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778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778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与司马文正没有半点关系。

可以说,攻占澳洲,已经成了庞跃龙的人生理想,至少是短期理想。

战场对面,温斯顿的处境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杰克逊还在美国养病,温斯顿继续指挥美澳联军作战。悉尼不战而降之后,谁也不对未来抱希望。

当时,美澳联军内部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不是如何守卫堪培拉、墨尔本与阿德莱德,而是要不要放弃澳洲大陆,撤退到塔斯马尼亚岛,甚至撤退到新西兰,以免在这块守不住的战场上消耗太多兵力。

主张撤退的人不在少数,可是不包括温斯顿。

在温斯顿看来,作为职业军人,就应该坚守每一块阵地,而作为澳大利亚人,就应该保卫家园。

可惜的是,持这种观点的,恐怕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战略进攻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二十六章战略进攻

五月十八日,澳大利亚国会通过了迁都提案。

当天,澳大利亚总理、以及所有高级政府官员全部飞往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国会议员等重要政治人物也在次日出发。只是,澳大利亚政府只在霍巴特带了一周,随后就转移到了惠灵顿。最后,澳大利亚总理、十多名部长、国会议长、党派领袖等三十多人,在美国成立了流亡政府。

从时间上看,澳大利亚当局刚好套过一劫。

五月二十日,中国军队再次发动进攻。

按照庞跃龙的部署,五个陆战师围攻堪培拉,三个集团军进攻墨尔本,另外五个陆战师与两个集团军向阿德莱德进军,还有五个陆战师负责攻占其他重要城镇,剩下的十三个陆战师充当预备队。

这次,庞跃龙手里的兵力极为充足。

要知道,十个集团军相当于二十五个陆战师。虽然有五个集团军留在后方,负责控制占领区,多出的五个集团军,也相当于十二个半陆战师了。也就是说,庞跃龙手里大约有八十万可以用于进攻的部队。

之前的三次大规模地面战役中,庞跃龙的可用兵力都不到五十万。

在打第四次战役的时候,他手里的可用兵力还不到四十万。

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战术就更加灵活了。

当天,陆战队就包围了堪培拉,给了守军二十四小时,让守军做出选择,顺便让城区里的几十万平民撤离。

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行政首都,不是大城市,人口也不是很多。

当时,最适合攻打堪培拉的是陆军,而不是陆战队,因为陆军在悉尼上岸,直接开过去也就只有大概三百公里。庞跃龙没有让陆军去攻打堪培拉,而是劳心费神的从后方以空运的方式派来五个陆战师,主要就是想让陆战队完成这场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斗,因为占领堪培拉,就意味着打败了澳大利亚。

所幸的是,几个集团军军长没有反对。

不管怎么说,陆战队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陆军过来只是扫荡残敌,能够参战就非常不错了。再说了,对几个集团军来说,登上澳洲大陆,等于在集团军的战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已经让几个司令官非常满意了。要知道,战后肯定会大裁军,绝大部分部队都会被裁减掉,而能够保留下来的,绝对是战功最多、表现最好、经历最丰富的部队,因此参与澳洲会战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这次,陆战队依然想兵不刃血的拿下堪培拉。

可惜的是,堪培拉的守军没有投降,只是在陆战队给出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让三十多万妇女、儿童与老人撤了出去。

澳军没有投降,主要就是温斯顿就在堪培拉,而且亲自指挥澳军作战。

结果就是,攻打堪培拉,成为自布里斯班战役之后,打得最激烈的一场城市攻坚战,一直持续到五月二十七日,在温斯顿被一枚炸弹送去见上帝之后,接替他的埃弗里少将才打出了白旗。

