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和离记 >

第48部分

和离记-第48部分

小说: 和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笑了笑,拒绝道:“还是下回罢,我今儿出去走了一趟,有点累了,不过听说《海道算经》是本不错的书,里面好几种算法都是很有用的。”

“是啊,我就在看呢,你既然劳累,也就算了……”钟舟说着,目光落在沈月华脸上,却是愣了一愣。

沈月华刚洗过脸,肤色雪白,一头乌发披在肩头,眉目如画,哪里像是个男人。

他立在近处,此刻又闻到她身上传来淡淡的清香,脸颊一下子就红了。

“你……”他说话不太流畅起来。

“怎么了?”沈月华问。

原来他的声音也不粗,柔柔的,钟舟的目光往下一移,心中又跳出一个念头,他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告辞都没有告辞一声,慌不择路的逃了。

沈月华一头雾水。

过了一会儿,她才想起来,她现在的衣服领子不太高,难道他看出她没有喉结?

这,女扮男装也太难了罢!


、第66章 独行


自从那个晚上之后;钟舟就不来找她了,可目光却总是落在她身上,好似一根滚烫的钉子;

好几回,沈月华看过去;他又把头转了开,像是从来都没有注意过她。

沈月华有些不自在,但也没怎么理会。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又是几个月过去了。

这一日,齐凤娘冲她眨了眨眼道:“原以为咱们的计划天衣无缝,这下可好,原来都晓得你是个女的。”

沈月华一头黑线。

“没法子,谁叫你长得美。”齐凤娘大笑道,“也罢了,只要不说出来,路上方便就行,咱们商队里的都是自己人,无妨。”

说是说无妨,可到底还是不一样了。

钟舟居然让刘次山来提亲。

刘次山用力讲好话:“咱们这钟小弟是再老实不过的人,他早就知道你是个姑娘,可也没有告诉旁人,别人议论你,他还打抱不平呢,这你都不知道罢?这小子,是喜欢上你了,我看你也是独身,不如考虑一下,钟小弟的家也在京城的,说实话,家中还殷实的很呢。”

齐凤娘推开他:“你来瞎说什么啊,两个人都没怎么说话,这就来提亲?”

“要说什么话啊?”刘次山奇怪,“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这特殊情况,咱也算媒婆了,只要沈姑娘肯,等回到京城,禀明一下父母,这不就成了?”

“别胡说八道。”齐凤娘道,“总是不太妥当的,你叫钟小弟别再提这件事了,他家里也是做生意的,这次只是让他出来历练一下,可没有让他找媳妇儿,谁知道家里人会怎么看,没得还让月华受累。”

男人家总是心粗,哪里知晓这些事情。

沈月华若答应了才叫奇怪。

刘次山便也不说了。

齐凤娘看看沈月华:“我虽不知道你有过什么事,可离开京城想来也是不得已,但再过几个月,咱们商队便又要回京城了,你还打算跟咱们走吗?”

商队不是永远都在前行的,总有回去的一天,沈月华一早便明白,也做好了决定。

她笑一笑道:“我自是不会回去的,等你们停在前面几处,我见有合适的地方,便要留下来了。”

齐凤娘很是担心:“你始终是一个女子,可要样样小心啊!”

沈月华道了声谢谢。

其实她穿过来时也不过是个小女孩,虽然有母亲王氏在身边,可也没有帮到什么忙,她总是一个人闯出来的。

现今跟着商队游历了大半年,她对这世界的情况了解更多,就算一个人活下去,问题也不大,但若真的遇到什么危险,也只能是命罢。

总不能因为害怕,就再次回头。

沈月华心想,她需要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等商队到了雍州,沈月华见此地颇为繁华,地方辽阔,州下又有不少乡县,便决定在这里与商队分手。

齐凤娘依依不舍,又叮嘱了许多话,还留下好些的路引给她,这才告别。

眼见商队慢慢行远,沈月华也有些失落。

毕竟与他们相处了大半年的时间,总是会有感情的,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沈月华驻足片刻,去找客栈投宿。

此时,距离她离开京城已经有七个月的时间,在这七个月里,赵兰修也已查到她是跟着商队离开京城的,并且派了人出来寻她。

然而,当那些人找到刘次山的商队时,才发现,沈月华竟然早就不在其中,她留在了雍州。

雍州是个很大的地方,就算好些人搜寻,都很难立刻就找到沈月华。

因为谁也不知道她会去哪个县,哪个乡。

这一耽搁,又是过去了好几日。

等到春暖花开时,赵兰修才知道,他又一次丢掉了沈月华。

她根本也没有停留。

在雍州与商队分开,只是给了一个假象,事实上,她大概只住了一两天,便离开了雍州,不知去了何处。

看来,这一次,沈月华是真的下定决心,再也不让自己找到她,所以处心积虑误导,让他浪费了不少时间,彻底失去她的踪迹。

她现在会在哪儿呢?

