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鹰狼传 >

第90部分

鹰狼传-第90部分

小说: 鹰狼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席?”严伍走过来,不安的询问道。 
胡松波没有睁开双眼,在灯光下,严伍清清楚楚的看到,一滴热泪沿着这位中共第四代领导核心的眼角缓缓流下! 
“主席?!”严伍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鼻子此时也是一片酸涩。 
“我们成功了!严伍同志!我们成功了!”胡松波坐直了身体,他的头不安的反复转动着。一串不连贯的字符从他的口中倾泻而出: 
“60多年……从恩来总理开始……60年!多少我们的好同志?……放弃一切,放弃一切!……改头换面,不能再做自己妻子的丈夫,不能再做自己孩子的父亲,甚至永生不能再作中国人……为的就是这一天!为的就是这一天!我们等到了,我们等到了!” 
“主席,这盘用了69年时间来布局的棋,我们终于赢了第一步。”同样也是泪流满面的严伍再也无法压抑自己激动的情绪,他用力握住胡松波的手,一字一字的道。 
胡松波眼中波光一闪,轻轻点头,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确,走赢了一步,一步而已。” 
经历了短暂的爆发之后,他的情绪终于恢复了平静。 
下一瞬间,他已经从沙发中站起,挺的笔直的腰杆让他看上去丝毫不象70岁的老人。 
“走,让我们一起去向华盛顿的朋友们表示中国政府的同情和愤懑。”大力拍了严伍的肩膀一下,胡松波大步向热线电话走了出去。 
※※※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就开始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针对原苏联和中国的“前沿兵力部署”。 
其中,处在亚太地区最前沿地区的第三条兵力部署线,也就是由日本、韩国直至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上的基地组成一条岛屿锁链式的基地带,是美军控制着西太平洋上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直接威慑中俄的兵力最前线。 
而在这条岛屿锁链上,日本,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驻日美军基地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实属世界罕见。据2007年统计数字,驻日美军设施共计有133处,占地约10万公顷。其中,横须贺是美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最大基地,美海军第7舰队司令部驻地,1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常年驻扎于此。横田基地是驻日美军司令部和美空军第5航空队司令部驻地。 
驻日美军的核心则在冲绳,冲绳的面积仅有日本国土面积的0.6%,但75%的美军专用设施集中在这里。冲绳的美军约有4.7万名(2008年数字),指挥他们的是美第三海军陆战司令部。驻扎在冲绳的美国第三海军陆战队远征军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三个远征军中唯一一支常驻海外的部队。 
以海军陆战队为主的驻日美军和以陆军为中心的驻韩美军相互补充,形成美国东亚太平洋战略的两个“轴心”。由于驻韩美军主要为控制朝鲜半岛,实际上很难轻易调动。有军事专家指出,“能在4天至1周内派遣到亚洲任何一个地方的机动部队只有驻扎在冲绳的海军陆战队。在不久前爆发的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在中国军队的反击浪潮中与38军大战2天,并成功的扮演了救火队角色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就是在战争爆发后由冲绳基地调入朝鲜的。 
美国在亚太地区驻军在2006年以前一直保持在约10万人左右,其中驻日美军约3.5万人,驻韩国美军约3.7万人。在2006年台海战争结束后,这一数字立即激增到14万人!在二次韩战爆发后,亚太地区的美军数量更是一度达到了60万人的惊人数字。 
2009年11月起,伴随着朝鲜战事的基本结束,美军开始逐步削减部署在亚太的驻军。但仍保持了了约24万人的,包括3个航母编队的驻军规模。 
其中,驻韩美军约15万人,驻日美军的数量则为9万4千人。 
对于这支部队的使命,对外公开宣称的向来是:“维持亚太地区的稳定,抑制可能出现的地区大国的侵略行为。” 
这,仅仅是可以公开的。 
它还有一个从未对外公开,但却人尽皆知的任务——就地监视日本,必要时可以采用一切视为必要之手段,制止日本可能采取的任何对美国不利的行动! 
这,也是驻日美军64年来的传统使命。 
自西元2009年12月起,根据来自美国国内的秘令,驻日美军的各主要基地便纷纷开始进入战备状态,理由很简单——为了防止中朝军队有可能发动的冬季攻势。 
只是,日本人并不是笨蛋。几乎在美军进入战备状态的同时,驻扎在美军基地附近的日军也开始了频繁的调动。 
所以,日军对美军的攻击在发动之前不是没有任何征兆的,而美军,也不是没有任何戒备的。相反,这近10万美军已经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可是,他们依然未能进行任何一场团以上规模的有效抵抗! 
