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443部分

晋霸天下-第443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李青怜的病情比较严重,而皇甫医又多少知道了华安和李青怜的关系,因此,倍受华安知遇之恩的皇甫医,决定留在晋军大营,随时观察李青怜的病况,以尽快让李青怜痊愈,所带药材不足时,便让自己的次子皇甫明回家取,医术浅薄的皇甫聪,则专门负责熬药。

经过皇甫医连续一天的细心医治,晚上的时候,李青怜的病状明显好转了许多,甚至可以下床走动了,这让一直心焦不已的华安放心了不少,同时,也让华安对皇甫医的医术有了更好的认识。

待皇甫医最后一次替李青怜诊治之时,已经是亥时了,夜很深了,皇甫医轻轻走出营帐,向华安辞行。

“皇甫先生,天色太晚了。您就委屈一下,住在本将的大营之中吧!”见皇甫医要走,华安开口挽留道。

皇甫医摇了摇头,轻声道:“不了,在下回去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明日午后,在下会再次前来为青怜姑娘诊治的,将军留步。”说完背着药箱子,带着两个儿子向大营外走去。

“等等,皇甫先生。青怜姑娘的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比如,不能吃什么,不能做什么?”见皇甫医已经抬腿离开,华安突然想到了这事。

皇甫医闻言。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轻声道:“青怜姑娘是伤寒恶疾,要吃清淡一些的食物,还有。要多喝温水,多休息,忌房事。”说完看向华安。

“多休息,忌房事,好,本将记住了,先生慢走,你们几个护送将军回去。”华安说着看向身旁的几名亲兵。

“将军,在下告辞。”皇甫医微微拱了拱手,转身缓步离开,华安麾下的几名亲兵则紧随其后,护送皇甫医父子三人离开军营。

皇甫医离开军营后,华安回到李青怜的中军大帐,细心的安慰了一番之后,便哄着李青怜睡觉,而后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思考回到南郑之后,该如何创办如此多的机构,资金是否充足,人才是否够用,这些都让华安忐忑不安。

不过,当下,华安至少可以确定医学馆,这个对大军保障至关重要的机构是有着落了,皇甫医的医术是一流的,而借助皇甫谧的名声,就更能扩大医学馆的影响力了。

而聋哑馆的组建更是可以训练处一批特殊的情报人才,增强收集情报的能力和可靠性,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除了医学馆和聋哑馆,用以打造精良器械的兵器馆,华安也有了初步的设想,蜀中降将蒲铁,是三国铸剑大师蒲元的后人,有他组建兵器馆,召集蜀中熟练铁匠,建造一大批锋利的兵器,是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军事人才,华安倒是不打算组建专门的军事馆,经历了多年的血战,华安麾下不乏军事人才,而且,培养军事人才最好的地方,永远都是战场,平时的训练和演练也是对将领能力的锻炼。

其实,梁州相对贫瘠,农牧业才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组建农牧馆,召集种植、养殖,以及水利的人才,才是最刻不容缓的,但此刻,华安麾下并无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只能先想着,待到了汉中再说。

想了好久,华安最终决定,只要李青怜身体康复,便立即率军前往汉中。

在晋寿城皇甫医的家中,一家之主皇甫医,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连夜召集家族中的长者,前往家中商议大事。

皇甫医所要商议的大事,自然是率领族人迁居汉中,组建皇甫馆,将皇甫家族的医术发扬光大之事了,虽然,由于李青怜的病重,华安的大军还需几日才会离开晋寿城,但这么大的事情,皇甫医想要早一些与族人商议,以便尽快敲定这件事,给华安一个交代。

晋寿城虽然是县城,但入夜之后也是有宵禁的,不过,好在皇甫医的族人都住在临近的地方,所以也不容易被巡夜之人发现,况且,只要他们没做坏事,就算被发现了,也就是打一顿板子了事,若是贿赂一点钱财,板子也可以免掉。

在皇甫医的家中,皇甫医焦急的在院子之中转来转去,等候着族人,两刻之后,家族里所有重要的族人都到了。

“这大半夜,你把我们这些老骨头都叫来,究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啊!”头发斑白的皇甫儒轻声质问道。

