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洋1917 >

第108部分

北洋1917-第108部分

小说: 北洋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ψ钋亢返氖Γ一故堑谝桓雠浔噶薉H·4侦察轰炸机中队的部队。

果然,王承斌当那个参战军教导团团长一个月不到,等到了10月底,陆军部下令从曹锟在河南的第三师中掉王承斌那个第六旅北上南苑换装,之后和两个补充旅一起混编成参战军第十师,全副美械装备,一色的美国道奇卡车拉的炮队,装甲团108辆配备了勃朗宁M1917A1水冷式重机枪的轮式装甲车。

王承斌也从参战军教导团团长的位置提升为陆军中将,任参战模范军第十师师长,并于10月底在通过提前贯通的京绥铁路线直奔归绥而去,而此时绥远军务帮办吴佩孚,已率领第三师第五旅和第六旅,以及师属装甲团,轻骑潜进从归绥沿着正在拓宽中的归绥库伦公路直奔外蒙古而去。

早在一个月前,吴佩孚在王庚的授意下,已经通过汽车运输在绥远和外蒙古交接的一个叫二连的地方建立了前进基地,修建了兵站,甚至还修了一个可以起降汉德利·佩季0—400的野战机场,囤积了大量的燃料以及粮食,并派了一个团驻守。

在早先的7月底,京绥铁路中张家口—归绥段修到中间那个乌兰察布的地方时,一条从乌兰察布向北一直通到绥远和外蒙交接处二连的铁路支线工程便边勘探边建设了起来,由于出了山区已是草原,所以工程进展的很快,等到了10月底,三个月中乌兰察布到二连这个地方的铁路已经修了三分之一,而公路则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已经完全贯通并且拓宽加固。

在王庚全盘策划和安排下,1917年10月底,王承斌率领参战军第十师赶赴绥远的同时,吴佩孚已经率领两个旅并师属装甲团抵达了二连那个前进基地,而一个中队的DH·4侦察轰炸机也进驻了二连野战机场。

于此同时,在南苑的一个中队SE5战斗机和一个中队的汉德利·佩季0—400重型轰炸机也转场到了二连前进基地。

除了西线吴佩孚准备接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机会收复外蒙古,在东线,到了10月底,参战军先头部队王廷桢的第七师已经沿着中东铁路抵达了哈尔滨并建立了自己的前敌指挥部,而第七师的三个混成旅则沿中东路一线摆开。

于此同时驻防齐齐哈尔的陆军第五师的整编工作也没有停下来,紧随着第七师前来的另两个补充旅坐火车赶到了齐齐哈尔,10月的最后一天参战军的第九师,和第八师一样德械装备的第九师在齐齐哈尔整编成军。

鉴于随着俄国国内的形势变化,虽然中东路前线形势可能紧张,但王庚依然派飞机接回了张树元回参战军担任教导团团长,而第九师师长则任命了原参战军第一师第一旅的旅长李鸣钟担任!授陆军中将,委黑龙江军务帮办兼齐齐哈尔镇守使!而黑龙江督军一职则给了坐镇哈尔滨的第七师王廷桢!

李鸣钟是石敬亭之后,王庚第一师中第二个从旅长晋升为师长的家伙,在王庚踏入廊坊军营半年后,只怕当初16混成旅所有有志青年军官都只知道狂热的看着自己的参战军领袖而忘记了那个整天罚人跪要人自己抽自己的冯老总!

