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513部分

晋霸天下-第513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那喜事什么时候会来呢?”华香睁着大眼睛,看向华安,轻声问道。

“快了,只要你们两个乖宝贝听话,喜事很快就会来了。”华安随口敷衍了一句。

其实,在华安的心里,是真的希望有一件喜事能够到来,最好是关于北方的事情。

“爹,您看,王叔叔手里拿的是不是就是喜事啊!”华裳侧首看到了正在走近的王三。

华安回头一看,王三果然拿着一封信件疾步走了进来,看他走的这么急,就知道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

“香儿、裳儿,王叔叔找爹有正事,你们自己过去玩秋千吧!快去。”华安小声说道。

“恩,知道了。”华裳和华香手拉着手,向秋千处走去。

华安回过头来,看向王三,忙问道:“什么事情,这么急。”

“大哥,邺城急报,赵国天王石虎登基称帝了,这是斥候传来的信件,请大哥过目。”王三说着将信件交给华安。

华安接过信件,仔细的看了一遍,微微点了点头,石虎在此时称帝,也算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了。

不过,让华安奇怪的是,石虎称帝对自己来说并非喜事,那么喜鹊为何要在大树上叫个不停呢?

想想之后,华安也释然了,毕竟,喜鹊报喜只是百姓们的说法罢了,并无任何科学依据,当不得真的。

“大哥,石虎统治赵国十余年,都是以天王自居,如今,为何要突然称帝呢?这里面似乎有些不正常啊!”

华安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因为石虎快要死了,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称帝,以完成自己的心愿。”说完之后,华安心中一愣,石虎即将死去,这不就是喜事吗?

“大哥,石虎快要死了?您是如何得知的。”王三有些不敢相信。

华安看向头顶的喜鹊,笑着说道:“石虎天生残暴,野心极大,他之所以要暂称天王,是为了在一统天下之后,再登基称帝的,只是天命所限,他赵国并无一统华夏的实力,如今,在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石虎自然要称帝,以满足自己的愿望,当然,这些都是大哥猜测的,但也不会偏差太多。”

王三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大哥,眼下石虎已经登基称帝,这是对我大晋的公然挑衅,我军要如何应变。”

华安思考了片刻,正色道:“石虎是否称帝,本没有太大区别,但这确实是对我大晋的挑衅,以此为理由,我军完全可以讨伐赵国。”

“哦,大哥是想立即出兵?”王三微微有些惊讶。

华安摇了摇头,轻声道:“不,出兵的时机还需要一段时日,不过,眼下,我们可以给朝廷上书,以石虎称帝为理由,要求朝廷允许我军伺机出兵北伐。”

“大哥说的是,我们正应该给朝廷上书,若是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可以一起出兵北伐,那我大晋收复中原的机会就大了许多啊!”王三兴奋的说道。

华安笑着点了点头,正色道:“说的没错,大哥这就去写奏折,向朝廷禀明我军出兵北伐的主张。”说完抬步走向刺史府正堂。

在刺史府的正堂,华安略作思索,便写了一封要求北伐的奏折,并仔细的封存好,派遣十几名亲兵,快马加鞭送往京师健康。

看着麾下的亲兵策马离开刺史府,华安预感到北伐的时机越来越近了,为此不敢有是丝毫的懈怠,连忙前往各军大营,查看各军将士的准备情况,并询问众将领对北伐的意见。

三军将士经过数年的训练,早已是一支傲视天下的劲旅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伐,全部充满了期待,自然也就全力支持华安的北伐计划了。

麾下将领已经表态,不论华安决定何时北伐,他们都会立即执行,并不会有丝毫的违逆。

看着自己麾下的主力大军,已经做好了随时北伐的准备,华安的心里比谁都高兴,现在他已经是利剑在手,随时可以将此剑插入赵国的心脏。

除了主力大军之外,后备军团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梁州、秦州和益州,后备军团的兵力已经高达二、三十万,随时可以对主力大军的战损进行补充。

正文第五百七十三章梁犊造反

在略阳郡方向,被贬的一万东宫卫士,已经抵达临渭城,在城内他们得知了石虎称帝的消息,顿时,心头充满了一丝希望,只要石虎大赦天下,他们便很有可能被赦免罪过,从而返回邺城继续做他们的东宫卫士。

