把自己的尖子送上来,想必其他各师也一样。不过想想驻扎西康的两万多边军,还有一鸣的嫡系第三师、第四师三万余众,送来的人数不会少,而且全军的武功高手、神枪手和优秀侦查官兵,绝大部分都待在一鸣的嫡系部队里,连续三年来的军内技能竞赛,都是边军和第三、第四两个师获胜,所以哪怕其他三个师不放人也没什么影响,反而欠下人情,甚至失去一次发展军备的好机会也说不一定。”

蒋介石若有所思地望向正在仔细观望的萧益民,不知道原本要带他参观雅安枪炮厂的萧益民为什么会带他来参加这个神秘的军事训练基地,还要观摩一场如此重要的军事选拔?

想来想去,蒋介石还是不能确定萧益民的用意所在,他知道这位年纪轻轻的川军总司令,绝对不是向自己炫耀他的武力,因为这对尚是无名小卒的自己而言根本没有必要!蒋介石暗暗揣测,萧益民或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自己表达一种诚意,或者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向自己介绍他的新式军事思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

发令枪一声响起,声音还在山谷中回荡,竖立在西南角的高耸瞭望塔上传来洪亮的声音:“第一位选手率先出现在十七号位置,领先第二名约一百五十米,请终点裁判和医官准好救治准备——”

“救治?”蒋介石不解地问道。

萧益民这时终于转过身来,含笑向蒋介石低声介绍:“是需要救治,一千三百二十名竞技官兵需要在三十六小时里,绕着西面的大山奔跑一百二十公里,沿途要翻越十七座大小山梁,渡过数十条溪流,穿过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还不时受到教官们提前预设的各种袭击滋扰。

“更为艰苦的是,他们身上只有一块米饼,一小瓶云南白药、一个急救包、一个指北针和简陋的地图,肚子饿了得自己找吃的,无法坚持就拉开烟雾弹,马上会有人去救他们,但是也立即失去竞赛资格。”

“什么?这……这也太严格了吧?如此严酷的选拔,闻所未闻啊!”

蒋介石惊叫起来,早有心理准备的刘秉先也不由愣住了,询问萧益民是不是发疯了?两人的表现引来周边将校们的一片鄙视,就连站在不远处的卫兵都不屑一顾地瘪瘪嘴。

萧益民严肃地说道:“不要奇怪,我们的军队没有那么软弱,否则怎么可能接连打胜仗?”

“如此艰险,能有几个人全程跑下来?”刘秉先不服气地问道。

萧益民倒是很谦虚:“是啊!截止四小时前,已经有七百多名竞赛官兵因为无法坚持或者受伤退出,其中两人不幸牺牲,四人初步判断将终生残废,估计还不是最后的统计数字。现在是中午十二点四十分,我们估计,能在一点三十分之前跑到终点的,最多也就两百人,其他官兵就算跑到终点,也已经超时,只能打道回府,想加入只收兵王的‘黑豹部队’,只能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拼命了。”

刘秉先沉不住气了:“这么折腾,当真能成立一支你理想中的特种部队?”

萧溢茗毫不迟疑地点点头:

“肯定能,基地七十余名教官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总结,制定出的各种标准和训练计划都是非常科学的,别以为这个标准高,这还仅仅只是开始,入选的官兵得经过一年的艰苦锤炼,侦查、潜伏、奔袭、暗杀、狙击只是基本技能,还要学习汽车驾驶、各种武器运用,包括火炮、迫击炮的熟练使用等等,这又是一轮轮艰难的淘汰历程,只有最后留下来的,才能获得象征兵王的‘黑豹胸章’,才能成为光荣的‘黑豹部队’的一员,从此他们将成为全军羡慕的高手,他们可以站在军队的最高处,自豪而骄傲地俯瞰众生,他们的家人也因他们的优异表现,成为享受各种优厚福利的军官家属,一句话,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连同家人也跟着受益。”

刘秉先和蒋介石面面相觑,萧益民已经和众将校跑向终点裁判处,刘秉先和蒋介石仍然站在帐篷前发呆。

第一二七章播下一粒种子

第一二七章播下一粒种子

次日上午,萧益民陪同蒋介石、刘秉先参观了雅安枪炮厂的m1916型新式步枪的生产车间、m60a型轻迫击炮组装车间、步枪子弹生产车间,四名德国工程师跟随一旁自豪地讲解,当德国工程师说到月产各种子弹两百五十万发仅是已经达到的短期目标时,萧益民也对惊愕的蒋介石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走出子弹包装车间,兴致勃勃的蒋介石和刘秉先连呼想不到,生产一颗简简单单的步枪子弹,从下料、引长到冲圆、拉铅直到最后成型,不算五道质量检测在内,竟然需要二十五道工序才能完成。

两人感叹之余,大开眼界,对雅安厂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赞不绝口,刘秉先感叹地说:第一次知道生产一颗子弹这么不容易,怪不得全国只有雅安枪炮厂一家能生产尖头弹。

到过湖北汉阳枪炮厂参观的蒋介石很有见地,他发现雅安枪炮厂的规模仅是汉阳厂的四分之一,工人总数仅为汉阳厂的五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