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53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53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一一章 革命革掉谁的命
王承恩听的云山雾罩,不明白崇祯皇帝是因何而发此言,但是他感觉到事情真的很严重了,否则崇祯皇帝不会如此模样,到底是怎么了呢?“陛下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总是要解决的,还望陛下振作,大明的江山社稷还需要陛下担当下去呢!”
“江山社稷?朕看还不如做隋炀帝,同样是亡国之君,人家活的那才叫潇洒呢!什么福都享到了,哪像我,没日没夜的像个老黄牛,到头来白忙活一场,遭的都是罪,哪里享福了。”我越想越是这个理,发起了牢骚。
朱纯臣的遗书揭露的是冰山的一角,然而就是这一角,足以让崇祯皇帝丧失原本就不坚强的信心。
这位“崇祯皇帝”的到来,确实改变了历史,使真实的历史越来越偏离属于它的轨迹,然而,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改变了历史,历史也改变了很多人。
拿崇祯皇帝的改革来说,袁崇焕不但没有死,反而受到重用,成为大明帝国北方的军队统帅,卢象升被提前发掘提拔,成为帝国的新星,后金皇太极的实力被数次削弱……不知不觉在培养新的利益集团的过程中树立了一个新兴的利益集团,靠近崇祯皇帝改革思想的利益集团,商人、农民等新兴利益集团得到了实惠,也真正的拥护了崇祯皇帝……。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可是坏的方面绝对不比这少多少,在崇祯皇帝的打压下,大明帝国的内部矛盾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起来,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下,新旧势力的碰撞是无形的,可危害却真实的显现出来,这一过程中,极个别的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大发利市,将所得不多的改革成果收归囊中,最为可恨。
在朱纯臣的遗书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徐光启的儿子徐龙星,正史中的徐光启是没有得到重用的很有思想的人才,而在这个历史时空,徐光启却得到了崇祯皇帝毫不怀疑的信任,出任国家的宰辅,荣耀一时无二;正史中的徐龙星是个大孝子,惟父命是从,可这个历史时空中的徐龙星变了,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帝国蛔虫。
徐龙星的发迹和徐光启的崛起密不可分,徐光启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负责监造火器后,徐龙星也逐渐的步入官场,开始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从最初的户科给事中,到吏部侍郎,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七品闲官一跃成为手握实权的二品大员,如果说他没借父亲徐光启的光,恐怕谁也不相信吧!
原本韬光养晦的徐龙星在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政治实力后,开始了他罪恶的积累。崇祯皇帝打击文官集团,他则利用自己是徐光启的儿子的身份,极力的笼络文官们,使他成为继钱龙锡、刘鸿训等人后,文官集团中的实力派;崇祯皇帝整顿军队,他则利用父亲徐光启的影响力,在军队中安插自己的亲信。
等他升迁为吏部侍郎后,此举更是变本加厉,他利用主管人事的大权,在崇祯皇帝的眼皮子地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派系,等他将手伸到军队情报系统后,这个派系的覆盖范围一下子成几何级数成长,从军队到朝堂,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形成了一个帝国中的小王国。
一个吏部侍郎,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形下,凝聚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但崇祯皇帝不会想到,徐龙星自己也没有想到。
。王承恩从来没有见到过崇祯皇帝如此颓废的神情,仿佛天立即就要塌下来了似的,他咽了口唾沫,说道:“陛下,按照规矩,没有老奴说话的份,可老奴知道陛下不在乎那些虚礼,所以斗胆一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陛下如此忧愁呢?”
我苦笑道:“朕总是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知道的比别人多,其实也确实如此,所以不遗余力的推行心中所想,期望能使这苟延残喘的大明帝国重新焕发生机,朕的所有精力都花费在了这上面,你不会知道朕是抗拒了多么大的诱惑,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在这么做,为的就是身上流淌的中国人的血,为的是不白活一回;可是,就在朕呕心沥血为了这残破的帝国缝补的时候,在朕的背后,有那么一些人在拆朕的台,也许不该这么说,他们是在掘自己的坟墓啊!”
