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上品寒士 >

第133部分

上品寒士-第133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安之道:“待见过陈公子之后再见歇息,明早与陈公子一道归城。”

支道林命侍者烹茶献客,毛安之见佛殿廊上立着一人,雄伟非常,便问:“林法师,此人是贵寺僧众?”

支道林道:“非也,此乃陈檀越仆从,名冉盛者也。”

毛安之叹道:“此子雄壮,万难得一,若任殿中宿卫,岂不威武!”

闲坐一会,就见支法寒陪着陈操之过来了,那日会稽王嫁女,毛安之与陈操之见过一面,此时略事寒暄,约定明日寅末卯初起程,便各自去寺院客户歇息。

次日天色微明,陈操之主仆三人便食用了斋饭,与宿卫中郎将毛安之及两卫兵出了东安寺回建康,支道林亲自送出山门外,合什道:“陈檀越所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让贫僧如辟鸿蒙,识见大开,陈檀越可谓功德无量。”

陈操之在司徒府大中正考核上惊才绝艳、倾倒四座,会稽王司马昱极为赏识陈操之,要擢陈操之为上品,此事早已风传开来,毛安之自然知晓,只是没想到连林法师这样的方外之人对陈操之也是如此器重,不免有些好奇,心道:“这个陈操之容止俊美,但年纪轻轻,真有如此惊世才华?不过此子倒是镇定,也不问皇上召他何事?当然,他就是问了我也不能说,这是宫中的规矩。”

毛安之与两名卫兵骑马,冉盛也骑马,陈操之则坐在牛车上闭目养神,昨日与陆葳蕤游花山,又写了半夜的《金刚经》,一早又起来赶路,实在有些困倦。

毛安之见冉盛骑术甚劣,全靠两条有力的腿夹得大白马服服帖帖,便笑着指点了一些骑马的诀窍,冉盛读书习字时不甚灵光,但对骑射,简直是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骑着大白马轻快了许多。

毛安之亦甚喜,便一路与冉盛说话,得知冉盛能背诵《孙子》、《魏缭子》,颇惊奇,试让冉盛背诵几段,果然一字不差,又知冉盛能仰射飞鸟、箭术出众,便道:“冉盛,做我的卫兵如何,我保你有好前程。”不等冉盛回答,朝行进的牛车大声道:“陈公子可肯放冉盛出家籍?”

陈操之从车窗里说道:“毛中郎,小盛并非我陈氏仆人,他是自由身。”

冉盛断然拒绝道:“不,我要跟着我家小郎君。”

毛安之虽然爱冉盛猛将之材,但也不能强求,哈哈一笑作罢,说道:“冉盛跟随陈公子去西府也不错,好好历练,莫荒废。”

冉盛对毛安之肯教他骑术,也颇感激,大声道:“多谢毛中郎赏识,冉盛会努力的。”

一行人由东门入建康,径向城北台城而去,台城即是禁城,有一道内城墙相隔,冉盛、来震俱不能进,只陈操之随毛安之入台城,沿遍植细柳的乾河北岸行了半里,来到西省大门外,西省即中书省,魏曹丕始立,是秉承君主旨意,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此时巳时已近,朝会已散,毛安之领着陈操之去见尚书仆射王彪之,王彪之见到陈操之,笑道:“陈操之到了,随老夫去见皇上吧。”

陈操之就又跟着王彪之往皇宫而去,王彪之问:“操之可知皇上何事召见你?”

陈操之道:“不知,正想请教王尚书。”

王彪之道:“我亦不知,想来是你的名声已传入掖庭,所以皇上要召见你,你也不必心怀忐忑,小心应对便是,对了,会稽王也在宫中。”

第三卷 妙赏 第二十三章 东堂见鬼

东晋谓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晋元帝在王导辅佐下立宗庙社稷于建康,以东府为台城,殊为俭陋,元、明二帝,亦未改制,至成帝咸康年间方始扩建,有宫墙内外三重,外重宫墙之内布置宫中一般机构和驻军;第二重宫墙内是中央官署,东侧为朝堂和尚书省,西侧有中书省、秘阁(皇家图书馆)和皇子所住的永福省等;第三重宫墙内才是真正的皇宫内苑,前为朝区,建主殿太极殿和与它并列的东堂、西堂;后为寝区,前为帝寝式乾殿,又称中斋,后为后寝显阳殿,各为一组宫院,都在两侧建翼殿,形成和太极殿相似的三殿并列布局。太极、式乾、显阳三殿和太极殿南的殿门,宫正门共同形成全宫的中轴线,寝区之北是内苑华林园——

