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

第239部分

大唐新秩序-第239部分

小说: 大唐新秩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化和虞侯、参军们都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基层军官,他们纷纷点头,同意熊虎的看法。熊虎见众人同意,便道:“魏博狗子们要砍木砦就让他们砍去,咱们后撤十步,放他们进来,跟他们当面拼刺,老子不信就拼不过他们!”当即向虞侯下令。

虞侯进入一线战地,挨个向各都都头、队正下达了熊虎的命令,铁甲枪兵们便在军官的口令下临阵后撤。第二排平枪前指,第一排后退至第二排身后,平枪列阵,第二排再退至第一排身后,如此交替而下,让出了一片空地。

同时,参军将熊虎的作战指令飞速记录下来,然后报至厢指挥部备案。根据卢龙军的作战条令,营指挥有临阵机变的决策权,只要得到营指挥部教化、虞侯的同意,便可做出军令的变更,同时该条军令要立刻禀告上级指挥部知悉并作为战后评析的参考。营指挥也可以在没有教化和虞侯的同意下变更军令,但一旦失利或没有达成目的,战后需要视情况予以相应惩罚。

卢龙军铁甲枪兵的后撤招来魏博军卒的一阵欢呼,他们飞快将木砦砍断砸烂,然后跃过废弃的木砦,冲向了卢龙军。皇甫峻见前方打开了缺口,心头一阵狂喜,指挥余部向大王庄发动冲击,以增援前方的魏博军卒。

可惜皇甫嵊刚才处于后阵之中,没有看到卢龙军卒的临阵后撤方式。否则他肯定会相当震惊,仔细掂量掂量是否投入后备力量了。卢龙军的临阵后撤说起来轻松,但要实施起来是需要相当勇气的,难度也非常大。数百名士兵向后撤出十步之遥,这个举动放在后世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九成以上会造成军心动摇,继而导致全军溃败。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就算战场上的军将们决定让出纵深,诱敌而入。通常也不会下达这样的军令,他们的习惯是将一线厮杀的军卒作为弃子,让这些弃子顶在前面争取时间,后队士兵缓缓撤退。当弃子们死光了,或者自动溃散了,后撤的过程也结束了,军队还能继续作战。如果溃散的弃子们想要逃回后撤的本阵,那么他们必须绕道,否则将会被己方的弓手射杀。甚至直接被督刀队砍头。

原因无他,卢龙军敢于做出这样的后撤举动,是因为严格队列训练的威力,以及对纪律遵守的毫无保留。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而言,却是难之又难的事情。所以这个时代中,指挥军队的将官们几乎不会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发布后撤的命令,哪怕是自己要开溜了。也绝不会说出“后撤”这两个字。

之所以说“几乎不会”,是因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存在——两军完全混杂在一起,已经分不出敌我态势的时候。主将们会下令“鸣金”,主要目的是通知已经找不到自己人的己方士兵,告诉他们己方本阵的方向,要求他们向本阵靠拢,这才是鸣金的真正含义。在这种情况下,两军都会鸣金,然后渐渐分开。

皇甫嵊当然不清楚前方的具体情况,所以他率余部杀了上来。

这一下子没有了木砦阻拦,卢龙军从上到下都忽然松了口气,感觉打起来顺畅了许多。队正李彦直的视线开阔了,他觉得战斗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轨道,于是兴奋的指挥本队士兵开始了整齐的两排式轮刺。武技娴熟的魏博军卒们立刻被扎出了一排排血窟窿。

皇甫峻在本阵中同样没有感到异常,他看见皇甫嵊率部突破了木砦,当即做出了“卢龙军前部溃散”的判断,于是下令第二拨士卒冲阵,以图支援皇甫峻,一鼓作气杀散大王庄的卢龙军。

六百名魏博军卒呼啸着冲向了大王庄,喊杀声震天动地。

李承晚指挥左厢防守大王庄,他现在就站在一户民宅的屋顶上,见魏博军这次攻击投入的兵力很多,知道对方要拼命了,于是道:“换大箭!”之前卢龙军也发过多次箭雨,但因为魏博军阵线比较疏散,投入兵力也不多,所以一直隐忍着没使出杀手锏。此刻见数百名魏博军卒黑压压密集而来,李承晚才决定亮出这一招来。

左厢弓箭营布置在庄子一侧的开阔地,营指挥盯着屋顶上李承晚的所在,见李承晚身边令旗兵更换了令旗,立刻发出命令:“换弓!”各都弓手立刻从脚下拾起大弓,换上大箭。

营指挥看了令旗兵做出的手势,又命令:“目标,四号区,弦高五指——放!”一片箭雨腾空而起。

皇甫嵊领着所部数百名魏博悍卒,正沿官道旁的田垄向前疾进,忽然听到上方传来“嗡嗡”的响声,与一般箭雨的“嗖嗖”声截然不同。他下意识喊道:“注意防箭!”