“竟然有这等事?”王承恩倒吸了一口凉气,道:“陛下,既然如此,当快刀斩乱麻,将那些乱臣贼子一网成擒才是,老奴这就去宣卢象升来见驾,想来卢大人是不会背叛陛下的。”
“卢象升是不会背叛我,但是他身边早就有了那些人埋伏,冒然宣召,只怕会将他置于死地,不但他,连朕的人身安全都岌岌可危啊!”一想到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古人说的风声鹤唳疑神疑鬼,跟我现在的感觉可能差不多吧!
王承恩很高兴崇祯皇帝能转变态度,只要不在颓废,站起来面对问题,他相信崇祯皇帝一定能迈过眼前的坎坷,打开困难局面,如果丧失了信心,那才输的彻底呢!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陛下既然知道是谁想对陛下不利,那么就把他拿下,树倒猢狲撒,后面的工作就好处理了。”王承恩觉得这是眼下唯一能做的,毕竟军队的控制权还在崇祯皇帝手里,大明帝国的绝大多数军人还拥护崇祯皇帝,这就是最大的筹码,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筹码。
我握紧了拳头道:“说来你都不会想到,这背地里的骨刺,竟然是徐光启的儿子徐龙星,这是朱纯臣的遗书上说的,绝对不会有错,眼下朕有两点为难的地方,第一就是不知道徐龙星的实力有多大,他的底牌是什么,第二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手到病除,一旦落下后遗症,想要收拾都很困难啊!”我说着,把朱纯臣的遗书递给了王承恩。

第一一二章 堕落腐败份子的进化论
王承恩看完遗书老半天没说话,按照朱纯臣笼统的了解,徐龙星的势力已经膨胀的很厉害了,文官系统自然不必说,就是在军队中,徐龙星也依托前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笼络了一批人,另外就是利用手中人事权利,在重要的部门安插了心腹人,他们就像是军中生长的毒瘤,随时都可能爆发,而且可以预见,爆发的威力可能还不小,如果不能一举把他们消灭,一旦闹腾起来,确实让人无所适从,对刚刚焕发生命力的帝国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陛下,如果这么想,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依老奴看,对待这样的毒瘤,下手就必须稳准狠快,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陛下最有利,拖是不行,越拖下去,带给陛下的困扰也越多,老奴觉得此事不能拖过一个月,一旦让他们有所察觉,预感到威胁,对陛下大大的不利呀!”王承恩自认没有多高远的眼光,但是他知道一点,小病不治会要人命的,越拖下去越是不利。再说崇祯皇帝恐怕也拖不起。
我听了王承恩的话,后背冒起一层冷汗,刚才我确实有拖一拖的想法,因为眼下的局面太乱了,朱纯臣遗书说徐龙星是罪魁祸首,可万一不是呢!那岂不是输了先手;照王承恩的想法,拖下去却是弊大于利,两相权衡让我很难做出决定。
就在崇祯皇帝和王承恩议事的时候,吏部侍郎的府上也在进行一场交谈。崇祯皇帝登基以来奉行节俭,所以这吏部侍郎的府邸看起来也颇为寒酸,十几间房子的规模绝对说不上大,加上没有多少仆人,很是清静。
应邀来吏部侍郎府的有魏藻德和陈演、王之心。这三个人堪称是徐龙星的亲近之人,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交情比旁人来的深厚。
徐龙星招呼下人给添了一壶凉茶,道:“你们都退下去吧!没有我的吩咐不要进来。”说完冲三人一笑道:“几位坐吧!”
魏藻德三人互相看了看,撩袍袖坐下,三个人都知道朱纯臣的事情,很怕朱纯臣之事牵连到他们,所以来徐龙星这里研究一下,可自打他们进来,徐龙星一个字也没提,让他们很烦躁。
陈演坐不住了,咳嗽一声道:“徐大人,今天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看你只顾着添茶倒水,是何道理,要知道,朱纯臣的事情,说大可大,一个不好会死很多人的。”
徐龙星听了这话,喝了口茶,道:“我也是心神不宁,如果有好的对策,我还会坐在这里吗?”徐龙星对陈演有些不满,明知道事情一旦抖搂开就得掉脑袋,说这些废话还有什么用啊!赶紧想办法才是。
魏藻德心里暗叹,都说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就说他吧!别的不论,单单是在户部窜改文书,就够砍十个脑袋了,肃反运动开展的时候如果不是登上徐龙星这艘贼船,只怕会死的更快更惨,眼下也只能跟徐龙星走到底了,希望徐龙星的根基够深够厚,否则依旧是难逃一死的命运,崇祯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呀!
