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362部分

大明武夫-第362部分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敢于冒险的人毕竟不多,巡盐队有一部分将会用作接送盐商,卖盐的进入徐州地界,卖盐的要从徐州地界出去,这都要有人盯着,毕竟这盐货是见不得王法的私货,不管是查缉还是黑吃黑,得手后都没有办法追究,有人护送,固然是多出一笔钱,可安全就有了保证。

除此之外,这支巡盐队伍还接受淮安府境内徐州人的常例,那边一旦有事,这支巡盐队伍就会以查禁私盐的名义过去,巧妙的是,当年徐州卫设立巡河、巡盐、巡盗三支队伍,巡查追缉的范围包括淮安府,即便是大队人马过境,官面上也有个遮掩的理由。

这支巡盐的马队里平时都是徐州卫的军户,徐州各处骑马的江湖人物,一旦有事,赵字营的马队就会加入其中,任谁也看不出来毛病。

准备在盐市上做生意的盐商和各路人等,早早的把消息放了出去,河南、山东、凤阳府各处的买家得了信之后都赶过来,尽管什么库房店面什么的还不完备,可生意已经先做上了。

何家庄外的大车店,现在已经叫做赵家客栈,住店的价钱已经翻了三倍,即便如此,仍旧是一房难求,南直隶的盐商,其他各处赶来的豪客,把够体面的地方都住满了。

这些人来到不仅仅是买盐,他们看到何家庄的集市上各处汇集而来的货物和特产,看到其中有利可图,自然要顺带着进货,还会想到把自家那边的货物拿过来贩卖,是不是也要在这集市上租赁店面。

徐州卫几位指挥都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徐州卫产出的各种货物销路都是大增,银钱自然也是滚滚而来。

在五月间,赵进这点石成金的名头甚至还盖过了赵字营的威名。

有人注意到,有人没有注意到,这盐市开始兴旺的时候,正好是冯家派人来求和的时候。

所谓的江北第一家和人低头,自然不会到处宣扬,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他想隐瞒,连替他家出面求和的人都不会隐瞒,这消息传开,大家的心思都安定了。

赵字营强横,江北第一家的冯家也是威风了几十年,如果这两家撕破脸火并厮杀,谁还敢来做生意,谁不怕被殃及池鱼?

第501章就这么了结岂不是笑话

两家讲和的消息一出去,相关的人等都松了口气,盐市也跟着兴旺起来。

当然没有人知道,这次讲和的功臣是黎大津,他和一干人在清江浦那边下船,换乘马匹继续北返。

开始时候,跟着黎大津一起南下的那些人并不服气,甚至还有敌意,心想着我是替进爷来监视这个外人,万一此人心怀不轨,就得替天行道。

不过这一路上经历,大家对黎大津的态度都改观不少,这位武技精熟,经验丰富,安排什么事情都很妥当周全,因为这次去的不少都是内卫队出身的江湖人,跟这个黎大津更有认同。

赵字营做事很有节制,不滥杀,不嗜血,有纪律,这让很多从前习惯放纵胡来江湖汉子很不习惯,而这黎大津做事则毫不手软,且懂得通融,大家攻入冯少良外宅的时候,里面金银钱财顺手捞了不少,若在赵字营中,十有八九会被呵斥制止,可黎大津却根本不管。

一路上下来,大家都觉得黎大津不错,也开始黎大哥,黎大哥的叫起来。

“这黎大津本事是有,就是江湖习气太重。”

和黎大津一起行动的人中,当然有赵字营安排的眼线,回到徐州后,立刻把所见所闻报告上去。

听了之后,赵进说了一句评价,伙伴们听到“江湖习气太重。”这句话,就知道黎大津今后在赵字营的前途有限了,赵字营讲究的是规矩,一切都要有规矩,按照规矩做,而“江湖习气。”则是不守规矩,不严谨的代名词之一。

“他年纪大了,干劲什么的早就弱了,总想着办好差事,和身边人搞好交情,来咱们赵字营,与其说是给自己求个前程,倒不如说为了他的孩子着想,倒是那个李和,证明忠心之后可用。”刘勇看得也很明白。

“这两个人还是要先放在内卫队,不过要和丁家围的丁军和那些孩子分开。”赵进点头说道。

黎大津到达徐州后,没有立刻见到赵进,而是被安排和老婆孩子团聚,黎大津一家被安置在田家庄,这田家庄自从投靠赵字营之后,从内到外都是大变样,很多在何家庄做生意的商户都把住处和仓库放在这边,让田家庄上下跟着富裕不少,不过这种富裕在黎家人眼里实在算不上什么,比起扬州来,天下间的确没几个能算得上什么的城池,何况这徐州的乡野地。

