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最美味by沫魇儿 >

第4部分

最美味by沫魇儿-第4部分

小说: 最美味by沫魇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结果一揭开上面的瓦罐,这些泡菜全部都成了酸臭味。

难闻之极,只好扔掉。更别说后天的“泡椒黄鳝段”。

看着钱掌柜气呼呼地样子,想着自己以前独自上门询问是否需要黄鳝,钱掌柜并没有因为她是个乡野里的丫头,赶了她,不仅要了她的黄鳝,而且给的价格也合适。

素香计上心来。

“钱老板,我想我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我家今年也泡了些泡椒。”素香声音清楚说道。

钱掌柜看着这个送鳝鱼的丫头,疑惑地说道:“我们饭铺对泡椒是很有要求的。”

素香浅笑一下,露出俩个小酒窝。从包袱里拿出用黄皮纸包着的泡豇豆,原本是素香准备在路上给狗蛋儿解馋的东西,没有想到临时还派上了用场。

钱掌柜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一根泡豇豆仔细看。成色不暗淡,还带着豇豆的脆绿。放到口中一尝不咸不淡,生脆香,还略带些甜。

色香味俱全。这泡菜完全可以做辅菜。钱掌柜当心心中就拍定了,就要这个小姑娘的泡椒了。

“你把你家的泡菜坛子也一并带过来,到时候我多给些你银两。”钱掌柜笑咪咪说道。

素香高兴的点了点头,喊着狗蛋儿,跨出了饭铺。

素香走出这饭铺,心里舒畅极了,一是帮这钱掌柜解决了眼前急,而是自己又可以增加了一些收入。

原来这初春的时候,来了一场倒春寒,天空突然呼啦啦的下了一场雨,很久没有看过雪的素香,很是惊喜。但是也不想让这来之不易的雪白白浪费掉,于是用家里的土陶收集了很多雪。

雪融化在土陶里,清澈见底。

用雪水,而且还是这没有任何化工污染的雪,肯定是最无根之水了。就好如那红楼梦里,那妙玉用梅花上的雪用来泡茶,赢来赞声片片。这是大户人家的小资,也是一种情趣。自己把脑筋放在这吃上。各有所好。

素香很小的时候,吃过邻居阿婆用雪水泡的泡菜,真的是香脆无比。可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的泡菜了。不是泡菜泡的不好,而是水,雪水已经被被现代快速的发展所污染了。而那普通的水,就是从河里经过自来水厂用净化剂处理了。

光想想,都不是好的水质。

看这古代的雪水,飘然从天下纷落,怎么能够错过?

盐用的是这附近某处产的井盐。等到五月刚过,这田埂上的辣椒也长好了,红红的辣椒,长长弯弯的挂在小叶子下。

洗净后,将那辣椒晾晒几天,待软后。放入土陶中,随同的还有些许的冰糖和白酒,这冰糖起中和泡菜的酸味,另一个作用就是让泡菜有脆爽的味道;白酒只放大拇指那般多,这主要防止泡菜生花,其实就是怕泡菜酸臭。

最后坛口扣碟,然后坛沿扣上一个碗,坛沿注水淹住倒扣的碗,做到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绝。

接下来就是等时间的酝酿了。

时间不仅可以带来财富,也可以带来美味。

当时素香腌制泡菜,只是道小家穷,多储存些食物,以备不时只需,总不会至于不测的时候,连糊口的菜都没有,没有想到今天还派上了用场。素香心里美滋滋的。

 第007章 担担儿面

拉着狗蛋儿走出饭铺,回头看着饭铺上面的门匾上刻着的字“食为天”的招牌。

民以食为天,素香觉得这饭铺的名字取得真好。看着络绎不绝的食客进进出出,素香也打着心里的小算盘,有了这小买卖,就可以多攒点钱了。有了钱,除去简单的生活必须外,计划着狗蛋儿去学堂的事情。

不求他能够高中科举,只愿意他能多懂点东西。

“狗蛋儿,饿不?”素香摸着狗蛋儿的脑袋,狗蛋儿摇了摇头,眼睛却瞧着那挑着担子卖担儿面的老头,一双黑眼睛流露出馋光。

“不饿就走啦。”素香故意牵着狗蛋儿的手,提高声贝喊着,脚也朝回家的方向挪去。

狗蛋儿默不作声得跟在后面。素香心想狗蛋儿到底是想吃的,可能想着挣钱不容易,昨天晚上跟自己忙活到二更,天还未亮,又赶路。

别家的孩子虽然也干农活,但是同时也早早的斜跨着布包,上学堂去了。

让狗蛋儿意外的,阿姐却将自己带到了卖担担儿面的面前,向挑担的老头儿来了一碗担担儿面。

“一碗担担儿面!马上就来!”老头儿吆喝了一声,就忙活起来。

几个围着的小孩儿听这吆喝声,也拍着手学着喊:“一碗担担儿面!马上就来!”

