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534部分

晋霸天下-第534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俊看向众将,正色道:“各位将军,冉闵不过是奴仆之人,居然悍然称帝,还妄图屠戮六夷,此等恶贼,必须尽快给予铲除,以免后患无穷。”

“二哥,下命令吧!我愿为先锋。”慕容霸连忙抱拳请命。

“王上,就凭我二十万精锐大军,不论是石袛还是冉闵,都无力抵挡,黄河以北克日可破。”慕舆根更是说起了大话。

慕容恪则摆手道:“二哥,此时还不知全面南下的时机,不过,我军也不能总在龙城待着,不如,先取幽州,占据蓟城,而后再根据邺城方向的形势,决定何时南下,如此,方为上策。”

慕容俊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蓟城自古都是燕国的国都,我大燕立国多年,如今,正该攻取幽州,并迁都蓟城。”

“二哥,让我做先锋,我一定一举击破蓟城,以展现我大燕国的实力。”慕容霸再次请命。

慕容俊点了点头,大声下令道:“五弟,你领两万精兵为先锋,走东路经徒河直逼蓟城,慕舆根,你领兵五万走西路向山谷郡方向进攻,本王亲率主力大军走中路,以接应你们。”

“我等遵命。”慕容霸与慕舆根连忙抱拳领命,并立即转身前去准备。

众将走后,慕容俊看向慕容恪,轻声道:“四弟,你也觉得我军不能攻取整个河北?”

慕容恪点了点头,正色回道:“没错,石袛与冉闵麾下皆有几十万人马,实力不可小觑,我军虽然有二十万精兵,但并不占优势,眼下,乘虚攻取幽州数郡,也算是捡了个大便宜,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步步蚕食才是王道。”

见慕容恪说的很有道理,慕容俊笑了笑,赞赏道:“父王在世的时候,就曾说过,在我们兄弟之中,就数四弟最为聪慧,现在看来,真是一点也不错,四弟之才,的确在为兄之上啊!”

被慕容俊夸赞,慕容恪不但不觉得兴奋,反而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毕竟,慕容俊已经位居燕王之位,若是猜忌自己,后果就严重了。

“二哥太谦虚了,不过,父王的确如此说过,他曾当面告诉我,说我有如此聪明才智,一定要好好辅佐二哥,帮助二哥建立一番霸业,以使我慕容家能够问鼎中原。”慕容恪机智的说道。

听了慕容恪的话,慕容俊心里很是舒服,顿了顿,正色道:“我慕容家有四弟这样的人才,一定可以问鼎中原,哈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见慕容俊并没有猜忌自己的意思,慕容恪方才松了一口气,并接着出谋伐策,以帮助慕容俊分析天下大势。

慕容俊决定南下的第二日,慕容霸的两万先锋精锐,便离开龙城,走东路向幽州的首府蓟城杀去,随后,慕舆根的五万大军也跟着离开,并走西路向山谷郡方向杀去。

又过了一日,燕王慕容俊亲自率领主力大军,并汇同慕容恪、慕容评等人,沿着大路向幽州进发。

在临行之前,慕容俊下令,让龙城的官员,立即准备迁都的各项事宜,只要蓟城方向一切准备的差不多了,便要立即开始迁都。

慕容霸是燕国的第一勇士,武功极为高强,其麾下的两万精兵也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在东征高句丽的战斗中,慕容霸就曾凭借这支部队杀的高句丽国王大败而逃。

此刻,慕容霸率领两万精兵,担任先锋的任务,面对赵国的零散兵力,更是勇不可当,出征仅仅一日,便连续攻下了赵国的几座城池,并深入赵国境内几十里,完全控制了辽西郡,并屯兵阳乐城,准备歇息一日后,继续进军。

在西路的慕舆根部,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慕舆根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上谷郡方向行军,沿途的赵国将士,见慕舆根势大,不敢抵抗纷纷溃逃和投降,慕舆根不费吹飞之力便控制了大半个北平郡。

随后的一日,慕容霸大军与慕舆根的大军,同时进入燕国郡,慕舆根攻占了燕国郡北部的安乐城,而慕容霸则袭取了燕国郡正中的潞城,并派遣先锋架设浮桥,准备渡过浮桥,向蓟城杀去。

浮桥几个时辰便搭建完毕,慕容霸率领麾下大军渡过浮桥,向蓟城杀去。

此刻,防守蓟城的是赵国的幽州刺史王午,其麾下仅有万余人马,但蓟城是幽州的首府,算是易守难攻的坚城,因此,面对慕容霸的两万精兵,王午一点也不害怕,并积极布置守城事宜。

