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35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35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官员,还得好地主富贾拥护陛下,不是吗!虽然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治天下,光有民心……。”
被王承恩一提,我突然想起那些看过的架空历史小说,回到过去的,施行民主政治的也不在少数,而且说的极为玄妙,好处多多,如果我在大明施行民主,是不是就改变了制度和体制呢?面对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吗?国家会兴旺发达吗?
我猛地摇摇脑袋,我可不是什么鸟圣人,民主政治现阶段对我来说是一剂毒药,万万服用不得,再说了,我当皇帝还没当够呢!凭什么交出权力呀!在我看来,还是独裁的好,我一个人左右一个国家命运,想想就让人气血澎湃,万分激动啊!

第七十一章 微服私访前奏曲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1634年的春天,平定晋陕局势归来的卢象升孙承宗等人在乾清宫接受崇祯皇帝的召见。
我亲自走下御阶来到卢象升和孙承宗面前,深深的看着他们俩,“两位爱卿辛苦了。”
“为皇上分忧乃臣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卢象升和孙承宗执意行了大礼。他们俩平定了晋陕局势后之所以没有立即回京,乃是奉崇祯皇帝之命,一个留在陕西帮着开采黄金,一个留在山西挖煤,直到晋陕经济步入正轨,这才回来。
卢象升在怀里摸出一块东西,道:“皇上,这是微臣在金矿找到的天然黄金,就是俗话说的狗头金,有一两多重呢!请皇上过目。”说着递给崇祯皇帝。
我接过入手颇重的金块,不禁眉开眼笑,不知是不是我的时运来了,自打在北京开展三肃运动以来,经济财政上的压力越来越小,除了“搜刮”所得,晋陕的煤炭和黄金开采已经有所成绩,孙承宗和卢象升更是在省会执行了我的三肃运动,收获颇丰,派去的工程人员都先卢象升等人一步回来了,李邦华和周延儒在江南干的也是有声有色。
唯一让我不快的就是,老天爷仍然不给我面子,不是这个地方给我来点干旱,就是那个地方给我来点大水,小灾小难更是数不胜数,我得到的银子多半都去做善后工作了,堪堪收支平衡。
“两位爱卿回来的正好啊!朕正准备出去走走,家里没有人镇守实在不放心,有你们二位留守京城,朕天下都可去得。”我谋划很久的微服出巡,终于可以施行了。
孙承宗被崇祯皇帝的话吓的差点坐到地上,连道不可,“千万不可,皇上万金之体,天下只系于皇上一身,万一……。”
一旁的卢象升也道:“孙大人说的对,不是微臣危言耸听,天下虽然已经平定,但是铤而走险的小毛贼仍然存在,还望万岁以天下苍生为念。”他突然想到了明朝的正德皇帝,眼前的万岁爷不会发展成正德皇帝那样吧?那位就是微服私访成瘾的呀!
我微微笑道:“二位爱卿此言差矣!正因为朕是身系社稷之人,才更应该出去走走,要知道,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就不能看的透彻,连百姓过的什么生活都不知道,怎么能更好的制定国策呢?连下面的地方官为官如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熟谙吏治之道呢?朕出去转转就回来,乡试已经结束了,朕还要回来主持会试呢!还指望今年的春闱提拔几个人才呢!”
卢象升对崇祯皇帝比较了解,深知崇祯皇帝决定的事情很少有更改的,一旦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因此他更关心崇祯皇帝的安全问题,“皇上此去,是如何走法呢?”
我想了想,“朕第一站就想去山西陕西看看,也算是检验一下两位爱卿的工作成绩吧!两位爱卿不会心中有鬼,工作干的不怎么样,害怕朕去看看吧!”为了减少这二位的阻力,我不得不来个别样的激将法。
孙承宗和卢象升被这么一将,明知道这是崇祯皇帝的“套路”,可偏偏反驳不得,总不能说做臣子的没干好,害怕皇帝去检查工作成绩吧!