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很简单——日军的化武! 
“核生化武器”,诞生于20世纪的,被认为可能终结人类存在的3大“撒旦的礼物。” 
相比于技术含量高,造价昂贵的核武器,其中的后两者——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因其技术层面较低、成本较低廉而被誉为“穷国的原子弹。” 
对于日本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多数国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它那巨大的核潜力上。毕竟,日本拥有足以制造7000枚核弹的核原料,拥有世界一流的核研发技术,就连日本自己,也自称是“183天可以完成初级核武装”的“准核武国家。” 
但在真正的军事专家眼中,日本的核武力,并不是一个“真正可畏的力量”。 
因为日本“有弹无枪”!虽然号称拥有一流的火箭技术,虽然人人都知道“火箭就是不带弹头的导弹”…… 
但是,除了那个“樱花”巡航导弹以外,日本并未拥有真正的,技术过硬的,足够数量的弹道导弹。 
真正让包括中美俄在内的各大军事强国军方夙夜难眠视为高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是日本的生化武力! 
日本对于化学武器的开发研究向上可以追溯到日俄战争时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深感自己国力不足的日本,更把这两项“恶魔的刀叉”作为了自己手中的救命稻草。 
为此,日本人不计代价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这两类武器的开发,更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在中国的被占领土上用活人进行武器试验! 
“731”、“516”……在这两个恶魔基地惨遭虐杀的5000名中国人、俄国人、美国人…… 
这一串串数字,那些永远也不可能让人完全知晓的遇难者的姓名,将把日本民族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日本民族是个很有趣的民族,他就像一个硬币一样,有着几乎截然相反的两面—— 
一方面,他聪明、勤劳、严谨、富团结精神、极善于学习,注重教育,富有危机意识…… 
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显得极为盲目,严重欠缺战略眼光,盲目服从权威甚至于强权,缺乏包容与理性,极易陷入无理智的狂信状态。 
这一民族劣根性体现在军备发展上,就具体表现为对所谓的“终极武器”的狂热迷信。 
二战中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回天鱼雷”、“自杀攻击艇”都是日本民族这一特征的鲜明表现。 
而在这场爆发于21世纪初的“反恐战争”中,日本民族同样使出了他的终极武器——也就是那即将陆续粉墨登场的“风林火山”。 
“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不动如山”,山计划,日本的依靠,恐怖的化武研发…… 
在西元2010年1月1日这个夜晚,恐怖的化学毒雾笼罩了日本列岛上全部133个美军基地的上空…… 
特制的压缩空气弹力筒将一发发“山字甲号”化学弹射向美军基地的哨所、营房、战斗工事…… 
没有给美军任何反应的时间,除了极少部分躲入了装有超压系统的防御工事的美军之外,大部分的美军官兵都在第一时间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这就是“山字甲”号,日军的神经失能性战剂。 
神经失能性毒剂是6大化学战剂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基本上为有机膦酸酯类衍生物,分为G类和V类神经毒。G类神经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膦酸烷酯类毒剂。主要代表物有塔崩、沙林、棱曼。V类神经毒是指S—二烷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烷酯类毒剂。主要代表物有维埃克斯(VX),亦称“微克死”。 
神经性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进入人体,并迅速与胆碱酯酶结合使其丧失活性,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瞳孔缩小、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症状,重者可迅速致死。 
而失能性毒剂是一类暂时使人的思维和运动肌能发生障碍从而丧失战斗力的化学毒剂。其主要代表物是1962年美国研制的毕兹(BZ)。 
该毒剂为无嗅、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战争使用状态为烟状。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其症状有:瞳孔散大、头痛幻觉、思维减慢、反应呆痴等。 
而日军的,则是这两大类毒剂的混合变种。这种武器是日本军工研发部门20年的心血,在此日发硎初试,其能力也的确没有辜负它的研发者们20年如一日的努力。 
只是,伴随着“山字甲”号落地时轻轻绽放的无色烟雾,旧日本民族的末日之门也同时打开了! 


