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血肉长城 >

第107部分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107部分

小说: 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程两人在说话的时候,东双河镇的日军在遭到炮击后,已向朱堂方向退却了。
“撤吧!”
程家骥最后看了一眼小溪对面也在徐徐退去的日军,对自己的部队下达了撤出战区的命令。至于第三十九联队能不能全身退吗,明眼人都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悬”。那位军团长既然布了这个局,以他的城府不可能只是一顿炮就了事的,少不了会在日军撤退的路上截杀几次,也好将来为自己多留一些余地。不过程家骥觉着那些已经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了。这一刻程家骥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把自己手下的几千兄弟带出信阳境内,这些为国家民族尽了力的最低层的官兵们,他们总应该至少有权力活到下一次大会战之前,而不是在一场人为的溃败中无意义的死去。
程家骥心情是不大好,可和他的对手平山挫比起来,那程家骥就算是在快乐的天堂了。
日军第三十九联队在从东双河镇外匆忙退后,只走出了不到五里地,就遭到了尾随而至的南下的十七军团的主力部队的强行攻击。在无摭无拦旷野上,中央军同时展开三个师近二万人将已是人困马乏,且军心浮动的,只剩下一千六百人不到的三十九联队残部,一口气拦腰斩成三段。其中较小的两段在中国军队的人潮中,只扑腾了二下就象沙滩了一滴水那样的蒸发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平山挫所亲率一股在丢下了所有伤兵,并损失三分之二的兵力,冲出了这片伤心的田野向朱堂方向逃去。
中国军队大队人马并没有对这股逃走的日军小部队穷追不舍,只是派出少许骑兵对其进行追杀,大部队则南折向柳林方向去了。
可就是这少许骑兵也远要比包括平山挫中佐在内的的第三十九联队幸存者们要多得,虽说在黑夜骑兵行动不便,这少许骑兵也让三十九联队的残兵吃足了苦头。他们的马刀让日军残部的人数少近一半不说,还把他们打得七零八落。
当这些零散的日军官兵凭着求生意念顽强向北逃去时,又悲惨的遇上了赶来痛打落水狗刘天龙部。
最后在这场死亡赛跑,从出发朱堂时还有二千人上下的兵力日军第三十九联队,只有九个人逃得了性命。其它的所有人都永远留在异国它乡的土地上做了孤魂野鬼,就连那位很有些将才的平山挫中佐也未能幸免。据说在临死前最后一刻,他还在为自己这一战败得如此的不明不白而耿耿于怀。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十六章 信阳保卫战(十)
 更新时间:2009212 14:45:50 本章字数:4596

十一月八日,豫南,应城。独立一百师师部驻地。
自从从信阳府前线撤下来后,独立一百师先是奉命到了随县。原本程家骥以为日军下一步是要猛攻随县的,战区也是在随县一带集中所有能拉得上来的部队。当时第五战区的上上下下,都以为是定要这里再血战一场了。
谁知日军第十师团竟扭头挥军向东冲着大别山北麓杀去,第十师团这一回军向东,在信阳就只有已转为守势的第三师团,日本人这一招很坏,把第五战区的豫南兵团的十万大军给晾在随县。
战区司令长官部唯恐尚在大别山北麓各要隘与日军对峙的十几万大军有什么不测,急令大别山北麓的中国军队与日军脱离接触,从各自防地向应城、随县一带转进,以保存抗战力量。如此一来,第五战区的三个战场中的豫南和大别山北麓的主要阵地都已丢失,看长江北岸的战局也支持不了多久,而第五战区是保卫大武汉的主力,承担了所有的外围阵地守备任务和一半的内线防御任务,一句话五战区的的战事结束了武汉三镇也就丢定了。果不其然,在信阳失守的十天后,十月二十七日武汉三镇完全陷于敌手了。
武汉沦陷之后,战区长官部就把注意的重心从作战上转到部队的整补上,独立一百师也被调到了应城整补,并准备与黄中将率领的暂十八军主力会师。
邱少言兴冲冲的闯进程家骥的办公室说道:“师座,来了!军部来电,他们已到了三十里外郭店,预计今天下午可到应城。”
“诸位,咱们是地主,又是人家的下级。不迎上个十几、二十里地说不过去吧。就别愣着了。走吧!”程家骥把军帽住自己头上一套,就率先向指挥部外的空地走去,按他地地命令。汽车已等在那了。
