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血肉长城 >

第323部分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323部分

小说: 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圻这颗随时可威胁的钉子,可以说中方在湘鄂边地态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日军想要问鼎长沙、衡阳也变得愈发的困难了。当然,宜昌的失守把中国军队所取得这些成果抵消了不少,可宜都的失而复得,却使得中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宜昌的日军予以牵制。而反观日军劳师动众,死伤累累之下,又丢了大片大片的地盘,其收获却只有宜昌这么一座孤城、这一比较下来,会战的真正胜者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另有一个现象却是颇值得玩味的,四月下旬,在重庆召开的会战庆功大会开得可是怨气盈天。不管是属于陈部长系统、还是何部长那一系,与会绝大多数将领都异口同声的喊着,要好好追究一下,那位主持豫中防务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指挥失当,有亏职守之罪(早已看破那位副司令长官所用的假痴不颠之计的他们,若不是苦于拿不到其故意纵敌的切实证据,所点出的就不会只是这个不痛不痒的罪名了。)。
面对,这么一大群嫡系将领的呼声,连素来偏袒这员爱将的最高当局也很是为难。最后,还是日军进犯豫中的军报,让那位第一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暂时逃过了一劫。接下来,程家骥与钱绅所担心的事情,便按布就班的发生了。
虽然程家骥出于为大局着想,在到达岳阳之前,就不计前嫌的专电向军委会建言,日军在鄂西会战后,极可能会马不停蹄的调动兵力从南北两面,对豫中发起攻击,已达到打通豫鄂两省间的直接联系,进而扩张其战略回旋空间的目的。尽管最高当局对程家骥的建议深以为然,专程派了侍从室的一处处长前往督导一战区做好会战准备。而第一战区也紧急了兵力部署。
却奈何,日军得了宜昌具有在鄂西堵住中国军队的力量后,就能把襄樊的日军主力空出来北上,这也就意味着,豫中的中国军队在战略上的颓势已成。
客观的说,在开封、新乡等地南下的日军第二十七、一一零、六十二及从襄樊的日军三十七师团、第七混成旅团的日军南北夹击下,驻守豫中的几个集团军的中国军队是做了英勇的抵抗的,并以血肉为凭一度在洛阳以南的几处要隘,险乎乎的杠住了日军攻势。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这最最关键的时刻,被军委会直接指定为会战前敌总指挥的那位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居然不见了!在那几天里,火线上的几位集团军总司令喊破了嗓子,都叫不出这位前敌总指挥的电台呼号来。
那么这位战区副司令长官在哪了?这个故事说来能让人在啼笑皆非的同时,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原来,这位运气太差的战区副司令长官在开了辆吉普车,带着无线电设备和几个随从,沿洛叶公路奔洛阳去指挥会战全局时,竟在后方的伊川县城附近被当地的武装农民给缴了械,连车子和无线电也被抢了去。以致于这位堂堂的中将只好带着随从步行,走了四天后才得以走到洛阳,去跟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哭诉这番离奇遭遇。最后还是请在伊县很有威望的一位退役副师长出面,方才从那股武装农民手中里赎回了无线电台和密码本。
战事瞬息万变,一方的前线总指挥竟然缺席了整整四天,其危害之大可想而知。更不说在这期间,一直在邙山中蜇伏着的日军第三战车师团悍然出动了。
陡间向洛阳压过来的近两百辆战车,使得战局向日方飞速的倾斜了过去。激战至五月九日,继先前已陷落的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许昌之后、八方风雨会中州的中州洛阳丢了!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洛阳到手后,日军遂得以一路高歌猛进,一时间大有尽占河南之势。而尽失屏障的第一战区所部则一退再退、一败再败,几至溃不成
此后,第五、第十战区虽在军委会的严令下派出大军配合第一战区拼死反击,也的确收复了一部分失地,但大势已去,终未能挽回大局。
鉴于日军食髓知味,竟妄想染指关中,最高当局在情急之下不仅从各处抽调大量兵力给新败的第一战区,还将他最为信任的陈部长调任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至于那原任的战区司令长官自然是就免职。在友邻战区的全力支援下,已加强到兵力数量为全国战区之冠的第一战区,终于在潼关、朱阳关、西陕口、荆紫关一线顶住了试图入陕的日
战局一缓下来,就该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洛阳失陷、豫中全丢了,连久为大后方的豫南、豫西丢是所剩无几,这么大的责任该谁来负?