慕容霸率领麾下两万大军抵达蓟城后,立即发起了全面佯攻,以试探蓟城的防守状况,经过一轮激烈的攻城,燕军损失数百精兵,但却没能攻上城墙。

见蓟城易守难攻,并不能立即攻取,慕容霸放弃攻城,并后退十余里,而后,一面建造各种攻城器械,一面向后方的慕容俊汇报情况。

几日后,燕王慕容俊率领的主力大军抵达无终,赵国的幽州刺史王午,开始害怕起来,毕竟,慕容俊率领的主力大军足有十几万,他麾下的万余兵马,是如论如何也无法守住蓟城的。

而且,襄国的援兵也是指望不上的,毕竟,石袛与冉闵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双方都将主力人马用于对付对方,自然没有精力和实力应付偏远的区域。

为了不落下弃守城池的骂名,王午让其部将王佗率领两千士兵死守蓟城,而他自己则率领主力人马撤离蓟城,以保卫鲁口的名义,向南方撤退。

又过了几日,燕王慕容俊麾下的主力大军抵达蓟城城下,并与慕容霸的两万先锋汇合,面对仅有两千人马的蓟城,慕容俊觉得可以轻松的拿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慕容俊在谋士的建议下,派遣使者进入蓟城,劝说王佗投降。

燕国使者带着慕容俊的美意进入了蓟城,但一心忠于石袛的王佗居然不肯投降,并斩杀了燕国的使者。

面对王佗的无礼,慕容俊大怒,并立即命令慕容霸与慕容恪率领主力大军进攻蓟城。

仅有两千人马防守的蓟城,如何能挡住慕容俊的主力大军,攻城仅仅半个时辰,蓟城便被燕军攻破。

正文第六百零四章姚襄的三条计策

骁勇的燕国主力大军杀入蓟城,并将赵国守将王佗与麾下的千余将士全部俘虏,并押送到慕容俊的面前。

见麾下大军攻破蓟城,并活捉了无礼的王佗,慕容俊很是得意,并指着王佗的鼻子,怒喝道:“本王一片好意,你不但不降,还杀了本王的使者,该当何罪。”

“哼!”王佗哼了一声,并不理睬慕容俊,甚至都懒得看慕容俊一眼。

见王佗居然如此藐视自己,慕容俊大怒,下令道:“推下去,砍了。”

两名亲兵闻令,将赵将王佗拖出去斩杀,随后,便将王佗的人头送上来。

余怒未平的燕王慕容俊,看向被俘的千余赵国将士,心一横,下令道:“将这些赵国降卒全部坑杀。”

见慕容俊要杀降卒,慕容霸连忙劝阻道:“二哥,万万不可,我大燕若要征服中原百姓,必须以德服人,滥杀降卒,会大失中原民心。”

慕容俊闻言,怒气仍旧未平,并看向身旁的慕容恪,想问问他的意见。

慕容恪颔首道:“二哥,五弟说得对,石虎与诸子苦役晋人百姓,使中原晋人离心,而冉闵称帝后,立即屠杀邺城的二十万六夷百姓,自然惹怒了六夷将士,如今,我大燕国要入主中原,一定不能步石虎诸子与冉闵的后尘,要善待所有百姓,唯由如此,我大燕才能取得民心,从而控制中原之地。”

“王上不能因为一时怒气。就置大燕国的江山社稷于不顾,老臣恳请王上,放了这些降卒,以收中原民心。”又一名老臣,也为千余赵国降卒求情。

见属下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都是为了大燕国的江山考虑,慕容俊终于转怒为喜,并挥了挥手,下令道:“放了,将这些降卒全部释放。”

属下领命之后。便将被俘虏的千余赵国将士全部释放了。

慕容俊与麾下的将领。在蓟城之中仔细巡查了一圈,觉得蓟城的地理条件非常的优越,至少比龙城强多了,为了有利于日后进犯中原。将蓟城作为新的都城。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慕容俊看向身旁的将领。轻声道:“蓟城地处幽州中心,南接冀州、西邻并州、东北与平州相连、正东连接北海,是个好地方。本王意欲立即迁都,各位以为如何?”

