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143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43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丙环叹了口气,道:“听说淮河南岸又决口了,李总督派出运送赈灾物资的队伍被洪水困在淮南一带,只有肋生双翅才能过来呀!”
“朕来晚啦!朝廷有派出救灾人员吗?”我虽然知道这是天灾,根本避免不了,但是还是想到如果我坐镇北京的话,情况应该会好上一些。
邵丙环点头道:“微臣也是听说的,国母娘娘已经到了阜阳,蚌埠一带,随行的有户部的倪元璐大人,国母娘娘所到之处,没有老百姓不夸赞娘娘的好……。”
我哦了一声,没有想到周皇后会来到灾区协助赈灾,不过她的出现对于稳定民心的作用显而易见,看来不是张皇后就是宋献策给出的这个主意。
通过邵丙环的嘴,我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灾区的情况,以及朝廷和李邦华采取的措施,现在能做的只有两点,一是努力做好灾区的救治工作,尽量避免伤亡和大规模疫情的出现,二就是祈祷老天爷快点笑,如果再这么下雨,情况将更加严峻。

第三零三章 【灾区慰问】
我在沭阳经过短暂停留后继续朝受灾更加严重的宿迁宿州等地前进,在即将抵达宿迁的时候,我不得不下令将士们伐木制造简易的木筏,因为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原本的农田没有了,老百姓的房子也只能看见一点点烟筒。
李定国见崇祯皇帝脸色难看,叹气道:“这比当年陕西的大灾还要严重,是完全的不给人活路啊!”他记得当年陕西虽然也干旱的吓人,但是人不至于马上面对生命的威胁,洪水则不一样了,发起怒来人就没命了,不像旱灾那样可以缓解些时日。
“幸好国家的底子比以前强多了,否则又是一个祸根啊!定国,先弄几个木筏给宿迁的官员百姓送个信,就说朕亲自来赈灾慰问他们来了。”眼下在做好救灾的同时是稳定民心,一旦民心不稳,收拾起这个烂摊子就费事了。
大军抵达宿迁我才知道侯方域竟然在这里养病呢!将救灾物资的发放交给下面的人办理后,我前去探望侯方域,想要问问他这个水患究竟怎么回事,淮河大堤为什么多处决口。
当我见到侯方域的时候,险些没认出他来,他已经瘦的皮包骨头了,稍微让我放心的是眼中的神采还不错。
“皇上……?”侯方域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突然出现在宿迁,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想要给崇祯皇帝行礼。
我忙把侯方域按在床上,道:“爱卿不必多礼了,身体还好吗?”
“让皇上挂心了,微臣比前几天强多了,已经可以吃一点东西了。皇上凯旋而归了吧?那反贼徐龙星授首了吗?”侯方域对大明帝国的海外军事行动也是比较关心的。
我点点头道:“他们父子都完蛋了,这次的远征顺利的不能再顺利了,不过朕没有想到家里会发生这么大的灾祸,可谓喜忧参半啊!”
侯方域叹气道:“这是天灾人祸,无法避免的呀……!”
我哦了一声,道:“人祸?难道这其中还有人为的因素,爱卿速速道来。”还没等我问呢,侯方域倒先说道起淮河水患来了。
“这次大洪水有气候的原因,连续下了那么多天的雨,放在哪里都够呛呀!但是微臣亲自来检查淮河水道和大堤,认为大堤还是很坚固的,不料忘了还有一个因素,正是那个因素才导致了淮河多处堤坝决口……。”
我听完了侯方域的话,心中患得患失,侯方域所说的因素是采矿,淮河流域有几个重要的矿山,而采矿形成的私挖烂采以及大量炸药的应用,对淮河及其支流大堤造成了隐形的破坏,加上这次的洪水特别大,就造成了水淹淮河南北的局面,难道这就是发展和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微臣已经上书朝廷,希望能够严禁私人开采矿山,对违反这条禁令的严肃处理,希望能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点头道:“亡羊补牢为时未完,不过眼下还是救灾要紧,朕会投入巨资进行灾后重建,而且会减免淮河流域三年的任何赋税……。”反正打仗打来了那么多的钱,拿出三分之一怎么也够这次的受灾损失了。
我这个皇帝亲临灾区赈灾的小心很快在淮河流域传开,一国的皇帝和皇后都亲临灾区,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而且肆虐多时的雨水终于停了,露出了久违的太阳,因为数目众多的救灾物资的运抵,淮河流域的老百姓情绪非常稳定,一系列维护他们利益的政令的出台更使他们对未来有了信心。
“皇上,前面就是淮安了,皇后娘娘和倪大人李大人都在这里恭候圣驾呢!”