老婆还好,为自家男人安然归来高兴,孩子则是闹着回扬州,开始时夫妻相对无言,后来闹得狠了,黎大津直接给了两个耳光,孩子哭闹,黎大津也觉得烦躁无比。

好在没有烦躁多久,赵字营那边就有人来,说是进爷召见,黎大津出门后才算松了口气。

以黎大津这样的见识,自然看得出来田家庄这边针对他有很多布置,比如说前后左右的邻居,比如说村口看似无事的闲汉,只要乱来,肯定没什么反抗逃走的余地。

到了何家庄那边下马,一路行来,黎大津看得很仔细,赵字营的训练,赵字营的装备,赵字营的气度,都被他看在眼中,越看越觉得自己没有来错。

从前想着让孩子读书上进,可没了冯家的帮忙照顾,一个武夫人家的孩子,想要博取功名就是笑话,但逃到某地隐姓埋名,让孩子做个寻常百姓过一辈子,黎大津又是不甘心,官家、明面上的路都已经断了,黎大津索性博一下,来到了赵字营这边,能在绿林草莽中有个名号将来求个招抚也不差。

在他眼中,赵字营也就是大股强悍的杆子盗匪,将来肯定要闹,而且肯定要求招安的,黎大津在官军中呆过许久,对这些套路明白得很。

没曾想来到这边,却发现真实情况和他的判断不太一样,这让黎大津的心思活络了不少,自己也有一身本领,能不能在这边求个出身,自家孩子年纪不大,能不能跟着历练,这些他都在考虑。

在门外通报了,家丁传话出来,带着黎大津向里面走去,在正堂上,赵进和伙伴们正在那边等待。

看到这寻常宅院改建的议事厅,看到忙而不乱的年轻人,黎大津情不自禁的和冯家作比较,冯家的气派要比赵字营大太多了,可却没有这等昂然向上的气氛,冯家的年轻人整日里寻欢作乐,争风斗气,忙碌正事的却不多。

想想冯家的荣华富贵实际和祖上关系不大,就是在冯老太爷手上振作的,这才几十年工夫,就已经腐化到了这般地步,黎大津突然想到,不知这赵字营几十年后会不会和冯家一样,不知这赵字营还能不能有几十年……

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被带进了议事厅中,议事厅内有九个人,赵进、陈昇、王兆靖、董冰峰、石满强、吉香、刘勇、雷财和如惠,每个人都是神色慎重。

黎大津被带进去之后,门被关上,门外家丁说着:“老爷吩咐走远些”,声音也逐渐远去。

尽管好奇有什么事,可黎大津没有询问,只是垂手站在那里,在冯家久了,分寸规矩都掌握的不错。

这黎大津在赵字营呆的时间毕竟还短,没意识到这么多人齐聚的意义,对于赵字营来说,现在几千人的局面,时时刻刻都需要人来坐镇紧盯,伙伴们齐聚的时候已经很少,平时最起码要有一个人在外面坐镇。

人来的这么齐,肯定会有大事,同在核心层的周学智因为操持盐市相关,整日里乘坐车马奔波于徐州和邳州两地,倒是暂时来不了。

“先说说你在扬州怎么做的?”赵进开始提问。

黎大津一五一十的回答,事情并不复杂,冯家二爷有外宅的事情黎大津很清楚,从一开始去扬州,就把这冯少良当成了目标。

因为是外宅,所以特意取了幽静之处,固然偷欢方便,可也给了黎大津他们一行人方便,动手的时候被人发现的可能就降低了很多,然后等到冯少良过去,那就是瓮中捉鳖了。

“这次做的很妥当,你有没有想过,被人发觉之后怎么办?”刘勇沉声插言。

黎大津抬头看了一眼,发现屋中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等着他回答,连忙说道:“那一处有不少大户豪门的私宅外宅,城内的江湖人物和衙门差人等闲不会过去,而且因为那边养的大多是小的,所以护院保镖之类也少,一旦惊动,一时半刻不会有人过来,所以来得及逃走,不过此时不能走城门了,那边肯定会严加盘查,小的在河里预备了几条船,到时候趴在船舱里,顺着水门那边出去。”

扬州城内河道纵横,除了陆地上的城门之外,还有供船只进出的水门。

“水门就不查吗?”陈昇问道。

“水门那边也是查的,不过那里船只从早到晚就不见少,憋一口气可以顺着船只之间的缝隙出去,也没什么人盯着,最好是包几艘给城内送菜送鱼的,那个和门前守军都熟了,根本没有人理会。”黎大津回答说道。

问题停了下,赵进和伙伴们低声嘀咕了几句,刘勇又开口问道:“照你来看,经过这件事之后,冯金发和冯少贤会躲进城内,还是继续留在城外?”

