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 >

第118部分

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第118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每听到这些传言,谢道韫就微微而笑,心道:“陈操之在吴郡怎么可能日日与陆葳蕤相会!论起来,陈操之与我——和小遏相处的时日更久吧,白日里在草堂听讲,夜里时常弈棋清谈,那桃林送客曲真让人难忘啊,三魂七魄似有一魂魄永远的留在那里,不然为什么梦里会常常在那片桃林外踯躅徘徊?”

花梨木书案上,一叠十二卷书册。正式谢玄去年从钱塘带回的《老子新义》、《论语新解》、《音韵论》、《明圣湖论玄集》和《一卷冰雪文》,谢道韫摩挲这一卷卷陈操之亲笔书写、亲手装订的书册,想着陈操之结庐守墓、勤学不辍的情景。不禁心中感动,那草棚灯影,寒来暑往,麻衣少年手不释卷、笔不停书的身影似乎就在眼前——

这十二卷书册谢道韫已手抄了其中六卷,每日夜里抄写时,就感觉在与陈操之娓娓而谈,恍若回到了狮子山下桃林小筑,抄着抄着,谢道韫就肘支书案,手托腮颊,凝眸望着虚空,忽颦忽笑,出神久之。

两年来数十场清谈辩难,固然是谢道韫应付叔父谢安石、谢万石逼婚的一个借口,其实也是谢道韫对吴郡桃林小筑与陈操之等人交往的美好时光的缅怀,然而,纵使辩难再激烈,也难觅当日她与遏弟联手与陈操之、徐邈辩难时的美妙感觉,那一场又一场喧闹的辩难却难遣内心深处的寂寞——

风雪之夕,雨露之朝,谢道韫不免会想:“我将这样终老吗?我能与陈操之终生为友吗?陈操之可知我坚持之苦?”

三日前,陈操之将入建康的消息也传至了谢府,颇悉道韫娘子心事的婢女柳絮把这事说给谢道韫听。并说陈操之是与陆夫人同道进京的——

谢道韫微笑道:“很好啊,陈子重苦尽甘来了。”

婢女柳絮道:“现在市坊哄传陈郎君之事,明日陈郎君进城,一定会很热闹,娘子要不要去观看?”

谢道韫哂笑道:“有什么好看的,难道要我丢个香囊给他!”

婢女柳絮望着谢道韫的脸色,轻声道:“只要娘子肯丢,陈郎君未必不领情,娘子哪里及不上那陆家娘子呢?”

谢道韫神色一冷,淡淡道:“柳絮,不许再说这样的话。”

柳絮赶紧道:“是。”背过身叹了口气,心道:“娘子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陈操之进城那日,柳絮与另一个婢女结伴去清溪门观看了,真是人山人海,想挤近点看都好费力,归来后柳絮对谢道韫说起,谢道韫含笑道:“乌衣巷距清溪门不远,那喧闹声在这边都能听到——嗯,那陈郎君样貌变化大不大?”

柳絮道:“变化不大,稍微消瘦了一些,依然那么俊美,应该说比以前更俊美了,身量高了不少,约有七尺四寸,比遏郎君还高一些,遏郎君是七尺三寸吧。”

谢道韫点点头,心道:“七尺四寸,那可比我高很多了,我是七尺一寸,三年前我就是七尺一寸,一直没长,也再长不了啦。”这样一想,不免惆怅,好像因为高矮有别,陈操之就离她很远似的。

柳絮心知道韫娘子虽然表面淡然。其实很想知道陈郎君的事的。当下仔细描绘陈操之入城的情景,说有女子散花赠香囊,又有宵小之徒嫉妒江左卫玠陈操之俊美,想丢鸡子让陈操之难堪,却反被人丢鸡子……

“娘子——娘子——”

谢道韫“啊”的一声回过神来,指间拈着的一枚棋子掉落在楸枰上。

“何事?”

“清谈即将开始,请娘子去正厅屏风后就座吧。”

谢道韫“嗯”了一声,一边收棋子回奁,一边问:“来了些什么人”

小婢回禀道:“琅琊诸葛曾公子、陈郡袁通公子、吴郡顾恺之公子——”

谢道韫听到“顾恺之”三字,心里就是一跳,隐隐期待,就听的那小婢继续说道:“——南阳范宁公子、东安寺的僧人支法寒,还有一个就是前日入城万人空巷争看的钱塘陈操之公子。”



卷三 妙赏 二、白马非马
 
这乌衣巷陈操之肯定会来的,但谢道韫没想到陈操之这么快就会来,而且是来参加今夜的清谈雅集。

谢道韫心怦怦乱跳,心想:“子重不会不知道谢府的清谈雅集是为我择婿而设的吧,那他来干什么。他想与我辩难,折服我?”