淮安是这次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不过等我轻装简从到了这里的时候,洪水已经退下去不少了。没等我进城,发现前方有一个十米方圆两米高的台子,台上有人又蹦又跳,台下聚集了不少人,我不禁问道:“前面是干什么呢?”
“回皇上的话,那是歌舞团在进行慰问演出,这样的演出已经在灾区举行了几十场,老百姓非常喜欢,台上面现在正表演杂耍呢!”
原来是陈圆圆的歌舞团,看来对于稳定百姓情绪,这个歌舞团也功不可没啊!我说道:“走,我们去瞧瞧。”
舞台上正在表演顶缸的杂耍,艺人无论怎么把小瓷缸抛向空中都能接住,有时用手接,有时用脑袋接,技艺不凡,台下不时爆出叫好声。
接下来出场的人让我看的愣住了,竟然是袁宝儿,年余不见,袁宝儿成熟了一些,演唱的也不再是老百姓听不懂的文词,而是颇受当地百姓喜爱的黄梅调,内容通俗易懂,博得了阵阵喝彩声。
迎接崇祯皇帝的人见崇祯皇帝直勾勾的看着台上的袁宝儿,道:“皇上,现在演唱的是江南名伶袁宝儿,她是主动加入到歌舞团来灾区慰问的,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人之一,所到之处可谓万人空巷,今天这是没多少人知道她在这里,如果知道,我们就得出动官兵维持秩序了。”
因为没有扩音设备,所以人人都想往前去听的仔细些,难免发生摩擦推拥,没人维持秩序还真不行,好在歌舞团看出这个弊病,因此每天都要加演。
我没有惊动袁宝儿,听完了她的演唱后走进了淮安城,即将要见到阔别多时的人,我的心情非常好。
看到周皇后等人出门来迎,我笑道:“大家进去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说着走近张皇后,道:“爱妃瘦了,这段时日让你受苦了。”
周皇后微微一笑道:“臣妾能为皇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里会觉得苦呢!这次出来反倒觉得高兴许多,就是老百姓的疾苦让臣妾难以释怀。”
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她整天闷在北京城的皇宫里,能有多少乐趣可言呢!这次出来到灾区慰问,相信她一定乐在其中了。

第三零四章 【把自己的女人送给臣子吗】
我坐下后没有时间和周皇后儿女情长,而是听取了倪元璐和李邦华的工作汇报以及灾区的各种救援措施。
“皇上,这次灾情非常严重,江南特区虽然富庶,但也有些吃不消了,如果不是中央银行下令周边省份的分行提现援助,局面就更加不好收拾了……。”李邦华在江南做了这么多年的首府,还是第一次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现在每天晚上做梦都在盘算着如何赈灾,同时崇祯初年陕西山西的教训也在敲打着他,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倪元璐见李邦华说完了,补充道:“这次淮河水灾虽然可以比拟当年的陕西灾情,但是在朝廷上下一心的运作下,一切事宜还算平稳,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如果顺利的话,九月份左右就应该能恢复的差不多了。”
听完了这两个人的汇报,我的心里已经有数了,道:“水火无情,就是让老百姓受苦了,朕这次海外远征收获颇丰,准备拿出八百万银元来专项投入到淮河流域的灾后重建当中……。”
李邦华和倪元璐盘算了一下,现在投入到赈灾的物资折合款项已经有一千万银元了,如果再投入八百万银元,方方面面的开销足够了,连明年春耕的花费都出来了,让他们意外的是没想到大明帝国海军这次远征竟然有如此收获。
重点说过了灾区的事情后,我问倪元璐,道:“倪爱卿从京城过来,朕很想知道北面的事情怎么样了?”离开本土将近一年,我此刻无比想知道北方的事情进展的如何了。
“微臣主管户部,对军事上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不过支出的钱粮微臣很清楚,北方没有大的变化,年初的时候吴三桂和豪格打了一仗,算是一场小胜,袁大人那里仍旧是按兵不动,倒是鞑子发现了皇上的水上包围计划,卢大人和鞑子在松花江流域接仗十余次,仍然是获胜的时候居多。”这些军事动态都是倪元璐听孙承宗说的,因为他的工作重心并不在这上面。
我见北方没有重大的变故,心中安定不少,至于详细的情况,还得回到北京后听取军方人员的汇报才能知道。
和倪李二人又商量了一些事情后,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内房休息,进来就看到周皇后对着油灯缝补着一样东西,“爱妃在干什么呢?”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进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道:“做一件肚兜,答应人家的,可是一直没有时间,好不容易在这里有了空闲,就抓紧时间做了一个。”
我走进一看并不是女人所用的肚兜,更像是小孩子用的,不由问道:“给谁家的孩子做的?慈煊那么大了也用不着啊!很久没有看到慈煊了,朕还真想他呢!”
