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品寒士 >

第38部分

上品寒士-第38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巷谢万府中临摹带回,但陆葳蕤却不喜《曹全碑》和《名姬贴》,一心只练《华山碑》,陆纳也只由她,未想陆葳蕤笔力甚健,《华山碑》体的隶书写得形神兼备,任谁见了都要夸葳蕤小娘子好笔力——

临罢《华山碑》,斜阳穿窗暖照,已经是申初时分,陆葳蕤道:“爹爹,女儿多日未出府门了,这日头暖暖的,女儿想去真庆道院看看那些山茶。”

陆纳道:“好,你去吧,夕阳下山前一定要回来,莫再着凉。”

陆葳蕤笑道:“瞧爹爹说的,女儿只是小小的感了一次风寒而已,哪就这么弱不禁风了!”

陆葳带着二僮二婢来到真庆道院,院主黎道人迎上来稽首长揖道:“陆氏娘子多日没来,后山山茶可都盼着你哪。”

小婢短锄道:“咦,这话怎么象是陈操之陈郎君说的?”

黎道人呵呵笑道:“短锄小娘子说得是,小道笨嘴结舌的,哪有陈郎君言谈精妙,这话果然是小道向陈郎君学得的,今日想用上一用,却一下子就被识破了,看来小道还得老老实实说自己的话,鹦鹉学舌可不行。”

小婢短锄“格格”的笑,问:“黎院主,陈郎君今日来了没有?”

黎道人睁大眼睛望着陆葳蕤:“陆氏娘子不知道吗,陈郎君早间就离开吴郡回钱唐去了,还特意来向小道告别,陈郎君真是太有礼了。”

陆葳蕤微笑道:“我知道,陈郎君昨日就去向我爹辞行了。”停顿了一下,问:“黎院主,那陈郎君临去时可曾说了些什么?”

黎道人道:“没说什么,只说明年依旧要来看这后山的山茶——”

陆葳蕤的心微微一空,淡淡的愁绪萦绕,却听那黎道人道:“陈郎君还送了一幅画给小道,说若有人买去,就当是他布施道院的香火钱。”

陆葳蕤赶紧问:“画在哪里,取来给我看。”

黎道人将陆葳蕤主婢请到三清殿左厢房坐定,取了陈操之上午送给他的那幅画呈上。

陆葳蕤展开画

第一卷看,却是画着一株老桃树,应是冬尽春来的景象,劲瘦枝丫上已有新苞吐芽,点点粉蕊隐约红雾浮动,更奇的是桃树主干有一个瘤结,很象一只眼睛,一只笑着的月牙形的眼睛——

陆葳蕤忍不住笑了起来,原先的愁绪一扫而空,用微不可辨的声音说道:“原来你说我是桃树成精,你自己才是。”心情轻松爽快,起身道:“我先去看看山茶,不知大紫袍开新花未?”

黎道人颇为失望,问:“陆娘子不要这画吗?陈郎君的画虽然已扬名吴郡,可是此画未题鉴,别人还不知道这是陈郎君画的呢。”

陆葳蕤打心眼里往外笑,故意踌躇了一下,问:“那么黎院主准备卖多少钱呢?”

黎道人送往迎来,这点机灵还是有的,笑道:“怎敢收陆氏娘子的钱,就送给娘子赏鉴便是,而且陈郎君的画虽不能说是无价之宝,但小道也不敢标价卖它。”

短锄道:“道人不开价就是漫天要价!”

黎道人苦着脸道:“小道都说了要把这画送给陆氏娘子赏鉴的——”

陆葳蕤道:“那就多谢黎院主了,簪花,将此画收好。”说罢,带着短锄出后院,上山看大紫袍去了。

黎道人很笃定地等着,象陆府这样的高门巨富人家,怎会白要他的画!前两日顾家的痴郎君说是送道院三千钱,结果送来的是五千钱,还有一幅《道院山茶图》,只是顾、陆两家不和,这画是不能卖给陆葳蕤了。

又想:“那个叫短锄的小丫头倒是一语中的,不开价便是漫天要价也,《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小道也算灵活运用。”

次日,陆府一名管事和两名府役送来十万钱,说是陆太守送给真庆道院作为修建山道之用。

第一卷 玄心 第六十五章 冬夜归途

丁春秋的车夫曾多次往来吴郡和钱唐,熟识道路,在他的引导下,陈操之、刘尚值这次没有绕道华亭,而是径直走嘉兴县这一条道,少走了一百多里弯路,但要多经过三处渡口,等渡船花的时间和绕道也差不多,好处是省了牛力和免了许多颠簸。

一行十一人腊月初二从吴郡出发,初五日到了嘉兴县,次日重新上路时,冬阳暖暖的天气一变而为朔风呼啸、彤云密布,气温明显比前几天寒冷了许多。

刘尚值的仆人阿林缩着脖颈道:“看这样子,这两天雪就要下来了。”