黎大津一愣,心里大跳了下,抬头看看坐在那里的众人,发现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坦然平静,黎大津心中自嘲,自己四十岁的人了,心性居然还不如这些十几岁的稳,心中想,却还是中规中矩的说道:“依小的看,冯家父子还会留在城外,冯家人口太多,如果搬进城内会有各种不方便,眼下又是盐业最忙的时候,去城内会耽误生意往来,另外,上次城内出事,在冯家父子,甚至在扬州上下看来,都是意外中的意外,官府会严查,冯家自己也会严加戒备,从常理上说,没人会自投罗网,所以大家虽然严防,却不会担心有第二次,所以,冯家应该会还在城外。”

“冯家在城外的那个庄子,有多少护卫?”赵进问道。

到这个时候,黎大津反倒是镇定下来,既然能猜到要做什么,也就知道怎么回答了。

“里里外外差不多有四百人,主力差不多有百人,这些都是能打的好手。”

“这个能打是怎么讲,和淮安府草窝子那些比起来如何?”董冰峰开口问道。

说起这个,黎大津迟疑了下,脸上有苦笑泛起:“要说把式,在扬州的都不弱,要说拼命,扬州那些就不行了,留在内宅舒服,若是跟着府里的爷们出去办事,赏钱比去外面的外快还要丰厚,所以都愿意留下,能巴结的,和冯家沾亲带故的,都留在这边了,要说打他们能打,真要红刀子进白刀子出,恐怕他们就没这个胆子了,冯保那人不懂这些,可冯家爷俩不信外姓人。”

赵进等人交换了下眼神,却没有接话,那边黎大津感慨没多久,就又开口说道:“除了宅子里的护卫,外面的官差才是大麻烦,这些人有王法护身,真要打了,等于招惹了官府,你要不打,他们会立刻发出消息,招呼城外的乡勇团练,甚至官军过来,是大麻烦!”

第502章可怜天下父母心

黎大津说完这番话之后,赵进和伙伴们又是交换眼神,这次点头了,陈昇眉头皱起问道:“这些团练之类的麻烦吗?”

“都是各家养的护院,还不如冯家这些!”黎大津回答的很简短。

赵进缓缓点头,刘勇这时候插言问道:“这样的豪门大户,主人家居住的地方肯定有密道夹墙之类,冯家是怎么设置的?”

黎大津听到这个,脸上禁不住泛起笑容,发现刘勇看过来,连忙说了句“得罪”,这才开口解释说道:“小的在扬州衙门里也是个班头,经常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案子也办了不少,冯家内宅小的虽然没去过,可其他大户豪门的,或者看过,或者问案的问过,这密道夹墙没几家有,这些盐商巨户,做得是官家生意,扬州又是个太平安稳地方,用不到这些设置,至于有的,那都是窝主一流。”

看着刘勇脸上仍有疑惑,黎大津跟着解释说道:“冯家所在的地方距离保扬河不远,那边挖地三尺就出水,打地基的时候都麻烦的很,地下的东西是不用讲了,至于夹墙之类,这东西糊弄下不懂行的还好说,真正明白的,走一圈也能看得出来。”

扬州是大明腹心之地,财赋重镇,附近的狼山,隔江的镇江和南京都有重兵驻扎,这里官署衙门更是密布,在这样的地方,自然不用担心什么响马杆子,也没什么草莽江湖之辈胆大包天,敢在这样的地方作案作乱。

话说回来,如果你高墙深沟,里面机关暗道,那反倒是会被人琢磨有什么不对,冯家家大业大,做的是官家的买卖,和官府关系密切,自然不会落人口实。

而且冯家养了那么多私兵护卫,在江北的草莽绿林中,隐隐就是龙头的地位,重重保证之下,他可不担心会有什么突然之事,这夹墙暗道之类的还真就未必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