不过,石虎虽然大赦天下,但一万东宫卫士并不在赦免的行列,石虎强令他们进入凉赵边境戍边。

雍州的官员更是将东宫卫士的战马全部收缴,让这些曾经高贵无比的东宫卫士,推着粮车前往凉赵边境。

在前往边境的路上,又下了几场大雪,道路变得极其难行,这些曾经高贵无比的东宫卫士,何曾受过如此大罪,将士之中开始流露出怨言。

雍州的官员却不管道路的难行,强令东宫卫士继续行进,这更是进一步刺激了这些东宫卫士,让他们的内心起了反叛的念头。

见道路实在难行,将士们苦不堪言,以梁犊为首的东宫卫士将领,聚在一起商议了片刻,觉得再这么行军,将士们会被活活累死,于是立即下令让将士们停止前进。

“怎么了,为何不继续前进,误了戍边的期限,你们可是死罪。”一名雍州官员,看着东宫卫士,大声指责道。

“这么大的雪,将士们已经走不动了。”梁犊双手摸着佩剑,冷静的说道。

雍州官员大怒,指着梁犊的鼻子,大声斥道:“走不动也要继续走,你们还当自己是高贵的东宫卫士啊!你们现在是待罪之身。必须按时抵达边境,否则便是死罪,你,让所有人立即赶路。”

见对方如此蛮横,梁犊忍无可忍,拔出腰间佩剑,上前两步,怒道:“狗官,这可是你逼我的,去死吧!”说完将佩剑插进雍州官员的胸口。

“你你你。你竟敢……”雍州官员说了半句话。便瘫软的倒在了地面上。

“杀,杀了这群狗官。”在梁犊的带动下,东宫卫士一起动手,将押送他们的几十名雍州官员和护卫士兵全部杀死。

杀死朝廷命官。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梁犊等东宫卫士。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算是造反了,不过此时的情况,不造反就是死。除了造反之外,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将军,我们已经杀了朝廷命官,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请将军做主。”部将看向梁犊,大声问道。

梁犊嘴角一抹冷笑,大声道:“将士们,太子石宣作乱是石虎的家事,与我等将士何干,石虎迁怒我等将士,竟然将我等贬谪到西北不毛之地,雍州的狗官们更是抢了我等的战马和衣甲,眼下道路积雪甚厚,我等是无法按时抵达边境了,与其被活活处死,不如杀出一条生路。”

“没错,将士们,石虎不仁,就休怪我等不义,我等齐心协力,起兵杀向邺城,讨回公道。”部将也大声吼道。

“杀向邺城,讨回公道。”

“杀向邺城,讨回公道。”

众东宫卫士齐声吼道。

在从邺城前往关中的路上,他们已经受够了各种屈辱,如今,这股憋着的怒气,终于爆发了出来。

“将军,我军兵力仅有一万,武器铠甲也很不足,必须扩充实力,方可杀向邺城。”一名部将提醒道。

这个梁犊自然明白,在发配的过程中,一万东宫卫士的武装基本上都被解除了,现在,他们看上去就像是一群运输粮草的百姓,凭借一万赤手空拳的东宫卫士,自然是无法杀向邺城的。

梁犊沉吟了一会儿,大声下令道:“将士们,就算石虎解除了我们的兵器,我们依旧是勇猛的卫士,此处村落极多,百姓家中必有斧头等兵器,可借来一用。”

“将军,我们可以兵分多路,在取得兵器后,全部向临渭城进军,并攻破临渭城,只要攻破临渭城,我们便可以得到城中的兵器,进而扩展我们的实力。”部将建议道。

梁犊点了点头,下令道:“将士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讨回公道,我们只有勇敢的战斗,出发。”

“出发。”梁犊麾下的一万东宫卫士,分成多路,向附近的村落奔去,他们的目的是抢夺老百姓的家中的斧头,从而为自身提供可以使用的兵器。

东宫卫士不愧是精锐之师,在取得老百姓家中的斧头后,用一丈长的斧柄安装好,交战时用起来出神入化,仅凭这种简陋的武器,便轻松的攻破了临渭城,并斩杀了城内的郡守和县令等官员。

