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24部分

大明武夫-第1024部分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原本以为新朝会开科举,于是重新拿起了那些被自己抛掉的经文研习了起来,但是没想到,新朝在定鼎之后居然并没有和之前的朝代一样,马上开科举安定天下士子之心,反而一直都没有开办科举,仍然是重用那些勋旧之人和从龙班底。

他没有和一些自觉无望的读书人一样心灰意冷或者明里暗里诅咒新朝,而是赶到了京师,观察情势,想办法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

经过多番活动,他通过一些同乡,结识了当时已经成为了外务司司长的孔璋。他跟孔璋毛遂自荐,没想到原本读书死记硬背下来的那些圣人微言大义孔璋没有看上,倒是看上了他精通高丽和日本这一长处,经过了几次考核之后,孔璋将他招入到了外务司当中,让他正式成为了大汉朝廷的一员。

虽然品级不高,而且是负责外事的衙门,但是对于几代人都在地里海上打滚的周家来说,周璞也可以称得上是光宗耀祖了,至少他父亲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而周璞在暗自庆幸之余,也不禁心里产生了一丝疑惑,不明白新朝为什么一直都不开科取士,以至于竟然靠着这种方式来招纳官员。

直到有一次他和自己的上司孔璋一起喝酒,才听到他的解释。

原来,新朝起家于徐州、然后一步步向江淮之地发展,接着占据了山东,最后席卷了整个北方并且拿下了江南,因此新朝必须照顾龙兴之地的人的利益。

因为多年灾害和战乱的缘故,这些地方现在都称不上文风昌盛,如果现在就开始兴科举的话,是无论如何也考不过江南的,如果现在就开始科举的话,那很快就会出现和前明一样的情况,江南士族们通过好得多的科举成绩充塞朝堂,最后排挤了其他势力。在万历末年兴起、后来权倾朝野影响三代大明朝廷的东林党,就是以这些江南士子和地主作为根基的。

本朝取代前明,自然会对前明灭亡的教训进行一一总结,东林党这种事物,自然是要一开始就加以防范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干脆直接先停办科举,以勋功录用官员(换句话说也就是优先录取徐州和江淮山东人),周璞得以顺利进入外务司,也正是因为他和孔璋一样出身于山东的缘故。

当然,这种录取方式不能长久持续下去,所以这些年来,朝廷都在加大对各地、尤其是对龙兴之地的教育投入,等到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提上来了,再会慢慢放开科举,让官员录取以一种尽量公平的方式进行——当然,考试的范围就不会是局限于四书五经了,众所周知,因为前明的教训,皇上十分讨厌儒生的那一套,更加不喜欢只会空谈的读书人,也许以后的科举,还要加上天文地理甚至兵法策论,再也不会如同之前的八股文那样局限了。

不过,既然现在已经挤到了朝廷里面,周璞也不再关心这种事了,他一心只想把自己手里的事务做好,博取上司的欢心,顺便让自己的官位也能够进阶几层。

承蒙孔璋孔司长的关照,一进司里他就被赋予了处理有关于日本事务的权责,所以最近两三年他一直都在同日本事务打交道,几番历练下来,现在可以说是司里最大的日本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从丞相那里得知到了皇上的打算之后,孔璋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得力手下,一回到自己的衙署里面,就特意将他宣召了过来好生叮嘱了一番,吩咐他赶紧收集有关于日本的事务,做一个尽快压服日本的行动方略来。

在上司交代了这个任务之后,周璞在压力之外,自然也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干脆抛掉了周围其他的一切事物,这几天一头就扎进了这个任务里面,想方设法构思怎么样完成上面的期待,经过了几天的冥思苦想之后,他现在腹中也有了不少成算。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够得到亲自面见丞相的机会……这个年轻的官员虽然表面上还是波澜不惊,但是心里早就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平步青云的机会近在眼前,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浑然不动?

