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 >

第27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水大,不能翻石头,如今水浅了,一翻里面好几个螃蟹。

    这还是杜榆无意中发现的,所以找了大哥和二哥去翻石头。

    要说这螃蟹吧,虽然有两个大钳子,但是只要把这两个钳子给按住了,螃蟹就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了。

    “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壳,有啥好吃的?”眼看着孙子们弄了一木桶这个东西,齐氏觉得完全是浪费,螃蟹这么小,里面蟹黄都估计很少很少,吃了有个什么劲儿?

    不过说归说,齐氏还是让胡氏他们给爆炒了,好歹比青菜要有味道不是?

    杜榆他们最开始没有人跟着一起弄,可是几次之后,村里的孩子们都去翻石头了,那河里的螃蟹就越来越少了,那时候杜榆也不过去了,过去了也只能捡到零星半点的。

    夏天,本来农活儿也不多,除了早上和傍晚需要放水之外,没有别的事儿,杜有贤在养伤,看起来已经好的很了,杜有忠把书本又拿了起来,除了教两个儿子外,把杜榆也教上了。

    齐氏本来想说些什么的,被杜老爷子给说了一顿,齐氏想着大儿子这没有了差事,心里郁闷,有书看就看吧,免得到时候憋出病来。

    安定的日子就这样过着盛暑,午睡的时候,知了是不要命的叫唤着,杜榆恨不得在自家老槐树底下放个席子睡觉。她家院子里的两棵老槐树,也有二十几年的树龄了,枝繁叶茂的。

    春天槐花出来的时候,还有一股子香味,他们家里还做过槐花饼子,味道真不错,虽然是粗面的。

    晚上杜家是在槐树底下吃饭的,放了一大张桌子,又凉快又惬意,除了有蚊子来骚扰以外。

    杜榆身上容易招蚊子,简直是一天不咬几个包就不成,吃饭的时候,不拿个蒲扇打着就不成。

    那蚊子专门盯着杜榆咬,有时候她就恨不得在蚊帐里面吃饭,这个时候也没有蚊香之类的。

    倒是有艾草,可是点着的时候,烟熏火燎的,也不方便。

    镇上有卖用艾草做成的香饼,专门驱蚊的,可是价格贵,不是他们这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

    胡氏就提议,以后晚上吃饭早一点,傍晚就可以,免得天色黑了,这蚊子就起来了。

    要说这蚊子吧,人家活动的时间都是晚上,要不然怎么又叫夜蚊子,白天一般不出现,杜榆想着,是不是要弄些金银花之类的,做一个香囊放在身上,这样蚊子就不会专门朝她身上招呼了。

    金银花也是可以驱蚊的,还有薄荷叶,这两样东西,山上和地头都是有的,薄荷叶一般是在田野里长着,杜榆也认识。金银花就更不用说了,是个药材,往年还有人采了卖到镇上的药铺里,价格还不算低呢。

    说干就干,她可不想一个夏天就直接成为蚊子的美食。

    最后等杜榆的这个香囊做好了以后,戴上了,发觉效果还不错,杜榆不由得有些佩服自己,别的不说,利用天然的条件,来让自己好过一些,还不用花钱,越想越觉得美啊。

    她自己做了一个还不打紧,也想着给家里的人多做几个,反正她采的金银花和薄荷叶都还多,杜榆不是没有想过用这香囊去卖点钱啥的,只不过自家爹说了,有钱的人,买的比这个要好的多,而且效果也比这个强,没钱的人呢,人家没有钱买这个,不会自己做?何况,这也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东西。

    于是这个赚钱计划就泡汤了。还被自家爹说了,她一个小孩子不应该操心赚钱的事情,家里这么多大人,哪里就靠着一个小姑娘赚钱去了?

    要真是那样,他们家的男人就别在这活下去了。所以不让杜榆再琢磨这赚钱的事儿。小姑娘,就该多玩多笑的,不应该多想这些大人的事儿。

    看来,杜榆想着能发财致富的雄心壮志是不成了。她那些见识什么的,完全不顶用,唯一比这边的小姑娘们多了一个优势就是她识字儿,还能写字,可是别人也不会让她写字赚钱那。她这个悲催的,真是就是个废柴啊。

    作为一个小姑娘,消息不灵通,说出来的话也不让人信服,表现的妖孽一些?你傻不傻啊,啥叫妖孽?世上聪明人多了,你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你就是再聪明,又聪明到哪里去?