老头儿也不生气,依旧是笑呵呵的,将担子放下来,担子俩边各有一个铜锅,揭开盖着的红漆木制盖子,为了防止热气跑出去,盖子里侧还用湿布裹着。

铜锅里的热汤里是细宽的面条,只见老大爷用特制的长筷子挑起一筷子的面条,铺在白瓷宽口碗上,接着再铺上一层碎芽菜肉末,最后撒上些许的花生碎末和切得细细的葱花。

一碗热腾腾,量少质精,清清爽爽的担担儿面放在了狗蛋儿的手中,狗蛋儿小心翼翼得端着,唯恐洒了一些汤水,浪费了这小美味。

就着小木板凳坐下,狗蛋儿呼啦啦地吃起来,面条下面的红油辣椒也被翻了出来,狗蛋儿吃的又辣又香。额头上也冒了细细的汗水出来。

“慢点吃。”素香说着。

狗蛋儿也不回话,专心致志的解决这碗面,素香看着,心里不知道为何发酸,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时候,玩伴儿每逢逢场天,都会跟着爸爸妈妈的手去集市赶集,说着今天去市集上爸爸妈妈买了冰糖葫芦,说去吃了大肉馅包子了。

素香也想,可惜自己没有爸爸和妈妈。有时候跟着别人去赶集,自己也不敢说要什么,别人问,自己也乖巧的摇了摇头。

所以读红楼梦的时候,素香最爱的是林黛玉,别人都道她小心尖酸刻薄。只有相同的经历才看懂那份心酸与无奈。

看着狗蛋儿,素香心里满满的开心,不会让狗蛋儿过得如自己般,小心翼翼的做人,独自体会那寄居人篱下的悲哀。

“阿姐,你不要一碗么?”狗蛋儿将埋在碗里的头抬起来问道。

素香摇了摇头,轻声道:“阿姐不饿,你吃好,一会儿还赶路回去呢。”

狗蛋儿点了点头,将碗里的面吃得干干净净,连碎末的调料也不放过,一舔,通通放到了肚子里。

素香付了五文钱的面钱,又买了一罐盐,这盐需到官方设置的盐行去买。买了一罐盐,就花去了俩百文。

看着方巾里躺着碎碎的几十文,素香摇了摇头,这官方垄断的东西就是贵,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可是这盐又不得不买,再有好手艺,再有好食材,这盐必不可少。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苏东坡不也是说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点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

看着卖小饰品的货郎,素香也有点心动,头上挽着双挂髻。说起这发式样,素香还真不知道,自己之前知道这有讲究的。还是托莫大娘帮忙梳理的。

这双挂髻未婚少女才能梳理的。

可惜素香的发髻上是一片黑,没有任何头饰。素香看着那货郎挑着里面的钗子,有木制的,上面精巧的刻着小花。也有看起来好像是银制的,单一比较起来,银制的要好看些,纹路上刻着的是白玉兰,上面掉着一小串珠花。

素香觉得,插在发髻上,走起路来,摇曳着,肯定要生花的。

翻看了几下首饰,素香犹豫了片刻,还是抱歉地朝货郎笑了一下。拉着狗蛋儿的手离开了。

“阿姐,不要吗?阿姐带起来肯定很好看的。”狗蛋儿不明就里的问道。

素香摇了摇头说道:“先把狗蛋儿的学堂费攒够了,等狗蛋儿有出息了,让狗蛋儿给阿姐买。”

狗蛋儿下保证书似地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地说道:“姐,狗蛋儿会给阿姐买的。”

++++++++++++++++++++++++++++++++++++++++

回去的路,已经是正下午了,太阳也朝西边偏了下。斜照着这山水,拉长了素香和狗蛋儿的身影。

方才在集市上逗留了好一会儿,这次收获也蛮多的。

一罐盐,那是日常用的;一包绿豆糕,用暗深黄色的牛皮纸包着,那是素香帮院落后面的王阿婆带的,她的唯一的儿子充军去了,一偶尔有家书寄送回来。平常就王阿婆一个人。

平时看起来还利索点的王阿婆大概也是老了,说生病就生病了,偶尔拄着拐杖,看见素香,便念叨着这城里“文斋坊“的绿豆糕。

那糕点铺里的糕点,就属这绿豆糕最好吃。那铺面的掌柜是从苏杭那边来的,做得糕点是苏式的。比起普通的糕点,同样都有松软的感觉,但是多了细腻的味道。

而且加了很多料,有青红丝、核桃仁、桔饼等佐料,多味并重。

“鲜爽爽口。”这是王阿婆对这苏式绿豆糕的评价。

素香想,是不是人老了,就真得如同孩子般,惦记着零食。后来素香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阿婆的儿子在未充军前,每次赶集,总会带些糕点回来。

