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269部分

我为王-第269部分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十万大军不久便会齐集辽西,掩杀至河间郡来拨乱反正,转眼之间的事情罢了。”

“谁说我们现在就拿河间郡?”孙晓微笑道:“现在我们只想要保康,哦,我说错了,是匈奴公孙部族占着保康,他们并没有进军河间郡其它地方的意思,他们想做的,只不过是将河间郡的实力干掉而已。”

“你们不会得逞的!”吴慈安气愤地道。

孙晓摊摊手,“这一仗,吴县令会看到的。这一段时间,我听步兵说,你与我军合作愉快,那么我希望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这一仗之后,我们更希望吴县令能改变立场,加入我们,高将军可是求贤若渴的,吴县令是有能力的人,在严圣浩手下委屈了,不如加入我们,跟着高将军做一番大事业。”

吴慈安喘着粗气,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孙晓的话,想断然拒绝,却又怕激怒对方,自己的性命,还有一家老小的性命,可都握在眼前这个人的手上。他只能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意见。

孙晓却不以为忤,站了起来,道:“吴县令,回头我军有一场军事会议,专门布置歼灭严圣浩派出的军队一事,你可以参加!”

“你不怕我泄密?”

“泄密?”孙晓大笑起来,“其一,你无法泄密,因为你的人连保康城都出不去,其二,就算你有这个能耐,但严郡守会相信你么?这段日子,你吴县令与匈奴人合作无间之事,想来已经传遍了河间郡吧!四海商贸的路子可宽得很。”

“你们无耻!”吴慈安大叫起来。

孙晓却是大笑着起身,转身离去。这位吴大人有些迂,若不是步兵他们交上去的报告,使得高将军与蒋长史两人都对这个吴慈安颇有兴趣,他才不会来费这番口舌。

晚间,孙晓主持的军事会议如期在县衙大堂召开,吴慈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看到他的扶风将领们无不芫尔,这位保康县令的身份,现在当真尴尬的很,此事过后,此人如果不加入征东府,还能去哪里?天下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地。

这也是吴慈安第一次看到此次入侵的保康的所有扶风军将领。孙晓就不说了,那个神秘的极少露面的被称为教头的女子,据说郑爽就是死在她的手里,满面横肉,外加无数刀疤,凶狠可怖的虎头,一只铁脚,走路叮叮有声的步兵,这样的一个残废,居然是他们的骑兵统领,身为匈奴人,却对这些大燕人俯首贴耳的公孙义,在巷战之中,将河间郡兵打得溃不成军的唐明,王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年轻,便是年纪最大的孙晓,也不过三十出头,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将领,吴慈安只觉得背心里嗖嗖地冒凉气,光看这些人,只怕这一次的两军之战,便没有多少悬念。

第三百九十七章:下套

河间郡守严圣浩心中烦燥不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做什么事都是不那么如意,先是去年,陈瑛率三千精锐命丧草原,至今连谁是凶手都没有查清楚,想想此事,他都觉得憋曲,如同不是周渊与宁则诚两人的联名命令,自己何至于派人去草原上淌这一趟浑水,草原上再乱又关自己何事,自己只消经营好河间郡这一亩三分地就好了。

陈瑛那三千人马可是自己的嫡系精锐啊,这支部队被全员成建制地消灭,活生生地斩断了自己的一条臂膀,这让他在怨恨周渊与宁则诚的时候,将满腹怨气也转到了已经下台失势的原国相叶天南那里。

都是你那个破女婿坏的事,要是他好好在蓟城被烧死了,不就啥事也没有了么?现在连累得老子损兵折将。暴怒之余,当接到宁则诚希望他向琅琊郡施加压力,向叶天南索取两年之前承诺的地盘之时,他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了。

集结兵力,陈兵边界,然后派人去威胁叶天南,然而这一整套流程还没有做完,祸事便又找上门来,当严圣浩听说保康城被匈奴人攻破并占据之时,他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匈奴人肆虐边境那是常有的事情,但这年余时间,因为秦人一举击败匈奴主力,匈奴人势力大不如前,连骚扰边境的事情也是极少的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再组织起强大的兵力,更何况,在保康,自己还留有郑爽的一千郡兵呢,这可是与陈瑛一样,都是自己的嫡系,郑爽亦是一员悍将,保康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被破城?