“大伯不要生气,外面风大,我们屋里谈吧!”皇甫医轻轻伸手,让众族人进入屋内商议。

进屋之后,皇甫医将白天的时候,与华安在中军大帐中交谈的事情,都仔细的向族中的长辈做了详细的汇报,并请求长辈们的意见。

听了皇甫医的介绍,族中的长辈是有的赞同,有的反对,当然也有完全不发表意见的长辈。

皇甫医发现了,凡是以医术谋生的族人,基本上都同意将皇甫家族的医术发扬光大,但精通文学,以教私塾谋生的族人则不太愿意,而那些从事其他行业的族人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完全不发表意见,生怕得罪了哪一方。

见有族人不同意,皇甫医再次将皇甫家族没落的事实讲了一遍,并表示,只有依附华安这棵大树,组建医学馆,才能重树皇甫家族的雄风,将皇甫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见皇甫医说的言辞恳切,句句在理,原先最为反对的皇甫儒也不再反对,他捋着发白的胡须,轻声道:“你们学医一脉,自然可以发扬我皇甫家族的精湛医术,可我们这学文一脉,去汉中又可以做什么呢?不如,学医的一脉前往汉中,剩下的学文一脉留在晋寿,毕竟,我们皇甫一族,已经在晋寿生活了几十年了,关中祖籍回不去了,这里也算是我族的家乡了。”

原来,皇甫谧是个奇才,在医学和文学上都有很大的造诣,但他的子孙们却无法同时兼顾医学和文学两样,于是,只好任选其一,详加研究,以获得比较高的成就。

于是,皇甫家族便分成了学医一脉和学文一脉,学医一脉以治病救人谋生,而学文一脉则开办私塾,以教书育人谋生,当然,由于天资的问题,也有一些族人学医和学文都不行的,则也只好从事其它的行业,但他们仍然属于两脉之一,就像皇甫医的两个儿子,医术非常浅薄,只会一点简单的东西,根本不能单独给人看病,但仍然属于学医一脉。

见自己的大伯皇甫儒如此说话,皇甫医开口解释道:“大伯有所不知,华将军除了要组建医学馆之外,还要组建其他的机构,就连我家聪儿,将军都要委以重任,说要组建一支由聋哑之人构成的聋哑馆,大伯知识渊博,只怕华将军见了,一定会重用的。”

皇甫儒闻言,点了点头道:“若我们学文一脉也有用武之地,老夫便同意前往汉中,以发扬我皇甫家族的文学成就。”

见年纪最大,最难说服的皇甫儒都同意了,皇甫医心下大喜,忙道:“有大伯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天色不早了,各位叔伯早些回去歇息,明日午后,我会再次前往华将军的大营,将我皇甫家族学文一脉的事情,向华将军做一番汇报,相信,华将军一定会重用的。”

“如此甚好,我们先回去了。”皇甫儒带着家族中的一众长辈,在小辈的搀扶下,离开皇甫医家的小院,向自己的家中而去。

见终于搞定了自己的族人,皇甫医大大的松了口气,他多年精心钻研医术,自信医术不比自己的曾祖父皇甫谧差多少,只是窝在晋寿城这个小地方,无法让外界所知罢了,只要给他一个发挥实力的平台,他便可以将自己的医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世人对自己的医术刮目相看,同时,也让整个皇甫家族名垂青史。

内心兴奋不已的皇甫医,在自家的院子里来回的踱着步子,时不时的抬头仰望星空,憧憬起了自己的未来,许久之后,才困意朦胧的返回屋内休息。

第二日午后,皇甫医带足所需的药材,与自己的两个儿子,皇甫聪、皇甫明,按时前往华安的大营,并继续为病重的李青怜诊治。

正文第四百七十一章晋寿陈霆

经过一夜的休息和服药,李青怜的病情好转了许多,气色也红润了起来,不过从暗淡的眼角,还是可以看出病情并没有痊愈。

皇甫医为李青怜把了把脉,随后便配好药材,走出帐篷交给自己的长子皇甫聪,让其尽快熬药。

见皇甫医走出帐篷,华安也跟着走出来,并看着皇甫医,轻声问道:“皇甫先生,青怜姑娘的病,何时可以痊愈。”

