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306部分

我为王-第306部分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玉默然半晌,终是点了点头,看着檀锋,突然想起一事,“对了,我在突围的过程之中,抓到了几个东胡军官,从他们口中得知,左路军高远,已经破围而出,据悉他们是往静远方向,看样子是想先行进入河套,然后渡辽河返回辽西了。此人在军事之上,果然是奇才,如此困难的情况之下,居然还屡设奇谋,连而接三打得铁岭部阿伦岱损兵折将,最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扬长而去。”

听到周玉提到高远,檀锋笑了笑,“关于高远,我正有一些关于他的事情,要与周兄商量。”

第四百四十八章:一箭数雕

牛栏山大营,是高远一手建成的,而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以周玉的眼光,也对这座要塞式的大营赞不绝口,无论是选址,还是要塞的坚固程度,都几乎可以媲美坚城,只要粮草充足,军械无虞,有足够的士卒,这座要塞便是很难攻克的。

东征开始之后,牛栏山要塞便被大军征用,现在成了朝廷大军的一个前进营地,而现在,更是成了周玉屯军的所在。

要塞之内,密室之中,周玉脸色凝重,“这么说来,你是要将错就错,将高远入罪了?”

“机会难得!”檀锋轻轻地叩击着桌面,“以高远为借口,将叶天南彻底拉下水,趁势收回琅琊郡,高兄,我们这两年来所谋,不就是要逐一削掉这些贵族大阀们的封地,全部收归国有,建立真正的由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吗?琅琊富足,只看叶天南给叶菁儿的陪嫁,就可见一斑,借此收回,于国大益。”

“可如此一来,便是彻底与高远翻脸了,檀锋,你不觉得可惜么?像高远这样的人才,世所罕见啊,我大燕想要崛起,这样的人怎么能弃之不顾,甚至要翻脸而为仇敌?”周玉叹息道:“出兵之前,我曾看过他的东征军,虽然只是地方兵,但论精锐程度,比起常备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千里马常有。”檀锋不以为意。“我大燕岂会缺乏人才?只不过以前言路闭塞,上进通道被世家大阀所把持,不知有多少如高远这样的英才被埋没而老死乡中,周兄,只要我们厘清了我大燕政治,广开言路,招贤纳榜,还怕招揽不到人才?可是收复琅琊。机会却只有眼前这一次,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大王与叶天南的交情,以叶天南的谨慎与小心,只怕再也没有明正言顺的机会了。”

檀锋说得有理,周玉心中却终是有些可惜。

“更何况,高远此人,桀骜不驯,你就能断定他能为我大燕所用么?”檀锋看着周玉,淡淡地道。

“这是怎么说?观高远成军以来所行之事。无不是以大燕利益为重啊!”周玉奇怪地道。

“表面看来如是!”檀锋斩钉截铁地道,“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一年多来,我发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如何奇怪?”

“河间郡严圣浩几乎全军皆墨之事,你知道吧?此事便应当是高远所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言而已。”

“这个我知道,开战之前,为此事我还专门来过牛栏山大营。严圣浩因为曾在草原之上堵截过高远,又意图染指琅琊,触怒高远,为此他派出他麾下大将孙晓所率征东军中军出击。大败严圣浩,占了保康,营口两地。”

“你被骗了。”檀锋摇头,“孙晓的中军根本没有去过保康和营口。出击的是另外的部队。”

周玉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你是说,高远除了征东军之外。还隐藏着另外一支军队?”

“不仅如此,我一直怀疑,高远在草原深处,拥有一个基地,否则,此次扶风生变,张君宝要对付高远,却全部扑空,征东府官吏不知去向,高远的重要盟友,金主吴凯与他的酒庄不翼而飞,居里关,高远的军工重地,人去屋空,叶天南给叶菁儿陪嫁的一万工匠合计近五万人丁,也不知踪影,周兄,你说他们去哪里了?”檀锋扳着指头,一件件地数给周玉。

周玉瞠目结舌。

“高远与匈奴多部关系不清不楚,贺兰部就不用说了,便是这一次占领保康,营口,明面上打着的旗号也是匈奴公孙部,我曾派探子想深入草原探查,基本上有去无回,最近好不容易逃回来了一个,你道是什么道理?”

