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68部分

晋霸天下-第68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咔咔……”刀剑相交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但并无丝毫断裂的声音。

华安仔细的看向青釭剑和蒲元刀的刀口,发现都没有丝毫的卷曲,这足以说明,两种武器都是绝佳的宝贝。

“君子不夺人所爱。这宝刀是你祖传的宝贝,本将就不要了,还给你。”华安说着,将蒲元刀放到了蒲铁的手中。

蒲铁接过宝刀,站在一边。

在对投降的蜀军进行一番教育后。华安将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马都派往附近的城池,让他们拿着汉王李广的书信,让守城的将士全部投降大晋。

李广的书信还是很有用的,在接到李广的书信后,梁州北部大部分的城池都投降了华安,并立即上了降表。

短短几日便光复了半个梁州,华安的心头很是兴奋。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收复大片的土地后,华安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取得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并努力发展生产,同时。还要继续向蜀国的国都成都进军,以快速灭亡蜀国。

让当地的老百姓信任自己,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这得日积月累慢慢来,发展生产也要一步一个脚印。

对于梁州的大片土地和城池。仅靠华安麾下的几万大军,只能驻守重要的城池,剩下的上百座城池都需要投降的蜀军将士来驻守。

三天后,整个梁州北部,尤其是汉中郡,算是基本稳定了下来,而此时,荆州的桓温军团和交广二州的邓岳军团,已经开始对蜀国发起强攻了,华安自然也不会按兵不动,集结人马之后,便开始研究下一步的进军方案。

由于梁州是刚刚光复的,华安担心有变,更担心关中的赵军会突然南下,攻打自己的后背,因此,他并不敢将所有的兵力都调往益州,而是留下赵武的一万步兵驻守南郑,并牢牢控制汉中郡最重要的褒中、沔阳和成固,以保障华安的后方安全。

对于进军益州的路线,华安决定走晋寿、涪城、绵竹、雒城,直逼成都。

蜀中道路难行,这一路要经过许多关卡和险隘,可谓十分的辛苦,而且危险重重,不过有大批的蜀军降兵带路,情况也许会好的多。

尤其是汉王李广,他的存在至少可以让华安省去很多攻城的时间,蜀军将士见高高在上的汉王都投降了,哪里还会有死守的决心。

在仔细的询问蜀军降兵后,华安对进军路线的大致情况,算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路上会遇到的情况也是心中有数了。

“大哥,这一路这么难走,只怕畜力车都无法正常行进啊!”铁牛担忧的说道。

华安看向铁牛,笑道:“铁牛,你的部下坐惯了畜力车,都不会走路了吗?”

“哈哈!大哥,大军步行自然是没问题的,只是没有坐车方便,而且对士兵的体力消耗比较大,遇到敌人的时候,都没有太多的精力打仗了。”铁牛笑着说道。

华安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轻声道:“道路崎岖难行,士兵自然可以步行,但大批的军用物资,总不能也用人力运输吧!必须要借助车辆和牲畜才行啊!虽然难走了一些,但车辆还是勉强可以通行的,遇到上坡和泥泞的地方,让士兵辛苦一下,推着车辆行走。”

“大哥,看来也只有如此了。”王三,铁牛点头应道。

华安仔细算了一下,自己打算进攻成都的兵马足有两万多,而负责后勤运输的辎重营才三千人马,按照蜀中的道路,只能三人操作一辆辎重车,这样一来,则只能向前往运输一千车物资,这显然无法满足大军的要求。

尤其是粮食就需要五千旦,按照蜀中的道路,每辆辎重车只能装五旦,这样一来,为了满足大军的粮草需求就需要一千辆辎重车,那么,剩下的物资都无法保障了,这显然是不行的。

后勤的问题,必须彻底的解决,否则大军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这是华安首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番仔细的思考,华安决定采取两条对策,第一,缩减兵力,由于骑兵对后勤的要求比较多,华安将雷暴所部的骑兵缩减为五千人马,剩下的五千人马留在南郑。第二,从南乡城牧场调拨五千头黄牛和五千只山羊,负责运输部分物资,并为北伐军将士提供肉食。

