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294部分

正德五十年-第294部分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得漂亮,众人都是含笑叫好。

马大象又道:“这大马哈鱼,别的都不成,就是清炖为最好。嘿嘿,小的献上这条大鱼,祝伯爷您独占鳌头,为京中来的天使,接风洗尘!”

“好,说得好!”掌声雷动,然后便有士卒送来长柄的木勺,为众人分别称上鱼汤鱼肉,把鱼头切给连子宁,众人分食这条大鱼。

连子宁用筷子了一口,轻轻品尝,果然是鲜美无比、

在这儿呆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子宁对这个年代东北的富饶有了极深的印象,前世的他从典籍中的只字片语中也能知晓一二。只不过却没想到,未曾经过人类污染破坏的大东北,竟然是富饶到这种程度。

大学里他有一个舍友是东北人,曾经给他讲过六十年代的北大荒是何等的富饶美丽。

说起来,东北是北有粮仓,南有渔场,东有果园,西有牧场。这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山珍之乡,这里还拥有中国最广袤的没有沙化的肥美草原和占有绝对优势的野生动植物。

后世的东北,粮食是天下一绝,粮食质量好,口感好。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十分肥沃,加之开发较晚,土壤肥力更充足,因为过于肥沃,以至于种地的时候经常会有不施肥作物都疯长的现象,秸秆疯长不打粮食怎么行?实在是东北才有的甜蜜的苦恼。

再说水产,只说野生的水产,东北地区江河纵横,东北部更是湖汊密布。黑龙江是北方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黑龙江及其松花江等支流以出产野生鱼类著名,而且是冷水鱼,口味自然更好。呼伦湖、贝尔湖、兴凯湖、月亮泡、查干湖、松花湖等湖泊也水产丰富,查干湖的碱水湖鱼类味道更是别样,不是中国内陆的五大淡水湖可比。

东北的野生鱼种类繁复,而且大鱼多,鱼大了就浑身都是宝,鱼肝、鱼脸、鱼唇、鱼肠、鱼皮都是菜。根据连子宁同学的说法,在40年代,和人一样高的大鱼成囤成囤地在市镇上卖。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的鲑鳟鱼就出产在黑龙江,清朝末年都可以捕到3000斤的进贡皇家,到了解放之后可也捕捞到几百斤的。

过去黑龙江下游的渔民说过:“我们这噶哒(地方)到江里整条比牛大的鱼很随便!”。

在东北,为了捕一条鱼,往往能一张大网往往就要几百人拉,由此可见其气象到底如何?

黑龙江特别值得一提的支流就是乌苏里江,水产极为丰富,鳌花鱼、鳇鱼、胖头鱼、鲟鱼、东珠(珍珠)等闻名全国。还有特产大马哈鱼,最大的长达四、五米,重达七、八百公斤。这种鱼在鱼汛中数量极多,简直达到惊人的程度,据《黑龙江志》记载:“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驱之不去,充积甚厚,当地人竟有履鱼背而渡者。”踩着大马哈鱼的脊背就可以走过浩瀚的黑龙江,敢问世界上那条江河渔群能密集到这种地步?乌苏里江每年有四个多月结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变成了雪橇飞驰的平滑大道,但仍可凿冰捕鱼。

东北俗话讲“三大香”——开江鱼、回笼觉、二房妻。第一就是开江鱼。因为经过一冬天的冬眠,鱼体内的脏污已经全部干净,自然做出来非常鲜,自然就成了淡水鱼中的极品。开江鱼以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中的为上品。连子宁的同学是长春的,说就在不到十年之前,开江之后的四五月份,在长春还经常可以吃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野生鱼,切鳇鱼肉就像切牛肉一样,切上一片就3斤多了,用来炖土豆,十分鲜美。

鱼的利用在东北赫哲族这里已经出神入化,鱼皮裙,鱼皮大衣、鱼皮书……,便是长江流域的“鱼米之乡”的人们也无法想象吧。

当年清末放松边禁,闯关东的移民曾这样赞美东北——棒打獐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这绝对不是夸张,甚至在我在黑龙江的农村,即使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仍能见到这样的景象。

东北的冬天是白色的世界,各种动物找不到吃食,就到人类聚居的地方来。根据老人们的回忆,说那时候抓野鸡根本就不用出院子,山鸡总是围着农民家的院子转,想得到些食物。晚上,这些山鸡为了避免冻死,把头钻到雪堆里,于是农民们便一手拎着条麻袋,一手一只山鸡,扔到麻袋里。黑龙江盛产土豆,就拿山鸡炖土豆吃。

