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墨迹---曾子墨自传 >

第8部分

墨迹---曾子墨自传-第8部分

小说: 墨迹---曾子墨自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亲切远远超过了对老板该有的敬畏。
    虽然有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嫌疑,我却不得不承认,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大到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小到凤凰员
工的恋爱家史,雅如李白屈原音乐绘画,俗如八卦新闻花边消息,不雅不俗如美食佳肴豪宅盛装,老板几乎无所不知无
所不晓。我常常好奇,老板的大脑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虽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老板却精力旺盛,保留着许多新新人类的明显特征。尤其是对数码电子产品,他永远是
“时尚弄潮儿”。
    在凤凰,有许多摄影发烧友,老板和院长都属于“高烧族”。早在2003年10月,我随他们去九寨沟,老板就用他的
顶级数码装备为我拍下了无数红叶美景,再加上院长用他的长枪长炮为我拍的照片,至今还被我妈认为是我现存的最好
照片。
    老板还有一个爱好——酷爱时尚新款手机。只要一两个月不见,手机型号必然更新。
    今年4 月的一天,我和Tiger 在北京主持某个颁奖典礼。或许因为会议太过冗长,流程还未过半,坐在台下的嘉宾
们就耐不住寂寞了,纷纷拿出手机发短信。在整整一排低着头的部长和著名企业家中间,唯独老板,端坐在正中央,始
终面色凝重,神情专注,仰头望着台上。
    我和Tiger 在后台窃窃私语,纳闷极了:手机玩得比谁都溜的老板这次是怎么了?是要金盆洗手?还是专门监督我
们两人在台上的表现?
    典礼结束后,老板才吐露实情。原来,在颁奖过程中,他把手机放在长裤口袋里,将盲打技术从电脑移植到手机上,
不用眼睛,居然只用一只手,就写了数条短信。老板还谦虚地说,这样发出的短信常常音相同,字不对,但对方连蒙带
猜,还是八九不离十。
    想象着老板并不纤细的手指在小巧的手机键盘上自由地翻飞移动,劈里趴啦地狂发短信,所有人都自叹不如,长嘘
短叹:这简直比十几岁的拇指一族还要厉害!
    遗憾的是,摩根斯坦利当年并没有拿到凤凰上市的项目。但是,和刘老板的这第一次握手,却让我与凤凰结下了不
解之缘。此后不久,凤凰成功登陆创业板。
    2001年1 月2 日早上10点,在凤凰资讯台正式开播34小时后,我终于在《股市直播室》里露面了。
    一个从未做过电视、也从未做过平面媒体的人,没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作为主持人在电视上亮相,而且第一次做
节目居然还是直播,这样的事情,恐怕天底下只有在凤凰才会发生,这样的决定,恐怕全世界也只有老板和院长才有胆
量拍板。事后想想,连我自己都替老板和院长后怕,假如出了什么差错呢?我能及时应对吗?毕竟,那是在对股市进行
直播啊!
    万幸的是,20分钟里,一切正常!
    我身着黑色职业套装,长发被整洁地高高盘起。坐在主播台前,对着陌生的摄像机,我说从今以后,我将会在早上
10点、中午1 点、下午4 点,一天三次在《股市直播室》中与观众见面,告诉大家最新的股市行情和最独到的市场分析。
  由此,我的电视生涯正式开始了。

