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直播当皇帝 >

第75部分

直播当皇帝-第75部分

小说: 直播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有个人把门打开一条缝,伸出了个脑袋来,看到陈光,问道:“你是谁?”

这是个年纪比较大的人,生活的声音还是比较温和的,比较警惕。

陈光笑道:“我是陈光,来找年无双的。”

“陈光……”老人想了一下,随后打开了大门,一下子跪在地上,道:“晋王殿下。”

很显然他知道陈光就是晋王殿下。

陈光赶紧上前两步扶他起来,笑道:“老伯认识我?”

老人说道:“咱们年少爷可是天天念叨晋王殿下的,咱们天天听,就知道了,倒是今日才第一次见了晋王殿下。”

陈光进了院子,老人赶紧过来帮陈光牵马。

进去之后,各种推刨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十分热闹,尽管已经是秋天了,工人们却是光着膀子干得汗流浃背。

陈光看了,不由得暗暗点头,他很喜欢年无双家的这个工作氛围。

“少爷,少爷,晋王殿下来了。”老人叫了一声,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年无双光着膀子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个推子,见了陈光,他丢掉推子,道:“晋王殿下。”

陈光笑道:“你还亲自做工啊。”

年无双跟着笑,道:“我之前就是做这个的,我爹也是做这个的,我总不能丢下这个手艺吧。啊,郑伯,你去泡茶,招呼晋王殿下,我先去换身衣服去,我这样子传出去,别人该说我不懂礼数了。”

陈光笑道:“我觉得挺好的。”

郑伯去给陈光泡茶,年无双去洗澡换衣服去了。

这个时代的茶不应该说是泡,而是煮,就好像煮汤那样,茶叶弄成粉末,加上姜,糖……

这种茶汤实在是吃不习惯,所以陈光要自己做茶叶,好像晋王府的人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做好了,不过他还没机会品尝。

郑伯去煮了茶来,又准备了吃食,过了大约一刻钟,年无双才出来。

经过这几个月,他似乎变得比之前更加沉稳一些了,陈光道:“坐吧。”

“怎么来的时候关着门?”陈光问。

年无双道:“晋王殿下看到了,做工的都穿的少,不关上门,别人进来一看,说我这里有伤风化就不好了,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哈哈,这个是这么用的吗?”陈光哑然失笑。

“其实是来买机器的人太多了,而我这里又不能卖,我都懒得跟他们多费口舌,索性关门,请他们吃闭门羹好了。”年无双说。

这确实是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大部分人看到关门的,应该也就不会继续闯进来了。

陈光不由得暗自点头,这年无双处理的方法虽然说不上多么高明,但是却也简单有效。更主要的是,年无双足够低调,闷声发大财。

这种人不容易引火烧身。

“我刚刚从金家过来。”陈光说。

接着,他把金家发生的事情说给年无双听,最后说:“我觉得你比他做得好。”

年无双谦虚道:“晋王殿下谬赞了。”

陈光勉励道:“你这样很好,我很喜欢,希望你继续保持。”

“我会的。”

“嗯,那就好,安心赚钱,不要张扬,这才能长久。”陈光说。

在年无双家里待了一会儿,陈光便回到了晋王府,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品尝一下自己的茶了。

从外面回到京城的时候,他都差一点要把这个东西给忘记了,毕竟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再加上回来的时候又没有喝茶,也就不会想到这方面去,如今看到郑伯在这里煮茶,自然也就想起了自己的茶叶。那茶叶是让人去取了新鲜的茶叶来,他从网友那儿要来的方法,让王府里的人按照流程去做的。

第三十一章 品茶

凉亭里,一个精巧的小铜炉已经生好了炭火,陈光用长柄勺舀了一勺泉水,倒进铜炉上的水壶里。

这跟煮茶的步骤基本上是一致的,等水烧开了之后,他们就会把磨碎了的茶叶倒进去,煮沸了之后就是黑乎乎的像中药的东西了,不管是卖相还是口感,跟陈光印象中的茶都大相径庭。这个时候的茶叶,倒是跟普洱有些相似,都做成茶砖,使用的时候抠下来一块,但是这古代人却还要把这抠下来的一团茶叶给捣碎成粉末状,这就让陈光很不能理解了。

在陈光的身边,不仅仅有敏儿跟周芷若两人,更有几个丫鬟下人,还有门客孙尚子。

晋王殿下亲自煮茶,这可是稀罕事,可是从没见过晋王殿下煮茶的,他会么?

