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195部分

大明武夫-第1195部分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结,不日就要大军齐聚南下,协助毛利家守住领地,并且收复九州。

同时,他表示,只要毛利家能够拿出当年的勇武来奋力抵抗汉寇,那为了犒赏毛利家,战后幕府就将会把当年减封的领地全部还给毛利家——也就是说,基本上是和大汉一样的条件。

谕令的话写得十分威武雄壮,言辞间仿佛幕府大军顷刻间就能齐聚,将大汉军队碾为齑粉,只需要毛利家鼓起勇气拼死抵抗一段时间,就可以获得幕府重赏一样。

然而,虽然言辞写得这么动人,但是毛利秀就和他的重臣们却完全不相信,甚至可以说是冷笑视之——德川家光的性格和幕府的行事方式他们都是知道的,以他们平素的嚣张跋扈,如果不是面临十分窘迫甚至生死关头的境地,他们怎么可能突然这么慷慨?

幕府开出这样的条件,在毛利秀就等人看来只能说明幕府手足无措,至少现在还没有应对的方法,只想着哄骗毛利家来送死,给他们拖延时间。

再说了,这个恢复当年领地的承诺,也十分值得怀疑,幕府一向在领地的问题上十分吝啬,平时想方设法都要削减各藩的领地,又怎么会突然就变得这么慷慨,给毛利家恢复领地?要知道这可不是少数啊。

再说了,如果真这么做了,与幕府多重姻亲关系、号称‘西国将军’的池田家怎么办?幕府难道真的愿意为了毛利家的利益而让池田家放弃家族的所有领地吗?至少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们都是不相信的。

他们判断,这只是幕府的缓兵之计而已,欺骗他们去和大汉死斗,等到他们拼光了自己的实力,战后真的幕府又驱逐了大汉的话,那到时候他们会不会践行承诺,恐怕就十分明显了,怕还会借机直接把毛利家抹除吧。

所以,他们马上就将幕府的谕令一边,反倒坚定了背叛幕府的决心。不过,他们在商议之后,觉得幕府的拉拢也可以作为一个筹码,让他们可以试试去跟大汉讨价还价,借此谋求更高的要价。

就当他们计议已定的时候,朝廷的使者又过来了,这对毛利家来说不啻为另外一个的好消息,因为毛利秀就看来,这可以让他们在和大汉交往的时候,进一步抬高自己的身价,谋求大汉答应给更多好处给他们。

带着这样的心情,他一边下令将二条康道带入到藩城之内,一边和藩中重臣们商议此事,很快就达成了共识——继续观望朝廷的动向,看看朝廷能够给出什么出价,然后再和大汉进行要价。

现在朝廷孤立无援,不过法皇天皇都在手中,左右大臣等人也在手中,朝廷的大义名分是完全握有的,不失为可以利用的工具。

在藩主的命令下,第二天,二条康道很快就被请到了藩城当中的议事厅里面。

虽然毛利家对皇室和朝廷并没有多少尊敬,但是表面上他们还是保留有必要的恭敬,二条康道一来到厅内,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们就让这位右府大人坐上上座,然后自己和藩臣们都坐在了下位。

毕竟,在理论上,官位为右近卫少将的毛利秀就也是朝廷内的官员,而且还算是右大臣坐下的下属,表面上的恭敬还是要给的。

因为有大任在身,所以二条康道也没有和公卿们平常那样,说很多弯弯绕绕的话,而是将朝廷现在的处境、法皇陛下势要推翻幕府的决心、朝廷和大汉的默契以及朝廷想要倚重长州藩为奥援等等打算全部说给了毛利秀就等人听。

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听到了二条康道所说的一件件事时,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们还是震惊不已——法皇和左右大臣为了恢复权力,居然直接派人去跟大汉借兵,这可是日本亘古以来未有之事。

不过,毛利家本来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自己也打算和大汉合作,所以并不想在道德上批驳朝廷,再说了,朝廷如果公开表示和大汉合作的话,倒还可以在天下人面前把他们投靠大汉的骂名给接过去。

接下来,二条康道又说出了朝廷打算给毛利家的开价:只要毛利家拥护朝廷,为朝廷出力,那么在战后朝廷就将确认毛利家在之前的领地,并且确认他们对西国的统治之权,并且还愿意任命毛利家的家督为太政大臣。

