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医 >

第566部分

赝医-第566部分

小说: 赝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原一说,那岂不是反而会害了太子么!”沈得印用非常诚恳的语气说道。象是全心全意为李重九着想一样。

李晏却摇了摇头,道:“沈爱卿,你误会朕的意思了。朕是说真的让位给太子,退位诏书是真的,是要公布天下的,就算是时间来不及,可京畿地区的百姓,却也是非要都知道不可的,这不是一道假的诏书。”

沈得印连忙装出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站起身来,道:“皇上,你是说真的让位给太子?这万万使不得啊,如果真的让位给了太子,那太原的反贼便认为他们的阴谋得逞,万一不放太子回来,而是继续挟持太子在太原定都,那岂不是糟糕,得必须要让太子能够安全返京,这样才算是脱离了反贼的掌控,臣等这才好营救太子啊!”

他说的这番话是很有技巧的,首先他表明是反对李晏真正让位给李重九的,态度明确,其次,他说的却是就算是李晏让位了,可也没法让李重九安全回来,这样势必会打乱李晏最开始的想法,从而要听取他的建议,如此一来,整件事情不就进入了他的轨道么,李晏是个没主意的人,而他沈得印却是非常有主意,而且主意向来很多。

李晏也是吃了一惊,他顿时就愣住了,对啊,万一那些反贼要定都太原怎么办?这个问题他倒是没有想过。那太原是大方帝国李家皇朝的龙兴之地,本来就有陪都之名,如果真的定都在那里,就算只定都一段时间,可也勉强能算得上名正言顺,等过一段时间,谁知还会出什么问题,没准那些反贼把事情搞定了,甚至可以反攻长安呢,说不定杨泽也摆不平这样的事情!

李晏额头冒汗,他问道:“这个是朕疏忽了,沈爱卿,你可有什么好建议?”

沈得印又再装出一副用心思考的样子,好半晌之后,他才道:“依臣的愚见,不如皇上打乱那些反贼的阴谋,他们不是想在太原挟持太子么,又想让太子登上帝位,那么我们偏偏不让他们如意,只要打乱他们的阴谋计划,也就可以了。”

“怎么打乱?”李晏这时候完全没了主意,只能听沈得印的,谁让这里就沈得印一个大臣呢,梁大忠这个老太监不算是大臣,而且梁大忠也不吱声,只是远远地站着,一言不发。

沈得印道:“皇上,臣以为,宫前那座石碑不是已经快建好了么,不如就以此为理由,新皇登基一定要在石碑前告祭天地,如此才能算是真正登基,当初建这座石碑的初衷也便是如此,以后就要永远的成为规矩了,那么就算是皇上让位给太子,太子也要遵守的,而且皇上也可以在诏书里面说明,如果太子不能及时回来,那皇上就把皇位再还给万岁公主就可以了,万岁公主成亲之日,便是登基之时。”

李晏嘴巴张得大大的,他可是没有想到会这样,这个主意和他事先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沈得印却又道:“如此一来,这道诏书一旦公布,那么全天下的臣民便都是证人,就连太原的百姓也会站在皇上这一边的,可以削弱那些反贼的势力。而杨太尉得知成婚之日,就可以让万岁公主名正言顺的登基,他就一定会往长安跑,顾不上那些反贼了!”

李晏哭笑不得,他道:“公主成亲之事甚大,岂可如此安排,难不成连吉日都不选了么,杨泽只要一跑回来,立即就成亲?”

沈得印清了清嗓子,又道:“皇上,杨太尉当然要往回猛跑了,上次万岁公主登基,那是特殊情况,并不能得到全天下臣民的认可,只要有人反对的多,那么万岁公主还是坐不稳皇位的,可是这次却是皇上你颁布了诏书,这就是符合国法,也符合人情,更加符合祖制的,如此一来,杨太尉当然要往回狂奔,以争取为万岁公主当上真正的女皇。”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又说道:“可杨太尉这么一跑,太原的反贼就要着急,为了不失去民心,当然他们也没什么民心可言,但至少他们还欺骗着太原的百姓么,为了安定太原的民心和军心,他们便会离开太原,也带着太子返回京城了!”