丁春秋的车夫道:“趁雪没落下来抓紧赶路,不然的话路就难行了,起码要在路上多耽搁一天。”

来德和冉盛无所谓,他们还盼望着雪快点落下来,地上一片白,车轮碾过去两道鲜明的辙痕,很好玩,就怕下冷雨,那最难受。

冉盛忽然想起一事,问陈操之:“小郎君对润儿小娘子是说下雪的时候回来对吧?这要是下雪了,润儿小娘子没看到我们回去,肯定要急哭了。”

陈操之早就担心着了,润儿、宗之这两个小孩子,特别在意承诺的,只怪自己当初不该泛泛地说下雪之时归来,说个腊月初十岂不是好,如今人在路上,天要下雪,他又能有什么办法?说道:“还有三、四日便到家了,这雪一时也落不下来。”

此后两日,一行人起早摸黑地赶路,冬季昼短夜长,也赶不了多少路,且喜北风虽劲,雪还真是一时下不来,初八日黄昏时分到达余杭县时,陈操之提议不歇息,连夜赶回钱唐。

丁春秋、刘尚值还有诸仆们离家多日,都是急于到家,而且余杭距钱唐只有四十里,估计亥时前可以到达,便都欣然同意,在余杭酒肆买了一些热酒熟肉吃了,给三头犍牛喂足了草料,便继续上路。

丁春秋现在与陈操之、刘尚值已经有了友情,说道:“操之、尚值,你二人今夜都到我丁氏别墅歇息,明日再渡江回乡,操之也正好要见我堂姐的对吧?”

陈操之道:“是,临去时答应过嫂子,回来时要来看望她。”

天越走越黑,云层厚重,漏不下半点星光,阿林和冉盛举着松香火把在前照路,过一会就大声道:“到了石塘了!”

“到了静林了!”

“……”

每隔六、七里就报一次地名,告诉大家离钱唐越来越近了,似乎这样可以抵抗冬夜赶路的寒冷。

一行人到达丁氏别墅时,正听到庄客用响木“铎铎”地击梆报时,在寒寂的夜里显得分外的清空透亮,似乎还带着丝丝暖意。

丁春秋在驿道口时就已经跳下牛车步行,这时大声笑道:“我们还真准时,果然亥时赶了回来。”

丁春秋的侍仆已经先一步赶去拍门,报知春秋小郎君回来了、从吴郡求学归来了,那嗓门里透着股衣锦还乡的欢快劲。

夜里一般都不开正门,从别墅左右侧门涌出十几盏灯笼,寒暄问候声一片,让丁春秋倍感温暖,油然而生回家真好之感,还好没忘了边上还有两位尚未回家的朋友,先吩咐一名仆妇去报知丁幼微,说陈郎君与他一道回来了,又命管事赶紧备酒菜,吃了热酒热饭再洗个热水澡就舒坦了。

丁氏族长丁异见儿子丁春秋与陈操之、刘尚值一道回来,高兴之余,又甚感讶异,春秋看上去与陈、刘二位颇为友善啊,以前他可是很瞧不起陈操之这样的寒门子弟的,这是怎么回事?老夫让他去吴郡求学,主要是为了结好吴郡、会稽两地的士族高门,为以后的仕途铺路,他倒好,结交了两个本县的寒门回来!

丁异有点恼火,不等丁春秋用餐,就把他唤到小厅盘问,问他两个月学了些什么?结交了哪些朋友?

丁春秋早知父亲会这么问的,当即随便说了几句学业,说徐藻博士都夸他好学上进,接着就用浑厚大气的洛生咏配合着傲然的手势吟诵了一首四言诗,他知父亲不懂洛生咏,却又极其羡慕北方士族的风仪,这洛生咏一出口,父亲定然会被镇住。

果然,丁异的态度顿时和缓下来,点头道:“你学业倒是不错,那你说说,你都结交了哪些友人?”

丁春秋道:“时日尚短,儿又专心于学业,与学堂其他学子大多数未有深交,真正比较知心的就那么四、五位——”

“哪四、五位?”丁异问。

丁春秋道:“堂上陈、刘两位便是其二。”见父亲脸沉下来,又道:“还有两位分别是顾恺之和徐邈,徐邈便是那徐博士之子。”

“顾恺之?”丁异一下子腰板都直了,问:“是顾悦之的儿子顾恺之吗?”