箭雨飞到,和之前那几次同样的精准。对于卢龙军精准的箭雨覆盖,皇甫嵊是相当钦佩的,他曾经和卢龙军打过几回,知道卢龙军中那支银葫芦都擅长弓射,如今看来,对手应当是把银葫芦都重建起来了。

密集的厚盾迎向上方,顿时和箭雨撞在了一起,撞击的结果令皇甫嵊心头一抖。皇甫嵊周边是他的亲卫,定着的是蒙着铁皮的盾牌,饶是如此,几名亲卫仍旧如同被某种巨大的力量狠狠撞击了一下,脚步立刻一趔趄。其中一名亲卫甚至被这股力道击倒,屁股墩在了田土之上,盾牌露出破绽,被随后飞来的另一支大箭钉死。

冲击的队伍中响起一片惨呼,皇甫嵊头皮发麻,暗道这箭怎会如此力道?同时口中大呼:“冲过去!冲过去!”

皇甫峻在后阵中也唬了一跳,魏博军防箭手段向来精妙,可仍然在这一波箭雨中损失惨重,让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李承晚却对这一波箭雨的杀伤效果不甚满意,区区数十名魏博军卒倒地,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战果。既然大箭已经暴露,他也不藏着掖着了,攻击木砦的魏博军卒已经冲过了箭雨的覆盖范围,但后阵中列阵的魏博大队却仍在大箭的打击范围之内。于是……

“目标,六号区,弦高七指——射!”

“目标,七号区,弦高五指——射!”

连续两轮对魏博军本阵的急速射,令魏博军阵一片人仰马翻,大队大队的魏博军卒连连后退,阵型为之一松。

将军庙上,刘金厚拳头一挥,叫道:“机会!”

他的话音刚落,钟韶已经下令了:“升右方旗,右厢出击!”

王思礼见将军庙上右方旗升起,鼓明三通,兴奋得手托银枪,高呼道:“传令——出击!”掌旗兵在都虞候的命令下,也升起了右厢的战旗。

“一营所部,上盔、挺枪,齐步——进!”

“二营所部,上盔、挺枪,齐步——进!”

右厢第一波攻击便投入了两个长枪营,一左一右,向魏博军阵进发。左右两营的攻击阵列以一都为一方阵,呈品字型,正面三个都依次排开,后面紧跟着两个都,共计十都千人。

两个营的长枪兵迈出阵列后,王思礼下令后续各营准备。琚坐于原地的各营各都依次起立,在队正、都头的指挥下披甲,然后原地整队,开赴长枪营之前的出击阵位,等待下一步命令。

一千名长枪兵全部配备重甲,全身皮甲之外,前身镶挂铁甲,头盔一直遮护到脑后,面庞上以面甲遮蔽,直露出一对眼睛。从正面看,便仿佛密集的铁人一般,整肃而严密的漫过官道,向魏博军阵缓慢却坚定的杀去。

不到片刻工夫,长枪营攻到魏博军阵侧翼,第一排士兵在队正的命令下,枪头整齐的平压下来,向魏博军队列中猛然击刺。

魏博军遭受大箭的突然袭击,军阵松动,在各级军官的弹压下后撤了数十步,堪堪离开大箭打击范围,还没有完全整好队列,一排排长枪就刺到了跟前。最前面的士兵手忙脚乱,顿时倒下了近百人,军阵中爆发出沉闷的惨叫声,阵型再次松动。

好在魏博牙兵都是世代将门,武勇和血性都不缺乏,在军官的呼喝之下还是稳住了阵脚,他们举起刀枪和对手对杀起来,没有溃散。魏博军中都是亲朋子弟,彼此间十分熟悉,配合起来相当熟稔,一时间倒也堪堪顶住了卢龙军的攻击。

但卢龙军枪兵营队列严整,前排倒地则后排补位,始终保持着攻击的有序和条理,一千名枪兵给人的压力,便如万人上阵的气势。再加上他们身披重甲,防御力远远强过魏博军卒,厮杀起来非常占优。

魏博军阵前沿被卢龙军不停向后挤压,双方的战损比明显吃亏,不多时,大阵便连连后退,眼看要再次松动。

第八十二章大王庄——将军庙(六)

皇甫峻见形势危急,跨上战马,向亲卫道:“此战若败,魏博危矣!魏博有失,则天下无有魏博子弟存身之处!诸君,有无畏不惧者,且随某冲阵,此战若是功成,诸位各赏钱十万,若是不幸战殁,诸君之父母妻子,由某一力抚养!”

