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血肉长城 >

第244部分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244部分

小说: 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许靖仁用这个疑惑在苦苦的抵挡着对身体极为虚弱的他来说地生命而言。威胁最大地睡意时,几句日语伴随着由远至近的脚步声,陆续传到了他耳朵里。眼见有“东洋肥肉”要自动送上门来的他吃力地睁开眼。手指颤颤危危的扣着了美式卡宾枪的扳机上。
只可惜,陡然大做的枪声,又把那几个眼看就要走到许靖仁的眼皮子底下的鬼子给“拉”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梦想破产的许靖仁,只好怀着患得患失地心情,继续等待下一个以命换命地机会。其实他的心里也未尝没有一丝侥幸,要是自家地部队攻上来得够快,自己也许还有生还地希望。
与此同时。昆仑关下。程家骥正在前沿阵地观战。
此刻地战场的态势在许多中国军官眼中可谓一片大好。在经过一天半地激战后,关口的两翼和外围的阵地都已经拿下。鬼子所还能控制的只剩下那么个小小的关楼和区区几百米的残破关墙。想要拿下日本人手上那点残山剩水。那还不是一鼓而定的事情啊!
在这些人想来,在这种大局已基本抵定的时刻。程家骥这个北上集群总指挥之所以亲临前敌,并表示要在稍后接过前线的指挥权,无非是想为自己多加一分邀功的资本罢了。有这种想法的军官,可不在少数,就连那位兼着集群参谋长的戴师长都是其中的一员。按说,以戴师长那种耿直刚强的性子,本是很难按捺得住,不把自己对程家骥的贪天功为已有之举的些许轻篾,给明明白白表示出来的。可他还是忍了下来,这其间固然有对一个标准军人对上级的惯性尊重在里面,可更多还是建立在程家骥那已获得其认可的军事指挥才能上。对于有才干的人,人们总是比较宽容的。
程家骥这会儿的却没心思去管自己在别人的心中的形象,是不是已大打折扣。目下那条横在昆仑关与界首高地之间的,由三百级台阶组成的“死亡之路”,正占据着程家骥的全部思绪。
无可否认,在某些事情上,“未来人”程家骥是长了“天眼”的。他清楚的记得在历史上的血战昆仑关的过程中,正是这条战前几乎被所有中国将领给忽视了的山间小径的“横空出世”,不但打破了五军在第一次拿下主阵地后,想要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的克尽全攻的梦想,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昆仑关的得而复失,从而让日军二十一旅团又多存在一周以上。而昆仑关战役的作战时间也不过是半个月,这也就是说,论起单兵战力和与日军相差无几,兵力却是日军的十倍的五军,之所以会最终产生高达一万七千人的伤亡数字,起码三分之一是因为这条堪称“天堑”的“血带”在做怪。
强攻无疑是直接了当的法子,可也是最笨的法子。先不说这一级级的用将士的躯体堆上去,时间上允不允许,就是那注定要无比沉重的代价,已是遍体鳞伤的北上集群能不能付得起,在程家骥看来还是未定之天。
程家骥半点没有危言耸听。从高峰隘一路打来,到现在,算上此刻还顶上昆仑关两侧的在天亮就损失近半了的三六五团和二百团,参与此役的十七个团队,已先后有九个团打成了残废。而且,在剩下的八个基本满员的团队里,战力相对坚强的主力团仅还有四个,而其它的四个团有三个是在各师在改编时成立的人力运输团,说白了就是些以从战斗部队“分流”老弱病残为主组成的只有少数人还配备武器的扁担兵。这三个在北上之前才补足了枪支弹药的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而南宁警备区派来分“桃子”的在在此之前只打了几场小的仗一五五八团,那就更上不了台面了。
一般来说,在自忖强攻难以得手或是代价太大时,指挥官通常都会在退兵和智取中来个二选一。退兵程家骥是想都不敢,那就能想法子智取了。想是这样想,可真在界首这个前只一条路、后靠百丈涯的高地玩花样就谈何容易?
程家骥这边还在冥思苦想,那边文颂远就送来了全面占领昆仑关的捷报。
早已估计到山下为了保存其中手中最后一点兵力,不会再在已失去地利的昆仑关中央阵地死顶的程家骥闻讯后,迫不及待的带着一众高级军官火速向关上赶去。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五十章 巍巍昆仑关(八)
 更新时间:2009212 14:54:18 本章字数:5454

人说少女情怀总是诗,那将军的情怀是什么?在这苍茫天地间,还有什么事能比踏着蜿蜒崎岖的雄关漫道登上被自己麾下的部队征服的名山重镇,更让一个将军心怀大畅、豪情万丈了!