前面的条件并不让人惊讶,因为大汉和幕府都已经对毛利家开出了这样的出价,不过后一条则让毛利秀就的人惊喜不已。

太政大臣是一个虚衔,在朝廷为藤原家各个后裔分支垄断的今天,对朝政不会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力,但是这毕竟是朝廷内部最高级的官位,毛利家可以借此发挥重大的影响力,再加上本有的领地可以让毛利家在战后成为日本最有力的大名之一。

同时,这也是一种宣告。

毛利家从毛利元就开始,几代人拼了命的努力,在乱世当中建立了基业,并且将基业一点点地扩大,最后成为了可以争夺天下的庞大势力,然而在达到顶峰之后,毛利家接下来的家运却陷入到了困顿当中,一次次地挫败于东方的强人手中,最后不得不吞咽苦果,臣服于这些强人,眼睁睁地看着丰臣秀吉最后成为太阁大人,眼睁睁地看着德川家康成为幕府将军。

如果借着这个机会成为朝廷的太政大臣,那么无疑是宣告了毛利家在和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三代天下人,长达几十年不屈不挠斗争当中,取得了的最后胜利,成为最后的赢家,而毛利秀就,也将成为毛利家历史上最令人敬仰的家祖之一。

为此哪怕就算是和大汉合作,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送二条康道去休息之后,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家老们马上又开始了密议,并且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决定接受朝廷开出的条件——反正都是和大汉合作,多出一个太政大臣的头衔岂不是快事?而且还可以借着朝廷的势给自家增光添彩。

于是,毛利家马上就答应了二条康道的条件,并且帮助朝廷打出了旗号,同时帮助朝廷四处散播朝廷将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指为朝敌,号召天下诸大名共讨之的诏令。

不过,即使这个时候,毛利家还是没有直接打出旗号,同幕府决裂,倒不是他们还想反复,而是他们想要借着幕府和朝廷同时拉拢的形势,再去跟大汉寻求更加优厚的条件。

于是,毛利家的使者很快就再度来到了九州,然后就将这一系列的消息都转达给了大汉,尤其是朝廷的消息。

长崎的大汉将军赵松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马上通知了周璞,而周璞也立刻从岛原赶回到了长崎城,与赵松商议。

他们两个很快就看出了毛利家内心的心思。

“他们这不只是首鼠两端,还是狡兔三窟啊……”周璞冷笑。

“是啊,都这时候了他们还想着跟我们要价,真是奸巧。”赵松也冷着脸。“此风决不能长。”

“现下九州已经平定,也是时候着手来收拾他们了。”周璞仍旧笑着,“赵帅且交给我吧。”

第1652章胜利就是大势

一说到毛利家迟迟不肯打出旗号归顺大汉的事情,这几位大汉征日军最高层文武官员心里都颇有不满。

他们知道,毛利家这是在观望情势,想要给自己博取最大的筹码,尽量从自己这边榨取更多的让步和好处。

不过,之前因为九州的战事牵涉了大家绝大部分精力,再加上各地受到的破坏需要些许时日恢复,所以这几位文武官员都选择了暂且隐忍,先把九州岛上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毛利家还扼守着本州岛最南端的土地,九州岛想要北上就必须经过他们那里。

如果他们合作的话,大汉军队就可以轻易踏上本州岛,北上进攻京都,而且手里可以增加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作为奥援;如果毛利家选择不合作,那么大汉军队势必要多面对一个敌人,要给周璞的军队注入更多汉军。

所以,毛利家也算是他们要争取的一个重要目标。

可是毛利家这么做,却让他们都很反感。

“夷狄唯利是图,不讲信用,只服实力,看来是我们之前太优容他们了,以至于他们居然还心存侥幸,想要同我们讨价还价。”严广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这要是让他们得逞了,我们岂不是成了笑话!现在已经没有谁能再牵制我们,是该用实力来威吓他们了!”

“严参议所言甚是,对这种人,不威吓是不行的。”周璞也大感赞同,然后跟赵松请命,“赵帅,我将去小仓城与毛利家的人接洽,请赵帅命令海军的战舰前往外海,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只要有舰炮的威吓,下官必定能够压服他们,让他们为大汉所用!”