数十名牙兵亲卫齐声应诺:“愿随衙内赴死!”发一声喊,各自上马,簇拥着皇甫峻绕出本阵,斜地里冲向卢龙军的枪营。

卢龙军枪营攻击阵型前三后二,后面两个都就是为了保护侧翼的。眼见一队魏博骑兵从侧翼杀到,侧面一都立刻调整前进防卫,齐步左转,长枪如林。拉出一道横贯的枪阵,右面一都也紧随其后,在前面一都的身后摆出第二道枪阵。

皇甫峻率亲卫出阵,数十骑兜向卢龙军枪营侧翼,其间不过几十息工夫,要是换做别的军伍,恐怕都没反应过来就被他冲了进去,但眼前的卢龙军却飞快的转换了阵列,都头、队正、伙长一级的基层小校自发就能做出应对,这种应变力让皇甫峻不禁骇然。

战马看见如林的枪刺,自动减缓了速度,想要调转方向跑开,但皇甫峻骑术、武艺精良,左手带住缰绳,双腿猛夹马腹,右手剑直刺战马后臀,战马哀鸣长叫,原地腾起,斜着压进了枪林之中,被数杆长枪刺入体内。

这股力道也同时震得卢龙军前排枪兵虎口俱裂,长枪脱手。

皇甫峻早已在战马倒下那一刻甩脱了马镫,同时从马环上摘下了长槊,头顶上舞了两圈,磕开自旁边刺来的几杆长枪,杀进了枪兵阵列之中。随行的数十名亲卫也跟着皇甫峻杀开的缺口涌了进来。

缺口已开,皇甫峻接过身后亲卫递来的缰绳,飞跃而上。换马再战,他仗着武艺精熟、力大气沉,率亲卫猛攻枪阵,转眼间就要把这两都卢龙军枪兵组成的枪阵杀穿。

卢龙军另外两个都的枪兵恰于此时赶到,又是密集的枪头向皇甫俊狂刺,皇甫俊躲避不及,被一杆长枪刺中左臂,顿时血流如柱。他勒马后退两步,几个亲卫从旁抢上,挡开卢龙军的枪刺。将皇甫俊救下。一个亲卫从怀中抽出绸布替他扎上,刚刚扎好,皇甫俊又再次勒马前冲,挥朔狠击。

不止皇甫峻一人,他身旁的亲卫是魏博牙兵的精华,人人武艺精熟,这么一番舍生忘死的扑击,令掩护侧翼的四个枪兵都节节后退。四百人奈数十骑何!

战至此刻,魏博亲卫已经死了一多半。但卢龙枪兵也折损了近百。枪兵侧翼危险!

大王庄,主攻的皇甫嵊回首,看到从兄皇甫峻奋战的身姿,大喝道:“衙内亲临箭矢。吾辈岂能居后!”带人冲到木砦旁,挥刀猛砍,状如疯虎。在皇甫嵊的带领下,攻击的魏博军卒拼命向前。人人奋勇。

战场之上形成两处争夺,大王庄方向魏博军主攻,东平道旁卢龙军主攻。两军都是一攻一守,就看谁能破此僵局。

同时,争战的双方也迥然有异,魏博军卒高呼酣斗,慷慨激昂处,令人热血膨胀。卢龙军卒则紧闭嘴唇,不发一言,沉默肃然之中,却给人以极大的威压感。反过来说,魏博军卒之所以高声呼喊,也是受了卢龙军卒展现出来的凝重气氛所致,不喊不足以抵抗发自心头的沉重和压抑。

钟韶望着眼前的战局,沉默不语;刘金厚效仿李诚中的习惯,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拼命掐揉额头;冯术则连连感叹,口称“不愧是魏博牙兵”;李承约听了冯术的感叹,皱眉冷哼。

论队列、阵型、军纪、装备、组织等等,魏博军拍马都赶不上卢龙军,但在个人的武技和小团体配合默契等方面,又远超卢龙军,同时,一旦激发出血性之后,其悍勇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凭借这些,魏博军虽然并没有占据战场优势,但仍旧在局部战斗中坚持到了现在。

沧州军毕竟成军短暂,和魏博军的这次战斗,也暴露出了一支新军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军庙上,十多名虞侯参谋奋笔急挥,将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记下。

侧翼,右厢阵地。

王思礼忍不住了,他乃将门之后,幽州王氏子弟,见皇甫峻如此骁勇,不禁热血沸腾,准备亲自上前接战。和他搭班子的右厢教化使严厉禁止这种行为,他拉着王思礼的马缰道:“指挥使,你是一厢之主,身负统领之责,怎可轻易上阵?此乃条令所不容!”

王思礼瞪着教化使道:“某晓得,回来必向军部老刘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