“高远派人在拦截!”

“不错,高远收编过以前横行东胡的马匪头子白羽程,现在就是此人,率领着一部骑兵,截断了扶风往草原深处的所有道路,我派出去的探子,几乎全部折在他的手中,你想想,白羽程曾横行东胡,对东胡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何其熟悉,可是高远东征,竟然没有带上他,这是什么道理?”

“只能说,白羽程有比东征更重要的任务要做!”

“不错,白羽程经验丰富,麾下皆是马匪出身,纵横来去,无影无踪,由他们来隔断我们与草原深处的联系,再也合适不过了。高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草原深处,藏着高远不想我们知道的秘密。而那些失踪的人,便应当在高远竭力想要掩藏的这个秘密之中。”

周玉渐渐色变。

“所以说,高远此人,脑后必然生有反骨。如果他当真在草原深处拥有一处地盘,他一旦回来,以我大燕如今的孱弱,必然生变。现在辽西虚弱,河间更是被他打残了,他回来后,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如果说对辽西他还心有忌惮的话,但对河间,就绝不会有什么心理顾忌,他肯定要一举拿下河间,如此一来,他便有了一块人丁众多的地盘,再加上他与匈奴人的关系,周兄,想想我便不寒而栗啊!”

周玉沉默片刻,“当初叶天南陪嫁的那五万人丁之中,就没有你燕翎卫的人?”

“消息全部断绝!”檀锋摇摇头,苦笑道:“高远何等小心之人,岂会出这样的仳露,即便有消息,这些人又如何通过白羽程的封锁?”

“四海商贸呢?”

“四海商贸之中,倒也有我的人,但他们最远就抵达保康和营口,而往草原深处,便只有一种人可以去,隶属于曹天成的那一支商队,他们的这种做法,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檀锋冷冷地道。

“如此说来,高远当真其志不小。”

“岂只是其志不小?”檀锋笑了一下,“周兄,我通过黑冰台的内线,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你道征东府的长史蒋家权是何人么?”

“此人不是渔阳郡的一个谋士么,郁郁不得志,不知怎么便投了高远,一步登天?”周玉奇怪地道:“他有什么来历么?”

“此人倒真郁郁不得志,不过这个蒋某人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师兄,你一定想不到他是谁吧?”

“是谁?”周玉被檀锋勾起了兴趣。

“李儒!”檀锋看着周玉,果然,听到李儒这个名字,周玉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数十年前,秦国与我大燕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比起赵楚,实力都要差上许多,但自从李儒入秦,为秦武烈王之师,数十年来,秦国国力突飞猛进,李儒亦名满天下,在秦国。此人有隐相之称,这个蒋某人就算没有李儒这等学识,但只消他有李儒一半的才学,辅以高远的能力。便足以成我燕国大患。”檀锋紧紧地握起了拳头。

“你的意思是?”

“威胁总要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檀锋看着周玉,“这便是我为什么会在牛栏山大营里等着你的缘由了。”

周玉盯着檀锋,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哗啦一声,檀锋扯过一卷地图。铺在桌面之上,手指从地图之上,慢慢划过。“根据你和我所得到的消息踪合,高远自东胡突围之后,绕道静远,进入河套地区,渡辽河,然后自大草原返回辽西。”他的手指死死地按着一个地方,抬头看着周玉,“那么,在他回来的路上,这里,必然是要经过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伏击他!”周玉凝声道。

“不错,在这里伏击他。不管高远在草原深处还有什么布置,但是,只要我们击败杀死他,所有一切,都成云烟,他的这些遗产,将会落入我大燕之手,甚至成为我大燕控制大草原的抓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没有拿回辽东,但如果能控制住大草原,也算是有所收获。”檀锋兴奋地道:“咱们双管齐下,你哪头伏击于他,我这里将他里通东胡,陷大军于死地之罪状公之于世。”

“世人会信么?”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更何况,如今我们发布的消息,可就是大燕朝廷的论断,不信的人恐怕只有一小撮明白我们用心的人,但他们会装作相信了,至于更多的百姓,他们只会选择相信。”