4。李小琳
    李小琳来自一个特殊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中国前总理李鹏,她的哥哥则是中国另一家大型电力公司华能国际的董事
长李小鹏。
    这样的身份,按理来说应该对记者躲闪不及,但李小琳却敢于主动走到镁光灯下,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
会直面那些她不喜欢的问题吗?她又会愿意谈起她的父亲吗?
    尽管是在做财经节目,但是采访前,我却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我对李小琳这个人的好奇远远超过了对中电国际和
电力行业的兴趣。
    采访那天,李小琳准时走进了我们的拍摄场地——中电国际的会客室。之前,我听过很多人描述她年轻,漂亮,从
首饰、服装到手袋,一身名牌,无一例外。
    见到李小琳,果真名不虚传。她带着礼节性的微笑,与我握手。那张化妆得非常精致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年龄的痕
迹,得体的淡紫色套装,更是衬托出她的职业形象。我完全没有想到,她看上去似乎并不太像一位被宠坏的骄傲的“红
色公主”。
    两个女人之间,服装是很容易沟通的话题。那些绵里藏针的问题,我已经学会了把它们留在采访渐入佳境以后。所
以,谈话就从服装品牌开始。
    李小琳很坦诚,她说:“今天我穿的是St。 John,因为是做电视采访。”接着,她停顿了一下,特意加重了语气,
“我知道子墨你也非常漂亮,所以我想选择比较职业、比较女性的服装。另外香港推介那天,我穿的红色套装则是新一
季的Gorgio Armani ,Armani对我来说非常合适。”
    对Armani这个品牌的共同喜爱,让我在瞬间产生了一种共鸣。言语间对我的特别称赞,又多少让我有些意外。也许,
这就是李小琳说话的特殊方式。
    采访时,我们还谈到了她的母校清华。这时,李小琳沉稳的声音中透露出了些许的骄傲。
    “在一般人的心中,最好的学校就是北大和清华。”说到此处,她好像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连忙又笑着补充,
“当然人大也非常好。”
    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乐了。我猜想,在这个采访之前,并不仅仅是我,估计李小琳也同样做了许多功课。如果她
不知道我曾经在人大就读,又为什么一定要表现出对人大的友好呢?
    当你的采访对象频频向你表示善意时,问出那些敏感的问题并不容易,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我的节目不是中电
国际的公关工具。
    于是,我把话题引向了电力改革的利弊,电荒出现的原因。似乎是早有防范,有备而来,任凭我怎样追问、跟进,
李小琳总是不慌不忙、滴水不漏地打着太极拳。
    过去一小时的谈话中,看得出李小琳非常自信。我想,我不如简单明了地提出大家的疑问,她一定会有为自己说话
的欲望。
    接下来的采访果真如此。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你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呢?”
    “我想更多是源于我不懈的努力。”
    “有家庭的因素吗?”
    “家庭因素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双方面的,可能有好的,也可能要付出,毕竟父亲太闪亮,所以无形中你得到更多的
是压力。”
    我继续问:“可我相信你一定听别人说过,说你今天能够做到这家公司的CEO ,是因为你有这样一位父亲?”
    李小琳不愠不火,脸上始终挂着礼貌的微笑:“我想,一个人出生在比较好的家庭,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只有父
辈的影响,即使给你了这个位置,你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5。年轻老头——曹景行
    说曹先生是老头儿,大概没人会提出异议。毕竟,他有花白的头发,略显凸起的“高贵肚”,还有在黄山脚下修理
地球的上山下乡的经历。这一切都足以让人信服,曹先生的身上刻满了岁月的印迹。
    然而在我看来,再老的年龄也掩饰不住曹先生年轻的心。谁让他带着我们在北京泡吧、深夜不归,面对我们没大没
小的隐私性问题,诸如有过几个女朋友,师母是不是第一个,他又总是毫无怨言、欣然招供呢?
    尤其是2005年夏天的湖南之行,更让我对曹先生的绝不落伍有了新的认识。
    八月,我和曹先生一起到长沙拜访广告客户。周一下午,我刚一下飞机,就看到已经从上海先行抵达的曹先生坐在
咖啡厅里,手中一如既往地抱着一摞当天的报纸杂志。当时我就想,机场里怎么没有复印机呢?这不是让“影帝”曹先
生毫无用武之地吗?
    还没等我开口问候,曹先生便急切地问我:“这个周五你想不想去现场看看超级女声?”
    我吓了一跳,怎么也无法想象年过半百、正宗学院派的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先生居然会像少男少女一般成为超女的粉丝。
    是我听错了?还是曹先生在开玩笑?又或者是曹先生返老还童了?我疑惑不解地试探了一下:“你想去看啊?”
    曹先生严肃认真地点点头,仿佛他和我讨论的不是引发全民娱乐风潮的超级女声,而是陈水扁的台独倾向。
    曹先生的美妙建议自然得到了我的全力响应。周五晚上,我们准时来到超女的演播大厅。比赛还没开始,玉米、笔
迷和凉粉们早已依次就座,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和尖叫声。被稚嫩狂热的面孔包围着,我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对
于这个地方,我实在是有些太老了。转身看看白发苍苍的曹先生,身处其中,却泰然自若,仿佛产生“代沟”的是我这
个小字辈,而不是他这位老先生。而且,他还拿出了随时随地带在身上的数码相机,对着四面八方一通狂照。
    很快,曹先生的角色便从照相转为被照。单反的、傻瓜的、还有手机等各式各样的照相机全都对着他拍个不停。也
难怪,曹先生一直有粉丝无数,只要他现身湖南的名胜古迹,总会被热心观众(多半是女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更何况
在超女的演播厅里,密密麻麻的一千多人中,清一色的黑头发、黄头发和红头发,只有一头银发夹杂其中,曹先生怎么
能不吸引众人的眼球、又怎么能不消耗那么多相机的电池呢!
    公平坦白地说,曹先生并不算是粉丝,因为他一没发短信投票,二没因为哪位超女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在长沙,
他只是不止一次地说,他其实是想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电视节目会如此火爆。说这些话时,曹先生正襟危坐,表情像极
了他在《时事开讲》里对嘉耀说,为什么“319 枪击案”会在台湾发生。
    无论如何,跑到现场观看超女的老头儿并不多见,曹先生若非独一无二,也一定可以称得上稀有罕见。
    但愿在未来的日子里,曹先生能够继续带领我们泡吧喝酒,做个越来越年轻的老头儿。