然而接下来。保康周边各县的文书接锤而来,保康的确被匈奴人击破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但由于匈奴破保康过后,便严密封锁了保康与外部的联系,现在保康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外界是一无所知。

但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攻破保康县城的匈奴人仍然盘踞于此,没有离开,这让周边各县无不两股战战,保康县是边县。城池险峻犹被攻破,自家那院墙般的城墙,那里挡得住对手一击,雪片般的告急文书更是流水价地飞向严圣浩的案头。保康周边,现在已是人心惶惶,已经开始有百姓收拾东西,一路向着河间城流亡而来。

作为一郡之首,严圣浩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迅速地处理这一突发情况。恐怕会引起大面积的恐慌,保康周边各县除了各县县兵,并没有强大的武力,来袭的匈奴人既然能全歼郑爽的一千河间郡兵。他们的实力就必然不是周边各县的实力能对抗的。

一边紧命调往琅琊边境的部队迅速回撤,一边从各县开始抽调县兵,严圣浩以最快的速度开始集结自己的力量,必须要以雷霆万均之势将这股胆大包天的匈奴人逐出河间郡。

河间郡都忙碌了起来。这个年,是甭想过了。

正月初十,严圣浩率领二千精锐率先抵达距保康县城百里之遥的营口县。以此为集结点,开始集结兵力,正月十五,严圣浩之子严鹏所率领的另三千河间郡兵自琅琊边境赶到,这个要命的时刻,威胁叶天南的事情只好放一放,等解决了眼前的困境再说。集结起五千河间郡兵,这已是严圣浩能拿得出来的最大的本钱了,河间城需要精锐押阵,不能空巢而出,要不是陈瑛那三千军马尽数亡于草原,他原本不至于如此捉襟见肘的。想到此处,严圣浩便不由得咬牙切齿起来。

正月十八,自各县积结而来的县兵三千人也抵达营口,看着麾下近万步骑,严圣浩的心下稍安。眼下匈奴人势力败落,不可能组织起太多的兵力,以严圣浩的估计,对手不应当超过千骑,至于保康城被破,更可能是探子先行潜入,里应外合,这才一举破城。如果对手的实力足够的强的话,那么击破了保康之后,应当迅速扩大战果,要知道,包括营口在内,实力都是远远不及保康的,要是他们有足够的兵力的话,铁骑一至,这些地方,根本就毫无抵抗之力。

敌人未再深入,只能说明他们兵力不足。

虽然自觉胜卷在握,但严圣浩并没有妄动,他虽然不是辽西张守约那样的百战老将,但对于战争并不陌生,谋定而后动,现在他对于保康的情况一无所知,贸然出兵,极易为敌人所趁,要知道,对手匈奴人可都是骑兵,机动能力极强,营口至保康不过百余里,对于骑兵来说,只不过是朝发夕至而已。虽然眼下天气寒冷,但敌我的机动能力仍然是天壤之别。必须要搞清楚保康究竟有多少敌人,陈瑛的三千军马覆灭于草原之上,让他有了足够的警惕。

无数的探子,哨骑自营口向保康出发,但数天过后,这些人要么消失得无影无踪,要么便一无所获的回来,匈奴人的哨骑在保康之外布下了一道警戒线,极难突破。

没有情报,严圣浩虽然焦燥,但仍然是稳稳地驻扎在营口,这一仗,他是输不起的。情愿慢慢地与对手耗下去,对方既然实力不强,在得知自己大军压境的情况之下,兴许会自动退出保康,这样不战而胜,会是最佳的选择。

严圣浩的这一打算在正月二十五的这一天,被彻底打破。因为这一天,他终于有了保康城的消息。

看着眼前这个衣衫破乱,脸色雪白,手脚仍在不停颤抖的人,严圣浩保持了足够的耐心。

“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从保康出来的?”

“回郡守大人,小人叫胡三,是保康城胡氏家主胡安国的亲随。小人奉命潜出城来,来向郡守大人报告城内的情况!”胡三喝了一杯热水,这才定下神来,垂着手,回答着严圣浩的话来。

“本郡守派出了无数的探子都没能潜进去,显然贼子防守甚严,你是怎么出来的?”严圣浩心有疑虑。

“回郡守大人,这些匈奴人并不禁绝城内人外出,但只能限定在周边十里之内,出了这个范围,便杀无赫,而且城内现在实现连保制,但凡有生人进城,很快就会被辩认出来,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人被砍了脑袋,只怕便是郡守大人所派出的人了。”胡三倒是伶牙利齿,此时心已经定下来,话说得极其流利。

“那你是如何知道我军在营口的?”