狍子这东西,爱凑活人,人们刚去东北的时候,狍子经常就傻乎乎的凑过来,让人一棒子挥过去就给打死了。所以东北话里面有傻狍子,傻狍子的说法。后来被人杀的多了,狍子也学精了,但是还是好逮的很。大雪过后,人们拎着棒子出门追狍子,狍子腿短,在雪地上蹦来蹦去,一步一陷,追上之后立即打死,拖回家去。

夏天抓鱼,一不用网,二不用钩,拿筐到河里去舀,忙活半天能抓几十斤鱼,根本吃不了,然后挨家挨户送,拜托人家帮他吃鱼。秋天一到,庄稼成熟,农民背着步枪,下地收玉米,野猪、黑熊也下山抢粮,为了保卫这些玉米,很多黑熊命丧枪下。连子宁那舍友的父辈说是他们自幼没少吃熊掌,他爹说也感觉不到什么特别。现在想来很感心疼,为了几百斤玉米,杀了那些动物,真是得不偿失,但当时的人不这样看,那时的政府鼓励猎杀。

东北生态的转折是解放之后的七十年代,一方面,知识青年的到来,加上中苏关系紧张,全民皆兵,先对野生动物来了一场扫荡;再者普遍使用农药,毒死了很多飞禽,于是,飞禽走兽集体迁徙,定居苏联,苏联垮台后入了俄国籍,再不敢踏进国门一步了。

清朝发祥在东北,入主中原之后,长期实行封禁政策,不让汉族迁徙东北,这造成了东北人口少、生态好。晚清时代俄国垂涎东北,为了抵制俄国,清政府鼓励汉族前往东北开发,掀起了闯关东的热潮。在清政府官员的回忆录言道,他们在冬天经常看到农民的院子里放着老虎、黑熊等猎物,东北的冬天是天然的大冰箱,猎物放在院子里,一则冷冻保存,二则放只死老虎,狼就不敢上门捣乱了。

东北南部的辽阳,开发早,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生态环境已经比不上黑龙江了,但是那个时候太子河上还有放鱼鹰的,七十年代之后,河里就仅剩下蝌蚪了。那个丝时代有寄卖商行,随便哪一家墙上都能挂着几十张老虎皮在卖,标价不过六七十元一张。

到了后世的东北尚且如此,更别说现在了。

连子宁当初听他那同学说的时候,也真是半信半疑,现在算是真信了,自从在喜申卫驻扎下来之后,这一个月仓库里面的粮食都没咋动用,都是在野外逮的。别说他们这些官长,就算是普通的士卒,也是顿顿狍子肉,山鸡肉,野鸭肉,各种鱼肉,吃的满嘴流油儿,眼见着一个个身上都是肥膘陡增,胖了不少。松花江和阿速江上还有不少的汉族和野女真的渔民,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有的时候见了明军士卒在岸边巡逻便赶紧跪在地上磕头,然后把打的鲜鱼给送上不少来。

连子宁这些日子净吃的好东西,顿顿都是飞龙,吃的他阳气极盛,邪火儿到处乱窜,无处发泄。

东北的富饶,让连子宁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只要是好好利用,这里养活上千万人只怕都不在话下。

堂上欢声笑语,连子宁心里高兴,很是喝了不少,眼神便有些朦胧,他微微靠在后面的大柱上,眼睛半睁半闭,宛如一头打盹儿的睡狮——东北之地,亦必然是将成为我的腾飞之地!

——————分割线——————

第四卷烽火山东三六七十卫之规模,武毅军大扩军

》三六七十卫之规模,武毅军大扩军

感谢‘懒人2’的月票,感谢‘花ng逼’兄台的评价票,感谢陈起雄兄弟的一贯支持,感谢所有支持俺的兄弟。谢谢

今天头疼得很,枕部跳疼,只有这一章六千字,还请见谅。

林元等人在喜申卫滞留了三天,每一日都是山珍海味的吃着,他们何曾过过这种日子?便都是有些乐不思蜀,不过该走的终究要走,三天之后,都是离开。临行前,连子宁又给他们每个人封了一份礼物送到,并通过林元传达了对林雄奇的善意信号。

和他们一起路的,还有一份连子宁的奏折。

既然已经被任命为松花江将军了,管辖这么大的地盘儿,连子宁所要操心的事儿,自然也是和以前就不一样了。

他现在是松花江将军,松花江以南四个地面的千里沃野都是他的地盘儿,他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里就这么糜烂下去,这种情况必须要解决。而让连子宁一个人负担这么浩大的工程自然是不可能的,朝廷不能出兵是?好呀,不让你出兵,出钱出人总可以!