镇定,镇定!周璞一边提醒着自己,一边跟着着孔璋,走入到了恢弘高大的文华殿当中。

他们口中的文华殿其实是一群宫殿的统称,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四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而丞相召见他们,则就是在东配殿本仁殿。

这座偏殿十分宽敞,里面本来有很多前朝皇室所用的御制物件,但是丞相怕被弹劾僭越于是都命人搬走了,重新布置了一番,只作为召见所用,陈设十分简朴。

周璞先被孔璋留在了外面,他一个人独自走了进去。

“下官参见丞相。”一见到丞相,他就躬身行礼。

第1463章海那边的详情

自从新朝建立后,为了整饬前明已经颓废堕落的官场习气,皇上就明令废除了官员之间行跪拜顿首的礼节,因此哪怕是见到了当朝首辅,孔璋也没有下跪顿首,只是躬身行礼而已。

“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吧?”一见到孔璋,丞相也没有多说废话,“这都已经几天了,想来你们应该有些主意了吧。”

“回丞相,自从被丞相面授机宜之后,下官自然不敢怠慢,一回去就和专人进行了商讨,经过了几天的商议之后,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条陈。”孔璋一边说,一边从自己的袖口里面拿出了周璞编写条陈,“撰写这个条陈的人我也已经带来了,他多年来一直都是负责对日本的事务,所以很精熟。”

“好,去把他叫来吧,我一起问问你们两个,省省时间。”丞相点了点头,然后将这个条陈也拿了过来。

正当侍从出去传唤周璞的时候,丞相微微凑近了孔璋,然后放低了声音,“孔司长,这次的事情,意义有多重大,上次我跟你说的时候你就应该已经明白了吧?”

“下官明白。”孔璋连忙点头。

“你明白?”丞相打量了一下他,然后笑着摇了摇头,“你还不太明白。”

“丞相此言……何解?”在丞相这种犹如能把整个人都看透的目光面前,孔璋稍微有了一些动摇。

“你想的没错,这次是你们外务司大放异彩的好机会,但是同时……”王丞相的脸上微微露出了一点笑容,“这也是我们整个丞相府和内阁出风头的机会,你要站得高一点,把全局看清一些……”

站得高一些,把全局看清一些……因为必须顾及到影响,所以丞相的话有些不尽不实含蓄深沉,所以孔璋一时陷入到了沉吟当中,思索他的真意。

“丞相的意思是,这次我们要为丞相和内阁,把日本的差事给办好?”片刻之后,孔璋试探着问。

“对,你要借着这件事,好好把外务司的名头打出来,别让他们老说你是跟在大军后面吃灰的。顺便,也要用我的名头,来约束一下那些军兵,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不要一味喊打喊杀。记住,这次攻伐日本绝不是为了要杀人放火,而是为了达成别的目的,这一项便是只有我们能够做主的地方,他们只能听我们的。”

“以我们为主……”孔璋沉吟了片刻之后,微微露出了一些了然的表情。“下官大概明白了。”

新朝文武殊途,为了避免过于崇文抑武所以刻意规定内阁不管军,军队只直属于天子。这种安排虽然可以维护军队的地位,但是自然也会带来一些隔阂,军队和政府之间都存了一些互相较劲互相表功的心思。

因为丞相没有直接管军队,所以军内对他颇有一些不在意的情绪,有时候甚至还有自行其是的。虽然平常从没有人在他面前表现出来,但是哪怕防微杜渐起见,他也不想让这种苗头持续——他有资历有名望,军内的人就算心里不听,表面上还是得对他客客气气,但是他后面的丞相呢?那时候可未必会如此了。

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后继者,丞相也希望借一些机会敲打敲打军队,让他们明白自己虽然是必不可缺的刀,但是毕竟还是要靠笔来维持天下。

“这次下官一定会派遣得力的人去日本,一定让他把控好形势,尤其约束好军队,让他们只按计划行事,不得节外生枝、坏了大计。”孔璋继续说了下去,“日本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也只有我等才能够抽丝剥茧,实现皇上的心愿。”

“很好,明白就好。放心大胆去做,皇上是会支持你的,不会让你们难堪。”王丞相的脸上还是挂着笑容,“知道为什么这次派去领军的人是赵松吗?”

