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310部分

正德五十年-第310部分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铅弹一项,却又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真要是打起官司来,连个罪都没办法定。

这几个月间,铸造出来的铅弹已经是达到了五百万枚,平均到每支燧发枪上,也是足有两千枚左右的数量,这些铅弹,如果没有旷日持久的战事的话,支撑个一年半载是绝对没问题了。

而本来计划要调拨给连子宁的那些贱民,也已经组织地方上的官员进行迁移,但是考虑到这一百五十万贱民都是江南人,不习北方水土,而现在已经入冬,东北苦寒之地,若是就这样去,只怕大半都要冻死。而且此去喜申卫,一路上困难重重,乱兵盗匪层出不穷,也很不安全,带着他们上路,也生怕出什么差池。连子宁是准备把他们带到北方开发大东北的,可不想让他们半路上就被杀光冻死了。

是以商议一下之后,便决定,先让这些贱民做好迁移的准备,等明年开春之后,天气变暖,再行迁移,到时候连子宁定然也把盗匪给肃清的差不多了,也是安全。

除了军中事之外,国家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其中第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就是,安南布政使司,又反了。

安南也就是后世的越南,素来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古越从秦朝时候便是中国领土,当时称为百越。始皇帝派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平定岭南,彻底的把这一块儿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之后千余年,中原王朝都保持着对安南的控制,设立行政区,和其他地方一般无二。包括安南一词,都是来源一中华,这是唐代初叶的事,当时越南是中国安南都护府管辖。后来唐末天下大乱,中原板荡,无力南顾,安南遂叛乱,从中华分裂出去。之后北宋孱弱,无力征伐,只得坐视。

不过安南虽然分裂出去,但是由于东亚地区特种地缘政治下形成的人们对于强者的一种从心里崇拜和服从的普遍现象,他们依旧对中原王朝较为恭顺,朝贡从未断过,便是王朝的国王更迭,也要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才会在法理上具有效力。所以安南一直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后来元朝派大军征伐安南,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在南方的丛林中栽了大跟头,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大明跟安南打的交道尤其多。

而大明跟安南的交道,基本上就贯穿在一个人身上。

英国公张辅。

永乐三年,张辅晋新城侯。永乐四年,以右副将军从征夷将军朱能进军安南。途中朱能卒,张辅升征夷将军,领众自广西凭祥进兵,与左副将军沐晟合兵攻入多邦城,因画狮蒙马冲击,兼施神机火器破守军象阵,乘胜克东都也就是后世的河内、西都也就是后世的清化。永乐五年,大败安南举国之兵二百余万(明史载为七百万)于木丸江、富良江等地,俘安南太上皇黎季,改安南为交阯。由此安南大定,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二,户三百十二万,口近两千万。六年,振旅还师,进封英国公。七年,安南再叛,陈季扩自称大越皇帝,张辅以征虏将军率军攻安南,在吉利深山追获大越上皇简定,迫使大越皇帝陈季扩乞降。永乐八年班师,练兵宣府、万全,督运北征。九年,与沐晟合兵再攻伪降复起的陈季扩,败守军于月常江。至十二年,俘陈季扩,班师。十三年,任交阯总兵,平息陈季扩余部之乱。十四年冬被召还。

张辅先后四至交阯,威名远震。

不过就算是这等猛将也没办法办挺那帮反骨仔。

刚刚一撤兵,安南就又反了……然后就是再一次的镇压,再一次的反叛,之后十数年,大明朝数十万精锐勇悍的士卒,便陷在了安南这个大泥坑里,不得脱身。每年战死的士卒数千上万,每年运往安南的钱粮军饷,不计其数,就好像是后世的越战一样,大明朝陷入安南战争的泥潭无法挣扎,给朝廷和民间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之后明军数次作战不利,明宣宗朱瞻基偏重于文治,跟他爹一样对文官很是重新,对连年战争感到厌倦,杨士奇等大臣乘机进言,宣宗竟然极为短视地决计罢兵,诏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军八万余人北返,罢交趾布政使司,安南遂由中国版图中再次分出作为中国的藩属国。

按理说也就这样吧,大明和安南相安无事,你派使节进贡,我给你名分,大明朝得了面子,安南得了实惠,所以自宣德朝之后这么多年,也就没什么大的战事。

但是又偏偏有人兴风作浪,正德四十九年,安南阮氏王朝第十三代王阮光赞,自称大越皇帝。

正德哪能忍得了这个,立刻派镇守云南的沐国公率领云南大军并广西十余个卫所共二十万大军南征安南,和百多年前一样,在大明朝的大军之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安南全境。正大的跟永乐一样,都是沾点儿好大喜功,不想继续把安南当做藩国,而是准备将其改为布政使司,这开疆拓土之功,可不就落在了自己头上?