他们斩杀了压迫老百姓的官员,自然得到了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一时之间,穷苦的老百姓,纷纷加入梁犊的起义军,尤其是长期被压制的晋人百姓参军热情最高,梁犊的起义军实力壮大之后,便多路出击,接连攻破了几十座城池,兵力扩充至十万,兵锋直逼长安。

为了获得可能的外援,梁犊自称大晋朝的征东大将军,在名义上算是向大晋朝称臣了。

在南郑城的刺史府中,华安正在研究斥候送回来的赵国地形图,以根据赵国境内的地形,确定日后北伐的路线。

“大哥,大哥,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就在这时,王三匆匆忙忙的闯了进来。

见王三一副急忙的样子,华安连忙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快说。”

王三喘了口气,正色道:“大哥,赵国东宫卫士将领梁犊,率众在关中造反了。”

“哦,梁犊造反了。”华安闻言大喜,这对于晋军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梁犊造反将极大的削弱赵国的实力,比自己的北伐只有好处。

见华安一脸高兴,王三接着说道:“大哥,这个梁犊可真是了不得,仅凭一万东宫卫士便接连攻破数座城池,如今其麾下人马已经发展到十万大军的规模,兵锋已经抵达长安,看气势很快就会攻破长安。”

“东宫卫士一直是赵国的精锐之师,其战力强悍,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实在没有想到,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杀到了长安,而且拥兵十万,这个梁犊,果然不可小觑啊!看来石虎要忙上一阵子了,哈哈!”华安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王三见状,嘴角一笑,兴奋道:“大哥,这个梁犊造反之后,自称我大晋的征东大将军,若是其真心要投靠大晋,对我军北伐也是一大助力啊!或许,现在就是我军北伐的良机。”

“哦,梁犊居然自称是我大晋的征东大将军,真是太好了。”华安闻言,心头大为高兴,顿了顿,轻声道:“梁犊造反是被逼无奈,自称晋将只怕也并非真心,多半是为了让我军出兵相助,若我军此时出兵,正好就被梁犊给利用了,况且,如今石虎还未断气,赵国还存在凝聚的核心,若我军趁此机会攻下关中,一定会面临赵国举国精锐的疯狂进攻,对我军的实力将是极大的损耗,所以,现在还不是我军北伐的最佳时机。”

“恩,大哥说的是,那我们就坐山观虎斗,坐视赵国内乱。”王三正色说道。

华安笑着点了点头,轻声道:“石虎活不了几个月了,我军北伐的良机不会超过半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做好出征的最后准备了。”

“大哥放心,我知道了。”王三点头道。

随后,华安和王三带着一队亲兵,前往南郑城仓库,查看了仓库中的各种库存,尤其是大军出征急需物资的储备情况。

查看的结果让华安非常的满意,仓库中各种物资全都堆积如山,支撑十万大军出征是绰绰有余的,这让华安心中放心了不少。

在长安方向,梁犊率领麾下十万大军进攻长安城,长安城守将乐平王石苞率领全部精锐士兵,出征与梁犊血战,结果,石苞麾下的精锐士兵阻挡不了梁犊的进攻,大败而逃,奔向潼关,长安城被梁犊攻破。

长安城是雍州的首府,梁犊占领长安后,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在进行简单的休整后,便率领麾下主力大军继续东进,兵锋直逼潼关。

潼关是连接中原和关中的必经之地,地形非常的险要,南有秦岭,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山,关卡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通过,如此险峻的地形,只需少量的兵力,便可守住关口。

对于潼关的险要地形,梁犊和麾下的东宫卫士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在前往关中的时候,他们便是从潼关通过的。

但若要杀向邺城,就必须通过潼关,就算要割据关中自立,也必须要拿下潼关,否则,中原的主力兵马,会经过潼关杀向关中。

梁犊率领麾下的主力兵马,很快便抵达了潼关,面对易守难攻的潼关,梁犊并没有被吓住,他命令麾下大军日夜轮流攻城,并不断采取各种攻城的手段,各种攻城兵器相继出现在梁犊的军中。

正文第五百七十四章李农领兵平叛

梁犊率军攻破潼关,并没有停下来休整,而是继续率领主力大军兵出潼关,向洛阳方向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