“龙城地处偏远,正该迁都,末将支持。”一名将领说道。

“眼下,我军刚刚攻下蓟城,幽州还未完全稳定,迁都是不是要缓一缓。”一名官员,建议推迟。

“王上,蓟城的刺史府不够气派,我们是不是先要在蓟城建设一座气派的王府,然后再迁都。”一名大臣说道。

“二哥,龙城终究距离中原太远,还是尽早迁都为好。”慕容霸说道。

见众人意见不同,慕容俊看向慕容恪,问道:“四弟,你怎么看。”

慕容恪思索一下,轻声道:“蓟城是幽州首府,城池颇大,规模不在龙城之下,各种设施齐全,完全可以立即迁都,至于王府,暂时用蓟城的刺史府即可,迁都之后,再建新的王府也不迟,还有,我大燕迁都蓟城,可以明白的告诉天下人,我大燕志在中原,天下有志之士必然踊跃来投,二哥不必犹豫,可立即着手迁都事宜。”

慕容俊闻言,点了点头,并立即下令迁都,让龙城的官员和百姓迁往蓟城。

就在燕国进军幽州,并开始迁都蓟城的时候,在河北的大片区域,冉闵率领麾下的乞活军南征北战,屡屡击败石袛麾下的大军,并斩获颇多。

在河北之地,凭借乞活军的英勇和中原百姓的复仇情绪,冉闵越战越强,并不断的压缩石袛的生存空间,并迫使中原的诸多六夷人马无法生存,不得不迁回中亚老家,在归途中,为了取得足够的食物,这些嗜血的胡人部落,互相攻伐,并损失惨重,十个返回的胡人之中,仅有一两个人能够或者返回中亚老家。

在最鼎盛的时候,冉闵麾下的兵马高达三十余万,邺城周边的大片土地,皆被其控制。

为了彻底的消灭石袛,冉闵率领主力大军亲征襄国,因为,只要攻破襄国,并杀掉石袛,众胡联军便会成为一片散沙,河北与中原一带,便会很快的安定下来。

在冉闵心中,只要有中原作为依托,凭借自己的勇武和麾下乞活军的骁勇善战,完全可以横扫天下,建立大一统的大魏帝国。

在襄国方向,面对冉闵的越战越强,石袛十分的恐惧,但为了生存,他必须组织兵马与冉闵血战,这是逃避不了的。

冉闵的十万主力大军,已经再一次逼近襄国,而蓟城方向也传来了被燕国主力大军占领的消息。

双重打击让石袛大为恐惧,面对冉闵的乞活军,他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如今,燕国的二十万精锐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整个幽州,面对如此强悍的两路人马,石袛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抵达不了的。

为了解决当前的危机,石袛连忙召集相国石琨、大将姚襄、张贺度、张举、王朗等将领,在宫中商议大事。

见众将已经到齐,石袛连忙将冉闵大军逼近襄国,而慕容俊麾下的二十万精锐,也已经攻取了幽州全境的情况,向众将说了一遍。

这些情况,诸将自然全都知晓,面对南北两路强敌,任何一名将领都觉得无力抵挡。

“各位将军,冉闵与慕容俊南北两路杀来,我军该如何抵挡?”石袛说完,眼巴巴的看向面前的诸将。

“皇上,我军接连被冉闵击败,士气低落,已经无力抵挡两路人马的进攻,不如迁都并州,让慕容俊与冉闵争夺河北,此乃保命之计。”一名大将说道。

“迁都以避敌,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石袛显然不愿离开襄国。

众将皆没有实力击败冉闵与慕容俊,闻言大半低着头不说话。

见麾下众将已经被冉闵打怕了,石袛的眼中满是失望之色,想当初,他的父亲石虎是何等的英雄,如今,尸骨未寒,大赵帝国就成了这副摸样。

“皇上,冉闵不过是一介武夫,不足为惧,慕容俊南下,也并非是为了配合冉闵,只要我军团结一心,完全可以一战击败冉闵,至于慕容俊,才刚刚攻下幽州,正忙着迁都,短时间内并不会大举南下。”姚襄正色说道。

“恩,冉闵的确就是一介武夫,姚将军说的太对了,可有破敌之策。”石袛连忙说道。

姚襄笑了笑,抱拳道:“皇上,冉闵骁勇异常,麾下乞活军更是精锐,若要破之,必须多管齐下,末将只需三条计策,便可置冉闵于死地。”

“哦,哪三条计策,姚将军快说说。”石袛兴奋的问道。

姚襄嘴角一抹冷笑,轻声道:“第一条是十面埋伏之计,第二条是反间计,第三条是疑兵之计,三计连环相扣,冉闵再强,也难以应付。”说完自信的看向石袛。

姚襄说的很专业,石袛没有完全听明白,便让姚襄仔细叙述。

原来,姚襄的计策是经过几个月的深思熟虑,并专门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