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洋1917 >

第673部分

北洋1917-第673部分

小说: 北洋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匹马。

如果从炮弹的口径和威力匡算,一门德制105mm轻型榴弹炮的威力至少超过2门75mm野炮,何况德军的炮兵全部是戴姆勒军用1吨半卡车拖拽,和日本驮马制的师团炮兵联队不可同日而语,这已经不是1914年军用车辆数量稀少的欧洲战场,这是1918年的夏末,交战双方的飞机和军用卡车数量比四年前有了极大的提高和增加……

只有地僻民饥累着裤腰带过日子的日本陆军还没有真正的航空队和机械化车辆武装自己,日本国防预算中的四分之三被投入了大日本海军而不是陆军,帝国陆军在日本军部就是个后娘养的孩子,吃苦受累冲在前头,军费预算和拨款却老拖在后边,如果协约国东线联军中的日本第三军和第一军不是换装了中国产的M60M81这两种口径的步兵迫击炮,并且同样装备了中国产的勃朗宁班用机枪和勃朗宁重机枪的话,日本陆军在昔日的榜样德国陆军面前依然是那支二流陆军而已。

第八百八十七章大庭的决断

事实上,就是协约国东线联军中的中国参战军,论炮火强度也不敢说超过德国陆军,被堑壕战血与火锤炼出来的欧洲陆军中,无论是德奥还是英法,150mm重型野战榴弹炮只能算是轻步兵师属火炮而已,口径超过150mm的重炮、要塞炮、列车炮部队的凶悍和霸道不是亚洲陆军轻易能有样学样的。

当然,中国王建军思路也是相当清晰的,重点发挥机动性和不对称作战是王庚对中国参战军和协约国东线联军的基本考量,而大力发展航空队用航空兵来对付对方的重炮部队同样是这厮一直一来的盘算……

协约国东线联军的家底其实还相当薄弱,这年头大口径重炮部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大规模建造和装备起来的,而且重炮兵对铁路线和道路桥梁后勤保障的要求都非常高……王庚还没有奢侈到让自己师一级的部队装备要塞重炮的底部,而无论是联军还是中国参战军,实际上并没有集团军炮兵和方面军炮兵的编制和准备……

在这1918年这样的时代,如果不是王庚这只蝴蝶煽动了中国的翅膀,前世号称中国最精锐的北洋军炮兵装备的也不过就是75mm克虏伯山野炮而已……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何况乌达河南还有一个日本骑兵第4联队的主力在活动,因此冯·诺伊豪斯把自己的增援部队一分而二,让前导的步兵第140团过河进入哈尔科夫南城区作战,而把步兵第141团留在了洛潘河大桥的南边,同时沿着乌达河向东挺进,隔断米泽骑兵联队西进和北撤的道路……当然不是用步兵去追骑兵,而是用坚强的火力把对方撵的无路可退……

德国少将的主要目标还是武藤旅团主力,虽然错过了一举吃掉对方投入试探性进攻的2个中国装甲连有点可惜,但是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诺伊豪斯并不认为武藤旅团就能一口气撤到哈尔科夫北面去,联军增援部队数量虽然不明,但是已经在哈尔科夫河上游渡河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夜德军以逸待劳的反击,无论如何也不会角武藤旅团好过……

至于森林里没头苍蝇一样的三个乌克兰民族军的步兵师,在德国少将看来,只要能拖住对方援军的脚步就算立了一大功,指望对方在自己歼灭武藤旅团的反击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是白日做梦……

在诺伊豪斯的B计划里,步兵第140团将沿着哈尔科夫河的左岸向上,在炮兵的支援下夺回东门外的哈尔科夫大桥,占领三岔路口,彻底封住武藤旅团的退路……

1918年7月31日18:00,哈尔科夫东部森林,联军东路迂回二梯队前敌指挥部由于日本第3师团两个旅团长菊池慎之助和武藤信义之间的水火不相容,因此被联军中路军前敌总指挥大庭二郎中将选为二梯队前敌指挥的,是配属给西南方面军中路军的中国装甲独立1团团长吕焕炎,吕焕炎昨天领着两个装甲营,愣是带着菊池旅团的酋崎正刚联队一起击溃了乌克兰步兵第1师,击退了乌克兰步兵第2师。

算起来吕焕炎和酋崎正刚乃是中路军昨天能旗开得胜的福将,何况,在武藤旅团作为第一波迂回到哈尔科夫东边去的部队陷入苦战的这个当口,指望同样遭受重创的菊池旅团去单独给武藤旅团提供战术指导显然是不可得,一来菊池旅团在哈尔科夫北城攻防中伤亡惨重士气低落,二来临时整补后的酋崎正刚联队缺乏独当一面的作战能力。