“先灭杀此人,再毁其名声,如此一来,即便他还有些班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只会选择一条更为明智的道路。那就是为大燕效力。”

周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去伏击高远没有问题,但他在草原深处既有根据地,只怕会有些干碍,在哪里,他肯定还有一支驻军。”

“张君宝会去进剿,张君宝麾下将领吴应东曾为追击征东府诸人而全军覆灭于草原,张君宝带军前往草原寻找名正言顺,不会惊动诸人,而且他们不会将张君宝放在眼中。以张君宝的行动来掩护你的行动。”

“张君宝这个草包!”周玉不屑地道。“而且现在辽西郡还有一支像样的军队么?”

“天河郡的三千精锐会跟着他去。”檀锋哈哈一笑,“张君宝嘛,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如此甚佳,我这里只能带一万人马出去,太多了,会引起人注意的,这牛栏山大营虽然被我们征用了,但说里头没有高远的人,我可真不敢相信!”

檀锋哈哈大笑起来,“万人足矣,高远在东胡虽然突围而出,但也是损兵折将,实力大损了。高远不是骗过你一次么,这一次,你却也好好地愚弄他一把。等到收拾了高远,回过头来,咱们再将河间郡严圣浩也拾缀了,如此一来,辽西,河间,琅琊,汾州便与天河郡构成一片,以后的事情便好办多了。大燕中兴,指日可待。”

第四百四十九章:备战

积石山下积石城,积石城旁积石湖,以前这片荒凉的地方,如今已经改天换地,呈五角星状的积石城高高的城墙耸立,从积石湖引过来的湖水,缓缓地顺着宽达五米的护城河淙淙流动,绕城一周之后,又注入积石湖。不得不说,设计这条湖城河的工匠颇有天份,他巧妙地在施工之中营造了出了高低不同的地貌,使护城河成为了一条流动的活水。

原本嶙峋险峻的积石山上,少有树林,尽是坚硬的花岗岩,随着积石城的逐渐建成,这山上的石料在一天天减少,大量的石材被取出,凿成一块块齐整的条石,变成了积石城内一幢幢的房屋,而挖护城河所出的大量泥土,则被运上山去,铺在山上,再移植上大大小小不同的树木,如今积石山上,已是郁郁葱葱,一排排的石屋在林间时隐时现,一条大道,从积石城直通到山顶。

城内,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将城市划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区域,某些区域之内,已是房屋林立,施工已经完成,而大部的区域之内,仍是有无数人群正在忙碌着,整人积石城,仍然是一个大工地。

率先完工的,是城内的行政区域以及工坊区,从居里关转移而来的各类军工作坊,已经开始全力运转,来自琅琊郡的大量技师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生产能力。如今积石城内工坊区的仓库内,各类军械堆集如山,但长史蒋家权,却仍然在不断地摧促着他们加紧生产。

城外,大片的良田如今长势正好,从城内延伸而出的排水系统在城外露出地面,穿行在田地之间,为大量的田地提供灌溉的水源。无数的妇女孩童在庄稼之间时隐时现,手里无一例外的都抓着一大把秕草。

如今的积石城,虽然已经拥有了超过十万的人丁,但由于正处在建城阶段,仍然极差劳力,除了在春耕的时候,那些壮劳力回来帮了几天忙之外,其余的时间,这些田地,都是由老弱妇孺在打理着。已快到九月了,眼见着便是收获的季节,而积石城也一天一变样,所有的人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等到这批庄稼一收获,便算是挺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积石城便可以开始自济自足了,这些土地,将成为这里百姓们永远的财产。而那高高耸立的积石城,又给了他们极大的安全感。

有人的地方,便有生气,这片原本荒凉的地方。如今已是鸡鸣狗吠,热闹异常,宽大的护城河中,成片的鸭鹅悠哉游哉地浮在水面上。而河堤上,数个小儿提着长长的杆子,说是在放鸭鹅。其实却在快活的追逐打闹。

城上士兵持枪按刀,来回巡逻,看着城下欢快的小儿,人人都是脸上露出笑容。

积石城内,普通百姓从内到外,都洋溢着幸福,但在高层之中,紧张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是愈来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