丁春秋知道当年父亲结交顾悦之不成,至今引为憾事,应道:“正是晋陵顾氏的顾恺之顾长康,与我相交其契,这次临别还送了一幅画给我,约我日后去建康相见。”

其实顾恺之、徐邈与丁春秋有点交情完全是因为陈操之的缘故,但丁春秋现在恨不得把顾恺之说成是他的生死之交,因为他父亲丁异就看重这个。

丁异大为高兴,捻须含笑道:“不错不错,能与顾氏子弟结为知交,为父甚是欣慰,那陆氏、贺氏子弟与你交情如何啊?”

丁春秋觉得父亲有点贪得无厌,说道:“爹爹,儿去吴郡才多久啊,哪能个个结交过来,那我还要不要学习了?”

丁异笑了起来,点头道:“说得也是,反正明年你还要再去吴郡求学,结交上了顾氏公子,别的虞、魏、孔、贺就更好说了——好了,你快去用餐吧。”又道:“等一下,那褚文彬也与你同在徐氏学堂学习,他学业、交友如何?”

丁春秋知道父亲一直希望他强过褚文彬,这回可以得偿所愿了,说道:“褚文彬因其从兄褚文谦的羞耻事,一直想陷害陈操之,不料害人不成反害己,把陆太守的侄子给得罪了,不敢再来学堂听讲,褚文彬在吴郡的风评也极差——”

丁异说道:“褚文彬要对付陈操之,自然是出于其父褚俭的授意,那褚俭未有什么表示吗?”

丁春秋道:“陈操之甚得陆太守赏识,褚俭亦无可奈何。”

丁异长眉一抖,用丁春秋的原话问了一句:“陈操之甚得陆太守赏识?”

丁春秋据实言道:“是,陈操之经常出入太守府,陆太守赏识他的书法,还有,顾恺之的老师卫协也收陈操之为弟子,教其习画,陈操之在吴郡风评颇佳,那日还有一个特意从建康赶来听他竖笛的公子,据说是桓伊的朋友,不知究竟是谁?”

丁异缓缓点头,说道:“看来这个陈操之是要超过他兄长了。”

丁春秋问:“爹爹,那我与陈操之结交,可否?”

丁异道:“未尝不可,只是要更注重与士族子弟结交,如那顾恺之,就应多来往。”

第一卷 玄心 第六十六章 踏雪行

素色帷帐里,丁幼微和两个侍婢在青瓷灯下跪坐缝衣,膝下垫着蒲草编织的厚席,身前的胡桃木小案上有一只青铜护手暖炉,主婢三人缝衣手冷,不时伸手在暖炉上焐一会,焐手时便侧耳听屋外寒风的低啸,感着冬夜居家的温暖。

丁幼微把一条纹锦小襦裙缝制好,阿秀接过来看,赞道:“娘子的女红真是精致啊,针脚整齐细密、丝丝合缝,我和雨燕自幼学裁衣缝纫,都快十年了吧,却比不上娘子学三年。”

雨燕道:“咱们两个哪能和娘子比,娘子是我见过的第一心灵手巧的人。”

丁幼微笑道:“每次都要夸,不嫌烦吗?”伸出白皙修长的右手捂在青铜暖炉上,侧耳倾听,说道:“铎铎铎,又在报时了,啊,亥时了!”对阿秀和士雨燕道:“润儿和宗之的新年衣裳都缝制好了,你们都下去歇息吧。”

阿秀一边收拾针线器物,一边问道:“操之小郎君这两天也该回来了吧,这些新衣正好让他带去,真想看到润儿小娘子穿着簇新小襦裙的可爱模样啊。”

雨燕道:“这北风刮得好紧,说不定夜里就要下雪了,操之小郎君就要冒雪赶路了。”

丁幼微秀眉微蹙道:“小郎年幼,还没出过远门,在外近三个月了,也不知身体安康否?”

这时,从大门方向隐隐传来嘈杂的人声,丁氏别墅很大,从这个小院到大门有半里多路,丁幼微听不清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在意,让阿秀帮她卸了钗簪,一头乌黑丰盛的长发倾泻下来,披垂在腰臀上,纤瘦的身子愈显柔美,正待解衣上床,听到有人在拍院门——

楼下住着一个老年仆妇,这时已经睡下了,丁幼微道:“雨燕,你去看看,有什么事?”

雨燕点亮一盏小灯笼,拉着阿秀一道去,说她一个人害怕。

丁幼微就未解衣,手捧暖炉坐在床边等着,看这么晚了会有什么事?

听得雨燕开院门的声音,然后是不甚分明的说话声,随即便是阿秀跑到楼下扬声道:“娘子,操之小郎君来了,从吴郡回来了,和春秋小郎君一道回来的。”

丁幼微惊喜交集,赶紧穿好青丝履,一头长发这时是无暇梳理了,找了一条蓝色的丝带绾着,快步走到楼廊上,俯身问:“小郎来了吗?在哪里?”

报信的仆妇道:“与春秋小郎君一起在前厅用餐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