大庭中将之所以把攻击重心从哈尔科夫城北转移到东面森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沃罗涅日的联邦步兵第13师在拿下哈尔科夫北城第一道防线后已经元气大伤,埋伏在哈尔科夫南城区的德军2个150mm重型榴弹炮连虽然最后被联军航空队彻底歼灭,但德军炮兵争取到的后发制人的开火时机依然对沃罗涅日的联邦步兵第13师造成了重创,整个步兵第13师伤亡近半,阵亡更是接近2000人。

而接替;联邦步兵第13师投入对哈尔科夫要塞北城核心阵地进攻的菊池旅团杉本会太少佐指挥的第6步兵联队,三次攻进哈尔科夫北城,三次被乌克兰人立体交错的反斜面机枪火力给撵了出来,根本没能站住脚,杉本联队昨夜加今天的伤亡已经超过了6个步兵中队,而担任主攻的步兵第17大队大队长福岛新太少佐甚至在第三次进攻中当场阵亡……

短短两天的战斗,菊池旅团的杉本联队第6炮兵大队的大队长矶川亮太少佐和步兵第17大队长福岛新太少佐先后阵亡,这和前一天中路军意气风发一口气把的攻克边界附近的乌克兰人第一道堑壕式防线伤亡微乎其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迫使作为前敌指挥官的第3师团师团长大庭二郎中将重新审视自己的打法。

在和师团参谋长菱刈隆大佐以及菊池、吕焕炎等诸将商量过后,大庭二郎终于拍板放弃在北城强攻,而是把主力运用到哈尔科夫东部森林,加强武藤旅团后继的兵力,争取先吃掉森林里的三个乌克兰民族军第1集团的主力师,从北和东两个方向包围哈尔科夫!

中路军前敌指挥部之前集结在哈尔科夫北线的作战兵力主要是菊池步兵第5旅团、吕焕炎装甲第1团(欠黎尚指挥的第3营和吴克仁指挥的独立炮兵营)、沃罗涅日联邦步兵第13师、桥本晃司的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田中斗笠王的野战重炮兵联队以及新增援上来的联邦步兵第14师的2个75mm野炮营、联邦步兵第15师的2个75mm野炮营。

而吕焕炎东路迂回二梯队最后的兵力构成为装甲团第1营、第2营,菊池旅团的酋崎正刚步兵联队、联邦步兵第13师的步兵第51团以及联邦步兵第14师的2个75mm野炮营……满打满算总作战兵力刚刚超过10000人。

第八百八十八章前田侯爷

大庭二郎给吕焕炎的任务是沿着上午武藤旅团过河的路线,带领队伍直插到哈尔科夫东面的森林里去,在武藤旅团留下来的三个步兵大队的配合下,击溃或者全歼乌克兰步兵第3、第2和第4师,从而彻底消除哈尔科夫东面乌克兰人的威胁,把整个北线和东路全部打通连成一线,日本步兵第3师团的工兵和辎重联队全力保障二梯队的渡河和开进!

摆在吕焕炎面前的任务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显然哈尔科夫东部森林里的三个乌克兰师打起仗来相当油滑,而且对方的步兵装备乃是清一色的德制武器,从鲁格手枪到毛瑟步枪、MG08水冷式重机枪、7·6cm轻步兵迫击炮、德制长柄手榴弹,这帮前乌克兰游击队员手里的可不是烧火棍,而且对方显然吸取了昨天步兵第1师和第2师被联军击溃的教训,三个师扎堆靠拢在一起,咬着牙死顶不退。

乌克兰步兵第4师的炮兵团甚至在火力覆盖和精确射击方面并不比武藤旅团的2个联队所属炮兵大队差到哪里去,而吴克仁临时拼凑起来的独立炮兵营虽然表现英勇而努力,但是充其量只和对方打了个势均力敌,最后不外是双方炮弹消耗殆尽而让炮声沉寂了下来。

从吕焕炎接受任务到现在不过是3个小时的时间,而从哈尔科夫北郊火车站联军中路军的大本营到东边的哈尔科夫河畔距离差不多由5公里,通过浮桥渡河后进入哈尔科夫森林则是2公里,从北到南这条大路一直绵延到哈尔科夫东门外河对岸三公里处大约是12公里的样子,虽然看上去不过20公里的行军路线,但是渡河的效率远不能和在森林大路上前进相比。