这些东西,一封奏折里面自然是说不尽的,事实,连子宁那封奏章只是请边将入京的一封奏折而已。他现在已经是边关大将,按照国朝规定,没有奉诏令私自入京,一律以谋反论处。一旦皇准奏,连子宁便打算立刻进京一趟,运作此事。

九月一日,喜申卫将军别府议事厅。

八月底,几场秋雨一下,天气便越发的渗出几分凉意来,进了九月的东北,更是已经让人觉得有了关内深秋的感觉。

落叶飘零,长草也是干枯,灌木丛和草窝子里都藏不住野兽了。

眼瞅着瞅着,再过些日子,就要进入东北漫长的冬天。

武毅军扩军之后的第一次会议,也是如期召开。

所有副千户以的军官,全部与会。

连子宁这边儿的副千户以的军官,刘良臣依旧留在京城,被连子宁派去在京城之中进行各种运作,这一次连子宁的奏章能够送到京师,他夜行晓宿,把奏章及时送达,算是功不可没。不过连子宁现在远离京师,中枢无人操作,终究是不太方便,便把刘良臣留在了那里。

除了他之外,其它的三大镇抚,五大千户,十五个副千户全都在列,而原先的神武右卫除了指挥使陈大康之外,还有三位千户,三位副千户,京卫之中,则是三位千户,五位副千户。

本来高级军官没这么少,但是其他的,都在那一场惨烈的保卫战中战死了。

众军官按照等级的高低依次坐下,连子宁的位置坐北面南,下面是一个五层台阶的石台,此时面的座位还空着。

对于并入武毅军序列,神武右卫和京卫的军官并无什么抵触情绪,对于他们来说,加入武毅军这个蒸蒸日的团体,毫无疑问是对他们的升迁和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的。就拿陈大康来说,大明朝卫所有几千个,你一个区区的指挥使说的难听一点儿算个茄子?但是此次喜申卫大战,他的名字已经是达中听,还加了一个正二品都督同知的衔儿,再这样干几年,兵部考评,说不得就能拿一个的成绩,再运作一番,就能在往前进一步。

而若是窝在真定府那个小地方,只怕这辈子就是混吃等死了。

其它的军官,这点儿也看得明白,说白了,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跟谁一说是武毅军里面出去的人,人家都得翘起大拇哥!跟着连子宁这一颗大明朝的蒸蒸日的新星,跟着武毅军,升官儿发财不在话下!

而甚至就连开会的时候的这种座次的序列,他们都觉得已经习惯了——之前多少次开会不都是这样么?甚至都不需要一个心理的转变过程。

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连子宁的麾下做事。

连子宁从后面转过来,了石台,江梨野奈寸步不离的跟在他身后。

众军官齐齐站起身抱拳来:“标下见过大人!”

连子宁笑着压压手:“都坐下!”

他自坐下来,江梨野奈抱着大剑站在座位之后,一双清亮的眸子一眨不眨的盯着厅中。

连子宁高踞在首座之,缓缓的扫视了面前的众人一眼,现在武毅军的高层将领,已经尽数集中于此。

他清了清嗓子,把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缓缓道:“咱们之前开会不少次了,但是这一次,却是有特殊意义,这是咱们武毅军扩军之后,第一次的会议!老陈,孙绩,以前你们也在本官帐下做事,但是那是临时统帅,现在,你们都是咱们武毅军的一员了!”

“之前喜申卫大战,各位都是精诚合作,并无丝毫芥蒂,所以那些什么莫要起争端,互相谦让,袍泽情谊之类的废话,本官也就不多说了!”

连子宁微微一笑:“咱们直接说正事儿!”

“这一次把大家招来,一共有三件大事要商议。”

众人都是聚精会神的听着,连子宁继续道:“第一件事儿,便是议一议咱们周边的局势。”

“现在呢,本官已经被风味了松花江将军。”连子宁苦笑一声:“不过这个松花江将军,可是有些名不副实啊!松花江将军辖地这么大的地盘儿,方圆千里,现在掌握在咱们手中的,便只有区区一个喜申卫周边不到五十里,还不到一个县城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