正在大家狐疑的当口,却有人发现了一丝不同,因为陈光并没有将茶放入沸腾的水壶之中,真是奇哉怪也,这水都要开了,还不放入茶和盐以及姜、桔子皮、薄荷、枣等物,更待何时?看来这晋王殿下果然是不会煮茶的。有个丫鬟都差一点点就忍不住要提醒晋王殿下了,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要是得罪了晋王殿下,那可就不得了了。

不仅仅是这丫鬟,敏儿跟周芷若也发觉陈光做的跟平时煮茶不同,敏儿之前在家乡的时候是和酥油茶和奶的,对这中原的茶文化还不甚了解,但是这周芷若却是吃茶长大的,她看在眼里,此时水已经煮开了,若是再不放东西进去,恐怕就煮不出味道来了。虽然早就听陈光说这茶与众不同,却没想到连煮茶的顺序都不同了。

这个时代的茶远远谈不上文化,或是赋予了某种高雅的意义,本质来说,无非是因为富贵人家普遍要吃羊肉,而这些肉食往往难以消化,必须吃茶,疏通肠胃而已,至于加入桔子皮、盐、薄荷、枣之类的东西,无非是根据个人不同的口味罢了。虽然这也叫茶,可是本质,其实不过是汤罢了,放了茶的汤。

水开了,陈光拿着年前就让人按照孙尚子画的图纸只做的茶壶,揭开盖子,往里面丢了一些按照陈光要求制作而成的茶叶。

很多人都还是第一次看到陈光的茶叶,在他们的认知中,所谓的茶不过是被捣得稀烂的茶团而已,黏糊糊的,就像个小煤球。而陈光拿出的东西,却与大家认知的茶全然不同,那是一根一根像枯萎干燥了的小树枝一样的东西,不过说是树枝它也实在是太细小了,就算是比绣花针也粗不了多少。

待那壶中沸水渐渐沉淀下来,陈光将茶叶置入茶几之中,提水冲泡。

他冲泡时,身材微倾,茶水自壶嘴而出,高长而细的水流倾斜而出,热水入盅,茶叶顿时随之翻滚,一阵阵白烟升腾而起。

所有人的眼珠子都不禁直了,只因陈光所表现出来那种分毫不差的美感,再与这盅中茶叶与热水交织,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那样的优雅、淡然,恬静之中又带着轻轻的水流之音,竟是如此的奇妙。

仿佛一下子,大家回到了《诗经》之中的田园,又仿佛感觉到了魏晋时分,那种悠然无忧的感觉。

历朝历代以来,无论是名士还是高门,所追求的并不是那种喧闹,这便是自先秦到现在,经过无数次磨砺,最后所演变出来的风气。

于是就出现了《诗经》中那些大夫们口中闲散之中所吟出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于是又有了竹林七贤的深山纵情,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

这种骨子里的清雅,说不清道不明,可是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陈光所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还有这清澈沸水悄然落下,沸水将那干硬的茶叶化开,茶叶开始舒展,这种悄然的变化,岂不就是如此?

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甚至连风也安静下来了,只听见那水从水壶里倒进茶壶发出的声音。

所有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场景,简直就像是在欣赏一门艺术。

一股清香传出。

这种清香并不浓烈,只是仿佛环绕于鼻尖之下,似有若无,却又挥之不去。

这种茶香,让人轻轻一吸,便仿佛置身入高山流水之中,身处在潺潺溪水一侧,焚香弄琴,听着鸟语,感受到了那么一丝若无的清香,这种感觉让人酥到了骨子里。

雅,太雅了,雅这个东西,很难以形容,但是大家都知道,陈光现在做的就是雅事,那种赏心悦目,那种心神契合,就是雅。

茶叶在沸水里翻转腾挪,好像舞蹈的精灵。

在桌子上,还有几个水晶做的杯子,在透明度方面跟现代的玻璃杯也不逞多让,用整块的透明水晶雕琢而成。

陈光捏着茶壶,提起来,扶着壶盖,微微倾斜我,一股微微带着淡绿色和青色交织的茶汤,注入玻璃杯,茶水跟空气接触,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香气,在座的各位都不由自主深呼吸。

