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117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17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起来充当先锋军还绰绰有余。”
这一夜我没有睡觉,天蒙蒙亮的时候和王二虎来到船舱外面观看士兵们放水雷,水雷的样子和地雷差不多,不过是三五个系在一根绳子上,再绑上漂浮物,可以维持近两个小时不沉入海底,水雷的引爆机关非常灵敏,只要撞到船上极易爆炸,罗汝才之所以敢放水雷也和天气有关,如果现在有一点风,他都不敢采取这个战术。
郑芝虎等了大半夜也没等到海鹞子回来,心情不免有些毛躁,想着等海鹞子回来一定要训斥一番,这么耽搁下去什么时候能到目的地啊!
“二爷,天快亮了,什么时候全速前进呢?”郑芝虎正想着的时候,有人进来说道。
郑芝虎哼了一声,道:“再等等吧!海鹞子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吃的,周峰已经没有了还手的能力,他也耽搁这么长时间?”
“二爷,前面发现了几艘船,很大……。”负责瞭望的人进来向郑芝虎汇报最新瞭望的情况。
郑芝虎还以为是海鹞子回来,当他迎风拿着望远镜远望的时候,不由笑道:“可能是商船,告诉弟兄们包抄过去,那么大的商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最好俘获他们……。”
“二爷,海上漂着很多东西……砰……。”有人看到郑家船队的前方漂浮着很多不明物体,话还没说完,一艘船因为碰到那些不明物体而发生了爆炸。
与此同时,远处的大船突然打横,突然从温顺的商船模样变成了杀气腾腾的战舰,火炮喷射着炮弹,郑家离着最近的五六艘船毫无疑问的被击沉了。
郑芝虎看着自家的船沉了才反应过来,喊喝道:“调转方向,右翼马上阻截,左边满舵,还击……。”
阵阵的炮声打破了海上的宁静,原本干净的海面因为硝烟而变的雾气漫漫。
我看着罗汝才不时用旗语调整着整支舰队和敌人的距离,使舰队保持最佳的攻击状态,不由得点了点头,这个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起义军领袖终于脱胎换骨了,恐怕大明帝国的海军史上肯定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望远镜中我突然发现有十几条小船满载着干草等物飞快驶来,马上意识到这是敌人想放火烧船,立即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罗汝才。
罗汝才嘿嘿一笑,道:“皇上放心,微臣让他们有来无回,火箭手,各自寻找目标,不要让那些冒了烟的船靠近我们。”
随着罗汝才的话音,我见身旁的几个士兵在船舱里面抱出了十数条小型的火箭弹,比昨天看到的“舰对舰导弹”小了很多,士兵们把火箭弹放入金属质的火箭筒内,瞄准驶来的小船开火。
火箭筒有两米多长,确保了火箭弹比火炮还要精准,我看着火箭弹准确的击中驶来小船的船头,一个开花后就将小船给掀翻了,之所以没听到爆炸声,是因为附近的火炮声实在太大了。
“二爷,对方的火力太猛了,海面上还有一碰就响的家伙,我们快突围吧!”尽管说话的人知道敌人只有五艘大一些的战船,说包围他们近百艘战船很不贴切,但是现在他感受到的感觉就是自己这支船队被五艘战船给包围了。
郑芝虎呼呼才喘着粗气,喝道:“跑?你知道这些船上有多少钱的货吗?把这些船丢了,我回去之后也得被大哥砍死,给我打,小船不管用就给我泅水过去将那些船凿沉……。”
罗汝才看到对方派出“水鬼”部队,轻蔑一笑,一声令下后,顺着船舷放下近百条绳子,士兵们顺着绳子下到贴近水面的地方,端起火枪瞄准换气的“水鬼”,基本上一枪就能消灭一个。
我看着士兵们手里拿着几乎和人一般高的大型火枪,问道:“这又是什么武器?倒是很好用啊!”
罗汝才答道:“组建部队的时候,兵部的几位大人和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齐聚一堂,将各种作战时遇到的情况都想像了一遍,什么情况怎么应对都有过推演,那种火枪就是专门对付‘水鬼’的,因为枪管长,子弹大,子弹即使射入水下两三米也还有杀伤力,可惜的是装弹不是很轻松……。”
我见那些打过一枪的士兵被绳子拉上来装填弹药,而旁边则有预备着的士兵顺着绳子下去射击,不禁问道:“直接在船上射击不好吗?”