卢象升见崇祯皇帝没明白自己的意思,问道:“皇上此去微服私访,要带多少人呢?”这是让他担心的地方,既然是微服私访就不能带很多人,那样一来,安全问题太让人担忧了。
“这个朕已经想过了,既然是微服私访,朕身边有个十人八人就可以了,后来一想,这样肯定有人反对,那朕就再安排三千人马随时策应,以应付突发状况,这样应该行了吧!”其实这三千兵马更大的作用是对付那些不服管的人,晋陕的三肃运动可不像京城那么好弹弄,地方势力不容小觑,还是充分准备的好。
我这是说走,其实我的脑袋也够疼的,家里的一摊子怎么安排是一方面,后宫之中还有几个难答对的人呢!周皇后等人要是知道我微服私访出京去,还不得跟我上演流泪戏码啊!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看来是时候置一个临时的内阁总理大臣了,本来唯一的人选是徐光启,可是他现在主管兵工产业,根本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内政处理上,再说了,我设计的体制是军事独裁,还是有军方背景的人比较好,能体现上下一体嘛!这样一来,刚刚回来的孙承宗就成了不二人选,而且孙承宗有入阁的经历,可以跟文官系统更融洽的相处。
我单独留下了孙承宗,“爱卿现在的官职先放一放吧!”我说着见他脸色微变,知道他领会错了,马上道:“朕微服出京后,家里不能没有管事的人,按理说应该施行集中决策,但是朕怕那样一来行政效率反而低下,于朝政不利,因此朕想在六部之上,设置一个临时丞相职位,由爱卿担任,不知爱卿以为如何?”我怕说内阁总理大臣这个称谓他不懂,所以换成了丞相。
孙承宗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让他做丞相,本朝开国的时候是有丞相的,可是因为胡惟庸一案,就撤销了丞相这一职位,放权给内阁和六部,现在崇祯皇帝要恢复丞相职位,还让他担任,这实在让他意外,欢喜之余,对那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宝座,觉得有些烫,恐怕坐的不那么舒服啊!
夜深人静,皇宫大内显得冷清无比,微风吹过这个空旷的禁城,越发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没有了很多人的地方,就是少有生气啊!
走出坤宁宫,我看着外面挂着的灯笼不由得苦笑,正如我之前所预料的,即便我能说服群臣不再干涉我微服私访,却不能让几个女人满意,她们的眼泪,以及口是心非,着实让人难受啊!
如果不是害怕一路上舟车劳顿,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我还真想带着周皇后或者田袁二妃,不是有部戏叫康熙微服私访记嘛!我也可以来一个崇祯微服私访记啊!可惜这只能是想想而已,电视剧和现实相比,差距是无法弥补的呀!光是此时的医疗条件就让人不敢恭维,稍有差池就会发生让我后悔终生的事情,我可不敢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开玩笑。
我看看随我出来的王承恩,“你回去休息吧!朕想一个人呆一会,难得有这样安静的时候。”王承恩这么大岁数了,我可不想让他陪着我吹风。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这么说,想说些什么,可看到崇祯皇帝把手一摆,径直走开,抬脚跟了一步他又停下了,心道:“还是让陛下独自一人静一静吧!明天就要走了,也许陛下会想起没有想到的地方呢!自己跟着反而打扰陛下的思路,这里是皇宫,又不会出事。”

第七十二章 嫂子和小叔子
天有不测风云,我正慢慢的走着,不知在哪飘来一块乌云,带来淅淅沥沥的小雨,这可能是今年的第一场雨吧!要是能下在缺水的地方该多好啊!我看着漆黑的夜空,任雨滴落在我的的脸上,打湿我的头发和衣服。
“那是谁呀?下雨不知道避雨?”我正“抒情”呢!身后传来一个女声,扭头一看,隐约看见一个人影站在屋檐下,我看看处身的所在,是在慈庆宫的外面,什么时候竟然走到这里来了。
“你这太监……。”那屋檐下的女人打着伞走到崇祯皇帝近前,她还以为是个不知好歹的太监呢!等走的近了才看见面前之人身穿龙袍,不是当今万岁爷还是谁呢!慌忙扔下雨伞跪倒在地。
我一下把雨伞抓住,见跪倒的是一个宫女,大概三十几岁的年纪,容貌端正但不算漂亮,这让我很意外,皇宫之中什么时候还有如此年老的宫女啊?我留下的不都是年轻貌美的小妞嘛!
“起来吧!这里还有人居住吗?朕怎么不记得这里还有人住呢!”我一边说一边走到避雨的地方,雨势已经逐渐大了起来,再抒情可就是感冒的下场啦!
