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305部分

明扬天下-第305部分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不够凶狠,所施加的军事压力不够?

郑芝龙真的退守台湾的话,短期内还真奈何不了他,指望他去打鞑子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事已至此,秦牧也只得下令衢州的刘芳亮和温州的袁宗第加紧部署,时机恰当之时立即攻打仙霞关和分水关。

从浙江进入福建,有两条路。

一条是从浙江东面的温州南下,经分水关入闽。

另一条是从浙江西部的衢州南下,经仙霞关入闽。

在这个年代,仙霞关这条入闽通道要比分水关那条重要得多。

钱塘江水系和闽江水系都是我国重要的水系,江南的商品物资乘船通过钱塘江,可到达浙西衢州南面的江山镇,然后上岸,由挑夫们挑过两百四十里长的仙霞古道,到达福建的浦城县,这里有一个闽江水系的重要码头,货物在此再次上船,就可以顺着闽江直达福州;

换句话也就是说。走仙霞岭入闽,从杭州到福州只需要走两百四十里的陆路,其他路段都可以通过水运。

如果走东面的分水关,从杭州到福州全程抬一千多里都是陆路,而且同样多山,货物多得靠肩挑手抬。

相比之下,哪一条路更重要就一目了然了。

也正因此,扼守仙霞古道的仙霞关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仙霞关现在掌握在郑家手上,为了能顺利夺取此关。秦牧让军器监加紧制造一批火箭弹,开春后如果能赶制出一两百枚火箭弹,秦牧相信应该足够夺取仙霞关了。

郑家主要是水师利害,陆战方面他们缺少大军团协同作战的经验,战力只能说是一般般,一但失去仙霞关这样的要隘,郑家军绝对守不住福建。

另一方面,这也使得秦牧对海军的建设更具有迫切感了,在没有与大臣商议的情况下。他乾纲独断,下旨在温州、宁波、杭州等沿海一带再招募一万名水兵。

同时将大秦水师正式更名为大秦皇家海军,并贴出招贤榜,招募海战方面的指挥人才。

别小看“水师”与“海军”这两字之差。它的变更明确地表明了秦牧要建设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另外在海军前面增加皇家二字,可以增强海军的荣誉感。

同日,秦牧还紧急召见了顾容,也就是当初自称忠义王、人称顾三麻子的海盗头子;

大秦的海军严重缺乏外海作战的经验。郑四海虽然出身登州水师。但明末登州水师那几条破船,也就能在风平浪静的渤海湾里游弋一下,郑四海还真谈不上有什么海战的经验。

反而是顾容这个海盗出身的家伙。长年飘于海上,还与郑家舰队干过几仗,虽然被郑家打得土头灰面,但失败也是一种经验不是;

而且他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实力相差郑家太大,并不见得是指挥无方,否则早被郑芝龙给灭了。

顾容尽管做过海盗,但一向盗亦有盗,生性还真有几分忠义,只要他认准了你,便不会有二心,可两肋插刀。

有意思的是,一见面,这货施完礼就对秦牧说道:“秦王,臣听说您的皇宫才几个美人,臣还有几个日本娘们,保证是原封货,就当是臣的一点心意,全献给秦王了。”

秦牧噗的一声,一口茶全喷了出来。

“他娘的顾三麻子,你想噎死本王是不是?本王想要的话,也要日本的公主,要你手头那几个烂货做什么?”

“是是是,是臣欠考虑了,请秦王恕罪,以后臣一定去日本,给秦王抓几个公主回来。”顾三麻子挠着头嘿嘿傻笑,脸上的麻子坑坑洼洼,还真是坑人。

“顾容,别装了,你再装本王也不会赞你憨厚,好了,知道这次本王召你来是为什么吗?”

“秦王可是想走海路攻打福建?那敢情好,臣请为先锋。”

“你觉得现在凭咱们皇家海军的实力,打得过郑家的舰队吗?”

