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

第174部分

大唐新秩序-第174部分

小说: 大唐新秩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不片刻。前方游骑传来消息,发现了百骑敌军!

阿平精神一振,顺着游骑的指引就追了过去。对方对自己的追击显然没有预料到,奔行的速度并不快,所以阿平很轻易便率军追到了敌军身后两里地。此时,敌军终于开始发力加速了,阿平并不着急。他命令骑队两翼张开,形成一道一里多宽的追击面,紧跟着敌军的身后兜了上去。

一旦摄上敌踪后,阿平就习惯以撒网的方式形成大宽度追击面。可以保证不会轻易失去逃跑者的踪迹,无论逃跑者怎么转变方向,很容易就能被追击者的任何一侧及时发现。逃跑者方向变得越频繁,浪费的马力也就越多。

前方的逃跑者连续变换三次方向后,终于被阿平追上了,不停的有怀约联军的单个骑兵掉队,然后被阿平如潮水般的追击大军不停的淹了过去,连个浪花也没有翻起来。

连续追击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将最后一名带队的军官俘获,那名军官左冲右突也逃不出阿平大军的罗网,在无数箭矢和刀枪的逼视下,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严刑拷问下的结果令阿平相当失望,被俘获的骑将虽然同样属于怀约联军中的暂编骑兵二营,虽说也是渤海高氏子弟,但却没有将旗,并不是自己追击的怀约联军中那个叫高明熏的大将。这一都怀约联军骑兵纯粹属于走背运的类型,他们莫名其妙的撞到了阿平的面前,然后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大队契丹骑兵追击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全军覆没。

阿平盛怒之下一刀将这名都头的脑袋砍飞出去三丈多远,然后立刻掉头向来路寻去,直到星空升起,才回到一开始发现这队怀约联军骑兵的地方。可是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阿平只得命令大军就地宿营,等待天亮后再追。

高明熏带领甲都骑兵歇息了一次之后,折向西南方向,奔行五里,然后忽然变向,再行五里,再次变向,上百骑兵由西南而东南,再由东南而正东。在逃跑之中,高明熏往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个方向派出了游骑,四名游骑与大队相隔一里,确保己方视野能够更加开阔。

一路上,高明熏利用低缓的丘陵,茂密的小树林,连续躲过了几拨在草原上飞驰的契丹游骑,这些游骑匆匆忙忙的来往着,虽说看上去并不是在搜索自己,但每一次遇到,都令他心惊肉跳一次。

高明熏不知道身后到底有多少敌军,他甚至不太确定是不是真的有敌军在追击自己,他唯一能够确信的,就是那十多骑契丹骑兵正在施行诱敌策略,他们想要将自己诱入一个未知的伏击圈。被契丹人在草原上追着打过无数次的高明熏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立刻撒丫子逃跑。这一次,他仗着自己超级灵敏的嗅觉,再一次避开了被伏击的厄运,但契丹人会不会追下来,他一点把握都没有。

从契丹游骑往来的频繁上,高明熏猜测自己可能身处于一处契丹大军密集的所在,周围不知什么方向上很可能就是大队的契丹骑兵,所以他一路上十分谨慎,生怕被契丹游骑发现自己的踪影,然后招来契丹大军的围攻。

到了黄昏的时候,高明熏躲开了契丹人的又一拨游骑,在草原上绕了一个大圈子后,高明熏自觉安全了许多,于是选择一处丘陵下的洼地,再次让甲都骑兵下马歇息。

未及片刻,丘陵上布置的哨探慌慌张张下来禀告,说是有大队契丹骑兵自北方而来,正在南下。高明熏一惊,连忙爬上丘陵,俯下身子仔细观瞧,就见上千骑骑兵黑压压铺天盖地而至,行至丘陵下方一里多地,忽然停了下来。

高明熏连忙传令,让手下百骑将战马卧倒,不许发出一点声响。接着昏暗的天色,他心惊胆战的看着这些契丹骑兵纷纷下马,就在原地休整,或是吃食、或是饮水。

高明熏紧张的屏住呼吸,暗暗祷告上苍,希望这些契丹骑兵没有发现自己,再等片刻,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他就可以带兵偷偷溜走。

高明熏的祷告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局势反而进一步恶化。就那么一小会儿工夫,契丹宿营地中驰出数个骑兵小队,向周围几个方向而去,一队继续向南,一队向东南侧的小树林,还有一队,则直奔丘陵!

