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不可不知的致富心经:穷人穷在哪 >

第6部分

不可不知的致富心经:穷人穷在哪-第6部分

小说: 不可不知的致富心经:穷人穷在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人之所以喜欢在众人面前显得〃寒酸〃,是怕让人看出自己有钱,免得招来麻烦;穷人之所以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是怕让人看出自己没钱,丢了〃面子〃。
现实生活中,最能为穷人挣来面子的事,可能就是红、白喜事。婚礼与葬礼往往要动用他们的积蓄,甚至还要透支欠债。
一般来说,婚礼是否有〃面子〃,往往要通过当天的热闹程度、酒宴的规模、来宾的数量来确定,而为了满足这些面子,花的钱肯定不会少。婚宴花费虽然很大,但当事人毕竟还可以从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好处,如心情舒畅、来客礼金等等;而奢侈的葬礼则纯粹是一种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的活动,死人是没有机会享受了。其意义与其说是表达孝心,倒不如说是为了不使儿女〃丢面子〃。
对于富人来说,财源广进,明里出,暗里进,多些应酬和花费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靠〃天〃吃饭或靠工资养活自己的穷人来说,这显然是一种负担。
对于硬〃撑〃起来的面子,虽然表面风光,实则内心苦涩。为了婚礼的盛大隆重而欠下许多的债,因为〃面子〃毕竟不能顶债,生活质量下降在所难免。
有这么一个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傻根儿的母亲临死前怕送葬花钱欠债太多,告诉傻根儿死后不发丧,否则就是不孝。傻根儿依嘱行事,偷偷葬母。不料走漏了风声,众亲戚纷纷而至,指着傻根儿的鼻子破口大骂:〃混账东西,连母亲的丧礼费都不肯花,要你这个不孝顺的东西有什么用?〃〃你这个畜生不要面子,我们还要呢!〃更有的亲戚要动手上房揭瓦拆房。最后,傻根儿只好屈服,重新举行了所谓在小山村有脸面的葬礼。亲戚们流着兴奋的眼泪窃窃私语:〃这下可为我们争来了面子,傻根儿娘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可怜的傻根儿却因此欠下了4000多元的债务。
〃面子〃是套在穷人脖子上的枷锁,穷人为它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
  