“回郡守大人,前几天有一个姓乔的人进了城,被我家主人藏起来了,后来我家主人说,这人是郡守大人派进来的,再后来,吴县令也过来了,最后,家主便让我悄悄地出城来找郡守大人。”

“姓乔的?”严圣浩瞥了一眼身边的一员将领,那将领当即会意地走了出去,片刻之后回转,在严圣浩耳边道:“郡守,前几天派出去的斥候之中,的确有一个叫乔冠的探子,不过已经失踪,没有回来。”

严圣浩点点头,心下稍霁,看来眼前这个胡三没有说假话。

“你是怎么躲过贼子的警戒线的?”

“回郡守大人,我乔装打扮成砍柴的樵夫,出来之后,便挖了一个雪坑,自己躲在内里,一直到夜半之后,这才躲过了贼子的盘查,跑了出来。”

“你倒是机灵!”严圣浩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说说吧,保康城内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贼子有多少人,怎么破的城?”

“郡守大人,怎么破的城我不知道,反正那一天晚上就是人喊马嘶的,到处都是喊杀声,先是北门那边大火,然后那些贼子便从北门进来了。个个都骑着大马,提着弯刀,看见人就砍,城内的郡兵奋起抵抗,但却挡不住,被杀得血流成河,一个都没有跑脱。”胡三道。

“贼子有多少人?”这是严圣浩最关心的情况。

“我听家主说,贼子只有千来人马!”胡三道。

“千来人马?”严圣浩沉吟了片刻,“一千余骑在城内与郑爽的一千郡兵作战,怎么可能将他们全歼,要知道,城内巷战,骑兵可没有多少优势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郡守大人!”胡三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神色,“我们河间郡兵根本就没有组织起什么抵抗,三五成群的,被那些贼子就像杀鸡一般的给砍了。”

严圣浩的眉毛登时竖了起来,“说,这是怎么一回事?郑爽也是一员悍将,怎么如此?”

“听吴县令与家主说,郑将军在开战前,就被那些贼子刺杀了,听说是用得美人计。”胡三脸上露出了奇怪的神色,“吴县令是听那些贼子说的。郑将军一死,兵马根本就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完全挡不住对手。”

“吴慈安是怎么一回事?”严圣浩脸上登时有些挂不住了,郑爽好这一口,他也是晓得的,没想到此人最终死在这上头,他死了不打紧,可是坏了大事,让匈奴人得了保康城,当真是罪无可恕,死得活该。

“贼子占了城之后,就威胁吴县令与他们合作,出告不安民,否则就将城里人都杀了。吴县令只能与其虚于委蛇。后来那个姓乔的进了城,吴县令和家主觉得机会来了,便让小的出城来通报消息。”

“可有吴慈安的手书?”

胡三连连摇头,“吴县令说不能写,怕小的被他们抓回去,只是对小的说,如果见到了郡守,就将城内的情况说给郡守听。”

严圣浩点点头,“好,好,你立了大功,我知道了,来人,先将他带下去休息。”

第三百九十八章:将坑挖得再深一些

“父亲,胡三的身份确认了!”严鹏走到严圣浩休息的房间里,低声道:“我们找到了与保康胡氏有交集的营口一户乡绅,带他秘密辩认了胡三,他说,这人的确是胡安国的亲随,亲多次随他来过营口。”

严圣浩放下手中的书,“这么说来,这个胡三是可信的了。”

“应当是可信的。”严鹏道:“匈奴人占了保康,虽然不知他们是什么目的,但以儿子看来,他们最终是要退走的,在这之前,他们需要保持城内的平静,但在他们走时,想来保康定然会遭荼毒,胡安国与吴慈安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想法自救也是应有之理。”

“那你说说,这些匈奴人到底是出于一个什么目的呢?”严圣浩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据儿子看来,他们恐怕是为了过冬!”严鹏道:“儿子与胡三攀谈了好一阵子,这一股子匈奴人以公孙部族为主,还夹杂着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