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145部分

我为王-第145部分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的身后,颜海波标枪般地站在哪里,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四周,虽然高远的周围是一片旷野,根本无法藏住任何的危险,但颜海波却仍是保持着高度戒备,手扶在腰间的刀上,随时准备拔刀出击。

辕门处走来了一个人,脚步沉稳,那是曹天成。

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孙晓。

步兵,郑晓阳,那霸等人一个接着一个从辕门处走了过来,走到了颜海波的身周,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都聚焦在了高远的身上。

从路鸿与吴凯哪里,他们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二人也希望这些高远忠心的属下,能够劝劝高远,但二人弄错了一点,这些人,不会去劝高远,而是只会服从高远,所以当他们出现在高远的身后之时,并没有走到他的跟前,而是静静的立在他的身后,等待着高远做出决定。

更鼓五声早已响过,天边终于露出了一丝鱼肚白,一圈圈镶着金边的乳白色的光晕慢慢地向外扩散得越来越快,终于,天边,一个金色的小弧露出了身影。

那是太阳。

当光线落在高远身上的那一霎那,他霍地睁开了双眼,直视着远处天空之上那渐渐露出真容的通红的圆球。

"设下一个两难的局面,让我进也不得,退也不成,叶天南。这就是你的本意吗?或许你内心深处,一定会认为像我这样的人,肯定是不会踏进你这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圈套了是吧?你想用这个来向菁儿证明,我并不像她爱我那么爱她?然后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劝说菁儿离开我?又或者你认为我踏进你这个圈套,就一定必死无疑?"高远喃喃自语着:"或者这是一个两难的局,但如果我没有破局的勇气,又如何能在将来展翅翱翔于蓝天之上!"

高远笑了起来,"不疯魔,不成活,叶天南。你既然开了盘,我便决不会弃盘而去,咱们就赌一上赌吧,看我是如你所愿陷身沙场,还是大杀四方。抱得美人归,再你的脸上再狠狠地来一巴掌!"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远伸手拂去头发之上的丝丝冰屑。腰身一挺。想要站起来,不料腿上发麻,站起一半,却又跌坐了下来,在雪地之上坐了小半夜,两条腿早就被冻得麻木了。

双手撑在雪地上的高远。却没有再一次站起来,他的眼睛盯在了距他一步之遥的地方,那里,一朵小小的。柔弱的雏菊那细细的身子正在风中微微摇曳,枝叶顶上,小小的白色花骨朵刚刚舒展开了两三瓣花片,颤颤微微,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在风中被折断纤细的腰身。

这两天天气稍好,风雪尽敛,因为有了太阳,气修稍微暖和了一些,想不到这小小的雏菊居然就抓住了这短短的几天时光,顽强地从雪地之中钻了出来,不但舒展开了它的枝叶,甚至绽开了美丽的花朵。

高远探出身子,两手扒开雏菊周边的积雪,露出下面黑色的泥土,手中寒光闪现,小刀绕着这朵雏菊一转,这朵雏菊便带着一整片泥土被挖了出来,两手捧着这枝雏菊,高远站了起来,转身,这才发现,在他的身后不远处,孙晓一众人等全都静静地站在哪里。

"县尉!"众人躬身一礼,而后挺直身子,看着高远。

"看,这朵雏菊!"高远将手里的雏菊举在众人的面前,"看似柔弱,但却只在严冬盛开,积雪再深,风雨再大,也无法阻挡他们绽放自身光彩,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他们也曾盛开过,也曾辉煌过,而那些看起来比他们强大得多的树木,荒草,此时,却要么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杆,要么已经枯萎死去。"

众人盯着那朵雏菊,知道高远已经做出了决定。

"不疯魔,不成活。"高远目光炯炯:"去,还是不去?"

"不疯魔,不成活。"众将齐声大喝:"去!"