可让人不免有些奇怪的是,当此胜券在握之际,程家骥等本该深深陶醉在宗教式的亢奋情绪当中的将校军官,从关下一路行来眉宇间就没半点喜气洋洋的样子,事实上恰恰与之相反,他们的脸上的气色是愈加的阴沉、脚下的步伐也是一步比一步沉重。
之所以会如此,实是再好理解不过了。一句话,这仗打的是太惨了,惨烈到了一种这些身经百战、手握重兵,对战场上的生生死死。早是司空见惯的将军们,都被震憾得心神大颤,几几乎不能自己。事实上,他们没有当场失态,已经算是自控力惊人了。
等到一众人等越过密密麻麻铺在关前沟下的无数具忠骨遗骸,穿过那堵已被鲜红耀眼的血液严严实实的沿着半人高的墙根“粉刷”了一道的残破关墙,在征尘未洗的文颂远的引领下登上这座闻名已久的天南第一关的关楼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场景,让这些一路走来,已是饱受刺激的将校军官们心中那费尽心力方才建起来的感情堤坝,在一瞬间土崩瓦解。
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催人肝胆的一幕啊!几百名交战双方的阵亡官兵的尸体,层层叠叠覆盖在关道上,一块块沾稠腥臭的碎肉块、一面面昔日在战场上八面威风的残缺不全的军旗、一支支断裂地枪支和几门被推翻在地地日制战防炮,交错夹杂的散落在这些生时不共戴天、死后却紧紧的相互依偎地士兵们的躯体之间。
眼眶早已湿润的程家骥定了神,率先走了上前去,几位师长在相互了一下眼色后。也亦步亦趋的跟上了他们的总指挥的脚步。
程家骥脚底下的动作。是那样地小心翼翼,活象生怕吵醒了这些正在熟睡地兄弟们一样。程家骥挨个定睛审视着倒在血泊中的弟兄们那一张张或平静安详、或怒形于色地脸庞,仿佛这样就能把这一切地一切都永远留在自己地记忆中一样。时不时。程家骥还会庄严肃穆的弯下腰去,轻手轻脚地自己那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的将军服的袖子给某一个弟兄擦去脸上那斑斑血污。这时跟在程家骥后面的四位将军,也全身心的融入了现场的这种能使百练钢化为绕指柔的感人肺腑的悲壮氛围里。
于是乎,一个几不可思议的场面,便出现在了肃立在一侧的几十个中下级军官的面前。所有的人都在无声的流泪,没有去想将军们此时举止是不是合乎体统,也没有去提醒将军此际的时光是多么的宝贵。他们的心境在不知不觉中已被眼前这一幕给彻底感染同化了。
良久。心潮澎湃的将军们,才渐渐恢复了些许常态。。可压在他们心上的大石。还是让几个人都没有半分想要开口说话的意思。
“文老二。部队的伤亡有多大。”。见这样下去不是个事的程家骥,一边向城楼下走去。一边抢先挑起了话头。
“洪胜哪里最惨,勉强能拿得起枪的只剩下了六七百人。二百团好些,把轻伤员都算上还能凑出近六成战力,可三营的两个连……。”文颂远说到这,语带哽咽的朝上面指了指。众人都是个顶个的精明,那能还不明白他的意思,想来三营的两个连都堆在关道上了!