中书西省与尚书秘阁分居朝堂左右,陈操之跟随尚书仆射王彪之由西省经过一条长长的甬道来到第三重宫门,侍中张凭张长宗在宫门前相迎,张凭乃张墨之兄,陈操之曾与顾恺之一道到张府拜访,张凭很是赏识陈操之,向王彪之、陈操之二人拱手道:“王尚书、陈公子,请到太极殿东堂稍候,皇上即将驾临。”

侍中原是丞相的属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为皇帝侍从,自汉代以来,地位日趋贵重,常伴君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位居三品,遂成清贵要职。

陈操之第一次入台城,又不知皇帝司马丕究竟何事见召,纵然淡定,心里还是有些惴惴惴不安的,只是东晋皇宫实在寒酸,还不如世家大族的府第豪华,不能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眼前这太极殿是台城皇宫最宏伟的建筑,始建于晋元帝永昌元年,由时任尚书郎的郭璞主持建造,郭璞精于堪舆术,选址建造的太极殿据说暗合洛书九星之象,不料十年不到,苏峻作乱,带兵入建康、焚台城,太极殿与东西楼阁化为灰烬,叛乱平定后,重建新宫,在原址建太极殿与东堂、西省,沿用至今,已历三十载,土木结构的宫殿已颇颓旧,东晋皇室衰微由此可见一斑。

值殿内侍引着张凭、王彪之、陈操之三人入太极殿东堂,堂上两人长身而起,与王彪之、张凭见礼,其中一人对陈操之道:“操之,来,坐于本王下首。”

说话之人疏眉朗目、清隽岐雅,正是会稽王司马昱,另一人乃是侍中高崧。

司马昱看着陈操之微笑着道:“本王昨日与皇上说起你,皇上即便要召见,皇上如此爱才倒是少见。”

王彪之道:“皇上求贤若渴,社稷之福也。”

司马昱一笑,问:“操之,听闻昨日支公请你去谈论佛法,颇受益否?”

陈操之欠身道:“支公神理绵绵,操之得其教诲,大为受益,操之在东安寺又幸遇王右军,得其指点书法,幸甚!”

司马昱疏眉一挑:“逸少回京了吗,操之果然幸运,一日之间得支公、逸少教导——”

值殿太监传言:“琅琊王到。”

尚书仆射王彪之、侍中张凭、高崧都赶紧起身,陈操之也立在座前,只有司马昱安坐不动。

琅琊王司马奕是当今皇帝司马丕的同母弟,初封东海王,司马丕由琅琊王即帝位之后,改封司马奕为琅琊王。

东晋一朝,琅琊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王爵,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前就是琅琊王,所以一旦哪位皇子受封琅琊王,那就隐然是储君之备,当今皇帝司马丕无子,太后褚蒜子便下诏改封东海王司马奕为琅琊王,并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皇室中地位仅次于会稽王司马昱。

琅琊王司马奕今年二十一岁,白皙瘦弱,敷粉薰香,人在殿前,香气已先袭至,向司马昱施礼道:“皇叔祖安好。”

司马昱点头道:“延龄,坐。”

司马昱辈份甚高,是晋明帝少子,司马丕与司马奕之父晋成帝还要称呼司马昱为皇叔。

王彪之、张凭、、高崧、陈操之齐向琅琊王司马奕见礼,司马奕一一还礼,并无一丝骄气,对陈操之微笑道:“听闻陈子重在我皇叔祖府中清谈雅集上一鸣惊人,小王未曾参加,实在遗憾。”

陈操之谦逊几句,瞥眼看到跟在司马奕身后的那个中年男子,葛衫道冠、丰颊多髭,赫然是天师道大祭酒卢竦!

司马奕向众人引见卢竦,语气十分崇敬,这让陈操之暗暗警惕,这个卢竦与他有隙,现攀附上琅琊王,是个祸害啊。

卢竦含笑向众人一一稽首行礼,对陈操之也好似初次相见,笑容可掬,连道久仰,似乎浑忘了当日道上相逢的龃龉。

这时,内侍传声,皇上驾到。

年纪轻轻、精力充沛的皇帝司马丕端坐在御床上,待众人行礼毕,开口便道:“陈操之,朕听闻你是葛洪弟子?”