茶香四溢,并不浓烈,可是这清香却是绝无仅有。

此时,许多人已被这清香所吸引,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陈光小心翼翼地将茶盅中的茶水倒入杯中,茶渣则是留在了茶盅。

这是一种清亮的茶汤,晶莹透明,乍看之下,给人一种舒服的视觉享受。

这也是茶。

许多人对茶的认知动摇了。

在这个茶还靠煮的时代,那种浑浊浓茶的茶水才是他们所认识的茶汤,而像这样散发着幽香,又是如此雅致的泡茶方法,再到这晶莹剔透的液体,顿时颠覆了他们所有的认识。

一壶茶就这样泡好了。之前的茶是用煮的,对于陈光来说那就是一碗味道怪异的汤而已,只有自己今天泡的这个才叫做茶。

想想已经多久没有喝过这样的茶了啊,陈光不由得万分期待。而且这茶也是那些工人们第一次制作,味道如何,现在谁也不敢保证,这倒是更加激起了人品尝的念头了。

陈光又让人拿了几个小杯子来,周遭几个丫鬟下人也都分到了一杯。对于这些下人来说,能够喝上主子亲自泡的茶,绝对三生有幸。

周芷若端起一杯来。

当茶水靠近了,这茶香更加浓了,可是这种香气却又不像是熏香,虽然浓烈,却还是那种清香。周芷若用鼻尖凑上去,轻轻吸一口,顿时神清气爽,他眼眸一亮,小心翼翼地将嘴唇抿了抿杯沿,轻轻地抿了一口茶水。

微微的一丝苦涩传入了舌尖,周芷若微微蹙眉,可是就在刹那之间。一股余韵猛地冲击了她的味蕾,一股清锐的感觉弥漫全身,茶水入喉,余味开始回荡。舌尖处出现醇厚甘滑的感觉。

这种感觉说不清,只是有一种淡淡的,淡淡的甘甜,可又有一些苦涩。口齿之间弥漫着一股清香。

偏生就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却是给人一种余味无穷的味道。

周芷若继续喝。

这时候味道又不同了,因为味蕾已经尝过了那一丝苦涩。所以苦涩的味道已经消散,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强烈的醇厚甘滑之感。

很难想像,一杯茶能够有这么多种味道。之前煮的茶汤,苦涩,辛辣,酸,同样也有很多味道,但是那么多的味道是全部一股脑灌进嘴巴里面的,没有层次,十分混乱。

而今天这茶,层次分明,仿佛这味道都排着队,讲究的是先来后到,一点一点呈现在了嘴巴里面。

这味道,能让人一下子就爱上。

喝茶,是有瘾的。

陈光之前从不喝茶,当时小年轻,哪会有闲心弄这个,要么喝白开水,要么就是各种可乐牛奶之类的饮料。一直到有一天,他一个做茶叶生意的朋友,送了他一小包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喝了一次,那味道,让他欲罢不能。从此之后,他的那个朋友就从他这儿搜刮了大量真金白银,他这才发现,这提莫的跟清朝走私鸦片有毛的区别?都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

从那以后,无论如何,他都会留下一部分精力来泡茶,喝茶,品茶。随后后来有尝试了好几种茶,但是他最爱的,还是正山小种那醇厚的烂红薯香味。

为此,他把自己的笔名改成了王正山。隔壁老王,正山小种,双剑合璧,天下无敌。

敏儿也喝了一点,顿时也是眼前一亮,这茶,跟之前的来比,完全就是颠覆,彻底颠覆。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陈光端起一杯,闻了闻味道,感觉差不多,知道味道应该差不到哪里去,便说道。

他也端着,喝了一口,仔细一品,这个味道,说不出什么感觉,跟他喝过的其他的茶味道都有一点点区别,不过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让茶叶技师以后多磨练就好了。最主要的是,跟这个时代煮的茶汤比起来,这个茶,绝对是琼浆玉露级别的。

以后不用受煮茶的折磨了,真特么的爽啊。

第三十二章 两个小偷

孙尚子端着一杯茶水,先是闻,那味道,他只觉得一股清香,直冲天灵盖,脑子都要活跃起来了,光是闻这味道,便如神仙一般了,再看这茶汤,也是那么赏心悦目,再一品,层次分明的口感,顿时让他折服。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孙尚子不由得念了一首,陈光听了,顿时笑道:“喝那么多,会胀的。”

孙尚子却道:“如此琼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