第一百八十章吴佩孚收复外蒙

1917年11月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欧战西线还在第三次伊普雷战役的尾声,欧战东线在德军早两个月占领里加后俄国国内的形势终于崩溃,从今年早些时候的二月革命起先后换了五次的俄国临时政府终于倒在了小个子导师和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前。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彼得格勒的军人和赤卫队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发动起义攻占了主要由士官生们把守的冬宫,临时政府的部长们束手就擒。而临时政府的总理克伦斯基,克伦斯基见势不妙,于10月25日中午向部长们撒谎说:他“决定亲自去迎接开来的增援部队”实际上,他乘上美国大使馆的小汽车提前逃跑了。

1917年11月8日,彼得格勒第二次苏维埃会议:孟什维克党员及右派社会主义革命党代表遽然离席,以示抗议先前发生的事件。会议批准将国家权交付苏维埃手中,一切权力归工人、士兵与农民的苏维埃代表,宣布废除死刑,发布和平法令与国土法令,宣布成立代表全俄的布尔什维克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小个子导师当选了主席。

俄国局势的变化始终是协约国心头那块迟早要掉下来的肉,十月革命本身对全世界主要国家带来的冲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毕竟这一年俄国已经经历了很多次游行示威和革命。

要命的是苏俄政府的成立和第二天就宣布的和平法令和国土法令,和平法令是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由小个子导师亲自起草,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法令揭露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以及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和战争的罪责。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明确指出:“如果违反这个民族的愿望”强制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

苏维埃政府废除秘密外交,并立刻着手公布俄国地主资本家政府从1917年2月至10月25日(俄历)所缔结和批准的全部秘密条约,“立即无条件地废除这些条约的全部规定”不以最后通牒形式向各交战国政府提出和平条件。还向各交战国人民建议,特别向英、法、德3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如果说和平法令是苏俄急于向德奥表明立场要媾和立场并想退出战争的话,那么同日颁布的那个土地法令则把新生的苏俄政府推向了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面。

苏俄政府和和平法令同日通过并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法令宣布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和出典土地,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

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都是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但土地私有制和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几乎是当时所有人根深蒂固的概念,等土地法令一颁布全世界都惊的目瞪口呆,革命显然不再只是俄国自家的事情。

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及苏俄政府的成立,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的颁布,对协约国不啻是晴天一个霹雳,名义为自治实际是沙俄掌控之下的外蒙古王公大臣们惊的手足无措。

显然在俄国沙皇下台之后俄国临时政府和资产阶级部长们也自身难保,整个社会的次序要被颠覆过来,说实话对封建的外蒙古王公大臣来说国就是王王就是国,沙俄这样的主子显然已经靠不太住。谁知道明天是不是在外蒙古也要成立什么无偿夺取并占有王公大臣牧场土地宅院的苏维埃?

吴佩孚在二连前进基地的第三师两个旅以装甲团为先导,全军近两万人在11月9日便静悄悄从二连前进基地跨入了离开祖国怀抱六年的外蒙古境内,DH·4侦察轰炸机负责不间断的前出侦察。

与此同时段祺瑞内阁命令驻库伦的都护使陈—毅代表中央直接照会外蒙古王公大臣,要求外蒙取消自治,一边正式宣布参战军进军库伦。

吴佩孚率领的两万精锐风餐露宿轻骑突进,沿途外蒙王公贵族的部兵因为实力悬殊根本不敢阻挡,而飞机侦察又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前方道路的通畅和安全,沿途唯一敢跟参战军交战的是沙俄驻蒙古的骑兵部队,在几乎全机械化以轮式装甲车开路殿后,头顶上飞机掩护的参战军第三师面前沙俄的驻蒙军队也是一触击溃。

虽然参战军第三师严格遵守刻每一个士兵骨子里的三大—纪律和九项注意,不虐待屠杀俘虏,但对敢于负隅顽抗的蒙古贵族而言,吴佩孚大手一挥就一句话,“没事要俘虏干嘛?敢抵抗的全部消灭!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全部消灭!”1917年11月9日吴佩孚第三师踏入外蒙境内,沿途突破一切阻拦轻骑突进,5天后兵临库伦城下,守城的蒙军两个旅加沙俄骑兵一个团,外蒙王公大臣分成了取消自治和独立两派,而沙俄骑兵团则妄图挟持逼迫外蒙古干脆独立!

在库伦城下休整了一天1917年11月15日后吴佩孚第三师向库伦递交了最后通牒,中午前若不放下武器!开门投降,后果自负!

