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 >

第274部分

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第274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民,当然这绝非易事,但肯定比练新军快捷有效得多—— 

午后席散,陈操之在告辞之前自然要去看望一下谢道韫,他刚走到听雨长廊上,就听身后谢道韫的声音唤道:“子重——” 

陈操之止步回头,见谢道韫轻提裙裾,快步而来,梳简单流丽的堕马髻,身形高高瘦瘦,行步之际,裙下隐现两条长腿的轮廓,如细细荷梗支离水面,虽在病中,犹有绰约之姿。 

陈操之见谢道韫是从前厅方向来,便道:“道韫,你又在隔帘旁听了?” 

谢道韫听说两位叔父在宴请陈操之兄弟,心知等下陈操之会来看望她,在蔷薇小院久候不至,便悄悄到隔厅觑看,听到陈操之与她两位伯父最后的问答,谢道韫暗暗点头,见陈操之起身往她住处而去,便赶紧绕过后厅追来—— 

与陈操之初回建康时相比,现在谢道韫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并日趋好转,但毕竟身子还是很虚弱,赶得急,又被陈操之迎头这么一问,有些羞窘,胸口气息没顺过来,顿时咳嗽起来,咳得瘦脸通红,向前倾着身子,双手扶膝,咳得甚苦,蓦觉一只温暖宽大的手掌抚上她的背心,轻轻抚拍,这自然是陈操之的手—— 

谢道韫但觉两耳“嗡”的一声,羞不可抑,气血翻涌,咳得愈发厉害了,那只手离开了,只听陈操之叫道:“柳絮——因风——” 

柳絮、因风二婢其实离得不远,都关注着阿元娘子呢,这时赶紧跑过来,一个牵手、一个抚背,谢道韫也很快缓过劲来,咳得眼泪汪汪,我见犹怜的样子,说道:“我哪里又隔帘旁听了!”

陈操之笑笑,双手合什,表示不敢争辩、招惹不起、甘拜下风的意思。 

“嗯,咳嗽也是极厉害的谈锋,把子重给打败了。”谢道韫忍不住笑,细长眼眸眯成一线月牙,梨涡浅浅,羞喜神情甚是动人。 

这时,一个婢女匆匆来报,说小陆尚书府的女郎来探望道韫娘子,谢道韫闻言吃了一惊,眼望栋操之,竟有些心虚,以前她与陈操之交往也会想到陆葳蕤,却从没有心虚的感觉,谢道韫心想:“我这是怎么了,我做错什么了吗?” 

陈操之也有些窘迫,说道:“葳蕤前日向我问起你的病情,说要来看望你——你先回小院吧,我去迎她过来。”说罢,转身而去。 

陆葳蕤见到陈操之,微笑道:“陈郎君也在这里呀。” 

陈操之道:“安石公、万石公请我和三兄几个人饮宴,现在席散,正要去看谢家娘子,听说你来了,我来与你一道去。” 

陈操之在前,陆葳蕤落后半步,二人往听雨长廊而来,陆葳蕤的几个侍婢隔着数丈跟着。 

陈操之间:“葳蕤,你年底要回吴郡吗?” 

陆葳蕤道:“是,张姨要带着道辅回去祭祖呢,我爹爹也会回去——陈郎君几时回钱唐接幼微嫂子?” 

陈操之道:“还没确定要不要接嫂子来,我大约下月会回钱唐。” 

陆葳蕤“嗯”了一声,低声道:“陈郎,我年底或者明年初想来陈家坞一趟,我现在,自由了一些。” 

陈操之喜道:“好,嫂子和润儿都很盼着你去,我也是。” 

说话间,到了听雨长廊,却见谢道韫还在廊上,这时上前施礼道:“陆妹妹,劳你来探望。” 

陆葳蕤万福还礼,看谢道韫的脸色,比八月底那次好看了一些,欢喜道:“谢姐姐神气健旺了好多,真让人喜悦。” 

谢道韫、陆葳葳(蕤,葳葳一定是道长给的昵称,哈哈)、陈操之三人在长廊上一边缓缓而行,一边三人谈,远远的,隔着池塘、花圃的一个露台上,谢安与谢万立在那里眼望长廊中人,长廊曲折如画,廊上行人飘逸如仙—— 

谢万皱眉问谢安:“三兄,你看这如何是好?陈操之倒是周旋其间,很有点齐人之福的样子了,这一妻一妾,谁为妻,谁为妾?陆纳的女儿也没可能做妾啊!”至于说他谢氏女郎作妾,谢万是想都没想,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谢安笑道:“这个陈操之我看是两个都舍不下的,先不急,待阿元病再好一些,我会有计较的。” 