宫女也来到屋檐下,答道:“这里是慈庆宫啊!懿安皇后就住在这里。”宫女说完,表情有些凄苦和些许的不满。
说来也不能怪宫女这个表情,原装的崇祯皇帝还在的时候,对这个熹宗皇帝的老婆,自己的嫂子懿安皇后颇为礼敬,定时都来问安;可自从崇祯皇帝“变质”了,这些自然就忘记了,之后便是大力裁撤宫人,连周皇后都没几个人伺候了,懿安皇后更是不得不简朴些,也就是不愁吃喝而已,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一去不复返了。
我哦了一声,想起王承恩跟我提过一次关于懿安皇后的事情,我当时怎么处置的倒是忘了,算来自从我来到这个时代,似乎还没见过这个间接的恩人呢!我知道如果不是她坚持,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绝无问鼎皇位的可能。
我见里面的灯还亮着,“懿安皇后还没有休息吧?朕想进去看望一下,代朕问问懿安皇后可否?”
宫女愣了一下,按照规矩这是不应该的,即便是大白天崇祯皇帝要见懿安皇后都得隔着帘子呢!
“喜鹊,你在跟谁说话呢?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哀家说会下雨,你偏不信,早点让你收拾收拾,没有被雨淋到吧?”宫女犹豫的时候,里面传出了询问声。
“陛下稍等,奴婢这就去向懿安皇后禀报。”宫女说着把收拾好的东西放到一旁,进去通报了。
我看着宫女放下的东西,竟然是一些干菜,想必是冬天的时候用来吃的,我的心竟然抽搐了一下,这里面住的也是响当当的一国皇后啊!竟然沦落到食用干菜的地步,我真的有点该死,这可疏忽的过分了。
“陛下里面请,懿安太后有请。”宫女不一会就回来请崇祯皇帝进去,而后把桌台上的烛光挑亮一些。
我借着烛光却没看到人,直到一个门帘后有人说话才释然,想必这是避嫌的做法吧!不管怎么论,里面的人都是我的长辈,我当即对着门帘拜了拜,“朕深夜来此,皇嫂勿怪。”
“哀家如何会责怪万岁,喜鹊,请万岁坐下吧!”门帘内,懿安皇后张婉仪让宫女喜鹊搬椅子,借着门帘的间隙,她看了看崇祯皇帝,发现崇祯皇帝比以前成熟了很多,不光是容貌,神情举止也大为变样,这让她很高兴,自己没选错人啊!将来见到列祖列宗也不会愧疚的。
“朕这段时间太过忙碌,以致于怠慢了皇嫂,今夜如若不是碰巧遇到,朕都忘记了,实在是该死啊!”
“万岁千万不要这么说,为君者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哀家只会高兴万岁如此,做一个好皇帝,大明江山,再也经不起风波了。”张婉仪说着话锋一转,“万岁没有让哀家失望,皇祖爷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为万岁欣慰的。”她虽然跟崇祯皇帝没怎么见面,但是跟周皇后等人还是熟捻的,从周皇后等人口中多少知道一些关于崇祯皇帝的事,对这位极有可能中兴大明的帝王,她很是满意。
“不管怎么说,朕还是疏忽了,明天朕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走之前会让王承恩重新安顿皇嫂。”想到那些干菜,我的心里就不痛快,现在手里不那么紧巴了,没必要从嘴里省什么,山珍海味不可能,但是吃的怎么也会比干菜强百倍吧!
“万岁要离开京城……。”张婉仪说着微微哼了一声,她还想说什么,可身体的异样却让她说不出话来。
好半天不见门帘内应声,我正纳闷的时候,猛地听见里面扑通一声,接着便传出压抑的呻吟声,一旁的宫女喜鹊脸色大变,几步跑进去,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了进去。
昏黄的烛光下,一个女人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她的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挂满一脸,让我又惊又怕,吃惊的是,我没想到所谓的懿安皇后会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看她的年纪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五岁,害怕的是,此时的懿安皇后痛苦的模样让人揪心,该不是犯了什么急病吧!
“快去传御医……。”我帮着喜鹊把懿安皇后搀扶起来,见她这么一会便被汗水打湿了衣领,再等一会还不得脱水啊!
张婉仪痛的双手捂住小腹,摇头虚弱道:“不用了,哀家这是老毛病,休息休息就会好的……。”
“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我一把把懿安皇后抱起来直奔卧床,吩咐喜鹊赶紧去找御医来,什么都可以拖,唯独有病拖不得,拖来拖去必然会要命的。
喜鹊对懿安皇后的老毛病很了解,但是这一次发作的似乎比以往都厉害,她也吓的六神无主,听闻崇祯皇帝吩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