结果中午时分从二连前进基地起飞的两个中队24架参战军汉德利·佩季0—400重型轰炸机的身影笼盖住库伦上方的天空时,面对兵强马壮耀武扬威的中国参战军,昏聩的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既蒙古活佛终于在几个爱国王公的催促下下令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蒙军两个旅放下武器开出城外等待改编,吴佩孚第三师浩浩荡荡开进了库伦,吴佩孚一边软禁了蒙古活佛一边把外蒙伪政权的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请”进了自己的司令部。

同时工兵营在库伦抢修了野战机场,三天后,参战督办王庚和外交总长夏诒霆一行坐汉德利佩季0—400飞机抵达库伦,经过形式上的双边谈判,外蒙王公贵族达成一致意见,取消外蒙自治,回归中华祖国的怀抱。

当外蒙古上书中央取消自治的通电发出后,举国欢庆,全国民众欢欣鼓舞,参战军第三师和师长吴佩孚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民族英雄,当然,人们更忘不掉一手创建这支队伍,并未雨绸缪制定安排了第三师进军收复外蒙的行动计划的参战军总司令王庚的功勋!

1917年11月20日,自辛亥革命后脱离了祖国达6年之久的外蒙古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紧接着在得到王承斌第十师两个旅兵力的增援后,参战军迅速占领了外蒙境内被沙俄驻蒙军控制的买卖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驱逐了沙俄残余军队,使得外蒙彻底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第一百八十一章曹锟的出路

1917年11月18日,外蒙古正式宣布取消自治,恢复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这一天国务总理和他的内阁获得了自内阁组建一来最高的声望,在各派势力疑虑的目光中建立起来的参战模范军收复失地,为祖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吴佩孚第三师成为参战军功勋师和王牌师,并和自己的总司令王庚以及外交总长夏诒霆一起,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当然,出现在封面上的那个是自己年轻的参战军总司令王庚。

参战模范军在外蒙古的胜利算不得一场苦战,第三师作为最早编练成型的师来说在吴佩孚的带领下只发挥了长途奔袭和野外拉练的基本功,当然两万大军的后勤保障有赖于在二连前进基地设立的兵站和野战机场,而飞机侦察显然成为部队行动的安全保障。

参战军拿下外蒙古,最高兴的还有河南督军曹锟,毕竟吴佩孚和后续王承斌都是自己陆军第三师出身的将领,老曹是各省督军中第一个向中央和吴佩孚发出贺电的,而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则在高兴之余,一方面看到了直皖精诚团结对国家带来的巨大好处。

另一方面,直系大佬对东线的王廷桢和蔡成勋这个两个参战军的师有了更多的期望,参战军东西两路战略的大致规划国务总理还是给冯国璋提前吹过风,东线的第一目标是收回中东铁路。当然,东线的局势因为有张作霖和日本的掺合,会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日本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中国东三省的野心,尤其是借着日俄战争的惨胜从老毛子手里抢到关东州租借地和长春以南的中东铁路支线后(日本把老毛子割让的长春到大连段改称南满铁路)小日本对中东铁路北线的贪婪想法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王庚的参战模范军开赴东北时虽然打着经西伯利亚大铁路从陆路赴欧参战的幌子,但谁都知道中国人的目光必然还是着眼于国内,而收回老毛子占据的中东铁路北段干线则显然会成为中国人的第一目标。

这半年是大日本帝国最失落的半年,羸弱而分裂的中国和原本因为府院之争搞的摇摇欲坠的段祺瑞政府在获得了优厚的参战条件后鲤鱼翻身居然慢慢健壮了起来,虽然日本在京绥铁路公路网的建设中获得了工程的承建权收益巨大。

但因为京绥铁路公司使用的资金虽然来源于对日借款,抵押品却不是铁路路权和公路路权,实际上日本承建商只成为了大包工头而不是以保姆的身份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