“这。。。。。。。。。”

“顾容啊,不瞒你说,在咱们海军当中,现在只有你指挥过海战,对海况也最为熟悉,本王对你是寄予了厚望啊,这次招募的一万水兵,本王打算全部交由你来训练,希望你能把他们训练出个样子来,你需要什么,本王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我只有一个要求,让这支海军能打仗,打胜仗。”

“全部交给我?”顾容指着自己的鼻子,不可置信地问道。

秦牧肯定地点点头说道:“没错,本王要晋升你为海军提督,这一万水兵一个不少,全交给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本王殷殷期望。”

啪的一声,顾容跪倒在地,呯!呯!呯!三叩其首道:“秦王如此信任我顾三麻子,我这条命,今后就是秦王的了,我顾三麻子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秦牧欣慰地说道:“本王相信你是个忠义之人,才会用你,起来吧,望你今后多用心钻研海战,要虚心学习西洋人的战法,争取超过他们。有朝一日,本王要让我大秦皇家海军,扬威四海,开创出比郑和七下西洋更辉煌的历史,这些就靠你们的努力了。”

“臣,死而后已。”

送走顾三麻子,秦牧终于可以歇歇,安心过个年了。

回到顾含烟的小楼,清清静静,她绣的张宏的《青绿山水图》已经基本完成,画图近景高松掩映,板桥横涧,水雾迷濛的山谷间有一士人在观瀑,深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韵。中远景奇峰壁立。工笔重彩,用色厚而不腻,妍而不俗。

顾含烟的绣工精妙绝伦,已到了难分是笔墨还是绣工的地步,秦牧本身就很喜欢山水画,喜欢那种悠然淡远的意境,看了自是赞不绝口。

顾含烟婉婉婷婷,被他赞得喜中带羞。

“对了含烟,你这画绣新奇独到,为顾家独创,就叫顾绣吧。”

“顾绣?仍叫它画绣不好吗?”

“顾绣好,现在外头不都讲个品牌意识嘛,叫顾绣,代表的是顾家出品。啧啧,真是让人百看不厌啊。本王要是不做王了,有你这样的手艺,也不愁吃不愁穿了,这一幅绣工拿出去卖,至于能卖个一百两。”

“秦王又胡说。”顾含烟轻嗔一句,那种温柔的姿态是那样的自然,如同江南的水一样清澈柔软。

这个水一样的江南女子,一举一动总能带给秦牧一种平宁烫贴、安详静谧的感觉,让他远离军政的烦恼,远离烟火的味道。

他上前拥着顾含烟的香肩,轻轻吟诵道:“野有蔓草,零露潯狻S忻酪蝗耍逖锿褓狻e忮讼嘤觯饰以纲狻!R坝新荩懵稙彏彙S忻酪蝗耍袢缜逖铩e忮讼嘤觯胱淤申啊!

有诗有画,这才叫诗情画意。。。。。。

ps:封推了,今日三更,略作答谢,答谢各位兄弟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的万一。还是那句话,没有兄弟们的支持,想上封推是不可能的。在此,再次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

兄弟们手上有月票、推荐票的,也请投下来祝贺一下吧!今天大喜的日子,别让人家捅了菊花才是。。。。。。。。。。。。



第472章明亡带给知识分子的反思

秦淮水悠悠,千年不尽流,它承载了六朝风雨,却依旧波澜不惊。

河上的画舫里,方以智烈酒一杯接着一杯,带着五分醉意满怀感慨地吟道:“繁霜如雪孤南征,莫道能无故国情。斥抱揄方始大笑,牵牛负轭总虚名。凌云久动江湖气,杖剑时成风雨声。海内只今信寥落,龙眠山下有狂生。”

尤其吟咏到最后两句时,他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落寞,坐在对面的黄宗羲听了,也不禁叹息一声。

在复社四公子中,其他三位胭脂气都比较重,只有方以智刚健清凌,意志坚定,一心想着施展胸中抱负,以扶国匡政为己任。

现在天下大势已经明朗,不出意外的话,大秦一统天下已成定局。方以智一早就奔走武昌,在八股论坛上舌战群雄,名声不可谓不大。

从秦王对一些名士扫榻相迎、不拘一格录用人才的情况来看,他应该是个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帝王;

但奇怪的是,秦王对方以智这样的人才不但不予以提拔录用,反而还施以大板,这其中肯定是另有隐情。

画舫悠悠地驶入了莫愁湖,放眼望去,清光浩渺,雄城巍影入波来,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在。

黄宗羲为方以智斟了一杯酒,徐徐说道:“密之兄满腹经纶,矢志报国济民,之所以怀才不遇,恐怕另有原因。”

