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和离记 >

第35部分

和离记-第35部分

小说: 和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新兴旺起来。

“沈掌柜,到时候做好了,还麻烦您亲自送过来,可成?”

沈月华一怔,往常他们是从不要求她送的。

“老夫人从来没见过牡丹园,想看看呢,也不晓得是不是要加做几样,反正,沈掌柜尽量早些做好了送来。”

既是生意上的事,沈月华自然一口答应。

在就中元节前几日,楚王在皇宫之内发动叛变,他想利用地理优势,直接带兵去明荣殿,胁迫皇帝立储。因为皇帝病重,指不定哪日就驾崩,加上周王是嫡次子,楚王为防突变,故而抢先下手。

结果人还没到明荣殿前,就被吕步青抓了起来。

皇帝得知,气得吐血三升,病情又再告急。

楚王的命运可想而知,被贬为庶民,从此幽禁起来,再也不见天日。

朝堂风向忽然就转了。

全都转向了周王。

不过这乃理所当然,周王虽说不受皇上宠爱,可到底也是皇上的亲儿子,皇后权衡再三,觉得自己也应举荐他。

首先,皇后这辈子就只一个儿子,便是太子,可惜已经去世,余下的皇子全是别的贵妃所出,但现在景王,楚王先后出局,剩下的便只有周王了。

其次,假如不立周王,便要在皇帝的几个子侄中去选取,或者又是皇叔,可这不符合历来规范,也对皇后不利,想皇帝到时候撒手而去,新帝又不是她儿子,他们家族的利益如何保证?就是皇太后的位置恐怕都要让出来!

再次,经过皇后观察,周王为人宽厚,每次进宫,对谁都礼貌恭敬,外头名声也极为不错,假如这时候她抬举一下他,将来周王登基,必会记得她的恩情,她这皇太后也是当的稳稳的。最重要的是,周王的生母已经去世,他现在的娘亲,也只有她了。

如此深思熟虑一番,皇后坚定了想法,当皇帝说起立储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就提到了周王,但皇帝并没有立刻做下决定。

可是,他也知自己身体不好,立储乃是大事,一旦出点差错,一个国家也可能就此被毁,所以皇帝很是慎重,专门招来亲信的人去彻查周王。

然而,周王一直洁身自好,就算有人与他作对,可竟是一个大的污点都难以发现,至于些许小的,人无完人,就算禀告上去,也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皇帝听到此结果,老怀安慰,又满心忧愤。

周王原是他最不喜欢的儿子,结果却成才了,长在身边的几个,不思进取不说,还敢对自己老子对手,想谋朝篡位!

作为父亲,他显然是失败的。

皇帝虽然不甘,但还得要尽早做出抉择,最终还是大笔一挥,昭告天下,立周王为太子,即刻迁入东宫。

周王亦是不卑不亢,宠辱不惊,行为举止与先前并无二样,又再一次博得了众家好评。

至此,赵兰修方才放下心来。

谁料,这一松懈,人就病倒了。

傍晚,珊瑚打开门,只见赵霖扶着赵兰修立在门口。

珊瑚惊呆道:“怎么回事?赵大人怎么了?”

“病了,也不肯去医馆,非得要来这里。”赵霖叹气,但他也拗不过主子,只得带他过来。

“哦,哦。”珊瑚有些不知所措,“我去告诉掌柜一声。”

等到沈月华知道,这两个人已经到门口。

赵兰修径直往她的大床走去,摸到床边,整个人往上一躺,立时昏睡了过去。

沈月华目瞪口呆,回头看向赵霖,训斥道:“他这个样子,你不给他请大夫,还真领他过来?你是怎么当他随从的?”


、第48章 决心


赵霖眼见她发火;也是有些退缩;忙去拉赵兰修。

结果这人原本就比他高大,这会儿更是沉得跟什么似的;丝毫不动。

赵霖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小声道,“小的现在也搬不动他了,您就让爷在这里歇一歇,可好,小的就是把爷弄醒了,他也还是不走啊。”

沈月华叹口气,又看了一眼赵兰修。

他的脸颊发红,眉头紧簇;看起来像是病得不轻;当下便道:“你现在去请个大夫来,记得别请惯用的。”

那几个惯用的大夫都是经常去赵家的。

赵霖应了一声。

“家里可知道他在哪儿?如今看着天色也不早了。”沈月华又问。

赵霖连忙回答:“最近爷回去的都晚,常不在家用饭的,老夫人也晓得他事情多,不太追究。”

沈月华摆摆手:“那你去罢。”

赵霖快步走了。

她坐到床边,见赵兰修就这么朝天睡着,便把被子拉过来给他盖上,又把他鞋子脱下来,放在床前的踏板上。

虽然,往常他也有劳累的时候,可是却不会像现在这般。

沈月华清楚的记得,就是在那三年里,也从不见赵兰修病过。倒是和离之后,她遇到两次,一次是在允州,这次又病到她家里来了。

莫非是因为皇上立太子的事情?