在孔璋懵然的注视下,丞相的声音放得更低了。“兄弟归兄弟,但是功劳不能全让兄弟们立光了啊……下面的人,也该提拔起来了。”

这……难道……?孔璋被这句话平平淡淡地话,震得有些心绪不安了。

诚如丞相所言,这些元帅们跟着皇上太久功劳太大,确实也该稍微歇一歇了,得给新人机会。

皇上应该不会想要真对元帅们进行打压,只是开始培养新一代勋臣而已,并不想要学前明太祖。不然的话,丞相大人也不会这么镇定悠闲了,毕竟皇上真想做什么的话,第一个首当其冲的就是他啊……

孔璋的心情总算平复了下来。

“一惊一乍做什么啊?老实点儿!”丞相还是微笑着,“办好了差,你们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只要为皇上搞来了他想要的东西,给你一把内阁的交椅算什么难事呢?”

孔璋再次停住了,只是这次他不再是惊愕,而是惊喜。丞相已经暗示好了,只要这次他的差事办好了,将外务司再提高一级,变成外务部、将他提升为外务大臣也将是有可能的。

这是他第一次得到这样的承诺,仅仅靠着这个承诺,他就已经什么都敢去做了。

“下官……一定不负丞相之望!”

正当他还在激动的时候,出门的侍从已经将在外面等候的周璞给带过来了。

当这个青年小官走进偏殿的时候,端坐在椅子上的丞相正好翻开了他写下的那些条陈。“周璞?好名字。”

“下官参见丞相!”强行压制住心中的激动之后,周璞毕恭毕敬地躬身行礼。

“免礼。”丞相随手摆了摆手,示意他到自己书桌对面的座位坐下,“我听孔司长说,你是外务司里面专门负责对日本事务的人之一,这个条陈也是你和他一起编写的?”

“是的,正是下官。”周璞马上回答。

“好。”丞相放在条陈上的视线骤然抬起,放到了这个青年官员身上,而他手中的条陈也被合在了一起,直接扔到了桌子上,“我白天时间少,先就不看这些了,你跟我详细扼要地说一下日本现在的情况吧。我听说日本是武臣架空了君王,直接用幕府统治国家?那现在说话算数的是哪些人?”

“是的,日本自从数百年前武士首领源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开创镰仓幕府开始,就一直是武家施行统治,天皇如同傀儡一般。”周璞小心地回答,“在一百多年前,当时的室町幕府势坠,日本陷入了一百多年的战乱,直到三十年前德川家康重新经过关原大战击破了反抗自己的联盟,让天皇封自己为征夷大将军,并且在江户建立了幕府。他后来将将军位传给了第三子德川秀忠,而德川秀忠在生前把将军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他已经于去年冬天死去,如今的将军已经是第三代,名字叫德川家光。虽然父亲才刚死,但是他已经当了差不多十年的将军了,其人极其精明,不可轻视之。”

“生前传位?”丞相感觉有些奇怪。

“是的,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都是生前传将军位给儿子的,然后他们迁居别处,自称大御所,和将军一起分治,既明确了传承,又能够辅助儿子秉政。”

“这样安排,怕是因为国内不稳的……”丞相意味深长地说。

“确实如此。”周璞马上回答,“幕府架空天皇,并非名正言顺,再加上德川家是从乱世当中崛起的,所用手段也并非统统光明正大,所以虽然他们现在已经统御日本数十年了,但是日本国内对他们不信服的也大有人在……”

“这一点倒是应该好好利用。你知道哪些人不满吗?和那些人有接触吗?”丞相再问。

“德川家是以武力威迫日本的,而且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到处都有人不满,其中以两种人的反抗情绪最为浓烈,也最能够为我所利用。”周璞小声回答,也不卖关子,马上继续说了下去,“其一,是天皇和朝廷的公卿,这些人虽然名义上还占着名分,而且还占着日本朝堂的最高官位,但是实际上在幕府的多年威迫之下,早已经困顿不堪。日本将拥有万石以上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