在六月初,由陈上将主持的在陕西商县清油河镇召开的豫中会战检讨会议上,这个责任被明明白白的算到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头上。
会后,此人就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并灰溜溜的被召回了重庆,去等候处理去了。
消息传来岳阳,在鄂西会战的反攻阶段中,被这位副司令长官坑得不轻的几个军将士欢声雷动,都以为这会此人是难逃军法制裁了。
而程家骥、钱绅等人却心知肚明,即便只是出于制衡的考虑,最高当局也不会对这位中央军系某二等(相对于陈、何二部长的系统而言。)派系的头头,当真来个杀之以谢国人的,最多也是把他先挂起来罢了。
事实还果真如此,一个月后此人便又被任命滇、黔、桂边区总司令。这张板凳的温度之低,倒是超出了程家骥、钱绅的预料。须知,滇、黔、桂边区总司令部名义虽辖有九个县的地盘,可其中有七个都在云南、广西境内。那可是最高当局都鞭长莫及的地方,又岂是他一个败军之将能问津得了的。至于剩下两个贵州辖下的县治,人口不足十万穷得没有半点油水不说,还是瘟疫多发地区,每年来上一两场大疫都已经是惯例了。换言之,这位曾被称为河南王的前战区副司令长官,现下论起实权来,也就是一个民团团总的水平!据传,在那段日子里,他最常做的一件事情,便是戴着口罩赶蚊子、打苍蝇,以保证自己的贵体安康!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六十二章   岳阳记事(一)
 更新时间:2009212 14:59:38 本章字数:3770

倚洞庭,控四水(湘、资、沅、澧,四江。)的岳阳,不但兵家必争的重镇,也是人文荟翠之所。在以岳阳十景为代表的诸多风景名胜之中,前身为东吴大将鲁肃所建的阅兵楼的岳阳楼,自是首屈一指。
尽管早在唐朝时,岳阳楼即与南昌的腾王阁、武昌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可真正让岳阳楼声名大嗓的,却是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推行了以整顿吏治、减少朝中的冗官、减轻农民负担为核心的新政的领军人物,赫赫名臣范仲淹,所做的那一篇的仅有寥寥三百六十九字,却气势磅礴的岳阳楼记。此文中的: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以其文情并茂、立意高远、而脍炙人口、传颂至今!
岳阳楼的名声是如此之大,以致于,近代以来的官员,不论贤愚善恶,只要到了岳阳,几乎没有不来此楼游览凭悼一番的。
八月初的某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又一位岳阳城的主宰者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缓步登上了这座历久沧海桑田,屡毁屡建的千古名楼。此人就是时任岳阳警备总司令的程家骥了!
当此国土日窘之际,辖区涵盖了素称湖广精华的整个洞庭湖区的的岳阳警备总司令;可是一个含金量与战区省份的省主席相较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超级肥缺!须知,单是每年由洞庭湖区流向外省的上好稻米,可就有几千万担之巨的。而在时下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头,还有什么物资,能比粮食更加紧俏了。
也因为这样,自抗战以来,能得以在富庶繁华的洞庭湖区分上一杯羹的。不是深得最高当局宠信地天子门生。就是湘省某位军界巨头地至亲骨肉。按说程家骥这个既出身杂途,又在湖南无半分根基人脉可言的暴发户、幸运儿能有今天,怎么也该是踌躇满志了。城府要是浅些,就是得意忘形得摆上几天的流水席,也是在情理之中地。
可说来或许不会有人相信,这位年仅二十八岁的集团军代总司令,对此非但没有一丝欣喜若狂的意思,反倒是被其得烫得难受已极。电 脑小说站w w w 。 1 6 k 。 c n毫不夸张的说,若不是考虑到才经过一场损失惨重的大战的四十八集团军。急需休养生息。程家骥根本就不会就职。