主官一动,早就在程家骥这里会齐了的,独立一百师的旅以上们军官们纷纷起身随着程家骥去接人去也。
六个轮子汽车,就是比两条腿人和四条腿马地要快得多。一个小时不到程家骥等人就在郭店街上迎到了黄中将和暂十八军的大部分高级军官。
“军座!”程家骥看着一个月不见就变得又黑又瘦的脸上都脱了形的黄中将,再回想这一个多月经历的生生死死,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只说了这两字就说不下去了。WAP。1 6 k。
“浩然。我还以为你让鬼子吃了了。看你这样子,胖了吗!”说实话的黄中将还真不大会安慰人。这几句原是想调和一下气氛的话让他说得干巴巴地地。没什么味道。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虽不大好。但从他与程家骥握手地力度上程家骥可以感觉得出来,这位一向视自己为小兄弟地上司。在内心对自己能活着显然是高兴得狠了,他把程家骥地手可是给握得生痛生痛的。
晚上,程家骥在指挥部里为各位长官同僚摆了接风宴。在席间,暂十八军地一众在硝烟战场上,今天生不知明天死不死的呆了近二个月的将军们开怀畅饮,闹得很凶。
程家骥是主人,黄中将是上司,两人都被灌了不少,两人不耐只得先后尿遁逃了出来。在独立一百师师部的院子里,程家骥遇上黄中将,后者说要去街上走走,上司开口,程家骥自是没有不相陪的道理。于是两人就在应城的大街上走了起来,走着走着两位将军就聊了起来。
开始时,两人还多是谈一些各自的家常里短,都是刚从血水里趟出来的人,仗又打得不好,死了那么多兄弟,到头来,武汉还是丢了,两人的心里都有些不痛快,也就都不愿意说军务战情了。
但这种心照不宣的君子协议,并没有维持多久,说着说着两人间的话题就又绕到当前的战事上来了。这倒也在情理之中,两个手握实权的将军在一起闲谈,现在又是抗战时期,最能引起他们的内心共鸣的话话题也只有当前正在进行了这场战争了。
“浩然,你说下一步小鬼子将先攻那里。”黄中将问一句话也是一时起意,并没有指望程家骥能马上给出答案,毕竟这个问题太大。目下武汉已失,眼看着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域门户洞开,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好几个省份的未沦陷区都已暴露在日军的铁蹄下,日本人可以选择攻击的目标,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问题,,小孩都知道,南昌呗。要不然小鬼子在武汉那里能站得住脚。”程家骥也是多喝了两杯,黄中将一问,他就不加思索的答了出来。程家骥话已出口就知道自己又惹事了。自己这充口而出的南昌两个字若是和别的军官说,一时之间,那个人未必能回过劲来,可是黄中将做为一个受过多年的系统军事教育在军事理论上有相当高的造诣的职业军官对这种战略上的问题最是敏感不过,他极有可能会对自己说了两个字“酒话”认起真来。。;16K.Cn。
果不其然,黄中将一听程家骥说出南昌这两个字,当时酒就全醒了,等程家骥说出日军必先攻南昌的理由时,黄中将的眼睛都开始有些闪闪发光了。
黄中将越想越是觉着程家骥说得有道理。南昌是南浔铁路和浙赣铁路的连结点,也是第三、第九战区联系的战略要地。更为重要的日军已下武汉,而尚中国军队手中的南昌,从地理位置来说简直就是一把顶在武汉三镇肚皮上的尖刀,使得武汉时时刻刻都中国军队的威胁下。日军占领南昌不但可以控制交通要冲,切断我方几个大战区主要交通联系。还能确保武汉三镇,真正的发挥武汉九省渠南北咽喉的作用,以求扩大日军的战略回旋余地。
事关重大,黄中将也难得的深沉了一把,他继续若无其事的和程家骥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才和程家骥分道扬镖回程家骥给军部腾出地宅子里去了。
黄中将虽已尽力掩饰。无奈他地演技却是烂得出奇,程家骥那里会感觉不到黄中将在听到自己说出日军的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是南昌之后地异样。与黄中将分手后,一回到师部。不知道到今天晚上的酒后失言,将给自己带来什么的程家骥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沉思了整整一夜。
这一夜,程家骥想了很多很多。