“皇家科学院的院士说人在水里游动,离的远的人看到的是折射的影子,射击的准确度会少许多,远不如放下绳子去射击,一打一个准……。”
我听了罗汝才的话,真想羞羞自己,怎么连折射的现象都没想到呢!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郑芝虎能想到的招数都用了,结果连敌人的船边都没摸到,最气人的是自己这边船上的火炮,炮弹落的最远的地方离敌船还有一百多米呢!这个仗真是没法打了。
看着还剩下五十几艘的船,郑芝虎一咬牙,道:“吩咐下去,分散撤,敌人的船就五艘,绝对不能一艘一艘的追击,至于水上的雷,用火炮射爆,实在不行叫人下水清除,总比整船的人都死掉要好。”
我在望远镜内看到郑家的船队突然有散花的迹象,马上道:“不好,他们要散开了。”这是我开始的时候最担心的,一旦郑家舰队四散奔逃,想要一一收拾掉就不那么容易了。

第二四六章 【陵前的驻足】
罗汝才见崇祯皇帝如此着急,笑着道:“皇上不必着急,微臣自有良策应对。”他说完转回身对身后的一名军兵吩咐了几句。
我见罗汝才胸有成竹,问道:“爱卿有何良策应对如此局面?”在我看来这个局面最是难以控制,毕竟郑家的船很多,即便能消灭大半,跑掉十艘八艘在所难免。
罗汝才答道:“皇家舰队的每艘战船上都有十艘敢死舰,是一种能承载四人的小船,平时都放在火炮的挡板下面,安装着滑轮桨的小船在海面上行驶起来飞快,最适合追击了……。”
随着罗汝才的讲解,海面上顿时多了数十艘小船,小船不过三米长,一米宽,像是独木舟的样式,可是速度比划桨的独木舟快了许多。
我看着那种在船侧装着四个小水车样的小船,随着滑轮桨的转动,小船乘风破浪前进飞快,看着小船,我突然觉得那像极了多人运动自行车,相信原理都是差不多的。
小船在战船的火力掩护下迅速靠近郑家的船,接着便在郑家的船上粘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然后飞快撤退,行不多远,那团黑乎乎的东西便爆炸了,将郑家的船炸出一个几米方圆的大窟窿,海水顺着窟窿灌了进去。
我看着完成任务退回来的小船,其中有十多艘被郑家战船临死的反扑击沉,但是安全撤回的占了十之七八,总体来说战果非凡。
罗汝才吩咐另外四艘战船一面清除还没有沉入水中的水雷免得殃及自身,一面追击已经突破而出的五六艘郑家的船。
郑芝虎看着后面追来的巨大战船,眼中露出惶恐神色,他此时已经猜出这些战船属于什么人了,除了大明帝国,恐怕还没有谁能制造出如此庞大的战船,这一猜想让他的惶恐又加深了几分,因为他知道这个勾魂之船是怎么惹来的,他拼命似的让手下还击,尽管那些炮弹悉数落入海中,但是他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让他慌乱的心稍微平静一点点。
“二爷……投降吧……。”郑芝虎的一个心腹见一同突破出来的船又被击沉两艘,满脸顿时呈现绝望神色,在他看来投降是唯一活命的出路。
郑芝虎惨然一笑,道:“投降?那也不过是一条死路,而且还得被人百般折磨羞辱,给我调转船头……。”
我看着郑家的首舰突然调转船头向雷霆号冲去,赞了一声道:“看来郑家能横行海上还有一点道理,毅然赴死这一点很难做到啊!”
罗汝才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我前段时间向人了解过沿海的盗贼,这郑家在没有招安之前也是海上有数的霸主之一,没有一股狠劲断难傲立风浪呀!”
在日上中天之前,一场不对称的大海战结束了,五艘新式战船尽歼近百艘战船,这与其说是以少胜多,倒不如说是新的科学技术力量战胜旧的科学技术力量,在雷霆号等诸多新式战船面前,郑家的战船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因为他们之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的实力,而是一代甚至几代十几代的差距。
“皇上,微臣觉得如果乘胜追击将郑芝龙灭掉的话,恐怕不能一战全功,主要是朝廷的战船太少了,如果有三十艘这样的新式战船,郑芝龙可一战而灭之。”曹变蛟说道。
我点头道:“蚁多咬死象,爱卿说的很有道理,郑芝龙的事情先放一放,爱卿叫人放出消息,就说海上近日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风浪,所有经过的船只无一幸免,让郑芝龙去怨恨老天爷吧!这次所赚取的银元朕都会用来打造海军,一旦海军形成规模,就是郑芝龙的死期。”
罗汝才听崇祯皇帝说把上千万银元都用来打造海军部队,高兴的眉开眼笑,他不禁想像,如果大明帝国有数百艘新式大型战船,那么天下还能有谁匹敌呢?