当然了,这些话魏藻德不能说,他清了清嗓子,道:“诸位,不要斗气嘛!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还是看看怎么应付眼前的难题吧!皇上聪明的很,想必已经从朱纯臣身上嗅到了异样,我辈一个走错,死的就不是自己呀!”
王之心看了魏藻德一眼,道:“这话还用你说,传闻朱纯臣的遗书被皇上得到了,不知道遗书上面都写了什么,如果皇上立即行动还能看出一二,如此安静,才让人心里不安呢!”
徐龙星一拍手道:“这是我的疏忽了,以为朱纯臣跟我们没有深交,没有对朱纯臣的家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能够早一步将朱纯臣的家人灭掉,也不会让我们如此惊慌。”
魏藻德等人知道徐龙星手里笼络了一批人,那批人可都是硬茬子,以前是混东厂和锦衣卫的,在消息是否灵通方面,大明帝国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徐龙星了,如果真如徐龙星所说,早点灭掉朱纯臣的家人,他们今晚肯定能抱着美人入睡,可惜事情全然不是那么回事,整个两拧儿。
王之心摸了摸嘴上的小黑胡,道:“你们说,皇上……会不会……。”他的话没说完,但是他知道在座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陈演摇头道:“应该不会吧!皇上怀疑是会怀疑,但是还怀疑不到我们头上,朱纯臣知道的不是那么多,有些事经的都是你我的手,外人能知道什么呢!”
魏藻德看看陈演,道:“有句话说的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皇上如果怀疑到我们,那我们的死期也就不远了,那些被砍了脑袋的前辈就是好榜样,其实皇帝是个疑心很重的人。”
“不错,我们干的那些事并不是无懈可击,以前之所以没有被皇上发现,是因为这潭水是浑浊的,现在这水虽然深了,但是也清澈了不少,想要不被发现,谈何容易啊!”徐龙星说着顿了顿,接着道:“一旦被皇上察觉,那么我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徐龙星觉得他把话说的已经很透彻了,以前局势混乱的时候,他们能抓权、捞钱,培植势力,就注定了他们要跟崇祯皇帝站到对立面,这是无法改变的,就算是他们想改好,也已经晚了。
徐龙星等人的这些言论和思想,在以前绝对是不可能出现的,恰恰是因为崇祯皇帝“解放思想”的一些举措,才使他们的脑子活了,心眼坏了,腐败堕落了。
王之心打了一个冷战,对崇祯皇帝的手段他看知道的很清楚,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一想到抄家灭门,他的腿肚子就抽筋。
徐龙星一笑道:“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他心里在许多天以前就有了一个应对败露的方案,只是思路还不太清晰,冒的风险也太大,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还是那句话,不能坐以待毙。

第一一三章 叛国论
第一一三章 【叛国论】
魏藻德的心境跟徐龙星贴的比较近,说道:“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有什么就说什么吧!我刚才已经说了,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对吧!”
陈演和王之心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见徐龙星似乎有所对策,纷纷道:“不错,大家都一个心才能活命,你有什么办法就直说吧!”
徐龙星很满意几个人的态度,说道:“我的办法很简单,既然这个皇帝跟我们过不去,那么就换一个来做喽!这是最直接简单有效的办法,你们觉得呢?”
魏藻德三个人听了这话,脸色唰的一下都变了,他们没想到徐龙星的办法竟然是这个,这不是太那个了吗!
徐龙星拍拍桌子,道:“你们想一想,一旦事情败露,怎么都是一个死,还不如试一下,如果成功了,岂不甚好,就是失败了,最坏的结果还是没有变,仍然是死嘛!那就值得赌一下,不是吗!”
王之心和陈演有点犹豫,在台下搞点小动作,弄弄腐败贪污什么的,心里还能承受,可真要造反,还要废皇帝,这玩的似乎太大了,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啊!再说了,有明一朝,还没有哪个皇帝是被臣下废掉的,成功率真是不敢想象。
魏藻德见徐龙星说完,一脸沉着,心中盘算了一下,道:“徐公既然有此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