自从来到这个时空之后,程家骥一直在犹豫,是不是应该把自己从未来带来的那些关键性的战略情报用于这个时代的对日作战中。使得程家骥犹豫地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出于对于历史地敬畏。生怕自己过多的干预了历史而导致这个时空一切走形。要是因为自己乱泄天机地缘故使中国在血战八年之后仍不能取得胜利,那自己就成了中华民族地千古罪人了。
程家骥并不觉着自己是在杞人忧天。这个时空在他地介入。有些小的地方地已是被改变了。例如那场完全是在自己的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的催化下才产生的皖东北大捷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就是很好的明证。正是因为这场原来的历史中没有的大捷。使得中国军队在全歼日军佐佐木旅团的同时,还让日军第十四师团吃了大亏。也使得日军攻击安庆的日子比历史上推后了二十多天。也就是说整个武汉战役的发起时间向后推了近一个月。
虽说在后来的战役进程中,历史的车轮又被上帝之手一步步的调回了它原有的轨迹,武汉最后还是如程家骥以前看到的历史书上说的那样在十月二十七日那一天沦陷了。
可这也正是程家骥最担心的,要是自己一直造制奇迹而历史的原有惯性再不断与自己造成的蝴蝶效应较劲,那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可要是不改变这一切吗?从这一段时间的转战中,程家骥也深深的体会到在这个时代中日两国之间差距,决不是一句奋勇拼杀就能弥补得了的。看着那些在战场上前赴后继的将士纷纷殉国,而自己手中就捏着能让他们活下来,能让战场上情况好一些的“绝密”情报,却因有所顾忌而袖手旁观,有时程家骥觉着自己就是半个凶手。
想到这些程家骥恨不得直接去见上峰,把日军这几年的作战动态来一个合盘托出。先让日军第十一军那位新上任的司令官岗村宁次的战车群在南昌城上尝尝中国军队的铁拳再说。可转念又想到这其中迁连到了一连串的复杂而微妙的问题,程家骥就犹疑的起来。
程家骥本就不是一个热衷于政治权术的人,近些日子以来虽在钱绅的推动下搞了一些小动作,其初衷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他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自己要如何在这片大地上翻云覆雨改变历史。左右为难间,时间在飞快了一分一秒的过去。
也许是历史的车轮不愿意再这样中规中矩的跑下去了吧,从这天晚上程家骥的命运注定要有一个飞跃式的改变。
正当程家骥在闭门苦思的时候,黄中将也没有闲着,这天晚上暂十八军军部向第九战区长官部连发了三封电报,在电报中黄中将拿出泣血上阵的架势,向已就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陈上将力陈日军的下一目标是南昌的理由,并把是程家骥先说破了这一点自己再想到的也一五一十的报告上去。
陈上将对黄中将的判断颇以为然,在跟身边其它人商量过后,一封急电就从陈上将的驻节之地宜昌,飞到了陪都重庆惊动了最高当局。
这一夜程家骥的名字,不断的出现在电文上。其应起的反响超过程家骥自己的预料。他本以为最多是陈上将知道这个事而已。可怜程家骥忽略了一个细节,陈上将身边的那位副长官可是历史上第一个看出日军下一战略目标是南昌的人。程家骥的这个判断一报上来,立即得到这位刚刚打完万家岭之战,征尘未洗上将军的大力赞助。
再加上陈上将也想借这个机会把程家骥彻底拉上自己的船,(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大好明说的原因。陈上将一打开地图才发现,他自己的好几支起家部队位置都在南昌附近,真要打起来,他的土木系可是首当其冲。如此一来,对日军要进攻南昌这个事陈上将就更上心了。)
于是乎,程家骥就在一夜之间成了新出炉的焱手可热的很有战略眼光的青年将领了(最高统帅语)。
程家骥这边想一夜还没想明白,那边的几位方面大员们蹉商的结果可就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当黄中将拿着紧急电令来见程家骥的时,程家骥房间里的灯还开着了。
“培民兄,这是?”看着眼里满是血丝的黄中将一大清早就堵上门来程家骥已有了不好的预感,这位老哥该不是也一夜未眠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