高远重重地点点头,捧着雏菊,大踏步向着大营方向走去,在他身后,众将紧紧跟随。

牛栏山大营里,号角齐鸣,鼓声点点,一队队的士兵此时正从营房之中列队而出,开始了他们这平常一天最为平常的早课。

喊着号子,脚步重重地踏在地上,隆隆的脚步声在大营内回响。

"你疯了!"路鸿看着神色平常,就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的高远怒吼道:"明知是火坑,还要往里跳,你这是在找死。"

吴凯坐在火盆边,火早就熄灭了,只余下一堆灰白色的灰烬,他没有作声,与路鸿相比,他与高远相处的时间更长,更了解高远的性情,他一旦作出决定,便是九头牛出拉不回来了,就像几个月前,他执意要率轻骑千里突袭榆林一般,无论自己怎样相劝,都没有改变他的心意。拿着火钳,他无意识地扒拉着灰堆,居然发现最深处还有点点火星。

"就为了一个女人,你值得这么做么?"路鸿仍在怒吼着,一脚将矮几踢到了屋角,乒乒乓乓一阵乱响,矮几之上的碟子摔在地上,跌得粉碎。"高子达,睁开眼睛,看看你这个糊涂儿子吧,他被一个女儿蒙住了眼睛。"

高远用手中的小刀小心地削去了屋里空酒坛的上半部分,然后将下半部放在窗台之上,小心地将捧回来的雏菊放了进去,回过头来,看着路鸿,"叔叔,是为了菁儿,也不全是为了菁儿,叶天南给我出了题,我必须答题。叶天南老谋深算,他这道题目可不仅仅是为了让我心甘情愿地自赴死地,我去了,还有可能活着回来,我若不去,也就到此为止,再也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

"放屁,你这是什么歪理,你现在事业正蒸蒸日上,假以时时,必然能大放异彩,叶天南这是要将你掐灭在萌芽之中啊,你就忍不得一时之气么?"路鸿吼道。

"叔叔,我若不去,必然会让天下人耻笑。"高远冷静地捡起地上的碎片,将他们拢在一处,"大燕与赵国这一战,是收复故土的一战,叶天南很高明,他大肆宣扬,已经让全大燕的人都兴奋起来了,这是国战,凡大燕子民,皆有决战之心,我若不去,后果怎样?必遭天下人唾弃,大家会认为我高远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你与东胡作战,九死一生,谁敢这么说你?千里奇袭榆林,替大燕解了危难,凡大燕子民,哪个不谢你?"路鸿道。

高远微微一笑,"这些事情,除开辽西人知道,还有哪些人知道?"

路鸿不由一楞。

"大燕人不会知道这些事情,他们只会知道,在大燕与赵国进行国战的时候,一个叫高远的将领拒不奉命上前线作战。叶天南身为国相,他要让我因为这件事身败名裂那是再简单不过了,你认为一个身败名裂的人,以后还能有所作为么?"高远叹了一口气道。

听着高远的话,吴凯也抬起了头,眼中神色凝重了一些。

"待我长发及腰时,君来娶我可好?菁儿这一句话;传遍大燕;也让我高远名声远扬!”高远笑了起来;”我高远与东胡人激战无数;无人知晓;想不到却是菁儿这一句话;让我名扬天下;众人都知道;国相的女儿爱上了一个平民子弟。还非他不嫁;为了这个平民;她能自断青丝;许下重诺;大燕立国数百年;可有贵族女子嫁与平民的先例?便是张太守如此地位;当年也是铩羽而归;但现在;叶天南摆出了姿态;他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通过奋斗来改为这个命运;这是多么的豁达;多么的通情达理;多么的善解人意的一位国相啊!为了我这个平民小子;敢于打破燕国数百年来的成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虽然高远的语气之中充满了揶揄之意;但路鸿与吴凯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我若不去;国民会知道;这里面是叶天南设下的陷阱么;他们只会看到一个不愿为国而战的高远;一个不愿为爱奋争的高远;高远会变成一个懦夫;一个负心汉;一个不值得任何人尊重的无耻之徒。”高远挺直了身子;看着屋内的二人;”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是为了我以后的未来;还是为了我与菁儿;我都必须要去。”

“不疯魔;不成活;不敢搏;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我去了;未必会死;我若不去;虽活而实死。叔叔;我想了一夜;终于想清楚了这里面的关节。”高远道:”所以;我必须去。我能在东胡境内纵横千里而安然回归;自然就能在燕赵大战之中功成名就。”

路鸿颓然坐倒;”叶天南如此深的心机;你如何斗得过他?高远;你虽然打了两年仗;经历过胜败;看惯了生死;但你所打的;了不起也就是几千人的战争;你见过数十万人的战场么?想要陷你于死地;那太容易了。你再勇冠三军;面对千军万马;又如何能自保?你能杀十人;百人;能杀千人;万人吗?”

