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殿下,陛下喊您回家 >

第37部分

殿下,陛下喊您回家-第37部分

小说: 殿下,陛下喊您回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沫城外,杀声鼎沸。在笼盖四野的温暖阳光中,这些声音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如此令人振奋。
“此番攻城不比往日平地之战,需以精良之师打响首战,以激励士气。赵军素战于野,不善攻城,此战还需齐、梁两国为主帅,赵军愿奉领军国差遣。”
赵灵宫没有露面,只是派了人分别前往齐军和梁军传话,这是今天黎明前的事情了。
这个消息太过仓促,却也是意料之中。
昭乐听到消息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看来师傅传回来的消息没错,守城之人果然难缠。
公子羽听到这个消息后,勾起唇不住冷笑,他悄悄握紧拳,双臂在桌下颤抖,说不清是源于兴奋,还是愤怒。
可以差遣赵军固然让他兴奋,更加令他兴奋的是,如果此战大胜,那么他的名声也同样将会大振。连赵王都却步的沫城,却被他攻下来,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又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只要能够大胜,他梁国将不再是积弱之国,也不会再将希望系于盟国,更加不会再受到别人的欺凌。
那时候,谁还敢小瞧梁国?
然而,这场仗必定不会是如此轻易便能够得胜的,不然赵灵宫不会将这个扬名的机会留给他。
至于赵军,说是任由差遣,却又怎么差遣的动?
到时候,前去拼命的还不是他自己的兵?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要付出多少将士的生命才能功成?
公子羽深深吸了一口气,稳住了混乱的思绪,平复他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想,不,他下定决心:这一仗,必须要胜,不论付出什么。
他喊来了麾下亲近的将领,抓紧了最后的时间,认真地做了部署。
“公子!这样与我军损伤太大,如此‘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可值得?”褐衣的将军往前踏了一步。
公子羽严整神态,答道:“若是此刻自损一千可伤敌八百我也肯!最怕的是我军自损一千也难以伤敌八百!”
“那公子如此部署,岂不是……”
面对难以理解他想法的部下,公子羽只能晓以大义并许之以利。
在情绪激昂的将领离开后,公子羽终于无力地跌到了椅子上,方才他那一番慷慨激愤的话实在是费尽了力气。但只要能够激起士气,让这些将士积极迎战,便是要他做做抛头颅洒热血的假象,使上苦肉计也在所不惜。
他回想着他说话的时候,各个将士的反应。
有的在说到国家大义的时候开始激动,有的在说到百姓平安的时候染上兴奋之色,还有的是在许以重利的时候才露出期待和向往。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公子羽笑笑,将这些人在心里一一划分。
谁为君子,谁为小人?谁可起用,谁不可用?都已经在他心中。
公子羽笑着拉开弓,射出了此次沫城之战三国盟军中的第一箭!
作为先锋冲出去搭路架桥的齐梁先锋已濒近全局覆没,但是随着公子羽这一箭的射出,又有更多的士兵前仆后继的杀了出去。
昭乐望着公子羽的方向,轻轻叹了一口气。
晋女总是跟在他身边保护他,时日渐久,似也能对他的无奈和悲伤感同身受。她轻声道:“殿下,今日我军之损失,他日必定能够夺回。”
昭乐扭头看了看她:“愿如你所言。”


、第三十三章 没有人和,便制造人和 (2788字)