“哦,将军不必担心,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最多还有五六日便可痊愈。”皇甫医肯定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道:“五六日,还要这么久,那我军岂不是还要在晋寿停留五六日。”

见华安急着前往汉中,皇甫医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将军若是想早日前往汉中,也是可以的,最多两日,青怜姑娘的症状便会稳定,完全可以承受旅途的劳顿。”

华安点头道:“太好了,不知皇甫先生两日后可否同行,若是皇甫先生可以同行,本将就再放心不过了。”说完期待的看向皇甫医。

皇甫医笑了笑,抱拳道:“回将军,昨夜子时,在下已经与家族的长辈们商议了许久,众长辈一致表示支持将军,同意在下赴汉中组建医学馆,以发扬我皇甫家族的针灸医术,只是,我皇族家族分为两脉,除了学医一脉,还有学文一脉,不知,将军是否有组建文学馆的打算,在下回去也好向文学一脉的长辈们回话。”

华安闻言大为高兴。大声道:“哈哈!本将早有如此打算,正愁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呢?想不到你们皇甫家族还有学文一脉,真是太好了,你回去便可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跟随本将前往汉中,便由他们负责组建文学馆,本将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太好了,有将军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族中学文一脉的长辈。早就表态了。只要将军有组建文学馆的打算,他们便会跟随将军前往汉中,以发扬我皇甫家族的文学。”皇甫医高兴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大声感慨道:“青怜姑娘的这场病可算是立了大功了。若非得病。本将便无法相识先生。也就不会有你们皇甫家族的支持,如今,皇甫医学馆和皇甫文学馆。算是都有着落了,本将心里真是高兴啊!”

见华安将皇甫家族捧得这么高,身为皇甫家族的子孙,皇甫医的心情也显得十分的兴奋,心里有很多知心话,都忍不住想告诉华安。

犹豫了片刻,皇甫医终于开口,将皇甫家族的历史,以及重要的人物和成就都仔细的告诉了华安。

原来,皇甫家族早在汉朝便是著名的世家大族,皇甫医的六世祖,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汉朝太尉皇甫嵩,在汉末黄巾起义的时候,与卢植、朱隽一道,率领大汉朝军队,与黄巾军厮杀,为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算是汉末剿灭黄巾起义的三大将之一。

皇甫医的曾祖父皇甫谧的名气就更大了,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晋朝时期著名的人物,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先后撰写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针灸甲乙经》等书籍,在医学和文学上都富有盛名,让后人尊崇不已。

皇甫谧不仅在医学和文学上成就颇高,而且,也是后辈立志的好榜样,在年轻的时候,皇甫谧与一些世家公子一样,喜欢游手好闲,后改过自新,专心学习,终于有所成就。

但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不幸患了风痹病,左脚不能动,双耳也失聪,可谓成了一个腿脚残疾的聋人,但皇甫谧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的攻读医术,并在这个时候编写了让后人景仰的《针灸甲乙经》,最后,更是凭借自己的精湛针灸之术,亲手治好了自己的耳聋之症,让后人惊叹不已。

皇甫谧的故事,激励人心,为后人树立了一个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好榜样,华安听完之后,也是感慨不已,并更加确定,自己重用皇甫家族是对的,有了皇甫家族相助,自己建设梁州的计划,将更加顺利。

皇甫医一口气将自己家族的历史都诉说了一遍,见华安耐心听候,并无厌烦之意,心中更加肯定自己跟对了人,并下定决心要将医学馆办好。

由于学文一脉的长辈还在等候消息,皇甫医在与华安谈论了半个时辰之后,便告辞离开大营,临走前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定要认真的熬药,不可在军营内放肆。

皇甫医离开时,华安亲自将其送出了辕门,而后,便在大营内巡视一圈,最后来到皇甫聪和皇甫明熬药的位置。

此刻,二人正在认真的熬药,见华安走过来,皇甫聪毫无感觉,似乎没有看见华安一般,而皇甫明则立刻站起身来,向华安行礼问候,同样是皇甫医的儿子,但这两人的性格和秉性却是完全不同。

“二位公子武艺不凡,不知师承何人,可否告知本将。”华安开口询问道。

皇甫聪听不见声音,自然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