谢万误会了兄长的意思,说道:“三兄说得是,我二人就对陈操之直言,将阿元嫁她,至于那陆氏女,陆始不是坚决不肯嫁吗,也不能算陈操之辜负了她,只是如此一来,在陆始面前,我兄弟二人岂不是有点势弱,陆始不肯联姻的钱唐陈氏,我谢氏却抢着要了,总是有点被人看轻。” 

谢安哈哈大笑,说道:“鼠目寸光之辈才会看轻。” 

谢万点头道:“对,陈操之若能掌控北府军权,在北伐中建功,一旦桓温身故,陈操之就是雄踞一方的强豪,到那时陆始将后悔莫及。” 

谢安笑而不语。 

桓温离开建康的次日,被贬为东海王的废帝司马奕也启程回东海国,从一个皇帝回到郡王的地位,反差太大,而且在建康城司马奕也无颜见人,建康城百姓都知道他有痿疾、连皇子都不是他亲生的,崇德太后的诏令都说司马奕“错浊溃乱,动违礼度,有此三孽,莫知谁子,人伦道丧,丑声遐布。”这让司马奕羞愤欲死,建康城如何呆得下去,还是回自己的封国从此闭门不出吧。 

东海国就在晋陵郡,离建康三百余里,司马奕一行百余人在殿中监、侍御史将兵百人监察下,出建康往晋陵而去,新君司马昱没有前去相送,怕相对有愧,遣百官至广莫门外恭送。 

就在这一日,司马昱诏拜御史中丞谢安为侍中,侍中与散骑常侍同备皇帝顾问应对,乃是三品清贵显职,自此,谢安进入权力中枢。 

那东海王司马奕悲悲戚戚前往晋陵封国,他宠信的三个嬖臣朱灵宝、计好、相龙三人俱已被处死,所幸田美人、孟美人还有三个儿子并未受到株连,从此杜门避祸,专饮酒、恣声色,聊度此生吧。 

十月十三日,车队在丹阳投宿时,有一人至驿舍求见东海王司马奕,司马奕觉得奇怪,他现在潦倒至此,谁会在这里求见他?唤进来一看,吃了一惊,这人竟是卢竦的弟子许龙,前日随卢竦逃出建康,怎么竟跑到这里来见他? 

许龙左右一看,见身边的都是司马奕的旧人,便跪倒顿首道:“小人奉太后密诏,奉迎陛下兴复,重临大位。” 


卷五 假谲 七十六、天师道叛乱(第二更,求票)

废帝司马奕听说崇德太后下诏迎他回去重登皇位,大惊失色,不敢置信,半响问:“太后密诏何在?”

许龙从怀里摸出一块玉圭,呈上道:“太后怕事泄,命小人持玉圭传口谕,请陛下回建康临黎元、呈皇极。”

司马奕接过玉圭细看,似是宫中旧物,不敢确定,说道:“既无太后手书诏令,本王如何敢信你。”

许龙恳切道:“陛下,太后乃是迫于桓温淫威,被逼无奈才违心下诏废黜陛下的,今桓温已回姑孰。建康城朝野士庶咸盼陛下复位,是以太后命小人前来迎陛下回宫。”

司马奕想起自己被废黜那日步出西堂时百官痛哭流涕的样子,意有所动。却道:“桓温骄横,岂容本王复辟。待他提兵再入建康,横祸至矣。”

许龙道:“陛下所言差矣,只要陛下重临大位,起用忠心耿耿之臣。桓温若提兵来,陛下可弃建康退往徐州,徐州庾刺史是陛下的国舅。手握重兵,足以抵御桓温,陛下再传檄天下,共讨桓温,桓温再强。也不过是当年的王敦,陛下有皇天护佑、臣民拥戴,何惧反贼桓温!”

许龙能言善辩,说的头头是道。废帝司马奕心意大动,重登皇位的念头如死灰复燃,问左右亲信可行否?

司马奕的保姆经常去崇德宫佛屋跟随褚太后拜佛诵经,这时说了一句:“太后若有诏,当遣官属来,何独差汝前来?”

许龙面色一变,强词道:“太后怕泄密误了大事,故遣小人前来。”

司马奕虽然昏庸,但毕竟不是蠢货。被保姆一语点醒,是啊,许龙是被追捕缉拿之人,怎么能回到宫中领太后的密诏!

许龙催促道:“大事垂捷,陛下焉用女子之言!”