由于浮桥载重量的限制,联军的轮式装甲战车都要腾空车后才能小心翼翼的驶过浮桥,而炮队和后勤辎重卡车也是如此,卸下来的弹药和人员装备则人抗马拽的运过河后重新装车,最要命的是二梯队渡河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浮桥承压不住而垮塌,虽然日本第3是师团的工兵联队迅速抢修完成,但依然造成了时间上的延误……

好在吕焕炎的装甲团团部和两个主力装甲第1营和第2营作为先头部队,在三个小时的折腾后终于抵达了森林里的三岔路口附近,这里也是最早武藤旅团指挥部第一次停留的地方,可以看得出明显的部队驻扎过的痕迹,不过吕焕炎没有选择三岔路口的东北角作为自己指挥部驻扎的位置,而是吧指挥部设在了东南角,所谓兵不厌诈也好,或者是不想步入武藤旅苦战而所得甚少的后辙。

装甲团的侦察连已经在连长薛驹汝上尉的指挥下一口气向东挺进到了三岔路口东面10公里处,并和收拢回来的武藤旅团建川建川步兵大队、冈本步兵大队余部汇合,说汇合还不如说是成功的接应到了已经向西在缓缓撤退的这两个日本步兵大队。

与此同时,固守在哈尔科夫东门外的水野泰辅联队的那个步兵第19大队也和吕焕炎的指挥部取得了联络,武藤旅团的步兵第7联联队长水野大佐派来的联络官是第7联队联队付前田利为少佐。

“吕桑,你们的大大的辛苦,水野大佐派我前来听候您的吩咐,我步兵第7联队联队部和中村大队牢牢守住了哈尔科夫东门外的大桥,乌克兰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过……我部伤亡不轻弹药匮乏物资奇缺,水野联队长希望吕桑的增援部队能紧急接济我们一批弹药和物资,要是能拨一个连的装甲战车过去那我们甚至能拿下哈尔科夫东门来!”贵族出身的前田利为少佐虽然带着副金丝边眼镜一连的斯文外加一脸的疲惫和硝烟弥漫,进了帐篷向吕焕炎上校握手后这一张嘴就开始要援助了口气也大的没边准备直接跟吕焕炎这顺一个装甲连回大桥桥头堡去充门面,当然,牛肉罐头和迫击炮弹最好也能拉几车过去,要不然说水野联队长自己不来怎么派了前田少佐过来联络呢?

这前田利为说起来可不简单,前田利为(1885·6·5—1942·9·5)乃石川县人,七日市藩主前田利昭第五子金泽藩主前田利嗣养子。1900年6月13日继承前田利侯爵爵位。1905年3月30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7期步兵科(363人中第79名)同年4月21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近卫步兵第4联队附。1911年11月29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23期(52人中第3名)陆大第23期军刀组第三名优等生前田利为毕业后先是担任参谋本部附,前田侯爵接着是赴德国自费留学,欧战刚开始时作为英军的观战武官,之后回到参谋本部担任部员,接着在日本第三军组成时下放到了武藤旅团担任水野泰辅步兵第7联队的联队附。

前田利为一路算下来得是加贺藩前田本家第16代当主,他的祖先是日本战国著名武将、丰臣秀吉的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他的养父前田里嗣明治维新后被封为侯爵,曾作为岩仓使节团的一员去欧美考察。一般公卿华族子弟大多庸庸碌碌,但这位前田利为可算是出众的一位,颇有其祖先武将遗风。19岁时不顾家人的反对投考了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随近卫师团参加日俄战争。

在陆大23期这位侯爷紧随梅—津美治郎和永田铁山排名第三,是所谓的精英军刀组之一。而且这厮之前和东条英机是陆士17期的同班同学,但东条这厮从陆大毕业已经是他毕业四年之后的27期了。

据说前田利为和东条英机的不睦由来已久。世袭侯爵的贵族前田利认为东条“不但脑袋笨还鼠目寸光”而给贵族唱歌的能乐师的后代东条英机则骂前田利“像你这样养尊处优不知外间的侯爷懂什么”

第八百八十九章装甲团虎将

此刻在1918见的这个时空,33岁的前田侯爷虽然只是个少佐联队附,却是宇都宫大将亲睐和一力准备培养提拔的少壮派将领,不客气的说,前田利为要是留在宇都宫太郎阁下的第3军司令部以参谋人员出仕的话,晋升的速度一定也不会比石原、板—垣们差多少,不过这位鼻梁上架着眼镜的侯爷却更喜欢梗着脖子从野战部队带兵干起来,因此现在还只是水野泰辅步兵第7联队的联队附而已。

“前田少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