    最可气的是,杜榆以前的专业是英语系的,你让她把这个专业如何发挥的出来?不能对着一群人说鸟语吧。

    好在她以前在乡下住过好几年,对一些家常农村菜熟悉的很,还有自己平时也是会做饭的。但是这个时候,做菜的样式也很多了,她只能找些这个时代没有的做菜的法子,还有自己看得生活小妙招,这才有了点用武之地。

    不过,很快,杜榆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天,齐氏是兴冲冲的回来的,她发现去了白马寺以后,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这不,连水车也下来了,虽然这是大家共用的,可是不妨碍齐氏的心理作用啊,所以她就去了白马寺又还愿去了。

    本来还想叫杜榆也跟着去的,但是杜榆想着上次自己跟着奶奶一起去,那个不舒服啊,所以不想跟着了。

    好在齐氏也没有坚持,还是自己一个人去了。

    这一去呢,就带来了一个消息,原来七月十五,中元节要到了,很多富户要在白马寺上香。

    这本来和他们杜家没有啥关系,可是呢,有的人家还需要供奉在佛主面前的经文。

    “这不,就有一家,还差几本,刚好是他们家的小姐,看这也来不及了,就想着让差不多的小姑娘能帮着写几本,到时候供奉到佛堂上。本来要是那个绣出来,更是好,可是这绣出来不是花的时间更久吗,所以只好先写出来了。”

    齐氏一想,这不刚好那就是给他们家赚钱的吗?她家小孙女正好也会写字,于是就毛遂自荐,自己给定下来了。

    “娘,这给佛主供奉的,让别人写会不会不够诚意?”胡氏问道,不会是那家的小姐自己偷懒,所以才这样吧,先不说赚钱的事儿,到时候得罪了佛主,那不就得不偿失了?

    “不会,我问了以前也有这个事儿,只要心诚,就没有事儿,再说他们也不是让人白干活儿,是给了钱的,就不算是偷懒,关键是这会写字的一定要是差不多的小姑娘,这样佛主才领情。”

  
 第45章 面试

    也就是说对方人家是出了钱的;不是不劳而获;好救济了穷人;是一个大功德。

    所以还是有诚心的。这里的诚心,是要写佛经的人,每写一个字;就要在心里念叨这是给谁写的。

    不过这心里念叨没有念叨;谁会知道?这不是瞎扯吗?于是主要还是要付钱,也算是接济了穷人;佛主自然心中有数。

    “咱们这一片;穷苦人家的丫头,谁家会让她读书认字?咱们家就是;所以合该我们赚钱;你把

    榆儿那丫头给捯饬捯饬,明天我们就去让人看看,这一本书有五百个钱呢。”

    这就是要去面试了!胡氏忙说道:“娘;爹不会同意的。”

    “你爹那个人,就是迂腐,读书为啥不能去赚钱?就他那样的,要不是有我张罗着,早就穷的只喝西北风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说了算!”

    胡氏回去把这事儿跟杜有忠一说,杜有忠听了,倒是没有反对,他自己不是什么迂腐清高的人,早年也偷偷抄书给书坊的人赚过钱,只是女儿还小呢。会不会太累了?

    结果杜榆听了,还真是同意了,赚钱谁不想啊,她家如今爹没有了一个月二两的银子,生活质量大大的降低,“爹,我这样,不仅能赚钱,还能把字给练好呢。”别人家肯定会提供笔纸和墨等物,在自己家,这些东西就少见。

    因为价格太贵,买不起,她也就是在草纸上写过。好在她还是有以前会写字的优势,总算是写的不错了,当然,是这个年龄段来说的。

    一本五百钱那,十本就是五两银子,嘿嘿,一想起自己能赚那么多钱,杜榆就兴奋起来。

    “好吧,明天你和娘一起,带着榆儿过去,榆儿,你要是不喜欢,就不要答应下来。”知道女儿一直为赚钱操心,这次还真是顺了她的心了。

    对了,杜有忠也想起来了,他可以去县城里,看看县里有没有书坊需要抄书的,好歹也能赚点钱,不然在家里也不成样子。

    这就是杜家的一个优势了,杜老爷子那年轻的时候,读了十几年的书,总算没有白读过,现在不就慢慢的转化成钱财了?