这个时候,陆军已经攻占了墨尔本。

与陆战队一样,陆军在包围了墨尔本之后,给了守军二十四小时,让守军投降,或者疏散平民。

当时,墨尔本的守军首先疏散了平民,似乎打算与墨尔本共存亡。

二十四小时一过,三个集团军就发动了进攻,首先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炮火准备。

这一招是从俄罗斯战场上带来的,在攻打一些俄罗斯城市的时候,中国陆军的炮火准备甚至长达二十四小时。

结果,等到陆军开始地面推进的时候,墨尔本的守军投降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陆战队还从没在攻打城市的时候进行过如此长的炮火准备,很多时候甚至没有进行炮火准备。澳军显然被八个小时的炮火打击给击溃了,也就非常理智的选择了投降。

在阿德莱德,战斗在二十一日才打响,主要是陆军与陆战队是首次协同作战。

在围困了阿德莱德之后,陆军与陆战队在谁主攻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两名集团军司令与三名陆战师师长(陆战师师长也是少将军衔)决定抓阄,最后由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七陆战师主攻。

这场战斗打得有点混乱,但是不影响结果。

五月二十四日,阿德莱德守备司令部被攻陷,第三十八集团军的地面突击部队与第七陆战师的空中突击部队几乎同时到达,还差点发生误会,即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前来保卫司令部的澳军。

打了胜仗,并不意味着麻烦就没有了。

当时,在谁攻占澳军司令部的问题上,陆军与陆战队争执不下,关键就是谁有权拥有缴获的澳军军旗。第三十八集团军认为是他们攻进了澳军司令部,而第七陆战师则认为是他们首先占领了制高点。

这件事,后来还闹到了牧浩洋那里去。

牧浩洋的处理办法很简单,让人仿制了两面澳军军旗,一面给第三十八集团军,一面给第七陆战师,而真品则交给了国家军事博物馆。

阿德莱德发生的这些事情,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不久之后,十个集团军被派回大陆战场,就与此事有关。

可以说,阿德莱德的战斗,把陆军与陆战队的矛盾全部暴露了出来,这两支地面部队似乎就像油跟水一样,永远也融合不到一起,碰到一起就会出问题,而且往往会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搞成天大的麻烦。

此后,虽然陆军与陆战队多次合作,但是一直秉承着一个原则,即在同一个战场上,要么是陆军为主、要么是陆战队为主,即便混编作战,也得首先明确指挥权限,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当然,在绝大部分时候,仍然是各打各的。

事实上,阿德莱德发生的事情,也有正面作用。比如,这提醒了正在中东策划战略进攻的蒋博文。在中东战场上,他手里有四个陆战师与六个集团军,如果没有及时认识到陆军与陆战队的矛盾,恐怕会闹出大事。

所幸的是,阿德莱德发生的事情,没有对澳洲会战产生负面影响。

五月二十八日,陆战队开进堪培拉,第五次战役宣告结束。

到此,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包括首都堪培拉、最大的城市悉尼、最大的港口墨尔本、最大的军港阿德莱德全部被中国军队占领,澳大利亚政府逃往霍巴特,残余的美澳联军则向珀斯退却。

到此,澳洲会战就基本上结束了。

虽然在此之后,陆战队西征,花了两个月才横扫了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在八月初才推进到珀斯地区,并且直到九月份才占领珀斯。紧接着,为了追击向北逃窜的美澳联军,三个陆战师挥师北上,在二零五六年一月初到达达尔文港,在一月底占领达尔文港,才宣告澳洲大陆上的正规作战行动结束。因为有部分美澳联军逃入澳洲腹地,所以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但是到二零五五年五月底,在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澳洲大陆战场上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就已结束了。

到这个时候,澳洲会战只进行了三个月零十四天。

有趣的是,西方同盟集团并不认为澳洲会战在此结束,而是把结束的时间定在了二零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达尔文港沦陷的那一天,认为美澳联军在澳洲大陆上坚持了将近一年。

三个月零十四天里,中国军队以阵亡三万三千一百八十六人、伤残七万七千八百二十四人、失踪五千六百七十七人、被俘三千八百六十八人的轻微代价,歼灭美澳联军三百二十八万,其中击毙三十八万余人、击伤与俘虏二百六十五万余人,还有大约二十五万名美澳官兵失踪。到二零五六年一月底,美澳联军又增添了近三十万伤亡与被俘人员,而中国陆战队仅有不到三千人伤亡。