第16节:第三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穷人的面子太值钱(2)
2.越穷越注重面子,有了面子没了机会
穷人总是不能拉下脸,〃丢人的差使〃他们不去干,宁可守着破饭碗发牢骚。〃大钱赚不来,小钱看不到眼里〃是穷人普遍面临的问题,就像根刺横在咽喉,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颇值得穷人一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小王丢掉了工作,在街道上摆起了地摊儿,他自己觉得挺充实,卖东西卖得十分起劲儿。但是老婆却反对小王这样做:〃我单位里的人看到你在街上摆地摊儿,都笑话你,弄得我好没面子。〃最具有讽刺意思的是,如今小王成了富人,而笑话他的那些人却下了岗。
有时候,人越穷越注重面子。穷人讲究面子,有时候比富人还要讲究。
爱面子的问题,几乎成为所有穷人的共同心态。林语堂在《中国人的脸》一文中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这句话就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穷人的这种心理特征。
鲁迅先生也在《说〃面子〃》一文中说:〃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人们的面子观念往往是与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职业相称的。自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不屑于经商,他们的面子只是与学问连在一起;而中国的商人,他们的面子也跟财富密切相关。人们在心里都有一种对自己的定位,与这种定位不相称的行为,他们就认为〃丢脸〃了。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虚荣心和面子观念。
为了面子,许多人失去了机会。学习上或生活中不懂的问题,不好意思去问,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自己困难的时候,本来可以寻求帮助,碍于面子不提出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工作中有提升的机会,碍于面子而失去机会等。
因为爱面子的人更多地考虑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常常迷失自我、失去机会。
3.打肿瘦脸充胖子,欲盖弥彰自欺欺人
爱面子的心理往往让穷人戴上自制的枷锁,打肿了脸也要充胖子。打肿脸充胖子当然是给别人看的。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这种人对现实的认识不足,不甘于在人前〃掉价〃,所以就会自欺欺人。其实,〃胖〃还是〃瘦〃,谁不明白?〃打肿脸不是胖〃,即使你能硬撑一时,可又能瞒得了多久呢?
有一朱姓青年,是个爱面子的人,手头虽说不宽裕,可总是爱〃露露脸〃,今天东家要嫁女,明天西家要娶亲,前面的邻居生小孩,后面邻居的小孩过生日,无论谁家遇上红白喜事,不要人家来请,他就怀揣〃礼包〃登门了,他说:〃礼多人不怪,关系就是靠这打下来的。〃原来并不厚实的家底哪经得起这番折腾?有时连买化肥、农药的钱都拿不出,只好四处借钱。
农民老张以前极少与人应酬,一年难得出上两次礼,家中购置了电视机、空调、冰箱等,日子过得还挺殷实。可他在村上却总感到抬不起头,原因就是他出礼少,什么〃小抠油〃、〃不结人缘〃等难听话灌了他一耳朵,弄得连说媳妇也困难。被人一开导,老张学乖了,咬着牙,大把大把地花钱出礼,以买回个〃好名声〃。
特别是有些男人,在请客时,慷慨大方,出足了风头。突然想起钱包,于是悄悄地到厕所掏出钱数数……东摇西晃地回家。不想第二天一早,麻烦事来了:〃你这个人,还要不要家?〃这样的男人,在我们周围是相当普遍的。但请夫人们手下留情,当他酒醒之后,不等你开口,他自己先懊恼不迭了。
作为堂堂的男子汉,最让人瞧不起的就是〃小气〃。逢得有人一碗迷魂汤灌下,男子汉嘛,就得有个干大事业的气派,怎么能在金钱上斤斤计较,太小家子气啦!
穷男人请客时,都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宰相肚子〃,那是小气的女性们所无法理解的。或许女人会辩解:〃胡说!我咋这么小气?你一个月才挣几个钱?〃
此话说得对,然而原因也就在这里。只因工资挣得少,男人们才很爱当家做主请客送礼,平时都是慎而又慎地勤俭持家,难得有机会请一回客,谁都想神气神气,这恰恰是一种希望忘却自我的心理因素在作怪。
  