方以智颇为不平地答道:“我知道,想来定是钱谦益等一大批人奴颜婢膝,认贼作父,使得秦王对东林心存成见,斥之如弊屐。”

以前大家对钱谦益,都尊称牧斋先生,现在方以智直呼钱谦益姓名,可见对他的所作所为是十分鄙视的。

黄宗羲沉默了许久。颇为沉重地说道:“密之兄恐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王排斥东林,东林半数之人降清只是原因之一。前些日子,我曾与顾宁人有一席长谈,从他口中听到秦王与其谈论时事时的一段话,听完之后,密之兄大根就知道秦王排斥东林的深层原因了。”

“秦王的话?还请太冲兄赐教。”

“据顾宁人所说,他与秦王论及明季之事时,秦王曾有这样的言论: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开始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

到明中叶之后,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屏弃了自秦汉以来‘内圣外王’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体用不分;

世人纯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只重节操不重才干,造就了一大批只会与‘异己’分子划清界线、天天大搞道德批判。余则一窍不通的道德卫士,以至大明江山之状况江河日下。崇祯帝缢死煤山,未尝不是因为这个‘正’字。”

听完这番话,方以智脑中嗡的一下。差点炸开来,这么重批判彻底颠覆了他原有的思想框架,是他难以接受的,他正想辩驳。黄宗羲摇了摇头说道:“密之请听我把话说完,秦王后面还有一段话,密之兄若是我。听了这段话只怕更加受不了,秦王这段话说的是在下的恩师。”

“秦王竟拿念台先生来说事,这也太过份了,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还请太冲兄告知一二。”方以智所说的念台先生正是刘宗周,在读书中有着极极崇高的威望。

“时至今日,愚兄还有何说不得,秦王原话如下:念台先生是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学问渊博、品行端方的正人君子。和福建铜山的石斋先生备受东林、复社人士的景仰。

流风所及,人们往往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只要念台先生与石斋先生诸君子掌握朝政,大明就有中兴之望;

其实,两位先生都不是治国的栋梁之材。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

他们毕生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完美。由于这种完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往往显得矫情做作。崇祯帝曾下旨召石斋先生入京奏对,其时正值多事之秋;

然石斋先生为了表现自己进退有‘廉耻’,他连‘君有命,不俟驾’的儒家信条也丢在脑后,从被任命为四品官太仆寺少卿起,必三四辞而后受事。

考虑到交通不便,使者穿梭于道,因循经年他才雍容有度地进京任职。这正如俗语所说急惊风遇着慢郎中,想依靠这种人挽救危局无异是缘木求鱼。”

念台先生指的是刘宗周,石斋先生指的是黄道周,诚然,这两人绝对称得上是道德君子,但时至如今,就连方以智自己,也不认为此二位先生是治国的栋梁之材了。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

弘光时,曾起用刘宗周为左都御史,他上疏说,淮抚路振飞把家眷送出城外是倡逃,可斩也;高杰、刘泽清率军南逃,可斩也。

当时江淮诸臣中,只有路振飞敢于同南下的大顺军抗衡,对明朝而言可谓忠心耿耿。刘宗周却以总宪的名义上疏建议处斩;高杰、刘泽清手握重兵,又以定策拥立之“功”新邀封爵,前后矛盾,根本没有可杀之势。

在方以智看来,刘宗周谓刘泽清等可斩。不错,刘泽清固可斩;但当时南京无兵无将,势若累卵,刘宗周发此危言,不但不足以壮国威,实是取祸之道。

至于黄道周,更不用说,在福建隆武朝出任首辅之职,但结果是隆武一朝毫无作为,他组织的两三千扁担军也是一击即溃,不但救不出隆武,反正让整个隆武朝陷入了深渊,诚然,这些不全是黄道周的错,但他作为首辅,深受隆武依重,难道就没有半点责任吗?

黄宗羲作为刘宗周的学生,现在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番话,显然也认为秦牧并没有说错。

东林党人非常崇尚刘、黄二人,流风所及,也都推崇以道德治国,看重是大臣的品德,不管你才华怎么样,只要私德有所亏损,立即口诛笔伐,必欲逐之而后快。

本来一腔怒火的方以智沉默了,他当初不正是这样吗?划分大臣时,不是先以道德利刃切割清楚,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