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779部分

晋霸天下-第779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上慢走。”见华安离开,慕容燕连忙欠身行了一礼。

在离开慕容燕的房间之后,华安径直向北王宫的大殿方向走去,并很快就抵达了大殿之中,此时,大殿之中的众部将和官员已经到齐,见华安进入大殿,便立即抱拳行礼。

华安轻轻挥手,让众人立即平身,并继续与他们商议燕国方向的局势,毕竟,燕国方向的局势,是目前所有事情的重中之重,是必须要优先解决的重要事情。

为了最稳妥的解决燕国方向的事情,华安与麾下的众部将,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探讨,并考虑了燕王慕容俊可能做出的各种选择,而后根据这些选择,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未完待续。(LWXS520。))

正文第九百六十一章京城谣言四起

在江南的建康城方向,燕王慕容俊派遣的心腹,顺利的与隐藏在建康城之中的燕国细作取得了联系,并让他们执行全新的任务。⊙頂頂點小說,x。

燕国细作获取新的任务之后,便立即开始在建康城方向散播关于华安的一些捕风捉影的谣言,而这些谣言,乍听上去皆有很大的可信度,并让一些没有主见的老百姓非常的容易相信,甚至,一些官员也会相信。

而燕国细作所散步的谣言,其重要的目的,便是通过各种证据,证明华安最终必然会取代当前的大晋朝廷,并建立全新的统治,而这势必会引起当今朝廷皇族和既得利益的士族们的极力反对,从而开始全力防备和掣肘华安的势力。

这些捕风捉影的谣言,具有很大的可信度,并在传播的几日后,就传入了皇宫之中,并让大晋朝廷的皇帝、皇太后,和众多大臣知晓了这件事。

此时的皇帝司马聃年纪已经不小了,也明白了一些事理,但毕竟还未到亲政的年纪,为此,整个朝政仍由皇太后褚蒜子和朝中的重臣负责谋划。

而应对这件事情,皇太后褚蒜子特意召集大晋的众臣,前往皇宫的大殿,对这件重要的事情展开认真的讨论。

在皇宫的大殿之中,谢安等朝廷重臣已经早早的在大殿之中等候了,没过多久,皇太后褚蒜子与皇帝司马聃,也进入了大殿,并立即开始进行讨论。

皇太后褚蒜子,首先说道:“各位爱卿,最近京城突然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北王的言论,真不知这些事情是真的。还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啊!”说完看向大殿之中的几位重臣。

“启禀太后、皇上,最近京城突然出现的各种谣言,既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至于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还要经过仔细的调查才能确定。”一名大臣。抱拳说道。

“是啊!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仔细调查才行,尤其是要尽快查出,究竟是何人在散布这些言论,其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又一名大臣大声说道。

显然,大晋朝廷的众大臣,全都了解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并觉得必须要认真调查才行,毕竟。华安现在所拥有的实力非常的强大,他们皆不敢随意下结论。

褚蒜子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看向谢安,正色问道:“谢爱卿,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谢安蹙眉想了片刻,抱拳道:“启禀太后,微臣倒是觉得。这些都是谣言,是不明用心之人。想要兴风作浪,否则,为何有这么多的谣言,会在同一时间突然冒出来,这不符合逻辑啊!”说完抬头看向褚蒜子

大殿上的众大臣听闻此事,有的点头表示认可。也有的摇头表示反对,而褚蒜子则蹙眉深思了起来

“谢爱卿觉得,这是不明用心之人,想要故意兴风作浪,那么。以谢爱卿之见,到底是何人会这么做呢?”褚蒜子轻声问道。

谢安想了一下,轻声道:“启禀太后,眼下微臣没有确凿的证据,还不能乱说啊!”

