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30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30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崇焕面对如此局势,经过一夜的缜密思考后,决定亲自回援北京,他不知道,皇太极等的就是这个结果。
其实在袁崇焕上书要求重新筑城大凌河的时候,大凌河已经在重新建筑了,负责人是何可刚,以及新近调去的孔有德。
这二位主将一觉醒来被告知被包围了,匆忙登城往下看,看着城下的八旗兵,两个人面面相觑。孔有德目测了一下,后金八旗兵不下五万之众,小小大凌河要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何可刚明知道袁崇焕回师北京去勤王了,但是也不得不拿袁崇焕的名头来安定军心,马上传令激励将士说鞑子来兵不过两万余,只要袁崇焕袁督师一来,鞑子肯定溃逃,让将士们做好长期被围困的准备,因为他看出鞑子有这个苗头了。
皇太极看着做围城工事的后金八旗子弟,笑着问身旁的范文程,“宪斗献上的围城打援计策,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上当,如果袁崇焕在,估计是不会上当的。”
范文程自信道:“大汗放心,以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旦北京危急,势必会调动明军各地的驻军勤王,此次两线作战,虚实不分,相信即使袁崇焕在,也要吃亏。全赖大汗英明,弄来了明军那么机密的材料,否则这一仗还真不好打呢!”
阿敏是此次出战的先锋官,他大笑道:“还不是你们汉人贪图小利,连国家的柱石都敢出卖,如果我是明朝的皇帝,一定要把那些人的十族都灭掉,还好我们大金没有那样的人……。”
皇太极见范文程的脸色不太好,马上制止阿敏道:“你乱说什么?什么你们汉人,本汗说过多少次了,凡是大金的子民,不要计较满汉,你身为贝勒,执法犯法,本汗先给你记上一过,令你戴罪立功。”
得知大凌河被围的消息,明军马上做出反应,令左良玉为首,朱梅、吴襄为副将,统带三千骑兵,五千步兵前去解围,而吴襄,就是后来的大汉奸吴三桂的老爹。
当这支援兵行进到离大凌河还有六十里的时候,左良玉见所部已经疲惫到极点,以这个姿态如何作战啊!马上命令全军休息,养好精神再出发。
这支明军刚下马在原地休息,就见伏兵四起,数不清的八旗兵旋风般杀出来,冲入明军的阵营。
左良玉虽然一个大字不认识,但是也算辽东名将,打仗骁勇善战,看到鞑子冲入己军阵地,步兵损失惨重,马上命令道:“吴襄,即刻带骑兵堵截,保护步兵,朱梅,稳住步兵的阵脚,快。”
明军步兵也不是好欺负的,早就组织起来反击了,大刀长矛佛朗机,冷热交替,不断的给八旗兵造成伤亡。
被责令戴罪立功的阿敏见明军这么快就组织起反击,大吼一声冲入枪林弹雨中,眼看就要跟明军相撞了,他双腿一夹马腹,连人带马飞跃而过,直取明军阵前的朱梅。
阿敏不愧为八旗铁骑中的骁勇之将,手中兵器挥舞如轮盘,几下就把招架无力的朱梅斩为两段,而后率领部众前去击杀左良玉。
明军连续赶路,已经是疲惫之师,尽管他们久经战阵,可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吴襄见鞑子已经占了上风,再不撤就有可能全军覆没,马上跟左良玉说道:“撤吧!再不撤恐怕就出不去了。”
左良玉恨的牙根都痒痒了,可就是他把牙都咬碎了也不解决问题,眼看大势已去,不得不下令撤退,等他带领残兵败将突出重围,一清点人马,足足损失了六千多人,这个败仗是败到家了。
皇太极听到这个战报,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大大褒奖了出计谋的范文程和具体实施伏击战的阿敏,并且下令攻打大凌河。
八旗铁骑挑着朱梅的人头攻城,五十门大炮排开轰击,当然了,后金的火器跟明军相比落后很多,火炮射程不过五百米,发射的也是实心的铁蛋,只有打在人身上才会造成杀伤,对守军的打击并不大,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皇太极也没指望自己现在拥有的大炮能发挥多大作用,他此时另有攻击主力——攻城车,攻城坚车分上下两层,高出城墙很多,顶部是个方形车厢,可容纳兵卒在其中向城**箭,下面那层则面对城门,做冲撞车之用,这是皇太极决定攻打大凌河之后想出的快速攻城方式。
何可刚看到了朱梅的人头,援兵被击溃的喊声也从鞑子那边喊出来,但是他仍然激励着将士,坚守着城池。
几天下来,大凌河城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城外的台堡也沦陷了,面对攻势仍然凶猛的八旗劲旅,城内开始期盼援兵,因为他们有点撑不住了。

第六十一章 昏天黑地两眼抓瞎2
蓟州被兵的第五天,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带领三万人马跟统帅八千骑兵的袁崇焕前后脚来到蓟州城下,当他们看到蓟州平安无事,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可当他们听说后金精兵已经绕过蓟州,锋指北京后,又紧张起来,袁崇焕当即要兵发北京勤王救驾。
赵率教把袁崇焕拦下了,劝道:“督师大人,鞑子玩这套把戏已经不是第一回了,这次入关肯定是骚扰为主,京师城墙高厚,火器犀利,肯定不会有事,鞑子不出半个月就会撤离,另外蓟州之内已经不是督师的辖区,由末将回援即可,不知督师大人以为如何?”