他到底也是个人,哪儿有那么多的心力,要顾着这头,又要顾着那头?瞧着脸也是削了一些,更是清瘦了,沈月华看了会儿站起来。

玉珠小声道:“掌柜,今儿饭菜怎么准备?”

“多煮些罢,菜清淡点,再熬个米粥。”

玉珠点点头,跟珊瑚出去了。

两人走到厨房,互相看一眼,玉珠长长叹了口气,担忧道:“也不知掌柜的怎么办,说是说和离了,可赵大人这样,掌柜的也难做,倒是不好硬拉了出去。哎,可惜掌柜身体不好,不然多好一桩姻缘,如今弄得……”

珊瑚本来话也少,更是不知道说什么。

赵霖很快就请了大夫来。

大夫说是受凉,又因心事重,多日疲累,这一染了风寒,人就吃不消了,不过倒也不至于危及身体,只服用几帖药,在家休养数日即刻。

赵霖感谢一声,亲自送出去,又去抓药。

隔了一个多时辰,赵兰修才醒过来。

空腹饮药不好,沈月华取了一个床上用的矮几,端了几样小菜,一碗粥,叫他将就着先吃了。

他见她态度温和,便笑着吃起来,又时不时的看她,眉眼间俱是欢喜。

沈月华端着饭菜,却吃不太下。

她的心里酸酸的,像吞了几个酸橘子一般,差点就打出嗝来。

等他用完,她就叫珊瑚端来药汤。

“方子在赵霖那儿,你回去还是照着服用,这两日就不要上衙门了。”她叮嘱,放了一颗蜜枣在他空了的饭碗里,又指着一件较厚的外衣,“赵霖取来的,你穿上再走。”

他点点头,把药喝了,又吃起蜜枣。

玉珠进来,把矮几子搬了,与珊瑚去了外间。

赵兰修望着烛光下,坐在床边的沈月华,一时觉得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二人亲密和谐,就是拌嘴儿都很少有的,好像就能这般,一直到天荒地老,到死了,两人还葬在一起,结成连理枝,这样,生生世世,也不会分开。

沈月华避开他深情的目光,淡淡道:“你也该走了。”

“再等一会儿,我许久没见着你了。”他却不自觉。

她站起来,退后了几步,直直的立着道:“也是你病了,我才待你如此,上回可不是说笑,再有下次,我不会见你。”

赵兰修的心顿时凉了一半。

起先还当她有所改变,原来比之前还绝。

“你我可有协议的。”他提醒。

“可盖了官府大印呢?”沈月华道,“你若不服气,大可去衙门告我。”

他气结,掀开被子下床,却瞥见她床头放着的玉瓶,伸手便拿了下来,仔细一看,竟是还没有开过。

“你没吃?”他语气严厉了几分。

沈月华抿紧了唇。

他逼近过来:“我说了就算不为我,对你身体也是好的,你为何不吃?”

“因为是你送的。”沈月华微微抬起下颌,“我已经想明白了,咱们之间还是算了,生不生得出孩子,都不会复婚。”

她说的很慢,也很坚决。

在这一刻,他能感觉到她的决心。

赵兰修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平静道:“这事儿以后再说。”

“没有以后了。”沈月华看向他,“赵兰修,你何不大度些,祝我再找一个如意郎君呢?咱们这样,已无此必要。你有你的阳关大道,我也有我的小石桥,各走各的罢,你下次来,我绝不会再见你。”她又一次强调,“绝不会,你现在回罢!”

她的言辞好像一把把飞刀戳过来,毫无虚发。

赵兰修几乎要失去理智。

“可是又发生了什么?”他疑惑,她为何突然变得那么无情。

“没有,是我自己决定的。”沈月华一字一顿道,“自从那个协议之后,已是一年,此前你说无法一下子分手,难道一年还不够么?你愿不愿娶妻亦无所谓,我还有我的人生要过,赵兰修,我绝不会再等你了!”