赵兰修抬头看着空中悠悠白云,天大地大,她会在哪里落地生根?还是只会当潇洒的落叶,随风飘荡?

他的心里一片空茫。

四年后。

沈月华走走停停,最后来到了永平府的榆县,此处入海一里,三面皆水,青山悠悠,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赶了那么久的路,说实话,沈月华也累了。

她脸颊削瘦了一些,皮肤也黑了,面上风尘仆仆,可一双眼睛亮如星辰,比以前更多了些自信,也更沉稳。

在这世上生存确实不易,可是也有很多的乐趣。

此行,她收获良多,心境也开阔不少。

现在,是该停下来休息一阵子。

她在客栈住了两日,便出来闲逛,顺便想找个糊口的工作,结果在一条名为长清街的街尾处,发现一家纸扎铺在招人。

沈月华喜笑颜开。

她为避免赵兰修找到她,一直都没有在任何一家纸扎铺落脚,都是靠原先的积蓄,或者偶尔兼职销售人员过活,现在看到纸扎,顿觉亲切无比。

而且,已经过了这么些年,她相信自己不会再留下任何踪迹了,就算期间写信回去,她也是当即就离开原先居住的地方,如今在这个偏僻的榆县,做个纸扎铺伙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下便走了进去。

金掌柜看到她来,以为是买纸扎的,便让伙计去招呼。

沈月华问:“你们要招人,不知可有什么条件?”

金掌柜一愣。

沈月华没有女扮男装,正当花信年华,虽说面色有些疲倦,可容貌仍是娇好,怎么看也不像是来当伙计的。

他疑惑的回答:“也不用会什么,勤劳,能吃苦就行了,当然,会基本功的最好。”

沈月华道:“那我可以。”

金掌柜张大了嘴:“你?”

“是。”沈月华肯定的回答。

金掌柜哈哈笑起来:“这位小娘子别开玩笑啊,你真应了,可就要在这里做纸扎的,是不是,你家里有什么人愿意来啊?”

沈月华四处扫了一眼,见地上堆了好些做纸扎的各种材料,便走上去,拿起竹条等物,自顾自的搭起了骨架。

这会儿也没什么生意,铺子里众人见状,纷纷围上来。

“原来是个懂行的啊!”有人惊呼,“看她搭的那么快。”

“是个莲花舟?”

“好像是。”

“她着色了。”

“真漂亮啊,这颜色配的真好!”

金掌柜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莲花舟,在这里有个传说,传闻众生逝世后,若要投胎,须得渡冥河,莲花舟便是渡过冥河的工具,故而纸扎冥器里总会处处见到它的身影。

金掌柜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精致的莲花舟,他脸上露出欢喜之色:“原来是个大师傅,小娘子真愿意来咱们的纸扎铺?”

沈月华道:“大师傅算不上,掌柜的愿意收留,我自然愿意留下。”

金掌柜忙道:“你有这手功夫,自然要留下,可不能当伙计,以后就当咱们铺子的纸扎师傅罢,敢问小娘子芳名?”

“我叫陶宁。”沈月华用了她上一世的名字。

金掌柜生怕她到时候改变主意,连忙雇她在铺子里做师傅,还预发一个月的工钱,有五百文钱。

想来在这么小的地方,也是不错的薪水。

沈月华笑着接纳。

金掌柜又给她介绍铺子里其他的师傅与伙计。

这铺子很小,一共才十几个人,其中还有个不到二十的年轻妇人。

众人一一见礼。

那妇人见到沈月华的本事,早也心生仰慕,热情的过来打招呼:“我叫吴瑛,您不介意的话,我叫您陶姐姐,可好?”

沈月华对做纸扎的姑娘总是有一种特别的亲切之感,笑着道:“好啊,吴小妹。”

吴瑛见她也很大方,更是喜欢了,拉着她去后院:“咱们做纸扎,一般都是在这里做的,陶姐姐,你以前是在哪家纸扎铺的呀?”