所以朝廷建立了安南布政使司,设立流官管理,而为了安抚当地人,不少官员甚至包括布政使司的三把手右参议都是由安南人充当。

一看朝廷秩序确立了,沐国公率领大军回云南,结果他前脚刚走,那些当地官员便打着复兴阮氏王朝的大旗,把明朝派去的官员杀了个干净,重新举旗自立。

皇上大怒,连连下旨申斥,责备沐国公剿匪不力,令他戴罪立功,带领大军再次出征……战事已经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和上一次的势如破竹相比,这次就显得格外的艰难。

明军讶然发现,往日物资匮乏,武器落后的安南军,装备也变得精良了,物资也充足了,甚至连打仗行军,都是变得有章法了。

毫无疑问,安南布政使司这一次的重新叛乱,和现在中南半岛上三大国,高棉王国,吴哥王国,暹罗王国是分不开的,安南的叛乱,处处都透着他们的影子。

大明朝这些邻居们可都不弱,单说此时的吴哥王朝一个,便有步兵三十万,骑兵五万,象兵五万,战象数千头。

这是南方的战事,而临近冬季,草原上的寒冬降临了,草原上的冬天一来,大明朝北方的劫难就又到来了。

每到冬天,草原上大批的牛羊冻死,物资短缺,为了生存,位于东蒙古草原的鞑靼和位于西蒙古草原的瓦剌,以及位于辽北大草原上泰宁卫和朵颜卫,便是纷纷派大军南侵打草谷,掠夺大明的子民、财物、女子、金帛、粮食等等,一切能够掠夺到的东西。

唯一的例外就是福余卫,他们已经有很多牧民改行种田,再加上先是掠夺大明,之后掠夺女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再有连子宁暗中和他们的交易,倒是不虞无法度过严冬。

西到肃州,东到宣府、大同,九边重镇,狼烟四起,战火频仍。

而位于大明最西边,西去嘉峪关一千九百里,镇守大明边陲的哈密卫,也隐隐有了不稳的气象。

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事之冬。

而在这时候,连子宁也要率人北上了。

他必须要赶在大雪落下之前赶回去,否则的话,大雪封山封路,在东北寸步难行。

工部的工匠和柳华腾的工匠们在中间,连子宁带来的骑兵和唐奕刀的二百骑兵游弋在外围,作为保护。庞大的队列已经缓缓开动,连子宁正在和自己的家人辞行。

夫君北返,清岚带着已经被连子宁收入房中的几个妾侍相送。

新婚燕尔,最是好的蜜里调油的时候,这些日子,除非有特别重要的公事,他和清岚基本上都是赖在一起,天下最妙事,无过于画眉者。经过他这些天的旦旦而伐,清岚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还是那般温婉可人,但是脸上,已经是褪去了青涩,带上了少妇的几分妩媚和莹润。

刚刚成亲便要分别,清岚心里自然是很舍不得的,但是她毕竟是大妇,是正房夫人,连子宁一走,她就是全家的主心骨!虽然不知道暗地里哭了多少次,但是面上却还是冷静安然。

连子宁眼神在小青、康素、康凌、清岚身上一一扫过,除了清岚,几个女子都是面色悲戚,却还得强颜欢笑,让人看了煞是心疼。

“老爷,在前线好好打仗,好生建功立业,莫要担心家里。”清岚上前为连子宁正了正衣领,笑着说道。

“嗯!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这些时日,家里上下操持,做的井井有条,多亏你了。”连子宁轻轻攥紧了她的小手。

新婚第二日,连子宁便带着她回了京南大营的总统府,那里,才算是他们真正的家。清岚果然很有一套,府中上下事务,安排的很妥帖,而对待康素几女,也是很宽容,甚至还主动提出来让连子宁纳她们为妾。

“老爷说哪里话,这是我应该做的。”清岚对站在一边的琥珀交代道:“琥珀,老爷就交给你了。”

琥珀道:“夫人请放心吧!”