陈操之道:“是,臣曾蒙葛师教诲,感激不忘。”

皇帝司马丕道:“葛洪在罗浮山炼丹,朕两次派人去请他入京,他都拒绝,朕若不是敬他是丹道宗师,早已下旨广州刺史庾蕴强行将其解送进京了,既然你是葛洪的弟子,那就由你为朕炼制三仙丹。”

陈操之眉头微皱,皇帝司马丕这么着急召见他竟是为了要他炼丹,真是荒唐,当即道:“启禀陛下,臣不会炼丹,臣师从葛师只是学儒学玄,并未涉及金丹大道。”

皇帝司马丕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对陈操之也就没有兴趣了,摇头嗟叹,为自己贵为帝尊却不能长生不老深感无奈。

司马昱与王彪之对视一眼,摇了摇头,皇帝司马丕信方士之言,为求长生,近日已断谷饵药,也就是说饭都不吃了专门吃药,司马昱劝告过几次,皆不听。

侍中高崧谏道:“陛下断谷饵药,此非万乘之君所宜为,陛下兹事,实日月之蚀。”

皇帝司马丕哪里会听得进去,直打哈欠。

会稽王司马昱示意陈操之劝谏,陈操之善辩,又是葛洪弟子,或许皇帝会听从其良言也未可知。

陈操之便道:“陛下,臣曾听葛师言,‘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求方术,皆不得长生’,请陛下三思。”

皇帝司马昱对这个既为葛洪弟子却又不会炼丹的陈操之不甚为礼,摆手道:“汝既不会炼丹,仙道之事,非汝所知。”

琅琊王司马奕这时禀道:“皇上,臣弟举荐一得道仙师——”

“哪位?”皇帝司马丕精神一振,眼望琅琊王司马昱身后侍坐的那个广额丰颊的道人。

卢竦起身稽首道:“臣范阳卢竦,现为徐州天师道祭酒,仰陛下天威,愿效微劳。”

陈操之心里冷笑:“天师道祭酒,说得堂而皇之,好象朝廷册封的官爵一般。”但看堂上其他人,却无异色,显然天师道深入人心,这祭酒是很有威望的。

皇帝司马丕饶有兴致地问:“卢祭酒有何仙术?”

皇帝司马丕最喜的是神秘方术和仙丹,卢竦显然也早有准备,扫视东堂,森然道:“陛下,这东堂有游魂飘荡,贫道一进来就感觉有阴煞之气。”

皇帝司马丕吃了一惊,渴求长生的人不用说是极其敬畏鬼神的,就连会稽王司马昱和尚书仆射王彪之也露出悚然之色。

卢竦神色凛然,如临大敌,郑重其事地问:“修建此殿时可有人死亡?”

皇帝司马丕摇头,却问会稽王司马昱:“皇叔祖想必知道——”

司马昱皱眉道:“太极殿曾被叛贼苏峻焚毁,当时烧死了一个宫女——”

卢竦拊掌道:“是了,便是一个女子阴魂,不过陛下乃万乘之尊,天神护佑,这女鬼也并不凶恶,无妨无妨。”

卢竦说无妨,但皇帝司马丕却还是心惊肉跳,这里是他经常召见臣下之所,有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女鬼经常飘来荡去,虽说他是皇帝,众神护佑,但还是害怕啊,说道:“请卢祭酒务必驱除此鬼,朕有重赏。”

卢竦道:“陛下,贫道担保,此女鬼绝不会危及陛下,鬼亦有善鬼、恶鬼之分,此宫女之魂滞留不散,只为留恋宫殿繁华而已,并无危害,不用驱除,世间鬼魂多有,只有厉鬼才会害人,其余的相安无事可也。”

卢竦越说女鬼无害,皇帝司马丕就越要恳请卢大祭酒施术驱鬼,不然他心不安哪。

陈操之冷眼旁观,看这卢辣欲擒故纵、一派江湖骗子嘴脸,极是厌恶,但上至皇帝司马丕、下至会稽王司马昱、琅琊王司马奕,以及王彪之、张凭诸人,都是信之不疑的样子,只有侍中高崧皱着眉头,显然对卢竦在大殿东堂这般言行颇为不满。

卢竦做作了一番,方始应允驱鬼,说他还有四个弟子在宫门外等候,持有相应的驱鬼器物,请陛下宣其入宫上殿。

皇帝司马丕即命内侍传卢祭酒四名弟子上太极殿。

第三卷 妙赏 第二十四章 鼎沸阴阳鱼

卢竦的四个弟子各捧一个木盒来至太极殿东堂,拜见皇帝,这四位弟子两男两女,都是十七、八岁年龄,戴逍遥巾,穿青布道袍,男的清秀、女的姣丽,叩拜皇帝之后整齐地侍立在卢竦身后,顿显卢竦大祭酒的派头。

据传卢竦在徐州传道,从之者五百余家,这些信徒进献子女钱帛、倾家荡产侍奉卢祭酒,卢竦可谓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犹心不餍足,现在入建康图谋更大的发展,都下贵望颇有事之为弟子者——

卢竦出于北地世家范阳卢氏,汉魏以来范阳卢氏代有高官,与博陵崔氏、河东裴氏、弘农杨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山东六姓,永嘉南渡前,范阳卢氏地位超过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颖川庾氏更不能与卢氏相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