周皇后噗嗤一笑,道:“当然是自家的孩子了,别人怎么能劳动臣妾呢!是田妃的孩子,可是一个小公主呢!皇上看到一定非常喜欢。”
我啊了一声,道:“田妃生了小公主?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可惜朕没能看到,不错,这下朕算是儿女双全喽!爱妃快些给朕讲讲家里的事情吧!”我没想到田妃竟然怀孕生产了,而这个过程我没有在她身边,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
周皇后笑道:“除了田妃生下公主之外家里也没什么大事,馨儿的身体已经完全好了,其他人生活的也平安,皇上走的时候说过臣妾等可以出来走走,所以臣妾就领着姐妹们去了一次城外踏青……。”
听到后宫中的人都平安无事,我的心就飞到了别处,不知道张皇后她们怎么样了,我越想便越思念,恨不得一下子回到北京看看她。
“皇上,这一路很累吧!臣妾给您揉揉肩膀,然后躺下休息吧!”周皇后见崇祯皇帝突然不说话了,还以为他累了。
我哦了一声,道:“被爱妃这么一说,朕的身子还真重了许多,叫人去烧些热水吧!这水现在是多的很,我们洗个澡再睡。”
周皇后听了崇祯皇帝这话,脸上一下子红了,低声道:“那臣妾这就叫人烧水。”她喜滋滋的走了出去。
等周皇后把洗澡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崇祯皇帝已经累的睡着了,靠在椅子上发出轻微的鼾声,失望之余又心生疼惜,她轻轻的摸着崇祯皇帝的脸,发现他的眼角已然出现了细细的皱纹,他,是真的累啦!
第二天清晨,周皇后看到崇祯皇帝醒来,忙过来伺候崇祯皇帝,虽然她此次出京带有丫鬟宫女,但是生怕那些人伺候不好,再说和崇祯皇帝近一年没见了,能有这样的机会亲近,她自然求之不得。
我醒了才知道自己昨晚失约了,本来是想跟周皇后共赴巫山的,没想到躺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看到周皇后过来服侍我,我忙道:“朕自己来吧!这些时日出门在外,朕已经习惯自己打理这些事情了。”
周皇后哪里会让崇祯皇帝自己梳洗,“还是让臣妾来吧!皇上身子骨疲累,再说这些是臣妾应该做的。”
我刚刚梳洗完毕,李邦华倪元璐等人就来了,今天李邦华的安排是让我露面参加慰问演出,以此来振奋民心,并且发布告示宣布朝廷投入巨资重新建设受灾地区,这个慰问演出我无论如何都得参加。
在路上,我才从周皇后的嘴里得知她和陈圆圆袁宝儿等人很熟,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带领着陈圆圆的歌舞团转战阜新蚌埠一带进行慰问演出,这多少让我有些意外。
让我更意外的还在后面,周皇后竟然要做红娘,而她想要撮合的人竟然是李定国和袁宝儿,说什么袁宝儿品性超群,出淤泥而不染,和少年英雄的李定国非常登对,这让我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让我把已经预定要的女人往外推,送给自己的臣子吗?

第三零五章 【歌舞不升平】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不说话,问道:“皇上,您觉得臣妾的想法怎么样?定国那孩子年纪也不小了,通过臣妾这一个月来的观察,袁姑娘无论哪方面都和定国很般配……。”
我见周皇后一直追问这件事,咳嗽一声道:“定国曾经说过,他希望能像汉朝的霍去病那样,驰骋疆场纵横千里,对待婚姻大事也如出一辙,说什么鞑子未灭,何以为家,所以,这件事还是放一放吧!”
周皇后愣了愣,道:“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呢!做霍去病固然好,可是也不能太死板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