这两条对策将大大减轻华安大军的后勤压力,让北伐军可以毫无顾忌的向成都进军。

准备好一切之后,华安便带着麾下的近两万人马,向蜀国的心脏成都进军了。

其中,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华安的亲兵营和李广等蜀国降将,紧接着的是雷暴的五千骑兵,再后面是铁牛的一万步兵,最后是负责后勤运输的三千辎重营人马。

一行人马,以正常的行进速度向南推进,每日只行进三十里,最多行进五十里,一路上,华安时不时的便会与李广谈论一些蜀中的事情,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

对于华安的问话,李广无不认真回答,甚至主动向华安说一些事情,不过,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对于国家大事,李广似乎并不十分感兴趣。

几日之后,李广与华安混熟了,说话也越来越多了,甚至一些很低俗的事情,都敢当着华安的面说出来,见华安并无恼怒的表情,便更加大胆,甚至不打自招的将自己的丑事给抖了出来。

对于李广的袒露心声,华安并无丝毫的怪罪,反而觉得此人够坦荡,虽然是个昏聩之辈,但感觉和这人在一起很舒服,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压力。

“华将军,我有一个侄女,长得如花似玉,只看了一眼,就让人难以忘记,如今两年未见,一定更加的漂亮了。”李广在华安耳边,小声的说道,并试探华安的反应。

华安笑了笑,问道:“你的侄女,那不就是蜀国的公主吗?她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见华安果然有兴趣,李广顿时眉飞色舞,微笑着说道:“她叫李青怜,今年刚好二八,正值妙龄啊!”

“哦,汉王对自己的侄女也有兴趣?”华安揶揄了李广一句。

李广连忙摆手,道:“将军说笑了,自己的亲侄女怎么能够有非分之想呢?不过,若是华将军有意,在下可以为将军分忧。”

华安一听李青怜如此的美丽和年轻,顿时也是有点心动,右手不自觉的撸起了下巴。

见华安的表情果然是心动了,李广顿时大为得意,连忙说道:“将军放心,只要我军兵临成都,在下一定把人给你要来。”说完猥琐的笑了起来。

华安轻轻一笑,道:“好,既然汉王一片心意,本将就收下了,哈哈!”

说完也大笑了起来。

第四百章攻下剑阁

几日后,华安所部大军抵达晋寿城,这座城池是由关隘发展而来的,以前这里是葭萌关,三国时,张飞大战马超便是发生在这里。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后来,这里传出了‘蜀汉兴、隆中谋、葭萌起’的民谣,寓意汉朝统治与天地长存,与日月同寿,于是,蜀国皇帝刘备便将这里改为汉寿城。

晋统一后,改‘汉寿’为‘晋寿’,于是这里便成了晋寿城。

华安率大军抵达城下时,城内的守军并没有出降,而是摆出了守城的架势。

晋寿城处在汉中与成都的必经之路上,若不能取得晋寿,华安麾下的大军是无法抵达成都的,好在华安收降了蜀国的汉王李广,而此时也是李广为大晋建功的时候了。

华安看向李广,轻声道:“汉王,现在是你为大晋立功的时候了,让守城的士兵立即投降。”

李广带着一众部将,策马走向晋寿城城下,对着城头上的将领,大喊道:“快开城门,让本王进城。”

守关的将领一看是汉王,大吃了一惊,但汉王李广的背后明显是晋军的旗帜,这难道是说,堂堂的汉王投降了晋军。

“快开城门,快开城门。”李广身后的部将也大喝了起来。

见汉王李广和麾下的将领都投降了晋军,守卫晋寿城的蜀军将领顿时慌神了,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李广见城上的守将还在犹豫,接着大喊道:“蜀中气数已尽,本王已经归顺大晋朝廷,尔等就不要执迷不悟了,快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城。”

负责守卫晋寿城的两名将领。互相对视了一眼,蹙起了眉头。

副将看向主将,轻声道:“怎么办,连汉王和众位将军都投降了。我们投降吗?”

主将叹了口气。道:“自从先帝走后,当今的陛下不修德政。滥施淫威,满朝文武和益、梁二州的百姓都已经离心了,况且,晋军三路西征。就算我们能守住晋寿,大汉国也不能起死回生了。”

副将闻言,连忙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还坚守什么,不如开城投降吧!”