一念至此,谢道韫脸就红的发烫,但她毕竟不是那种容易自我陶醉的女子。随即想到陈操之极有可能是诸葛曾或者袁通请来助谈的,这样一想,心里又难免有些羞恼,暗道:“我谢道韫不肯嫁。你陈操之来也没有用,子重,你就真以为你的玄辩清谈一定能胜过我?未必吧。”

那前来禀报的小婢见道韫娘子脸忽红忽白,神色也是又喜又恼,不敢多言,赶紧去找柳絮,柳絮是道韫娘子的贴身侍婢。

等到柳絮赶来,谢道韫已经准备停当,便一起经由听雨长廊去正厅,听雨长廊是一条之字形的长廊,连接数座庭院,长廊有竹节覆顶。下雨时声音清晰,小雨时好比跳珠溅玉,清脆可喜,大雨时则如山间瀑布飞流喧腾,急管繁弦,满耳都是雨声,另有一种喧嚣中的静。

但今夜谢道韫却无漫步廊下听雨的兴致,行步匆匆,手里还握着一卷《明圣湖论玄集》。

谢道韫带着侍婢柳絮从后门进入正厅侧室,帘幕低垂,与正厅相隔,听到四叔谢万石与人絮絮而语。四叔父兵败寿春被贬为庶人,去年虽经桓温举荐复为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为皇帝的顾问,乃清贵显职,但四叔父已无心理政,基本上退出了朝廷权力中枢,心高气傲的四叔父从此消沉,醉心于玄言清谈,还曾想服五石散解忧,被她劝住——

谢道韫倾听了一会,没有听到陈操之说话声,便轻声道:“柳絮,你去禀知我四叔,就说我已经来了。”

柳絮卷帘出去,就在这帘幕掀开落下的瞬间,谢道韫看到一个漆冠葛衫,挺然端坐的身影,唇边的笑意一如往日——

那柳絮刚一出去,又飞快踅回来。眼睛睁的老大,急急的对谢道韫道:“娘子,那个陈郎君在这里,就是钱塘陈操之陈郎君。”

谢道韫神色不动道:“我知道了,你慌里慌张成何体统,快去禀报四叔父。”

柳絮诧异的看了谢道韫一眼,又出去了,来到谢万石面前施礼道:“四郎主,道韫娘子已经来了。”

身披鹤髦、手执铁如意的谢万石朝侧窗帘幕一望,然后环视厅中诸人,说道:“那么就先听诸葛贤侄和袁贤侄的辩难了,你们两位的助谈分别是谁?”

袁通道:“谢常侍,晚辈请的便是支公高徒支法寒。”

诸葛曾道:“晚辈轻的是南阳范武子。”

支法寒和范宁方才都以向谢万石见过礼,这时都是躬身致意。

谢万问顾恺之道:“顾家郎君呢?”

顾恺之忙到:“晚辈与陈子重是来聆听诸位俊彦高论的,并不参与辩难。”

隔帘的谢道韫听到这句话,心里微微一空,感到淡淡的惆怅。

正厅中的围屏已经布好,谢万之子谢韶进来对谢道韫道:“元姊,围屏已设好,你坐于屏后听他们辩难吧。”

谢道韫名韬元,字道韫,以是谢韶以“元姊”相称呼。

谢道韫便出了侧室。一架六福折叠式蓝屏将大厅隔出一个独立空间,一朵一案一蒲团,谢道韫在蒲团上跪坐着,有侍女斟上清茶。

陈操之眼望围屏,那围屏上的画似乎是谢道韫所绘,有剡溪戴安道的画风,画的是会稽东山图,围屏后有灯光,那映在画屏上上的清瘦的倩影就是英台兄吧,隐约可辨是女子髻钗,不复纶巾襦衫装束。

这时,袁通与支法寒一方,诸葛曾与范宁一方的辩难开始,双方各出一题,袁通先出题,出的是支法寒研究甚深的“白马非马论”。

白马非马论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公孙龙的有趣论题,公孙龙是刑名家的代表人物,所谓刑名家,就是以正名辩义,善于语言分析的辩者,而且往往是诡辩者,“白马非马”就是一个著名的诡辩逻辑。