“那一切就都交给周大人了。”赵松马上就答应了周璞的要求。

在三人确定了方略之后,周璞就从长崎赶往了和长州藩隔海相望的小仓城。因为在大汉围城的时候,小仓藩内的重臣们杀死了藩主并且开城投降的缘故,藩城并没有遭遇到什么破坏,周璞一来到这里,就住进了原本藩主所居住的天守阁当中。

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前来的,而是召集了九州岛所有那些归附了大汉的藩主,既是要给毛利家一个下马威,也是让这些藩主们明白大汉的威势。

在天守阁当中,他端坐在主座上,两旁都跪坐着九州的藩主们。因为多次亲眼看到大汉的军威,所以他们现在对周璞越发恭敬,简直就像当年在江户谒见将军一样。

当他们齐聚之后,周璞也不再客套了,直接奔入了主题。

“今天将诸位召集过来,是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告知给诸位。”他冷眼看着这些低眉顺眼的藩主们,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其一,是九州岛之后的处置问题……”

因为这件事事关身家性命,所以各个藩主都打起了十万分的精神听着,生怕漏过了一个字。

“在之前,我作为大汉的使臣来到了九州岛上,并且与萨摩藩的藩主岛津忠恒联系上了,我们相谈甚欢,并且达成了协定。后来,当我们大汉军队打过来的时候,岛津藩主果然守信,起兵反对幕府,并且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周璞不疾不徐地说,“所以,我们要遵守之前的协定,在战后将整个九州岛的治权都交给岛津家,作为岛津的领地。除了大汉准备占有的长崎城、以及我赠送给那些寺社的领地之外,九州岛以后就是岛津家的了。”

之前为了让这些藩主为自己鞍前马后效力,所以周璞一直将自己和岛津家的协议秘而不宣,如今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告知给了这些藩主们。

虽然他的语气十分平淡,但是这席话不可避免地在这些藩主当中造成了骚动。不少人难以制止自己,偏过头去,惊讶地看着旁边的岛津忠恒,而岛津忠恒却仍旧跪坐在原地,仿佛老僧入定一样,一言不发。

整个九州岛都给岛津家的话,那么……那么我们哪里还有立足之地?除了早已经知道此事的立花宗茂之外,几乎每个人都这么想。好在现在他们都对大汉恐惧,所以没人胆敢质问周璞。

“想必你们现在都惶惶不安,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处,对吧?”周璞冷笑了起来,“可是你们别忘了,岛津家是第一个与我们合作,举起义旗的大名,我们大汉最重朋友,有这样的朋友还不重重回报,怎么对得起岛津家的付出?总之,现在大汉朝廷计议已定,此事已经无可挽回,今天只是通知你们而已。”

看到周璞如此斩钉截铁,有些人脸色变得灰败起来,显然已经十分颓丧。

“但是,这绝对不是说你们以后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在压制了他们之后,周璞又放缓了态度,“我们大汉最重朋友,而你们,现在也是我们的朋友,只要你们接下来表现好,我们难道就不能重赏你们吗?九州岛的领地是没了,但是日本还很大,本州和四国岛上还有大片大片的领地,难道还不够大汉封赏你们吗?”

接着,他伸出手来,指向一直默不作声的老将立花宗茂。“立花藩主在跟我深谈之后,选择了投靠我们,并且作为我的左膀右臂立下了不少功勋……所以为了感谢藩主,我们大汉已经决定,在之后,只要我们击败了幕府,就在本州岛上给立花藩主五十万石的领地!如果他在之后还能够立下功勋的话,我还可以酌情请朝廷继续加封。”

五十万?听到了这个数之后,原本已经心情沉重的各位藩主们,顿时就活络起来。立花宗茂投靠了大汉,并且表现良好,就得到了五十万的奖赏,这可是整整五倍的领地啊。他们不由得对岛津忠恒和立花宗茂既羡且妒,深恨自己没有得到首先投效大汉的机会。

“不过,你们也不用着急,未来也有你们立下功勋的时候。”眼见厅中的气氛开始热烈起来,周璞就继续引导了下去,“大汉马上就要进兵本州岛了,我们要一路进军打到京都,让贵国的朝廷重新复位!而在这一战上面,你们都有机会立下功勋,只要立了功,我们就会封赏,三倍五倍的领地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