6。一对活宝——梁冬、嘉耀
    梁冬和嘉耀是凤凰的一对活宝。
    两人都来自广州,中学是同学,大学睡一个宿舍,毕了业又在凤凰共事。同一片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年,连同事都
替他们俩担心,会不会因此而产生“审美疲劳”。
    在屏幕上,梁冬超级耍宝,喋喋不休,嘉耀则老成持重,少言寡语。在屏幕下,其实两人都一样地有些话痨,而且
说话的语气惊人地相似。只要他俩在,但凡想插句话,定是要拿出见缝插针的本领。
    因为两人知根知底,所以,他们常常互揭老底。
    鉴于来自大陆的主持人都没去过台湾,2004年,爱凤凰胜过爱自己的嘉耀热心地给老板和院长写了份报告,大意是
作为沟通两岸三地华人的桥梁,凤凰却有许多主持人从未登陆宝岛台湾,如不能身临其境现场感受,实在是有负“桥梁”
的盛名。
    大概觉得嘉耀言之有理,老板和院长居然很快批示,照此办理。
    6 月,以传媒交流的名义,我们终于成行了。然而,七个人的旅行团中,却唯独了少了为我们跑前跑后张罗此事的
嘉耀。或许是在电视上批判台独过于猛烈了,台湾居然拒绝发给嘉耀进入宝岛的通行证。
    一路上,我们玩得兴高采烈时,总不忘朝着香港的方向,说一声感谢嘉耀。只有梁冬梁同学,趁此机会在嘉耀的伤
口上无情地撒盐。
    刚到凤凰,梁同学就警告我,做主持人可没那么容易。例证之一是,一次,他回广州过周末,顺便到唱片店去淘一
些CD。 正当他抱了一摞唱片准备结帐时,突然听到背后有人说:“怎么梁冬也买盗版碟啊?”顿时,梁同学冷汗横流,
丟下唱片,仓惶而逃。
    例证之二是,初到凤凰的梁同学,年轻的心灵也曾经倍受摧残。他不仅获得了梁继光的别名(取堵枪眼之意,无论
什么节目缺主持人,必是梁同学挺身而出牺牲自己),还明明对体育不感冒,却被硬生生地拉去做体育新闻。
    一天,面对几千万电视观众,梁同学用他那全中国主持人中最不标准的普通话(方言主持人除外),将“女子杯世
界足球赛”一字一字、朗朗地了念了出来。同事听到后,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他指的是“世界杯女子足球赛”。走出
演播室,梁同学居然对此毫无察觉,直到同事委婉指出,梁同学才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其实内心尴尬万分),随口说:
“这没什么啦,我以前还曾经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念成过卖女孩的小火柴呢!”
    梁冬和嘉耀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偶尔,他们的表现也会南辕北辙。
    2005年夏天,超级女声的热潮席卷了中国大地。当我和曹先生去现场观看超女的消息见诸报端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