高明熏头皮发麻,浑身血液冰凉,他心念急转,然后立刻下令甲都上马。他一转眼间,便已经决定了逃跑的方向,向正北,然后再向东北,逃跑线路的终点是三百多里外的扶余。这一段路需要奔行一天两夜,预计将会是一段十分艰苦的逃亡路程,但高明熏顾不得了,他不敢再在草原上待下去,他已经隐约中预感到似乎有一张大网,正在向他罩过来。

就在高明熏正要转身从丘陵上跑回去上马逃亡的时候,异变突生。契丹小队骑兵前往探察的小树林中忽然彪出一支骑军,直接扑向了正在休整中的大队契丹骑兵。当先一员骑将身着细鳞骑甲,掌中一杆骑枪上下翻飞,将领头的契丹骑兵一枪挑落马下,然后头也不回的杀入了契丹大队之中,紧随他身后的掌旗兵手掌一面大旗,上面一个大大的“赵”字。

契丹骑兵们乱糟糟的呼喝起来,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重新上马,就被这支骑军冲倒在地。那名骑将带领骑军呼啸而过,凡是挡在前方的契丹骑兵都被践踏在马下,百名骑兵刀枪并举,毫无阻拦的杀了一个穿透,将契丹人杀得一片大乱。

赵姓骑将穿透契丹大队之后,在百步之外带转马头,趁着契丹人的乱势再次杀了回来,又是一次穿透,带出一条血胡同。

慌乱之后的契丹人终于组织起了反击,几名契丹首领各自聚齐几队契丹骑兵,尾随着那名赵姓骑将追了上去。赵姓骑将在远处稍作调整,带领百名骑兵划了一道弧线,甩开几队出来阻挡的契丹骑兵,从另一个方向继续冲进了一片大乱的契丹营地之中。

无主的战马在草地上狂奔,受伤的契丹人在地上哀嚎,紧追的契丹骑兵在后面愤怒的怒骂,稀疏的羽箭无力的飞来飞去,一片人仰马嘶。

乱战之中,那名骑将抽空看了一眼丘陵处高明熏趴伏的所在,脸上似笑非笑。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七十七章钉子(十)

ps:感谢党寒兄和我讲实话兄的打赏,谢谢zho8888兄的月票。

高明熏一个激灵,他认出了丘陵下冲击契丹骑兵宿营地的骑将,正是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一营虞候赵原平。赵原平在渤海战事中因功迁营虞候,和高明熏也算熟识,两人曾经喝过许多次酒,结下过不浅的酒肉之情。

此刻见这位酒肉之友带领区区百骑便将上千契丹骑兵冲了个稀里哗啦,高明熏立刻感到热血上涌,一股亢奋之情冲入脑海,他随即在趁机逃跑和挺身厮杀之间做出了选择。

“咱们联军骑兵一营的赵虞候在杀契丹人,儿郎们,敢不敢跟老子冲下去!”高明熏涨红了脸,向甲都骑兵们大吼道。

听说是大名鼎鼎的勇将赵虞候到了此处,甲都骑兵们都立刻振奋了许多,赵原平的武勇就算在怀约联军中战力第一的暂编骑兵一营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据说仅次于一营指挥解里,这些渤海骑兵们平日里都十分敬佩,此刻自然战意大涨,纷纷叫道:“愿随高指挥出战!”

高明熏喝道:“随老子冲下去!”说罢,胯上战马,手提骑枪,大喊一声“杀”,带领甲都骑兵从丘陵上冲了下去。

高明熏出其不意的冲杀将契丹人刚刚集结起来的建制冲散,他和赵原平各带百骑,将契丹人宿营地搅成了一团散沙,如两条蛟龙一般来回飞驰,冲进去又冲出来。每一次都冲出一条血胡同。

契丹人大乱之下终于支撑不住,数百骑兵簇拥着主将向南溃散。高明熏和赵原平四下追击溃兵,然后又合兵一处,向南追出三里多地,倒下的契丹败兵不下三、四百骑。

两人望着逃到远方的契丹溃兵,收拢了手下的骑兵,相互对视着哈哈大笑。

“高指挥,不愧是渤海名家子弟,武艺果然娴熟!”

“哪儿有赵虞候这般骁勇,赵虞候武勇之名。乃联军翘楚,真不是虚的!”

两人心怀舒畅,相互吹捧了几句,赵原平还罢了,对于这位渤海旧将的恭维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但对高明熏来说,能够得到赵原平这位名声享誉整个联军之人的夸赞,只觉浑身舒坦无比,而且高明熏还知道赵原平是大唐卢龙军赵大将军的子弟,身份似乎比自己要贵重得多。得了对方的看重,只觉得自己似乎真个英勇无比!