赵兰修静默片刻,忽而笑起来:“沈月华,你以为你说了这些,我便要听吗?”

“听不听是你的事,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

她的语调比这秋日还要凉薄。

赵兰修拿起高几上的外衣,搭在手臂上,“这次谈话我当没有听过,沈月华,你最好记得,我说过你不要逼我。”

她没有回应。

他大踏步的走了。

沈月华走到屋檐下,眼见他跟赵霖的身影不见,才对两个丫头道;“以后他来,再不要开门,不管说什么。”

玉珠惊愕。

眼见刚才二人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竟然一下子就决裂了!

她犹豫了下道:“赵大人要见掌柜,就是去铺子也见得到的。”

沈月华点点头:“没错,所以我明儿还得吩咐那几个,不过,铺子终归不一样。”到底是公众场合,她叫他走,他难道不走?

他们之间,是该有个了断了!

周王立为太子,皇上病重,想来,新帝即位也是不久的事情,到时候,他定是青云直上,正是大放光明的好时光,何必再纠结于此?

她什么也给不了他,而他也一样,什么也给不了她。

何苦再继续下去?

索性一了百了!

她握了握拳,给自己打气。

第二日,沈月华照样去铺子,告诫了几个徒弟一番,又跟王宝善讲了,若是赵兰修来,就说她不在。

众人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嘴。

牡丹园很快就做好了,她提了去西平侯府。

老夫人见到了,上来看了又看,嘴里啧啧称赞:“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纸扎,哎哟,这哪儿是纸扎呢,就跟那些画儿一般,该放在家里做摆设的!”

“老夫人谬赞了。”沈月华笑道,“始终还是粗活儿。”

“不粗,不粗,瞧着多精致。”老夫人感慨,“难怪侯爷要在你这儿定,确实好,在咱们临安,都没有你这样的手艺的。”

贺允宁听说沈月华来了,忙跟西席请假一会儿,跑进来,脆生生叫了声:“干娘!”

老夫人便瞧瞧沈月华:“你也是该叫我干娘,没得老夫人来,老夫人去的,倒是生疏了。”

沈月华尴尬的笑了笑:“干娘。”

贺允宁扑哧笑了起来,拍手道:“干娘叫干娘,真好玩!”

沈月华便改口道:“义母。”

这下老夫人也笑了。

“外头走走去。”她吩咐丫环婆子,“去园子里摆置一下。”

那些人应一声便走了。

等到三人去到园子,吃食一应俱全,全放好了,还有长条几,高椅,小杌子,放在草地上的锦垫子都有。

此时牡丹已然陆续凋谢,但还有别的花儿,也尚能赏看。

老夫人兴致很高,还请了几个唱小曲儿的,一时,琵琶声,琴声,婉转的歌声,萦绕耳边,极是热闹。

贺允宁坐了会儿,老夫人就叫他去念书,他不太乐意,求着沈月华道:“干娘留下吃饭,我就去,一会儿还找干娘。”

沈月华没说话呢,老夫人就道:“自然是要吃饭的,难得来一趟。”

贺允宁便高兴的走了。

沈月华问老夫人:“此前听雷管事说,老夫人是不是要加定几样纸扎?”

老夫人摆摆手:“牡丹园也够了,玉琳就最爱这个,她这人啊,活的清淡,视钱财为粪土的……”她顿了顿,不再提伤心事,“你也来过这儿几回了,倒是看允宁身边那些个奶娘,丫环怎么样?”

她冷不丁问这个问题,沈月华微微一怔。

“侯爷虽然能文能武的人物,可对这些事情都不太懂,叫其他人管着,又哪里有那么精细,这些,总是要女人家才能清楚。”

沈月华便想起那奶娘,笑了笑道:“其实义母不必担心,允宁心如明镜呢,什么都知道。”

“哦?”老夫人惊讶,“他还知道这些?那是不满意他奶娘了?”

沈月华点点头。

“这孩子,为何不跟侯爷说呢?”

“怕侯爷找个严厉的,允宁到底还是孩子。”沈月华心知那奶娘不好,幸好贺允宁自个儿晓得,她也没有机会跟侯爷说,如今老夫人提起来,她便道,“义母若不嫌我多嘴,我是觉着,还是换一个为好,且他身边那些丫环,也是要调整的。”

老夫人道:“原本就是想问问你,何必拘束了,我也正有此意。那奶娘仗着养了允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