    这乡下,真正的能花钱让人读书的少之又少,因为那是极其花钱和烧钱的行当。

    所以读书人就是受人尊重,从心里都敬畏。

    当初杜榆在大姑那边,把小姑娘们的名字写下来,就让大家对她很敬佩,更不用说杜老爷子这种了。

    杜老爷子考功名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才把这个理想传承给下一代和孙子辈,可惜,经济大权不掌握在他手里,他也只能把自己所学交给儿子和孙子们。

    杜家的人是免费就学到了字,也算是杜老爷子的一个丰功伟绩。

    齐氏虽然说不用管杜老爷子,可是这事儿却是瞒着杜老爷子的,想着等把钱拿到了,就是他知道了,还能咋样?

    这老头子就是太迂腐了,光读书有个屁用?要不是她这么精打细算的,家里早就喝西北风了。

    不过齐氏算是第一次对读书有用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像以前一样,老是觉得读书就是浪费,要不是因为杜老爷子是免费教儿孙们,她哪里会同意儿孙们学认字?早就给呵斥住了。

    齐氏让胡氏给杜榆穿好一点儿,起码不能补丁加补丁的。杜榆心道,要是自己穿的补丁加补丁的,说不定人家还会更怜惜呢,不过这话也只能是在杜榆心里说说而已,要是说出来,保不齐又

    是一顿敲打。

    “去了不要给我露怯,大大方方的,问你啥话,别乱答知道不?”其实对杜榆说道。

    杜榆点头,这次去白马寺竟然不是走着去了,让五叔直接用驴车送过去的,待遇也提高了,齐氏还画了一个饼给杜榆,要是她真的拿下来这个活儿,到时候给她买好吃的。

    杜榆心道,您还真是哄小孩子,她可不是吃货。杜榆准备说贴心话,“我不要好吃的,到时候拿了钱,给爷和奶奶吃就好了。“

    齐氏果然心花怒放,“哟,这还懂事了,那就好好的表现!”

    齐氏是相信自己的孙女能胜任的,还好,在这小丫头学认字和写字的时候,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哪有今天的好事儿?

    白马寺很快就到了,齐氏带着胡氏和杜榆七拐八拐的,拐到了一个僻静的厢房,这该是白马寺香客们歇息或者暂住的地方。门口还站着一个婆子,见到了齐氏,竟然主动打起招呼来了,然后看了看杜榆,问道:“杜家婶子,这个就是你那个孙女?”

    齐氏忙福了福身,笑着说道:“就是我那孙女,您看咋样?”

    “哟,长得挺白净的,不过要知道咋样,得进去试试才能说,杜家婶子,你跟着我去吧。”

    齐氏又介绍胡氏是她儿媳妇,那婆子也笑着点头,没有说啥,一会儿杜榆被领进来了一个房间,又见到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媳妇,这女人穿的比那门口的婆子要好多了。

    估计是个管事的,听那婆子说话,就也点了点头,让人把笔墨纸砚给端了上来,意思是让杜榆写几个字,她要看看。

    齐氏突然就紧张起来,这万一写不好,那这事情不就没有指望了?

    杜榆还真怕自己的奶奶给狠狠的说一句,‘给我好好写’,那样跟威胁一样,她不喜欢这样。

    反正她什么水平就表现什么水平,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字估计也不会写的太好,她发挥正常就成了。

    等杜榆放下笔,那媳妇仔细看了一下,有些意外,要知道她是打听了这个齐氏的底细的,不过是个乡下的婆子,听她说自家的孙女会写字,她还以为这齐氏是在吹牛。

    要知道乡下就是男孩子读书都很少,更不用说女孩子了,就他们府上,也是重男轻女的,姑娘家能写几个字就好了,不当睁眼瞎,这乡下人没有什么钱,难道还有钱教女孩儿读书?

    这不是笑话吗?所以她今天本来就没有抱啥希望的,可是这个小姑娘是会写字的,而且写的好不错,在她这个年纪的,都是好的了。

    这样她就放心了,她家小姐生了一场病,都来不及写佛经了,可是要是不写完,到时候在佛主面前供奉不上,那就成笑话了。

    别的小姐也不完全是自己写,有的也是让自己的丫鬟代笔,可是这丫鬟写,也不算个什么了,所以他们就想了这个法子,小姐的祖母一向是怜贫扶弱,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