显然,谢安心中已经有了些许预感,但毕竟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而没有实质的证据,谢安是不愿意乱说的,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朝廷存亡的大事,谨言慎行才是为官之道。

“谢爱卿不必有所顾忌,直言无妨。”褚蒜子很想知道谢安的想法,于是,连忙问道。

见皇太后褚蒜子已经下令,谢安便抱拳道:“太后,据微臣所知,北王麾下的兵马与燕国大军已经对峙了足有半年,如今,燕国国库都已经被耗空了,此时,最有可能散播谣言的一定是燕国的细作,这仅仅是微臣的猜测,微臣也不能完全肯定。”说完看向褚蒜子。

褚蒜子与大殿之中的众大臣闻言,皆是有些半信半疑,不过,谢安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为此,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谢爱卿说的很有道理,眼下燕国国力空虚,燕王一定如坐针毡,在这种情况下,燕王的确有可能会采取离间我大晋朝廷与北王的关系,这是极有可能的啊!”褚蒜子轻声说道。

大殿之中的众大臣闻言,也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并轻声附和了起来。

皇帝司马聃,蹙了蹙眉头,大声道:“各位爱卿,既然燕王想要离间北王与朝廷的关系,仅仅找出北王有不臣之心的证据就可以了,为何要在谣言之中,极力证明北王是皇族呢?这样岂不是让北王与朕更亲近了吗?这岂不太奇怪了?”说完非常疑惑的看向麾下的众臣子。

司马聃年纪毕竟太小,而且非常的天真,他自然还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而褚蒜子与朝廷的众大臣,却非常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毕竟,此时华安的势力已经非常庞大了,在大晋老百姓之中的威望也非常高,此时,华安若是篡位,能够得到多少老百姓的支持,真的是很难预料,不过,至少有很多士族子弟不会屈服华安,甚至会极力反对华安,从而给华安的篡位之路造成非常大的阻力,但若是华安的身份变成了皇族,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有了皇族的身份之后,华安的地位和威望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身边也会吸纳更多的人才,实力和地位会得到更大的巩固,而一旦华安的势力强大到一定的水准之后,便随时可以以皇帝年幼无知,不能很好的治理国家为由,将皇帝废黜,而后,华安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登上皇帝的宝座,并君临天下。

年幼的司马聃不会懂得这样的问题,并毫无顾忌的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而大殿之中的众大臣,虽然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却无法回答司马聃的问题,毕竟,这样隐晦的问题,众大臣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见大殿之中的众大臣,皆神色奇怪的互相对视,皇帝司马聃感到非常的疑惑,并看向身后的褚蒜子,轻声道:“太后,燕王为何要证明北王是皇族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显然,弄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司马聃的心里是不会安心的。

褚蒜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自然不能回答皇帝司马聃的问题,为此,他看向司马聃,正色道:“造谣之人究竟是何缘由,必须要调查清楚之后,才能得知,谢爱卿,哀家让你全权负责调查此事,你要尽快给哀家答复。”

“太后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的调查此事,一定会给太后和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谢安抱拳说道。

褚蒜子闻言,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并看向大殿之内的众大臣,正色道:“各位爱卿,一定要全力协助谢爱卿,将这件事情办好,退朝。”说完与皇帝司马聃一同离开大殿。

“恭送皇上,恭送太后。”众大臣抱拳行礼,随即分别离开皇宫大殿。

谢安接受了全权调查此事的权利,这既让他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也让他感到非常的紧张,褚蒜子将事情交给他去处理,自然是一如既往的对他的信任,这让他非常的高兴,但这件事情是非常的重大,万一处置不当,很有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为此,他的心里也是感到了非常巨大的压力。

不过,不论如何,既然皇太后褚蒜子,已经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他处置,他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将事情办好,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褚蒜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回到府邸之后,谢安便立即派遣麾下的心腹之人,前往京城的各处位置,对京城散播谣言的状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并根据这些调查的信息,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以找出到底是何人在散播谣言。

谢安麾下心腹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没过多久,便将所有的事情查的**不离十了,并详细的向谢安做了汇报。