袁崇焕犹豫片刻,心忧北京,担心崇祯皇帝的他最后没有听从赵率教的建议,执意回援北京。
“这帮混蛋是怎么突破长城防线的?”我得知后金骑兵舍弃蓟州奔北京而来后,马上召集在京的将领召开会议,部署京城保卫战的事宜。
满桂听了这话,满脑子的疑问,说道:“是啊!按照鞑子突入的方位来看,那里正是雷区,他们没有理由这么快突入进来才对,难道说鞑子又有什么新的招数来破我们的地雷了?”
我摇摇头,虽然想不透,但是也不相信后金能有新奇的扫雷招数,其中肯定有我不知道的东西,可眼下又深挖不得,因为根本没那个功夫。“鞑子现在正奔北京而来,不知满将军有什么应敌之策?”
让满桂冲锋陷阵,他不会有半点退缩,但是让他出出主意,想想计谋,他也只是“常规”思维,想不出什么高深的妙计来,“皇上只管让我出去跟鞑子杀那么一下,我就不信打不过他们。”他说完见崇祯皇帝面色不善,也觉得自己这是馊主意,马上闭口不言语了。
身边没几个智囊型的人才,让我深感手脚无措,“满桂,你带领五千新军,去城外的兵工厂驻扎,去吧!”我说完就宣布散会,一个人有些颓废的坐在那里,大脑混跄跄的。
“陛下!该用膳了……。”王承恩进来发现崇祯皇帝脸色非常难看,忙打住不语,看这个架势,这顿饭是吃不成了。
王承恩悄悄退出去,他刚出来就见曹于汴朝自己走来,马上冲曹于汴打招呼,“曹大人,您要是没有急事先缓缓吧!陛下这会不太舒服。”
曹于汴叹了口气,道:“总管,我这个事虽然不急,但是也能要人的命啊!我这里有封信,是弹劾袁崇焕袁大人的,其中有极其厉害之处,就算皇上怪罪,我也非见驾不可呀!”
我见王承恩去而复返,摆手道:“朕没有胃口,也吃不下什么……。”
“陛下,左都御史曹于汴曹大人在外面候着呢!”王承恩进来先行通报,见崇祯皇帝点头了,马上退出去叫曹于汴。
对曹于汴的工作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见他进来马上让他免礼,问道:“曹爱卿这个时候见朕,肯定是有急事吧?”
曹于汴点点头道:“微臣这里有份东西,请皇上过目。”他在怀里一摸,掏出一封书信,“这是辽东御史送来的……皇上一看便知。”
我打开书信,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问道:“这东西爱卿看过了吧?爱卿以为如何?”里面的内容是弹劾袁崇焕的,说袁崇焕在辽东跟后金勾结,不但卖军需物资给后金,还把关于雷区等重要的军事机密卖给了后金,这如何能让人相信呢!
曹于汴深知袁崇焕极其得宠,是当今天子面前有数的几个红人,但是有些话他不说也不行,清了清嗓子道:“皇上,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蓟州被兵,鞑子在边境来去自如,就算袁大人清清白白,最起码得背一个失责之罪,书信内容真假暂且不说,鞑子的反应就很说明问题了,微臣以为,朝廷应该有所防范,袁崇焕是边关主帅,万一……。”万一后面他没再说,相信聪明如崇祯皇帝,应该能明白。
无论如何我是不会相信袁崇焕通敌卖国的,但是其他人就不好说了,掌握军事机密的将领不下十几个,良莠不齐,难免有我不了解的人,此事之后,一定要严查到底。
“爱卿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眼前乃非常时期,袁崇焕及其部将都是国家的柱石之臣,轻易替换不得,爱卿不妨先收集一下材料,看看有没有新的进展,朕会派锦衣卫配合爱卿的工作,爱卿以为如何?”