儿子充了军,才去的时候还会偶尔有家书寄回,现在越来越少。到现在也没有了音信。

素香才明了,王阿婆想念的不是那绿豆糕,而是那绿豆糕带着她的想念。每轻咬一口,是否会遥想起远方的亲人。

就如同中秋节般,抬头看明月,却在忆那同一片月亮光下的远方故人,你可是同我一样,将满心的思念都揉合在这月饼之中。有时候,吃的不昧道,而是一种思绪。那是浓浓的思念哀愁,淡淡,徐徐,萦绕在美味中。

 第008章 十里亭

前面是一条小河。

上面横着一根已经被踩得光滑的树干,供来往的路人行走。

河里的水撒欢式得朝远方奔去。

河水清澈见底,那是远方山上的积雪融化下来的,偶尔可见几条鱼儿正在流水下游得欢。感觉岸上有动静,立马藏在石头底下,或者是一动也不动,在那里装死。

谁说的水至清则无鱼。

夏日炎炎,素香走得乏,蹲在河边,碰起水洗了把脸,又喝了一口,清凉爽胃。

狗蛋儿脱下鞋袜,卷起裤脚,仔细地盯着河里,突然一个猛扎,抓起一条活蹦乱跳的腹面银灰色鲫鱼。

狗蛋儿抓起战利品就往背篓里扔,喊道:“阿姐,晚上就吃鱼好不。”

素香点了下头,招呼着狗蛋儿穿好鞋袜,趁早赶路,素香思忖着这鲫鱼怎么做才好。

十几里的路,因为没有之前需赶早去饭铺送黄鳝,走得怠慢起来。

路边总有不同颜色的花,一路一路延伸到山里处。

大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

一并一并都齐放开来。狗蛋儿走得一蹦一跳,男孩子的本性暴露无遗,走路也这样,不如女孩子般恬静。

这毛躁躁的走路声,将掩藏在花朵里的蝴蝶也惊得起飞。围绕着俩人乱舞抗议。

素香看得心情甜美,这美景已经多年不见得。

素香偶尔想,在繁华的大城市里,虽然一切都便利,满眼睛的繁华,不可方世。但是自己总怀念的是那乡里的美景。

总得来说,自己是个怀旧的人,或许这就是自己为何在这里生活得适应的原因。

++++++++++++++++++++++++++++++++++++++++++++++++++++++++++++

六七月的天,说变就变,如同娃娃的脸。一点要下雨的迹象都没有,刚才还晴朗千里的天空,此刻就被乌云布满了。

豆子大的雨“啪啪啦啦”得就下下来了。

还好前面有个供人休息的十里亭,这是素香第一次看到古诗词无数次提到的浪漫的十里亭。

十里亭,一想,头脑里总是出现烟花三月,故人西辞,千里相思送别,这些词句。想的十里亭都是在羊肠古道旁,斜柳荡漾,故人持酒相送。

其实十里亭就是乡间古道供行人避风雨,纳凉御寒及歇息的凉亭。简单无复杂。

狗蛋儿将背篓放在屋檐下,鲫鱼沾到水,活蹦乱跳,自己也蹲下去,去捉弄鱼儿。眼望着这突如其来的雨,素香伸出手借下几滴雨。

有行人从雨雾中跑过来,带一身雨滴进入到凉亭。那人放下批在身上的雨蓑衣,抖落起来。

几滴雨水蹦到了素香的身上,素香本能得转身看了一眼。是一个少年。

“呃,不好意思。”那人看见素香,露出一一排整齐有致的牙齿。这一笑,让素香想起少年的笑如同春风,最主要的是,他也是用盐漱得口吗?

很少见,这乡里人有这般口齿洁白的人。盐贵,乡里人疼惜,很少用盐漱牙齿,都是如同书中记载一样:“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

素香笑了笑,表示无碍。

素香觉得自己应该内敛些,这毕竟是在古代,古代的女子都需要矜持,不过还好,自己的性子一直都很恬静,无需掩饰。

曾在女驯上讲一个故事,一个女子雨天过河,无奈水太深,这有男人看见,也是个热心人,见状,执意要背该女子过河。过倒是过了,可是这事情被女子的丈夫知晓了,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