当时赵国一带马瘟,大批战马死亡,为了严防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这日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入关?”官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辩道:“我公孙龙是龙吗?”官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公孙龙乃诡辩名士,这时自然要显示辩才,说道:“‘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者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白马非马。”

关吏越听越糊涂,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搅得晕头转向,如附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支法寒好辨,熟读《战国策》,对张仪、苏秦、公孙龙、惠施的学说用功颇勤,这回以“白马非马”来辩难可谓是有备而来,而且昨晚在袁府与袁通长谈过,袁通对“白马非马论”相关问难也了如指掌,这时侃侃道来,雄辩滔滔。反观诸葛曾,哪有半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潇洒。瞠目结舌,只等其助谈范宁范武子为他解围——

这场辩难其实是支法寒与范武子之间的辩难,两个主辨是傀儡。

范武子今年二十四岁,蓄有胡须,身量中等,容貌俊雅,但表情严肃,眉头总是微微蹙着,听袁通滔滔不绝地说了好一会,说的口干舌燥,住口饮茶,乃问:“子才兄对于‘白马非马’还有未尽之言否?”

袁通看了支法寒一眼,答道:“暂时没有了,且看永民兄和武子兄如何反驳。”

范武子又问:“助谈法寒师兄有论乎?”

支法寒道:“暂无,待范檀越有论,小僧自有言相应。”

范武子正襟危坐道:“白马非马,诡论也,白马是马之一种,但马并非白马,公孙龙是混淆二名,舍同求异,智者一目了然,若依公孙龙论,那么道人则非人也。”

诸葛曾盯着支法寒的光头,拊掌大笑道:“妙哉,白马非马,道人非人,既是非人,敢问是何物?”

这个诸葛曾辩难时张口结舌,这时挖苦起人来倒是牙尖嘴利,支法寒大窘,竟无言以答。

陈操之暗暗摇头,支法寒不应该以这种诡辩作论题,象“白马非马”这种诡辩有逻辑硬伤的,一旦被人揪住,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只有认输,而这个范武子,思路清晰,言简意赅,不作饰语,典型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直捣要害,的确是个极为厉害的辩难高手。

支法寒无奈道:“这第一场小僧输了,请诸葛檀越出题。”

诸葛曾早已准备好了论题,是范武子最擅长的春秋三传里的论题,陈操之听到这一论题不免愕然,这是前夜他与孔汪辩论过的《左氏春秋》里的“易不可以占险”,真是巧合啊!

可惜的是,支法寒无缘旁听陈操之和孔汪关于“易不可以占险”的精彩论述,否则也不至于输的这般彻底,而且范武子出题,其立论是“易不可以占险”,那么作为另一方的支法寒,则必须坚持“易可以占险”,但古来史书为示劝惩,很少有“易可以占险”的范例,所以支法寒此论失利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支法寒以《老子》的“天道无忧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论”来强辩,奈何范武子引经据典更胜他一筹,终于饮恨落败。

支法寒、袁通两论皆败,不能与谢道韫辩难先败在情敌手下,袁通难免郁闷,不过袁通这也不是第一次落败,他在谢府已经败了四五回。胜固欣然输可喜,驱走心头的沮丧,兴致勃勃旁观范武子与谢道韫的辩难。袁通自然是不希望谢道韫落败的,谢道韫若败,那么诸葛曾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向谢氏求婚了,虽然谢道韫不见的会嫁给这个诸葛曾,但谢府清谈雅集从此就要休矣。


袁通心道:“谢道韫不会败的,她两年来胜过多少清谈高手,可是这个范武子的确很厉害啊。范武子痛恨玄辩清谈,可辩难起来词锋却又如此锐利,与谢道韫堪称势均力敌,双方辩难,到底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方才两场辩难让谢万听的眉毛旋动,铁如意不住敲击虎口,很是享受,这时对着围屏说:“道韫,该你出题了。”

陈操之在场,谢道韫心绪不宁,她是辩难高手,自然听出这个范武子是劲敌,今夜她神思不属,无法专心思索,辨起来只怕真不是范武子的对手——

谢道韫白牙轻咬红唇,喃喃的道:“子重,你害苦我了!”



卷三 妙赏 三、二人同心
 
乌衣巷谢府大厅是全木架构,八根木柱承重,通梁长四十尺,栾栌重叠,跨度宏大,内部空间高敞,有帷幄相隔,若撤去帷幕,整个大厅可容客上百人。

高高的屋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