根据麾下心腹的汇报,谢安已经可以清晰的分析出,散播谣言之人,就是燕国隐藏在建康城的细作所为,而且,这些人的藏身之地,他已经查出来了,不过,谢安并不打算与大燕国结仇,为此,秘密派遣麾下心腹,前往燕国细作的藏身之地,邀请燕国细作的头领前往刺史府,准备与其秘密会谈,以了解燕王这么做的真实意图。

燕国细作隐藏在建康城的头领,见藏身之地已经被谢安发现,而谢安又邀请自己前往刺史府详谈,他不得已,只得硬着头皮前往,毕竟,这里是大晋的都城,谢安若要杀他们,简直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的多。

很快,燕国细作的头领,便进入了谢安的刺史府,并在书房旁边的密室里,与谢安进行单独的会面。

“小人参见谢刺史。”燕国细作头领,抱拳向谢安行礼道。

谢安摆了摆手,轻声道:“不必客气,请坐。”说完让燕国细作坐下。

“小人不敢。”燕国细作推让了一句。

正文第九百六十二章谢安查案

正文第九百六十二章谢安查案

本章出自《》

@@显然,在谢安的府邸,燕国细作显得非常的紧张,毕竟,谢安是大晋朝廷的重臣,而且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对于谢安邀请他前来刺史府密室的原因,他是完全不清楚的,@@

正在手打中,稍后即将更新,热门书在5分钟内完成手打,请耐心等待,每隔半分刷新下页面查看内容是否更新。。。

om(看书窝)温馨提示:

如果是求月票之类的废话章节,请直接跳过。。。。。。

本站所收录全文阅读来源于网络,部分为系统自动采集生成,若有侵权,请告之!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非法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正文第九百六十三章慕容俊妥协了

慕容俊与麾下的众臣子闻言,皆是大吃一惊,他们皆没有料到,华安会一口气索要幽州的两个郡,并且,将防线直接推进到了治水的南岸,距离燕国的都城蓟城,只有一水之遥,如此,燕国的都城就成了边境了,一旦河北的谢艾军团驻扎在治水南岸,便如同一把利剑一样,高高的悬挂在大燕国朝廷的头顶上,若是大燕国有什么风吹草动,谢艾军团便可以立即出兵,威胁蓟城的安全,从而让燕国的都城,陷入极度危险之中。

“王上,代郡和范阳郡,对我大燕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郡,我们绝对不能将这两个郡交给北王,否则,蓟城就危险了。”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是啊!王上,北王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代郡和范阳郡,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够响的,我们万万不可答应。”又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显然,对于华安提出的三大要求,燕国君臣最不能接受的,便是第一条,毕竟,代郡是大燕国都城的西部屏障,而范阳郡则是蓟城的南部屏障,若是代郡和范阳郡被割让给华安,则作为大燕国都城的蓟城,就会立即失去西部和南部的屏障,并沦为一座边境的危险之城,随时面临被谢艾军团进攻的危险。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为此,他的心里也是非常的不情愿,并大声说道:“如今,辽东的南部已经被王午麾下的兵马占据,割让辽东南部倒也不是不可以,但代郡和范阳郡是我蓟城的屏障。如何能够割让,北王这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一名大臣闻言,看向派往洛阳城的使者,大声道:“北王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你当时就应该反对,为何还要跑回来汇报,如此,岂不显得我大燕国太软弱了。”

显然,这名燕国大臣对这名奉命前往洛阳城的同僚,非常的不满。并大声的指责了起来。

“下官早就当场反对了,并向北王表明我大燕国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但北王态度非常坚决,并坚持这三个条件,并表示绝无退让的可能。下官无可奈何,只得返回蓟城,向王上汇报。”这名奉命前往洛阳城的燕国官员,大声说道。

慕容俊与麾下的臣子闻言,顿时皆是非常的愤怒,并互相小声的嘀咕,对华安的要求表示不能接受。

慕容俊自然是最为愤怒的,但此时华安已经表明了态度。而且,谢艾军团的兵马,一直就呆在易水的南岸。并对大燕国的主力大军构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