感觉到刚刚回升了一点的气压,伴随着文颂远的回答又骤然下降的程家骥,直恨不得抽自己两下嘴巴子。程家骥本是想接着文颂远的话茬说点啥的,可又怕方寸已乱的自己,再说错个一句半句的,想要把气氛扭过来就更难了,便保持了沉默。
他这个身为主帅一三缄其口,其它人更没说话的欲望了。
“尸山血海的堆了三四天了,我们是固然是损兵折将,可鬼子那边也绝没讨不了好去。我估摸着,这会子山下奉文手上能动弹的兵,能有个两千三四百他就该偷笑了。总指挥,诸位,其实目下的战场态势对我方而言是越来越有利了。抛开日军丢了大半个昆仑山,仅剩界首高地这最后一处天险可凭不说。开战之初,我军的总兵力是五万四千人,在扫清的外围的诸次战斗和对关口主阵地前三轮攻击中,共减员一万三千一百人,跟据文师长刚才所说的情况,我推测第四轮攻击部队也就是损兵三千上下。这样加减下来,即使刨掉各师的非战斗人员,我北上集群至少还有三万以上的战兵。这就是说,敌我兵力对比已从先前的六比一,变成了现下的十四、五比一。虽然我们是没多少的炮弹了,可日本人的弹药消耗也大,且补充起来还没有我们方便。我以为,只要咬紧牙关拼下去,,不消两天,咱们必能克尽全功!”,只过了一小会,见事明快的戴师长便站出来为程家骥排忧解难了。也亏得他口才极好,逻辑推理能力又强,要知道想要在一时之间,把当前的情势中对中国军队有利的一面说得是头头是道、淋漓尽致,可不是随便那个当参谋长的都有这份千里挑一的急智的。
果然,戴师长的话间刚落,另几位师长非但脸色好了许多,原本充满着黯然与悲戚的眸子里,也重新燃起了每个军人所固有的对胜利的渴望。
程家骥心下其实清明透亮的很,戴师长的这番看似条理分明、严丝合缝的分析,真要驳起来可谓是漏洞百出,光是一个已在战斗中损失的士兵的普遍技战术水平和余下的部队的平均实际战斗力的对比,就足够将其推到在地。而几位师长之所以没有反唇相击,一来他们受地位所限,局限于一隅,不了解北上集群地整体战力已是何等地虚弱。。二来。只怕。也是出于与此时的程家骥一样考量,当此将要给日本人最后一击之际,鼓舞军心士气都唯恐不及。那里还会去灭自家的威风,长他人志气。
“文老二,你去安排一下,补充团暂时分别并入二百团和三六五团。整编后,抓紧时间修整。告诉各级部队长,仗还远没打完,没准你们还是上地。”程家骥接着对其它师长说道:“你们几位最好也尽快把那些打残的部队整顿充实一下。要是天黑前。再找不着什么好法子的话,咱们说不得只有再和山下硬碰一回了。”
程家骥方待要再细说几句。浑身裹在血火烟尘的痕迹里的汉东升走到文颂远身边嘀咕了一句。就这一句。就让文颂远脸庞上浮现出了一丝久违了的喜色。
程家骥见状用眼神,扫了扫这正在窃窃私语的两人。
见老大垂询。文颂远忙答道:“程老大,刚才打扫战场地时候,在下面地关门洞里找到了伤得不算太重的二百团三营长许靖仁。”
听到那支最早突入关里来地小部队,还有人能活下来,程家骥也是大感宽慰。若不是百事缠身,程家骥还是很愿意去亲自慰问一下那位劫后余生地勇士地,可现下程家骥也就只能在口头上关怀一两句罢了。
接着,几位师长各自回部队去整军去了。而程家骥也和戴师长一道回了设在关下的集群总指。一回指挥部,程家骥便召集曾经以不速之客地身份拜访过戒备森严的界首高地的屠靖国等人,仔细询问起了的高地上的情况来。
当占惯了“做弊”的便宜的程家骥在想法设法、绞尽脑汁的看不能不能再投点机、取点巧时。在已被“可恶”的对手“逼迁”到了界首高地上的山下支队支队部里,该支队历史上最后一场军事会议也拉开了帏幕。
鉴于,日军那覆亡在即的艰难处境,会议的气氛的死气沉沉,也就是成了应有之意。
“中村君。你是幕僚长,你先说说。”无奈之下,急于打破僵局的山下中将也只好点将了。
被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中村正雄,一字一句的说道:“阁下,战局的发展对我支队极为不利。我们的炮弹已用尽,手雷也所剩无几,人均子弹还不到三十发。还有,受地形的限制,我们顺利接收得到的空投物资不到二成,而那八九成的物资都飘到其它地方去了,故而对我们的实质帮助不大。最严重的还是,目前我支队尚能用于作战的士兵,已不到一千七百人了!”实诚的中村的每说一句,包括平日对他欣赏有加的山下在内的一众日军军官头脸上那隐约可见的黑线就要多上几根,他们射向中村的目光也愈加的凌厉凶狠。尽管明知自己充当了注定会招人厌恶的“乌鸦”的角色。可在职责心的驱使下,中村还是硬着头皮,说出了那句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谁不去点破的实话。“支队参谋部的模拟作业的表明,按最新推算出来的敌我综合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