“也只能如此了,开城门,投降。”主将无奈的说了一句。

“打开城门。打开城门。”副将大喝一声,下达了打开城门的命令。

守城的士兵闻令,连忙将城门缓缓打开。

负责守城的蜀军将领和副将,带领晋寿城的一千人马。出城投降了北伐军。

守军投降,华安自然以礼相待,并让蜀军将领继续统领麾下人马,跟随自己向成都进军,至于晋寿城的防御,华安让铁牛麾下的一千士兵留下驻守,要知道,晋寿的战略位置如此的重要,就算蜀军真心投降,华安也不敢冒险的让一千蜀军继续留守这里,以防止投降的蜀军突然变卦,断了自己的后路。

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晋寿,除了华安麾下大军的实力强大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汉王李广的劝降,否则,真的打起来,在如此易守难攻的晋寿城,华安还真没有把握,可以短时间的攻取城池,并且,伤亡一定不会小。

李广可谓立了大功了,华安自然大力的夸赞李广,并表示一定会将李广的功劳向大晋朝廷汇报,让大晋朝廷给予他更好的待遇。

大军继续向南行进,一日后便抵达了最为险要的剑阁县,这里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华安根据斥候的汇报,觉得以剑阁关的险要,只要关内有一百名士兵驻守,自己的数万大军短时间内便无法攻破,甚至损兵折将。

不过,有李广这个王牌在,华安并不担心这种情况。

“华将军,呦!都在呢?”李广走进华安的中军大帐,见华安正与部将们商议军情,便随口打了声招呼。

李广作为降将,之所以能够随便进出华安的中军大帐,自然是因为华安的特殊开恩,这也是为了体现,北伐军对降服人马的优待,让投降的蜀军将士,安心的效忠大晋。

“哟,汉王来了,快到里面来。”华安对李广是一如既往的客气。

李广也和华安混熟了,自然也不客气,走向大帐里面,轻声道:“华将军,镇守剑阁关的守将是一个愚忠之辈,只怕不会投降大晋啊!”

“什么,竟有这样。”华安闻言大惊,看向李广,轻声道:“难道连汉王也没有办法让他投降吗?”

李广摇了摇头,道:“我就是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才来禀告华将军的。”

“大哥,剑阁关不过是个弹丸之地,若守军不肯投降,我军强攻即可,老子就不信,我数万大军,会攻不破一个小小的剑阁关。”铁牛大声吼道。

“是啊!大哥,守军若是不降,我军就强攻。”雷暴大声跟着附和。

华安摇了摇头,看向李广,道:“不知汉王可有妙计?”

李广猥琐一笑,轻声道:“将军放心,我早就想好了,只需给我两百士兵,我便可赚开城门。”

“哦,愿闻其详?”华安接着问道。

于是,李广将自己的详细计划都告诉了华安,原来,他担心自己说服不了剑阁关的那个榆木疙瘩,,所以想出了另一条对策,那便是,带着两百名蜀军,谎称回成都,大模大样的前往剑阁关,让守关的将领开门放行,而后趁机占据剑阁关。

华安听了李广的对策,大为满意,不过,华安并不是完全信任李广,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华安从自己的亲兵营之中,抽出了两百士兵,让他们穿上蜀军将士的衣甲,由自己的副将王三统领,跟随李广等将领前往剑阁关叫门。

李广显然感受到了华安的怀疑,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也没有介怀,而是高兴的前去执行命令。

李广回到帐篷,召集了数名部将,与王三率领的两百名北伐军亲兵,策马向剑阁关卡而去。

一刻之后,华安让雷暴率领一千骑兵,出发前往剑阁关,以对王三提供必要的支援。

由于关卡易守难攻,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因此剑阁关的守军一向很少,此时更是只有两百多守军,但对防守剑阁关来说,也算是绰绰有余了。

李广一行人马,很快便抵达了剑阁关,并对着关卡上的守军,大喊了起来。

“汉王在此,还不快快打开城门。”李广身旁的一名部将,大声喝道。

“本王奉命回京,快开城门。”李广也亲自大喊了起来。

负责防守剑阁关的蜀军将领,见城下之人,正是汉王李广,便毫不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