第17节:第三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穷人的面子太值钱(3)
人们常说,女人有虚荣心。其实,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说,这种毛病是没有性别界限的。潇洒的小伙子与姑娘外出,明明可坐公共汽车,却鬼使神差般向〃的士〃扬起了手,本来几毛钱的开支,一下用去了两三天的工资。漂亮的姑娘,你明明知道自己脖子上是一根包金项链,却向别人夸耀成24K纯金项链。邻人有了彩电,我们不能没有;问清多少寸,差半寸也不行;听说人家换了大冰柜,咱也得〃更新换代〃,看看是什么牌子的,咬咬牙,啃上半年咸菜,也置上它一台,牌子一定不能比他们的差;听说楼上的邻居给孩子买钢琴了,我们的孩子智力投资也不能差,没有钱借钱也要给孩子买一架。
刚到工厂上班的小王,爱上了同厂的姑娘玲玲,为了赢得她的爱情,他把每月的工资花个精光,不得已瞒着玲玲去帮一个朋友运货赚钱。一天晚上,在运货的路上丢了20件衣服,这本来够糟糕的了,但如果小王能向货主、向玲玲说明情况,也许能有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可他偏要〃打肿脸充胖子〃。他隐瞒了丢衣服的事实,对货主说:〃这批衣服挺时髦的,送送亲戚朋友正好,我全买下了。〃买是要付钱的,可他哪有这笔钱呢?东挪西凑,还是差一截子。终于,他的手伸向不该伸进去的地方。结果,面子没挣着,女朋友也吹了。
还是〃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好吧,你是〃胖〃还是〃瘦〃,大家心里都有数,〃打肿脸不是胖〃。超前消费一旦囊中羞涩起来如何是好?再说,若因此成天关起门来喝酱油汤子就咸菜,搞得〃人比黄花瘦〃,那才不值得呢!
4.虚假手段遮穷相,自设障碍难以翻身
穷人只有哪一天,把面子问题看开了,穷人的机会也就来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诱导穷人不要自尊,面子和自尊是不同的,有时候,有了自尊不一定有面子,有了面子也不一定就有自尊。
清康熙年间,有一位读书人,父母过早去世,单身一人。家距镇上有十来里路。他认为自己是读书人,自恃清高,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类似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读书人每天起床后,就穿着一件多年来未换的长衫,不过比孔乙己的长衫要干净得多,来到镇上喝酒,与别人聊天。这位读书人与孔乙己不一样,孔乙己是一副穷酸相,而他特别爱面子,始终装着一副阔绰相,逢人便吹自己家有多少多少钱,但是,这位〃阔绰〃的老兄也常常在镇上的酒店欠上几十文钱不等,酒店的账也从未结清过,当然其〃合理〃的借口多的是。有一天,这位〃阔绰〃的读书人正在向别人大吹特吹他家如何富有,有多少金银财宝时,被路过的一个小偷听见了。
晚上,小偷就跑到读书人家去偷东西,当撬门进去后才发现读书人家什么东西都没有,除了一张破床外,连一条凳子都没有,四壁透风。〃哼,还到处吹阔绰,他妈的比我还穷。〃小偷正咕哝着。读书人被家里的声音惊醒了,发现有小偷,而这时小偷也发现了主人已醒,拔腿就朝外跑。
读书人未来得及穿外套,拿起枕头下的一个小袋子就追了出去。
小偷发现主人追出来了,就越跑越快,读书人发现小偷跑快了,就咬着牙在后面猛追。这样,一个在前头跑,一个在后头追。过了一段时间后,两人都实在跑不动了。跑在前面的小偷已从跑变成了无力地走,最后竟坐在地上喘着粗气说:〃主人大哥,饶了我吧!别再追了,我实在跑不动了。〃
读书人也上气不接下气地一屁股坐在小偷对面:〃小偷大哥,求你不要再跑了,我也实在是追不动了。这里我还有一点碎银子,请小偷大哥一定笑纳,如果小偷大哥嫌不够,我改天一定再补上。〃说完,读书人忙将一小袋碎银递过去。
这时,小偷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主人大哥,你这是啥意思?〃
〃没啥意思,只请求小偷大哥帮个忙,千万不要在外面说我家里很穷。〃读书人说道。小偷暗自高兴:天底下居然有这种好事让我碰上,也有这样的傻瓜。小偷连忙接过读书人递过来的钱说:〃没问题,请主人大哥放心,绝对为你保密。〃小偷说完,一拍屁股走了。
  
第18节:第三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穷人的面子太值钱(4)
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不少!
5.穷人不要假清高,放开手脚不要顾忌
文人不但怕丢面子,也怕失败,也许人太聪明了,做什么总是会想到多少后果,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翻身也就不可能了。清高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清高只会使你变成一个穷书生,而不会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又有财富的人。
对于知识,穷人有很深的感触。但有些事实却让他们十分茫然。例如:为什么有些人没什么文化,却富了起来,一个人连请假条都写不好,他居然还办了一个很像样的公司,其资产少说也有上百万,每月固定现金流收入就有十几万,他还兼做一些房地产生意,而一些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挣的钱只能养家糊口混日子。
这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和学校里,根本就没有教你怎样致富的课程,而致富的知识都是在校外、社会上或家庭中学会的,所以就算你是博士毕业,你的致富能力也不一定比得上,甚至远远不如那些连请假条都写不好的人。另外,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比没文化的人更讲究面子,一个没文化的人,你叫他去捡垃圾,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干得还挺高兴。他在社会上混,比你更圆滑,更转得开及更会处理各种关系。而一个大学生你叫他去修鞋,他绝对不好意思,最好是到机关,或到公司去上班,但拿工资怎么会大富呢?所以,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一定要懂得利用自己的资源,尤其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应该比没有知识的人更容易致富。法国著名画家凡高,现在他的画在世界上拍卖到几千万美元,可生前他是个连老婆都娶不起的穷人。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他只懂画画,而不懂得利用自己的绘画天赋这个资源,让钱流进自己的口袋,也许他没考虑过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价值。现在许多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为什么没有富,其实跟凡高差不多,就是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才华和知识这个资源,让钱流进自己的口袋。
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计较好恶的心思过于分明,就会觉得没有一件物品合适,读书人不应过于清高,那样就会孤立于众人之外,许多现象都是社会中确实所在,只要不是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