望着一地的契丹骑兵尸首。高明熏不禁暗想,原来追杀契丹人的感觉,还真是不错呵!

短暂叙话之后,两人合兵一处,商量接下来的行止。

高明熏推测,契丹人的骑兵不止这一支,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有更多的追兵赶到,他建议立刻向东北方向行军,向联军主力靠拢。对于高明熏的推测。赵原平表示接受,但他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主动求战的战意比高明熏要高出许多倍,他认为一味逃跑是讨不了好的。

“赵虞候打算怎么做?”高明熏问。

“找机会给他们添点麻烦!”赵原平语气坚定的回答。

此后的几天里,高明熏和赵原平搭档,在草原上和阿平兜起了圈子,他们忽而向北。忽而向东,忽而又折向南或西,遇到小股契丹游骑便追上去斩杀一空,斩杀完之后迅速开溜。让身后紧追的契丹大军始终只有闻着马粪味的机会。他们甚至借着契丹人宿营的时机,杀入营地,斩杀十多人之后毫不犹豫的打马就跑,让阿平气得牙根直疼。

两人的搭档非常默契,赵原平胆子大,武艺好,善于带军冲阵,高明熏嗅觉灵敏,对危险更有一种天生的直觉,每每在最艰难的时刻玄之又玄的提醒赵原平逃出契丹人布下的陷阱。两个人这么一通搅和,将草原搅得天翻地覆。

负责肃清和驱逐怀约联军的阿平这些天怒到极点,他从来没有打过那么窝囊的仗。阿平连续布置的几个口袋都被这股怀约联军识破,继而从容溜走,让阿平在众多契丹头领和长老面前大失颜面。不仅如此,姓高的和姓赵的这两个敌将还在一路的逃亡中斩杀了很多队契丹游骑,其中包括阿保机调拨给他的挞马侍从亲军。最令阿平感到愤怒的是,他们甚至击败了爱将赤台的部众,损失超过三百,同时还偷袭过一次自己的主营,令阿平脸上蒙羞。

愤怒的阿平从饶乐山大营中再次抽调了更多的骑兵参加对两人的围剿,发誓抓到两人之后定要千刀万剐。

当骑兵们携带的肉干和口粮快要吃光的时候,两人决定脱离战场了。

“五天了,钟都虞应当收到咱们的信了,一号和二号宿营地也应当清理妥当了,老赵,咱们是回去的时候了。”

“嗯,今夜好好歇息,明日就撤,老高,照你的方案,先回二号营地,如果没有甩脱契丹人,咱们就去一号营地,想来契丹人不会追到那么远的地方吧。”

两人如今是亲密战友,虽然年岁都不大,彼此却相当亲热的互称“老高”、“老赵”。这种称呼方式传自营州都督李诚中,如今已经成了整个营州系统内的风气。

怀约联军在松林坡和长甸分别设立了两处营地,其中长甸为二号营地,专门补给暂编骑兵二营,松林坡为一号营地,用于补给暂编骑兵一营。长甸离此一百五十里地,松林坡则在更靠扶余城的东北方二百多里之外。

高明熏和赵原平之前已经派出飞骑,向位于扶余城的怀约联军都虞候钟韶发出信报,禀明了当前的敌我状况,并且请求将两处营地的后勤辎重腾空,只留够刚好补充两都骑兵之需的辎重便可,以免当二人返回之时,万一没有甩脱追兵,则两处营地的物资将会出现重大损失。

商量妥当,两人向麾下骑兵宣布了这个决定。两人麾下的骑兵在这几日中受损不少,高明熏麾下只剩八十余骑,赵原平麾下是冲杀的主力,折损更重,如今只剩六十余骑。两都骑兵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都不禁发出一阵欢呼,他们厮杀得太久,实在是想要回去好好休整了。

当第二天天亮之后,这支小小的联军骑兵立刻折向东方,向着长甸的二号营地而去。最初的一百里地还没有多少困难,遇到的几支小队游骑都被他们避了开去,避不过去的也被他们直接驱散。但最后的五十里地,他们却遭遇到了极大的麻烦:契丹人改变了追击的战术,他们将骑兵分拆成数十支百骑的骑队,然后铺开了天罗地网。

一支百骑规模的契丹骑军顺着联军骑兵的踪迹疯狂的追了上来,他们不惜马力的紧咬在联军骑兵身后,令联军骑兵一度十分狼狈。

赵原平大怒之下返身冲杀,很轻易的便将这股战马跑脱力的骑兵斩杀一空,可契丹人的游骑还是将他们的踪迹提前报知了出去。很快,第二股百骑契丹骑兵咬了上来,这次赵原平不敢返身厮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