北京城自从经历的那场大地震后,可以说是在废墟中重新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比过去还要繁荣十分,最主要的是全城按规划建设,街道纵横井然,房屋很有规律,那些后世的某某胡同已经鲜少能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数层小楼,规整了很多。
我骑着马慢慢前行,看到内城外悬挂的巨大白色纸花,才知道先前的噩耗不假,她们竟真的逝去了。
“陛下……总算回来了……。”得知消息的王承恩出来迎接崇祯皇帝,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悲痛神情。
我的心情也不好受,说道:“先到陵前看看吧!朕没能见上她们最后一面甚是懊悔,理应补偿补偿。”
我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没有按照惯例生前就修自己的坟墓,袁妃和唐诗被安葬的地方靠近后世的十三陵,坟墓内里如何不知道,但是看地上的建筑倒也符合国葬的标准,我不由得想到她们生前寂寥,死后荣光,这又有什么意义啊!
“那是什么?”我看着前面不远处有一间茅草房,愣了一下问身边的王承恩。
王承恩叹了口气,道:“回皇上,那是唐笑姑娘的居所,她执意要为姐姐守陵,老奴劝了很多次都没能奏效。”
我来到茅草屋,看着仿佛苦行僧居所似的地方,眉头就是一皱,这个地方能住人吗?我看着从里面走出来的唐笑,险些没认出来,她长高了一些,也瘦弱了很多。
“皇上回来晚了。”唐笑看着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说着,“姐姐很想你,可惜终是没能见上皇上的最后一面,她是带着遗憾走的。”
我深吸一口气,道:“朕知道,亏欠她的永远弥补不了,但是朕会让她走的没有牵挂,来人,将她捆绑了送回皇宫……。”我可以肯定,如果唐笑还留在这里守陵的话,过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又会增加一个坟头。
“你干什么……放开我……。”唐笑没想到崇祯皇帝如此霸道,全然不顾她的感受就把她捆了起来。

第二四七章 【徐龙星的消息】
“你凭什么管我……你又不是我的什么人……我在这里陪姐姐有什么不对……总好过你对姐姐不理不睬……。”被近卫捆着的唐笑冲崇祯皇帝嚷道,脸色因为过于激动而变的苍白。
我看着几乎要破口大骂的唐笑,板着脸道:“朕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力气回皇宫去闹吧!把她押回去严加看管。”我说完没有再回头看她,而是伫立在陵前看着那花岗岩制的墓碑。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在陵前一站就是小半天,眼看天都要黑了,上前劝道:“皇上,天色不早了,回去吧!人死不能复生,两位娘娘这辈子也算享到了荣华富贵,走的都很安详……。”
“有句老话说的好,子欲养而亲不在,这话放在很多事情上都有道理,行得通。朕这是欲宠而人不在,平添了许多遗憾……。”
王承恩一叹道:“有道是古来圣贤皆寂寞,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又有多少时间能放在儿女情长之上?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皇上不必过于自责。”
和王承恩等人回到皇宫后,我谁也没有见,而是在御书房住了一晚,那些纷纷乱乱的事情都被我压在了心底,我要尽快的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正如王承恩所说,儿女情长和一个国家的气运消长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只有处理好了江山社稷才能轮到我感慨儿女情长啊!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隐约听见外面有脚步声,揉揉有些干涩的双眼,道:“谁在外面呢?”
王承恩赶紧答道:“是老奴,皇上该上朝了……。”王承恩的话还没有说完,外面已然是钟鼓齐鸣,告诉皇帝和百官们上班的时候到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看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道了句平身后再打量他们,几个月不见,面孔依旧,熟悉的面孔过后便是纷繁的政务,军务。
宋献策首先汇报了关于国葬事宜,并且劝慰崇祯皇帝不要过于哀伤云云;而后孙承宗将近来主要的政务一一呈报,再之后就是卢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