司马奕刚刚燃起的火热的心又凉了,摇头道:“我得罪于此,幸蒙宽宥,岂敢妄动,汝速速离去,莫再胡言惑众。”

许龙还待劝说,司马奕怒道:“汝必为乱者。”叱左右缚之。

许龙武艺高强,见劝说不成,当即打到两人,夺门上马而逃。

负责监察东海王归国的侍御史便是陆禽,许龙能顺利地见到东海王司马奕,正是因为有陆禽的暗中网开一面,今见许龙劝说不成,陆禽也只得作罢,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也不向有司报知此事,次日继续向晋陵前进,行至陵口,却遇到大批灾民拦住去路,向东海王司马奕的车队讨要食物,这批灾民约有三、四百人。驱赶不散,司马奕的车队既不得行,那些灾民也不肯走,双方就僵持在陵口小镇。

…………

那许龙劝说废帝司马奕重返建康不成,差点被抓,夺路往建康城方向逃跑,看看身后也无人追赶,这才放缓马步,骂道:“这个无用的废帝,想辅佐他都不行啊。”摇了摇头,往句容而去,连夜赶路,次日上午赶到句容县东边的小镇梅龙,梅龙小镇距建康二十余里,镇北有风景秀丽的梅龙湖,湖畔有数排茅舍,却是一个天师道道场,卢竦便藏身于此。

许龙叩见卢竦,报知废帝司马奕懦弱无能,不敢回建康复辟。

卢竦两道长眉拧着,呵斥许龙道:“你不是自诩能言善辩胜过陈操之吗,怎么真要用你之时,却没一点用!”

许龙叫屈道:“皇帝本已被弟子说动,却被其保姆谏止,弟子还待在游说,皇帝即叱左右缚我,弟子只能夺路逃出,连夜赶回来向师尊复命。”

卢竦摆手道:“罢了,我已在陵口安排了人手,皇帝到不了他的封国,待今夜冲进健康,占了台城。劫持太后和新君,那时再迎回皇帝回都,他做现成的皇位,还会有什么话说。”

众弟子一片阿谀恭维声,皆赞卢师英明神武,但也有一个弟子问:“师尊,今夜可聚起多少人攻城?”

卢竦道:“有五百人。”

那弟子迟疑道:“五百人,就能攻城?”

卢竦叱道:“曹仓舒,你怎的如此胆怯,必是奉持三官君之心不诚。否则,有帝君护佑,水火不浸、刀枪不入,何惧之有?”

名叫曹仓舒的弟子惭愧道:“师尊教训的是,弟子这就去向水官帝君忏悔去。”

卢竦点头道:“去吧,只要心诚,必得帝君护佑,更何况本师久居台城,对各宫门的守卫强弱了如指掌。至于说建康城,靠广莫门一带,还只是篱笆土墙,用几根木头一撞便倒,有何难哉。”

却说那个名叫曹仓舒的天师道弟子,原是宝石山顾氏庄园的佃户,追随卢竦只为求福消灾,不受邻里欺负,从没想过要攻城叛乱当大官,对卢竦所说的刀枪不入,水火不浸也不大相信,他砍柴经常割破手,今年端午前的一日还差一点被水淹死,哪里能刀枪不入、水火不浸呢,当然,卢竦把这些全推作礼敬三官帝君之心不诚所致,可他自己的双手怎么也被烫伤了呢?

曹仓舒有点心眼,知道追随卢竦攻城挟持皇帝、太后那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大罪,而且还只有五百人,怎么可能成功,他家里可还有丑妻稚子,不能这样白白送死——

曹仓舒趁拜祷水官帝君之隙,悄悄溜出梅龙小镇,逃归宝石山,跑到半路,听得马蹄响,赶紧藏入道边灌木丛中,就见许龙和另一名卢竦的得力弟子快马驰过,这要是被这二人发现,定然是身首异处——

曹仓舒躲在灌木丛中暗暗喘气,庆幸逃过这一劫,却忽然想到,许龙二人若一直追到他宝石山家中,寻他不着,一怒之下害了他妻儿那可如何是好?

曹仓舒正急得心寒胆战时,听到那马蹄声又折回来了,远远地听那许龙道:“曹仓舒那小子胆小如鼠,逃得到快,罢了,不追了,师尊大事要紧。”

另一弟子道:“若曹仓舒向官府告发,怎么办?”

许龙道:“谅那鼠辈没那狗胆,而且我等即将追随师尊去建康,他就算是想到去告发也来不及了,不过我料曹仓舒那蠢货根本不知道往哪去告发,官衙在哪他都不知道,哈哈。”

另一弟子道:“待我等助师尊成就了大事,再回来收拾他。”

马蹄扬尘,很快远去。

曹仓舒爬出灌木丛,站在道上朝宝石山方向望望,又朝许龙二人远去的方向望望,一咬牙,觅小路赶往汤山东安寺的丑和尚支法寒,知道支法寒与都中高官有往来,他不认得别的官,就认得支法寒。

曹仓舒满头大汗地赶到汤山东安寺,已经是午后未时,支法寒正在禅房里抄写《金刚经》,曹仓舒闯进来跪下呼呼喘气,抹了一把汗,断断续续说了卢竦要谋反的事——

支法寒吃了一惊,他虽居山寺,但对建康城中近日的变故也是一清二楚,此事干系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