当然,在二零五五年五月底就说澳洲战争结束了,还有点为时过早。

在此之后,中国在澳洲的驻军人数从未低于五十万,在计划攻打新西兰的时候,还一度超过了一百万。即便在二零五六年一月底之后,盟军驻澳部队的兵力也在五十万以上,只是其中大多数是盟国的军队。

当然,让盟军承担占领任务,也算得上是照顾盟国。

不管怎么说,东方同盟集团的其他成员国早就在军事力量的使用问题上,对中国发出了报怨,认为中国独揽作战行动,把盟国排除在外,是不尊重盟国的做法,严重伤害了盟国的感情。

结果就是,在第五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黄瀚林正式承诺,将提高盟国军队在作战行动中的比重,充分照顾盟国的利益。为了响应黄瀚林的号召,陆战队自然把占领澳洲的任务交给了盟军。

可以说,为了控制这块大陆,中国军队花了不少力气。

所幸的是,澳洲本来就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大陆,产出的物资除了养活一亿本地人,还养活了所有驻军,甚至还养活了西南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上千万人,多余的物资还供给了十多个东方同盟集团成员国。比如在二零五五年下半年,由澳洲运往南亚与中东地区的粮食就多达一千五百万吨。

从军事角度讲,澳洲战役拉开了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发起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二百二十七章灭绝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二十七章灭绝

澳洲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散去,另外两个地面战场上再次飘起了狼烟。

五月二十五日,魏成龙没有等到十个王牌集团军回归,按时发动了向圣彼得堡进军的作战行动。

这场大规模会战,被看成是“大陆战场终结战”。

魏成龙制定的计划非常简单:攻占圣彼得堡。

如果以击败美俄联军为目的,那么这场会战就没有任何值得担心的地方,因为不管是乌合之众的俄军,还是得到增强的美军,士气都极为低落,完全丧失了斗志,从上到下都没有取胜的信心。

可是,这场会战,最大的问题与正规作战无关。

当时,魏成龙最担心的还是在占领了圣彼得堡之后,如何收拾残局,即如何防止俄军溃散之后,逃往偏远地区跟中国军队打游击战。

事实上,这已经是当时大陆战场上最为严重的问题了。

从远东地区到莫斯科,各地都有游击队,而且游击队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的头号敌人,导致大批军人伤亡。

根据陆军统计,仅在二零五五年一月到四月的四个月里,就有六千多名中国军人在与游击队的战斗中伤亡,阵亡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要知道,在攻占莫斯科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的伤亡还不到五千人。

可以说,这是魏成龙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游击队不会与中国军队正面交战,甚至会避开兵力较多的巡逻队,专门在偏远地区对付小股巡逻部队。更令人发指的是,游击队从来不收战俘,会当场击毙所有伤员,甚至会把尸体切碎,让中国军队无迹可寻。

在这场不对称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也采用了很多极端手段。

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巡逻部队就会提前用炮火摧毁一些支持游击队的村庄,在遭到游击队伏击的时候,会进行无差别的炮火打击。为了减轻巡逻压力,一些地方驻军甚至强行把偏远地区的村民迁往集中安置点,然后毁坏一切可以供游击队使用的设施与物资,甚至故意在水源里下毒。

总而言之,面对野蛮的游击队,中国军队更加野蛮。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占领区里的平民愈发支持游击队,痛恨占领军,成为了游击队的帮凶。

到了二零五五年,也就是占领莫斯科之后,魏成龙批准了一项军事政策:在占领区内实施坚壁清野战术,拔除游击队的根基。

由此引发的结果,连魏成龙都没有想到。

游击队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壮大了。

战后,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在占领俄罗斯期间,暗中施行民族灭绝政策,有意制造了大量人道主义灾难,导致俄罗斯人口锐减。只是,中国当局从来没有承认,也从来没有公布任何与占领俄罗斯有关的官方资料。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俄罗斯的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二

从统计角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