二月春风似剪刀,剪断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公子羽的马停在了射程外的空地上,他举目极望,沫城城墙上一簇簇箭尖分外闪亮,仿若无月的夜晚,天空中亮晶晶的星星。
面对着这些闪亮的星星,公子羽无奈地摇摇头,即便是箭法如他,也很难从下往上射到城墙后的守军,更何况是履于平地的士兵?想要将箭射向城墙上的守军,就必须进入守军们的射程之内,那样,先死的必定是他大梁的将士。
自损一千,伤敌八百。
现今,怕是自损一千,也难伤敌一百。
一匹马停在了他身边,公子羽扭过头去看,冷笑道:“太子?你不该是被人保护着,怎么也到了阵前来了?”
昭乐微微低下头,道:“这里在射程之外,有什么可怕的?倒是你,对这次攻城怎么看?”说着,他回头看看四周的三国盟军,公子羽也随着他一起回头扫视了一圈。昭乐继续道:“这一回赵王没有露面,攻城之事还得你我兄弟相互联手,方可有取胜之机。”
“兄弟?”公子羽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勾起嘴角笑笑。“不错,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一回,只盼你我兄弟联手,能够一举得胜。”
昭乐见他笑的诡异,也不计较,跟着他一同笑起来:“这个当然好!”
两个人各自心怀鬼胎,相视而笑。
“你看这些士兵如此英勇,却连壕沟都没有过去,更别提架梯了。”昭乐指了指战场上累累尸身。“兄弟可知这是为何?”
战场上死去的大都是齐梁两国的兵马,昭乐提起来也是十分难过。
然而他的话落到公子羽耳中,却是如此令他愤怒。看着昭乐抬手指点尸身时毫不在乎的样子,他便气不打一处来,将对战死沙场战士们的抱憾之情,通通化作了对昭乐的仇视。他压住满腔怒火,强笑道:“还请大哥不吝赐教。”
昭乐道:“我听说守城的是周国丞相苏赫之,想来周国是没什么人了,不然也不会让这老丞相出来守城。”
不等昭乐说完,公子羽便已皱起眉头:“苏赫之?清溪八龙?”
昭乐笑笑:“不错,清溪八龙各有擅长,我听师傅说过,苏赫之最擅长的则是守城。”
“各有擅长?大概如此。”公子羽命身边的人扬旗停兵,暂缓攻城之事。“我听说‘清溪八龙,慈明无双’,大哥的师傅魏慈明乃是天下无双之人,想必是厉害之极。大哥自幼受他教导,自然是通达识鉴之辈,此番攻城还需大哥拿主意。”
他的心思,昭乐怎会不明?
“我常听人说,作战之时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讲。此刻沫城守兵据城而战,占了地利;而沫城百姓又都是向着周国的。所谓人心向背定成败,我们只有得到沫城百姓的支持,才能够成功的攻下沫城。兄弟以为如何?”昭乐顿了一下,定睛看着公子羽,等待他的答复。见公子羽点了点头,才继续说道:“我想,若是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唯有取信于民方可得民心。现今正是春时播种之际,百姓因战而耽误了播种,心中难免会有埋怨,不如我们便从此处下手,取信于民。”
公子羽挑了挑眉:“播种?这倒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不知大哥想怎么做?”
昭乐笑着摊开手:“为兄愚钝,还没想出对策。”
嘭——!
位于三国盟军最后方的赵军忽然擂响战鼓,示意齐梁两军再次出兵。
战鼓第二响!拉开了新一轮攻城的序幕,公子羽和昭乐的对话也淹没在了喊杀声中。
面对一波波的死亡,昭乐不顾身边人的阻止,也不顾赵军统帅虎视眈眈的目光,下令收兵。
傍晚的时候,昭乐换了身衣裳,带着晋女和文知礼亲自去了梁军公子羽帐中。
公子羽笑着打量昭乐,低声笑道:“大哥这是想到对付苏赫之的法子了?”
昭乐点头:“想到了。”
“兄弟洗耳恭听。”公子羽往右歪了歪头,抬手撑住,眼神冷冷。
晋女看不惯他的样子,扭过头去不再看他,眼中不经意地流露出对他的鄙视。
她的眼神深深激怒了公子羽,他冷笑着去追逐她的目光,直到见晋女红了脸,才嗤笑一声,放弃了对她的追逐。
这个时候,他等待的答案也从昭乐的嘴里说出来了。
“一个字,等。”
“等?”公子羽坐直身体,将两肘架在桌上,双手交叉垫住下巴。“大哥这法子有意思的很。大哥也是带兵的,想必知道出征在外,一天需得耗费多少粮草;更该清楚,出征与在国内驻守不同,所分发的军饷也是不同。等,这个字,怕不是我们能耽搁起的!”
昭乐微笑着与他对视:“不等又如何?兄弟就忍心看着自己的将士如此毫无意义的战死沙场?我不比你,没那么狠的心思。”
公子羽注视着他,见他的笑容其实是有一点儿勉强的,隐隐约约带着喟叹的意思。
他终于被昭乐打败了,他的确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将士毫无意义的赴死。
“那你说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这个字是魏慈明通过王彩御传达给昭乐的。魏慈明所说的等和昭乐此刻所想的等却是不同的。
魏慈明要昭乐等的是他下令调来清溪门人,但是昭乐要等却不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帮手。
昭乐道:“我们要等的是一场雨,是入春以来第一场雨!”
“雨?”公子羽不懂得昭乐的意思,皱着眉重复他的话。
“不错,这正是我们所拥有的天时。只要有了上天的帮助,及时落雨,我们便能够轻易地拥有人和。那时候,沫城守军所据的地利也将轻易瓦解。第一场春雨过后,万物萌生,正是播种的时节。对于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填饱肚子,保有足够的粮食。若是耽误了播种便会耽误收成,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现今我军围城,苏赫之必定不会打开城门,必定会耽误百姓播种,那时候,民心必会有所动摇。”昭乐对于这一点非常有信心,这得益于他多年来同百姓一起务农。“我们便抓住这个时机,对百姓们播种实行一些有益的对策,以得民心。”
公子羽边听他说,边随着他的话一同思索,认为他所说的很有道理:“那大哥以为该怎么做才能取信于民得到民心?”
“派人前去洽谈,我军率兵退出农耕范围,给百姓们一个及时播种的机会。”
公子羽不可抑制地笑了起来:“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么?让他们出来播种又如何?到时候还不是会被战马踩烂?”
昭乐摇摇头:“不会的,如果我猜想的没错,到那个时候,苏赫之会投降。”
公子羽想到当前形势,认为等等也无妨,但是对于开城门放百姓出来播种这件事,他有着与昭乐不太相同的想法。
昭乐从梁军往自己军中回去的路上,抬头看了看天,问身边的文知礼:“你说,天会顺应我的意思么?”
文知礼答:“四时运转,各有所依。殿下今日所为本是顺应天意,上天又怎会不顺应呢?”
这一夜,月朗星稀,想来明天不会下雨了……