这其中的原委,说来也简单。只因程家骥深知。一意孤行地包庇了本该上军事法庭地那位前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最高当局。之所以会这般厚待于他。虽不无赏功之意。可究其实质,却主要还是为了在将领间搞平衡。是为缓和一下鄂西会战地反攻阶段出尽死力,到头来却因人为因素,只能含泪南归地四十八集团军全体将士积在胸中地冲天怨气。
当然,以最高当局那贵不可言的身份、刚愎自用地行事作风,能有这个态度已然是难能可贵了。这至少说明,程家骥和他的四十八集国军在其心目中,还是有着相当的地位的。
可愈是这样,程家骥就愈是感觉自己头上才加上去的这顶的官帽、手中握着的这块地盘,是用二万多壮志未酬的手足兄弟的生命换来的。
抱着这种心态,程家骥心中的郁闷,也就可想而知了。加之在蛇山上喷出的那口血让身体素质本就一般的程家骥大大的伤了元气,一直就没能完全复原。于是乎,这位新出炉的洞庭王在上任后的第三天,便因旧伤复发又躺下了。
而今天正是又休养了近一个月,方才见大好的程家骥,在早在四十八集团军撤至岳阳后不久,就迫不及待从重庆匆匆赶到此地的夫人们的陪伴下,到岳阳楼来散心来了。
真别说,这岳阳楼的景色之美丽壮阔,确实是不愧为三湘一绝。
任程家骥的心事再重,这一登上这座前清光绪六年重建的全木制楼宇的顶层扶栏而望极目楚天,也不由得他不在心旷神怡间,心胸大开。十六K文学网程家骥正待要再细细的品味一下这尽收其眼底的水天一色、云影波光中的种种妙不可言之处时。他身后那些原来津津有味的谈论着,座落岳阳楼北面的周瑜府第旧址内的小乔墓的莺莺燕燕们的话题却是陡然一变,而且这一变,竟直接变到了一桩时下的公案上。
这一下子,这段时间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程家骥,虽没有马上回头,可他心神却被勾了过去。
这桩公案,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乡下来的二十岁的童养媳在只有十岁的小丈夫病死后,又被公爹转卖给了别家所家所引出的一桩杀人案,死者正是那个新的买主。只是,案情虽不复杂,可因其涉及到妇女权益,又是发生在新旧两种思想激烈交锋的岳阳,却成市井间的大新闻。新旧两派各执一词之下,闹得是沸沸扬扬。双方争执的焦点就在于,思想守旧一方虽在表面上承认买卖人口触犯了现行法律,可还是认为应将故意杀人的此女处于极刑,以正视听;深受西式思想影响的新派,却一口咬死此女是为了反抗死者的强暴才失手杀人,实属无罪,可却拿不出相应的证据(当时只两个人在场,死者已死,生者为嫌犯,自是没法举实证)!
程家骥只听了几句,就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倒不是惊诧都到了四十年代还会出这种事情。来这个时空也五、六年了,对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封建程度,他还是知晓一二的。比较起来,这久受新思潮冲击的湖南还算是好的,要是换了其它更加蔽塞的省份,那位童养媳早被死者的族人们以私刑处死了事了,压根就等不到警察局来抓人,至于法院就更轮上了。
真正把程家骥吓着的还是,听吴少君的口气,不仅为此女大鸣不平,且还有要为之组织一个女界后援团的意思。光是情绪上有倾向无所谓。其实就连程家骥本人也很是同情那位命运悲苦的童养媳地遭遇。可让自己地夫人公然搅和进一件刑事案子里去。这个口子程家骥是万万不敢开了。
再说,以中国人上千年来养成的官有多大,官太太通常还会大上半级的良好风俗。程家骥敢百分之一百地肯定。这个所谓的女界后援团只要一成立,甚至无需做任何事,法院的判决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毕竟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还很难找出一位铁骨铮铮的法官敢在、愿在这样一件普普通能的案子上,与程家骥这样地手握重兵地一方军政首脑对着干的。
可难就难在,听四位程夫人地对话,她们怕早此事上达成了共识。现下只不过是用这种比较含蓄在逼程家骥表态了。
事实上。吴少君那种热血女青年独有地毛燥性子,已是收敛了许多。否则以她当日在许昌敢于在枪口下怒斥一个老资格地中将师长的敢做敢为。哪里会搞什么拐弯抹角地暗示。
好在。咚咚跑上楼来报告参加会议的人员已到齐的马三宝。给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