第八部 烽火狼烟 第九章 接触(中)


俄罗斯人民是怀着一种骄傲、痛苦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感情来迎接公元纪年的第三个千年的到来的。 
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这个世界上国土最为庞大的国家和他的人民既体验到了居于世界之巅的辉煌与骄傲,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从高峰跌落至谷底的惨痛与失落! 
西元1991年,苏联解体。严格的讲,这个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振颤的红色帝国的崩溃是一个任何外力都无法逆转的正常结果。 
因为这是一个经济与政治都已经破产的社会! 
极度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忽视民生的畸形国民经济。高度集权,毫无灵活性同时又腐败不堪的政治制度…… 
积重难返,最终病入膏肓!即使在纳粹的炮火中也依旧高高飘扬的红旗,在20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的开始,终于从克里姆林宫的上空坠落了! 
俄罗斯的人民已经不再相信那个被人为扭曲了几十年,已经严重背离其本意的所谓的“社会主义”了,苏联解体后的短短一年间,俄共党员的数量由苏共的1200万锐减至80万人,便是如山的铁证! 
只是,当原有的一切都已经破产的时候,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国力的俄罗斯,又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俄罗斯,又能走怎样的一条道路? 
没有人能回答俄罗斯人民的问题。 
在最初的那段时光里,俄罗斯人民曾经单纯的相信鲍里斯·叶利钦,他们相信这位当年在“8·19”事件中与政变集团奋战不休的战士能带给俄罗斯一个光辉的明天。 
然而,这位叶利钦先生又给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呢? 
政治上进行“民主化”改革;经济上推行私有化,搞所谓的“休克疗法”;外交上全面倒向西方,为了讨好西方甚至不惜自裁羽翼…… 
叶利钦“充满真诚”的向俄罗斯人民许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诺言—— 
“相信我吧,激进改革后的政治模式会给你们真正的民主权利……” 
“相信我吧,我已经把苏联时代的全部国有资产分成小块,作为股份给了你们,你们现在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了……” 
“相信我吧,我已经作了我向西方承诺的一切,他们也一定会给我们他们许诺的那些援助的……” 
承诺,听起来永远都是那么美好,因为,承诺,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本钱的…… 
然而,和美丽的承诺比起来,现实,往往却是简单而又残酷! 
激进的政治改革并没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民主,在苏联解体后严酷的经济形势中饥寒交迫的俄罗斯人民,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所谓的“民主权利。” 
叶利钦本人也并不是什么民主斗士,相反,当议会按照“民主程序”罢免了他的总统职位的时候,这位一直宣称自己“热爱民主”的总统却调集军队,炮轰议会大厦,用武力彻底摧毁了议会内反对自己的势力,让俄罗斯人民好好的看了一场名为“民主保卫战”的大戏。 
政治领域内如此,经济上呢? 
所谓的“私有化”,也并没有让俄罗斯人民真正的获得财富。是的,苏联的国有资产是被换算成股票,发到每一个工人的手中了…… 
但是,那些从来不知“市场经济”为何物的工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手中的这些股票和厕所里的卫生纸又什么大的区别?它不是卢布不是英镑更不是美元,它换不来他们急需的食品医药和其他的一切。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不懂!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俄罗斯诞生了一群年轻的富豪,他们年轻,富有,腰缠万贯,他们往往同克里姆林宫还有着良好的关系…… 
很少有人会象他们这样,在3、40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