李晏连连摇头,道:“儿戏,太过儿戏了。这么一来,那朕让位,岂不是没有说明是向谁让此大位么,反而成了谁先回到长安,谁当皇帝了。杨泽要是先回来,公主当女皇,要是太子先回来,那反贼就拥立他当……”

可刚刚说到这里,忽然间李晏象是明白了什么似的,他停住话头,说道:“朕明白了,如此一来,太原的反贼就不得不离开太原,而且还必须要快速离开,否则他们就等于是白挟持了太子,可他们一离开太原,那么半路上就可以营救太子了!”

沈得印算是松了口气,能把李晏忽悠住就成,他道:“不错,臣的意思就是学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恒公和公子纠争位之事,谁先回国谁当齐王,公子纠的人半路截杀齐恒公,结果以为射死了齐恒公,放松了警惕……嗯,臣认为我军将士绝不会和管仲似的,能放跑那些太原的反贼,只要他们敢离开太原,就让他们再也回不去,皇上可以再安排一队猛士,趁乱救出太子,此事便可以大成了。”

“那杨泽他,他要是跑得来得更快,那怎么办?”李晏担忧地道。

沈得印忙又道:“只要皇上下一道圣旨,不许杨太尉进城,那便可以了。”

李晏哈地一声笑了,他拍了拍大腿,笑道:“对啊,朕怎么把这点给忘了,朕可以亲自作弊啊!”

这实在是太欺负杨泽了,可没关系,谁让杨泽是臣,而他是君呢!

第七百二十八章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得印的这个计划,全是漏洞,完全经不起推敲,如果不是李晏关心唯一儿子的安全,关心则乱,那他肯定忽悠不住李晏,因为他连梁大忠都忽悠不住,李重九又不是梁大忠的儿子,梁大忠根本就不关心李重九的死活,反而认为死了更好。

梁大忠在旁听着,心想:“这个姓沈的出这种馊主意,我听着都想抽他!不过,没关系,只要能忽悠住皇上就行了,皇上现在心思乱得很,估计忽悠他一两天的时间,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包括皇后在内,谁让他俩就一个儿子呢,死了就完蛋了!”

李晏重重地点了下头,道:“那好,便是如此。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诏书公布天下,会不会让臣民们认为是朕糊涂啊?”

沈得印一撩袍子,给李晏跪下了,一副马上就要掉眼泪的样子,他道:“皇上啊,如果此计成功了,那就可以救回太子了,被人说一声糊涂又能如何,这不也正好体现了皇上的一片爱子之心么,太子以后会更加孝顺皇上的。而且,如果此计失败,没能救出太子,那咱们再想别的办法,而这道诏书皇上则可以说是收回成命,既然大家都说这道诏书不对,那收回成命不也正好可以证明皇上是英明的,有错就改的么,对皇上圣名无损,而且也好再想别的办法,再派人去营救太子啊!”

他这番话说得非常的真情流露,完全是为李晏着想的样子,李晏听了很是感动,就在此时,太极殿外来了好大一群的大臣,这些大臣都是沈得印招收的党羽,得到通知,跑来上朝了。

见外面来了这许多的大臣。李晏精神一振,把大臣们都叫进了殿来,让沈得印把刚才的事说了,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这些大臣听了沈得印的计划之后,心中无不大骂,这么馊的主意姓沈的也好意思出,他怎么就好意思说得出口呢,还要脸不要了,这不就是在忽悠皇帝呢么,还深怕忽悠不住皇帝。竟然还要让他们来给当个证人,证明他的主意是很高明的,太无耻了,节操何在?

满殿的大臣齐声说道:“此计划天衣无缝,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不就是比谁更无耻,比谁更没有节操么,谁怕谁啊。再说了,他们本来就是沈得印的小弟,就算心里再怎么鄙视这个领头大哥,可表面上还得赞同一下。毕竟人家是大哥嘛,再说了,李重九死不死的,关他们何事。他们投靠的可是杨泽,背后的大树是万岁公主李菜菜!

李晏可是没有想到,这一殿的大臣竟然是一伙的。而朝中那些不是一伙的大臣,谁也没来,他根本就不可能听到反对的声音。

听大臣们都赞同,李晏总算是松了口气,既然大家都认为对,那这个计划就应该不是差的,他道:“那么,沈爱卿就拟旨吧,得抓紧时间办了,以免迟则生变!”

沈得印答了声遵旨,想了一下,又道:“皇上所言及是,迟则生变啊。要不然,就给杨太尉和太子规定个时间,五天之内必须赶回长安,把时间规定好,这样可以免得太原的反贼多想,不给他们时间再制定新的阴谋,皇上您看如何?”