曹于汴马上点首道:“皇上英明,微臣这就去办。”这个事要是不查一查,他睡觉都不会安生的。
被曹于汴这么一搅合,我的脑袋也不那么昏沉了,思考着眼前的局势,逐渐的有了一个应对策略,那就是御敌于北京城之外,满桂计谋不行,但是冲锋陷阵绝对是一把好手,以新军的精锐和利器主动寻找战机,乃是积极的防御策略,只要挺上三天两日,赵率教的援兵就会到,那时候后金就没什么作为,只有退兵一途。
满桂领到圣旨,马上照办,在北京外围几处鞑子必经之地挖掘工事,兵工厂库存的火炮枪械也都被拉了出来,严阵以待。
后金突入长城的主力彻底贯彻皇太极的策略,采用闪电旋风战术,打蓟州没成功后马上撤退攻打固安,将固安屠城后又焚烧了良乡,在通州大肆劫掠,明军兵力不足不能有效抵御,致使后金精骑杀至齐化门下,畿辅为之震动。
满桂这几天充当的是救火队长的职责,一副烟熏火燎的样子,战通州的时候他被后金的飞箭流矢射中,好在没有伤到要害,但是让他心血不平的是,飞箭上明显是明军的字号,皆有袁字,一看就知道是北疆兵马所用,这让他心中犯了嘀咕。

第六十二章 昏天黑地两眼抓瞎3
后金大营内,岳托命令八旗子弟原地休息,他则跟济尔哈朗商议下一步的对策。岳托算了算时间,道:“探马来报说袁崇焕就在十里之外,算来大汗此时已经发动了对大凌河的作战,我们调动明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济尔哈朗这几天打杀的非常过瘾,除了跟明军满桂部遭遇伤亡不小外,几乎每战必胜,听了岳托的话,点头道:“我们是不是再停留几日,想必明军也奈何不得我们。”
岳托摇摇头,道:“我们只有一万精骑,此时剩下不足八千,而明军随着袁崇焕援兵的到来,众寡已经十分悬殊了,稍有差池便会全军覆没,大汗早有命令,让我们来去如风,千万不可被明军拖住,我们休息一会马上撤退,对了,大汗交代的事情快去办理吧!”
济尔哈朗闻听面带诡笑道:“那可是正事,我倒要看看袁崇焕这次怎么挺过这一关,那个拿了咱们几十万两银子的家伙该出头了吧?如果不出头,咱们就把事情抖落出来。”
岳托一笑道:“他是非帮咱们不可了,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走吧!办完之后马上撤退。”
随着袁崇焕援兵的到来,后金骑兵的撤退,空气极为紧张的北京大大松了口气。
这个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过程是我所始料不及的,后金明显是采用了闪电战的招数,骑兵飞掠,使我不能有效抵御,吃了不小的亏。
战事停歇,我一面犒赏满桂及其新军将士,一面慰劳火速驰援的关宁铁骑。当我看到负伤的满桂的时候,担心的不得了,急令御医前来诊治。
满桂装在心里的事实在憋不住了,拿出自己所中之箭道:“皇上,末将身中之箭竟然是袁督师所部的弓箭,末将起初以为是鞑子使的反间计,伪造的羽箭,可现在看来,确实是袁督师所部的弓箭无疑……。”
我接过弓箭看了看,没等说话呢!外面通传说袁崇焕到了,我马上让袁崇焕进来,将羽箭递给他,“爱卿看看,这是何物?”
袁崇焕不明所以,接过羽箭看了看,道:“这是辽东将士所用的羽箭,怎么会在这里呢?”
“这是鞑子射在满桂将军身上的……。”我说着紧盯着袁崇焕的脸,希望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
袁崇焕闻听此言大吃一惊,自己的弓箭怎么会到了鞑子手里,又射到了满桂身上呢!这……这可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他的脑瓜一转,想到这可能是鞑子使的反间计,离间自己跟崇祯皇帝以及诸将的信任感。
“鞑子侵入长城,没有伤到一兵一卒,雷区对他们形同虚设,很显然鞑子已经知道了地雷的埋设部署情况,爱卿对此又是怎么看的?”我没等袁崇焕反应过来又接连发问。
袁崇焕的额头和鼻尖沁出汗珠来,听崇祯皇帝的口气,是怀疑他通敌啊!可他自问清清白白,跟后金议和也是经过崇祯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