“叔叔;这件事情;也没有您想得那么凶险;这一点;我也想得透彻了!”高远微笑起来。

二百一十九章:说服

不能不去,不得不去。

路鸿这一次是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大人物们反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他们深沉的心机之中包藏的祸心让他心惊不已,他远远没有高远想得那么深,那么透澈。对于高远而言,这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题目。

去,可能会死。

不去,不会死,但却会身败名裂,这是一个比死更可怕的结局。

看着高远,路鸿突然想起了此时跟着李儒远在楚国的儿子路超,终有一天路超的游学会结束,以李儒弟子的名头,儿子想要谋得一个不错的官职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与高远一样,身为平民的儿子,说不定那一天,便会遭到与高远同样的结局,进退不得,生死两难。

看了一眼吴凯,路鸿突然异常羡慕起这个家伙来,他缩在扶风这个偏远的地方,闷头发大财,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往上爬的事情,便没有这许多烦恼。

"高远,你刚刚说得是什么意思?"看着高远,路鸿问道。不说高远与他亲如父子,便是为了儿子路超,他也不愿意高远白白送死,或者就此沉沦。以前高远便说过,如果有一天,路超能爬到一个足够高的位置之上,那么兄弟两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或许能打下另一翻天地。

"这一次战事的指挥者是太尉周渊。"高远轻轻地道。

"那又如何?"路鸿摇头道:"他们还不是一丘之貉,叶天南成心想要弄死你。岂有不拜托周渊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但这其中是有分别的。"高远道:"叶天南肯定会隐讳地提示周渊,周渊也会心领神会,在能顺手为之的情况之下,他是不介意卖一个人情给叶天南的。但如果他发现我不是那以好杀呢?或者他又发现是一个还很有利用价值的家伙呢?”

“周渊与叶天南的交情不错。"路鸿提醒道。

高远摇头:"叔父,到了他们那个地位的人,交情之说,只不过嘴上说说而已罢了,叶天南身为国相,又历经毁家灭族之难。这一次上位。抓权的心思必然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不仅是朝政,恐怕军权也要插手,这必然会与周渊起冲突的。扳倒令狐氏和旧王。新王登基。他们的蜜月期就结束了。接下来,必然会是叶天南,周渊。宁则诚这些大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叶天南与新王关系非同一般,两人刚刚回到燕国,可以说是共过患难,同病相怜,必然会抱成团,周渊与宁则诚两人则是底蕴深厚,势力盘根错节,影响深远,现在我就敢说,接下来的燕国朝政肯定是数方之间打打合合,有利益则结合,无利益便是互相拆台。"

听着高远的分析,不但是路鸿,连一边的吴凯,也是瞪大了眼睛,显得错愕莫名。

"所以说,如果顺手毫不费力地便能将我杀了,周渊肯定会做,但如果事情相反,周渊就会向另一个方向考虑了,他没有必要为了叶天南的事情,而大费周章,如果能拿我来做做叶天南的文章,恐怕更为他所喜了。"高远肯定道:"所以说,我这一次过去,最难过的恐怕是最前面的一段时间,挺了过来,便不会再有大的问题。"

路鸿沉思半晌,"你有点说服我了,不过大军作战,危险存在于每时每刻,高远,到了战场之上,你须得提起十二分的小心,因为你不仅要防备敌人,还得当心自己人。"

"叔叔,你放心吧,我从来都是如履薄冰,我是一个死过一回的人,对生命比别人更看重,更不舍得死!"高远笑了起来。

"这个家伙,从来都是把生死之间的大事,当成笑话来说!"吴凯撇撇嘴,"当初我劝他不要去榆林,他也是这般,不过他当真是将事情做成了回来。"

"这一次不一样啊!"路鸿叹道:"这一回,可是内外受敌,步步惊心啊!"

"打铁尚得自身硬。"吴凯道:"高远的手下可不是吃素的,多带人手,自成一军,怕他何来?"

"怎么可能带许多人去,你这扶风不要人防守了么?带大量的人过去,军需辎重怎么办?到时候人家不给你拨,饿也饿死了你。"路鸿摇头:"兵在精不在多。"

"不必要太多人去!"高远胸中早有成算,他可不能将宝全押在这一次的出征之上。"叔叔,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就这么回复张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