李晏想了想,反正就算杨泽先回来了,他也可以不让杨泽进城,所以计划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至少杨泽方面不会出现意外,所以规定个时间,应该没什么问题,反而会让太原的反贼手忙脚乱,从而早早送太子回长安来。

一时之间,李晏没有再多想,便点头同意了,沈得印大声答了句遵旨!

下面的大臣们又是在心里一通暗骂,皇帝怕儿子死了,都怕得糊涂了,而沈得印竟然抓住时机,如此的忽悠皇帝,这家伙实在不是个忠臣啊,不象他们……嗯,他们都是被迫的,都是怕沈得印报复,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朝廷再产生动乱,保存大方帝国仅存的一丝正气,他们是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所以他们还是忠臣,和沈得印不一样!

鄙视了沈得印之后,大臣们立即便纷纷要求协助沈得印,团结在沈得印的身边,心往一处,力往一处使,一定要把这份大事办好!

李晏揉了揉头,他现在头疼得厉害,感觉象是要生病似的,道:“这里就交给众位爱卿了,你们一定要尽力办好此事,朕回后宫休息一下,你们商量好了怎么办,便来向朕禀报一声吧!”他站起身,叹了口气,由梁大忠陪着,回后宫休息去了。

等李晏走了,沈得印便是太极殿里官最大的了,其他的大臣都是他的小弟,沈得印扫视一眼下面的众小弟,目光扫到谁的脸上,谁就会露出谄媚的笑容,沈得印点了点头,道:“诸位大人,咱们为皇上效力,办事要有速度,拖拖拉拉的可不行,你们说对不对?”

大臣们连忙点头,老大说要迅速,那就要迅速,老大说要拖拉,那就要拖拉,反正一切都是老大说了算!

沈得印脸露微笑,摆手道:“很好,那大家都过来,看本官写这道诏书!”

他带着大臣们去了偏殿,让小宦官取出空白的圣旨,他闭上眼睛构思了一下,然后睁开眼睛,下笔刷刷,片刻功夫就写好了一道诏书,吹干墨迹,道:“诸位大人,看看本官这道诏书写得如何?”

大臣们一起围了过来,看完了这道诏书之后,有的大臣不吱声,有的大臣忍耐不住,对沈得印道:“沈相,这道诏书是要公布天下的,可如此写法,实在是不太妥当啊,恐怕会被记入史书,后世之人该如何评价沈相你呢?”

原来,沈得印还真把他刚才的计划写成了诏书,也就是杨泽回来娶万岁公主,李重九回来继承皇位,如果杨泽先到,和万岁公主成亲,那么婚礼自动变成登基大典。也就是说菜菜将在登基当天,嫁给杨泽,这本来就已经相当地惊世骇俗了,可诏书里又写如果太子李重九,能抢在杨泽前面回来,那李重九就可以登基,成为新的皇帝,现任皇帝李晏则做太上皇。

这道诏书上写的,和沈得印出的主意一般无二。在场的大臣们纷纷开始劝沈得印了。

有一个自认为和沈得印关系极好的大臣说道:“沈相,关于计划这东西。说说还可以,可写到诏书里就不必了吧,这种事情落于纸笔,实在是对沈相的名声有污啊!”

沈得印拍了拍这名大臣的肩膀,笑道:“无妨,只要杨太尉认为本官做得好,那就什么都够了!”

沈得印是非常明白事儿的,象李晏这样不称职的皇帝,还有李重九那样不靠谱儿的太子。这江山迟早要落入万岁公主李菜菜的手里,而李菜菜则会是杨泽的妻子,也就是说杨泽以后才会是这天下的主宰,所以别人认为他怎么样无关紧要。杨泽认为他怎么样,才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说到什么史书怎么写,后人怎么评价?嘿嘿,史书是胜利者写的。如果自己是胜利者,那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么,而如果成为了失败者。那就算是再完美无缺,也照样会被写成恶人,关于这点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后人就算要评价,不也是看的史书么,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后人又看不到!

沈得印立即开始交待起任务来,给大臣们安排各种事宜,让他们马上去做,最好要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全部做好!

大臣们立即行动起来,按着沈得印的吩咐去忙了。

且说李晏回了后面的宫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