此去喜申卫,又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回来,连子宁身边没个人伺候着,妻妾们都不太放心,而且连子宁一个血气方刚的大男人,总是有需求的吧?总不成让他去搞基啊!总要有个人伺候着,于是,这个差事,毫无疑问的落在了跟随连子宁最久,他身边大丫鬟出身的琥珀身上。

其他几个人都是羡慕的不得了,尤其是小青,因着她年纪小,连子宁还没为她破瓜,心里更是不平衡。

“我走了!”

连子宁咬咬牙,忍了这儿女情长,转身上马,一提马缰,提声喝道:“出发!”

琥珀也上了一辆轻车,马夫驾驾声中,马车呀呀而去。

连子宁被数十侍卫簇拥着,绝尘北去。

他这一走,清岚及几位娇妻美妾,隐忍许久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湿了衣襟……

第四卷烽火山东三八三战争!战争!

腊月初八,在经过了一番艰苦的长途跋涉之后,连子宁终于率领大军回到喜申卫。

紧赶慢赶,还是没能在大雪之前回来,事实上,还未到柱邦大城的时候,就已经是大雪铺天盖地的落下来,整个东北,此时已经是白野茫茫,天地一片。

武毅军卫指挥使陈大康、熊廷弼率领麾下数百军官,迎出三十里。

安顿了琥珀,稍加休息之后,连子宁立刻下令在城主府议事。

与会者包括武毅军诸多军官,随同连子宁到来的工部员外郎全旸全大人,唐奕刀,乃至于柳华腾的大公子柳浮生等人。

但凡是现在这个集体中有些权力,担着责任的,都在这里了。

连子宁扫视一圈儿,先开口道:“诸位,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大人,是工部员外郎全旸。本官已经向皇上请了旨意,皇上特意下令工部在喜申卫设立矿监局,这位全大人,便是矿监局局正,此次是带着一万余名工匠,来咱们喜申卫开采矿产,冶炼铜铁的。呵呵,全大人的到来,可是帮了咱们的大忙啊!以后大家都是同僚了,多亲近亲近,莫要生疏了。”

全旸就是这一次带队来喜申卫的工部员外郎,大约四十来岁,一张脸黝黑黝黑的,跟个乡间老农也似。这一路奔波,他一身官袍也是有些破旧,看上去很有些落魄,他站起身来,木讷着一张脸四下里点点头,便算是跟大伙儿见了面了。

然后又是坐下,木在那里不说话了,一双眼睛直愣愣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座的武毅军众军官,也都是纷纷见礼,有些机灵的,却是听出了大人的话外之音。这全大人,明显就是朝廷的人,跟咱们可不是一条心,大人说要多和他亲近亲近,估计说的是反话。意思是凡事悠着点儿,可别什么都往外头说。

连子宁又介绍柳浮生:“这位是山东柳家的柳浮生少东家,此次专门来咱们喜申卫开设武器工坊,以后的武器,就可以就近采买。你们有些之前也是见过的。”

柳浮生笑着起来见礼,礼数周到,滴水不漏。

连子宁又向大家介绍了这一次从京城拿到的援助,大伙儿一听朝廷调拨了几十万两白银,又是要移民过来,都是大为振奋,而且现下铜铁也有了着落,很快士卒们的装备就能准备齐全。

正说着,全旸忽然站起身来,向连子宁拱拱手道:“伯爷,请恕下官插嘴,下官以及所属的工匠如何安排,还有矿监局设立的事宜,还请伯爷示下。下官好赶紧去办。”

见他打断了连子宁的说话,不少武毅军军官都是面带怒色,心道,这腌臜官儿也太不知礼。

连子宁却是不以为杵,这一路下来,对于全旸的性子,他已经很是了解。这全旸,更像是后世的技术型官员,说白了,就是个技术狂外加工作狂,在赶路的途中,连子宁曾经邀他去自己车中下解闷儿。因为行路颠簸,棋子不断滑动,连子宁曾经向他提过一嘴,为何不在车路外面包上一层橡胶,减轻震荡,结果全旸听了之后,先是呆愣半响,然后便是一阵兴奋的原地跳脚,接着便是舍了连子宁,蹿下车去,开始研究起来。这一路上,便是痴痴呆呆的研究这玩意儿,做了不知道多少试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