“在很远的地方。”沈月华道,“因为出了些事,我才离开的。”

吴瑛听出来一点,心知是人家私事,也就不再问,只给她介绍铺子的情况。

沈月华很快便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铺子正好又接到生意,她也跟着忙了一个下午。

傍晚,她回去的时候,吴瑛也同她一处,眼见她还住在客栈,便好意道:“姐姐,您如今既然定下来了,可不能再住客栈啊,客栈好贵的。”

“是啊,我也觉得贵,不过这不还没有找到住处么。”沈月华看向吴瑛,“不知小妹可有什么好的介绍?我要求也不高,两间房就行了,能烧饭能睡,反正就我一个人。”

吴瑛很是欣喜,又确认道:“只要那么小的地方?”

“是啊,大了我也用不到。”

她邀请道:“那就住在我家罢,我家正好新造了房子,多出来两间,准备租出去呢!姐姐,行不行?中间起了墙隔开的。”

沈月华对这个女子也挺有好感,吴瑛有点儿自来熟,性子活泼,又是她在这儿第一个认识的女性朋友,当下想了想道:“也好,那你带我去看看罢,若是合适,我就住下了。”

吴瑛忙喜滋滋的拉着她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说下本文的长度,大概还有十章完结,我这书虽说是小说,其实算起来,可能只是讲述主角人生中的那么一段经历,但的确也是我想表达的。

总之,本文是我第一次这般尝试,其实成绩很是出乎意料,谢谢大家的支持,没有扑O(∩_∩)O~。

敬请看之后女主男主最后如何破死局,至于大家满不满意,我只能说我已经尽力了Q_Q 。


、第67章 变故


榆县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好些人互相都认识;见到吴瑛,大娘大婶子,小姑娘都伸手打招呼;吴瑛也都笑着一一回礼。

二人很快就来到一处民宅。

这是一座有点儿像农家的土院;前后有很大的院子;中间一排房屋;又大又开阔,左右还种了桃树,梨树;开得热热闹闹;让沈月华想起她刚穿越来那会儿,自家也是这般感觉,只是房子比这个差多了。

就像吴瑛说的,他们家是才造出来的,黑瓦白墙,簇新干净。

沈月华四处走了走,看看,很喜欢。

吴瑛笑道:“那姐姐就在这儿住下罢。”

沈月华主动说道:“还是按照原先你收的租钱,若是便宜了,我可不好意思住。”

吴瑛倒也爽快:“行,不过既是姐姐住,姐姐要煮饭,我这里柴火给姐姐免费用。”

沈月华高兴得笑:“好,那我就先谢谢了。”

两个人在一家铺子里的,总有互相帮忙的时候,沈月华也就不推辞了。

不过她有些疑惑,因为吴瑛家里除了她,一个人都没有,在客堂,她发现一张凳子上搭了一件男人的衣服,旁边放着针线笼,应是她丈夫的,那么,难道这里就他们小夫妻两个住?

“吴小妹,你们家还住了谁呀?”她开口相问。

吴瑛便叹了口气:“就我,我爹娘早就去世了,相公又在海榆那里守关,几个月才回来一趟。”不过她很快又笑了,“幸好遇到姐姐,以后可不冷清了。”

听说她相公是当兵的,原来还是镇守海榆关的士兵,可吴瑛没有提她的公公婆婆,莫非也是已经去世了的?

沈月华倒也不好问,反正就吴瑛跟她这么住着,挺好,清清静静的,她也就在此地安家了。

说到那两间屋,床是有的,灶台也是新起出来的,简单的家具也有,第二日,沈月华只去家具铺买了一个衣柜,面盆架,木桶,木盆几样,便算是全了。

此后,日子平平淡淡,她后来也见到吴瑛的相公,是个黑黑瘦瘦的年轻小伙子,有点体弱的感觉,看着不像是会打战的,两个人的感情很好,但沈月华同吴瑛相熟之后,有次问起她相公的父母,吴瑛脸色变了变,不愿意多说,后来她就再也没有提过。

一晃九个月过去。

铺子因为有沈月华的加入,很快就打败了县里其他两家纸扎铺,生意蒸蒸日上,金掌柜很高兴,给沈月华加了两百文工钱。

晚上,沈月华把钱数一数,原来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