、第三十四章 第一场春雨 (2481字)

隔天午后,天正八年的第一场雨在昭乐的殷殷期盼中轰然落下。这场雨来势凶,去势缓,足足下了半日,干涸了一冬的土地都已被大雨润透了。
蹲在沫城外的耕地上,昭乐捻起土在手上搓了搓,笑道:“可以播种了。”
晋女微微皱了眉,道:“殿下还懂农耕之事?”
“我在国中每年春秋两季,都会随着百姓一起耕种。”
昭乐将手中的土扔回耕地,蹬上马镫子正要上马的时候,一个年轻卫兵徒步奔到他身边,先是曲膝行了一礼:“殿下!”
“怎么了?”
“都城传来消息,管相病危!”
他的心里一震,感到手指尖都在这个瞬间变得冰凉,一股酸涩堵在胸腔,想要发散却又无处发散。他动了动嘴,终是扯平了嘴角,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传令回去,命医师竭力救治,许华夫人出宫探视。”
士兵点头:“是!”
待士兵走后,昭乐仍是继续先前士兵没来时的动作,刚抬腿要蹬马镫子的时候,忽然又停了下来,抓过缰绳:“我们走回去。”
晋女自然无异议,牵着自己的马,跟在昭乐身后随着他回去军营。她见昭乐神色不似平常,却因不知管相是谁,也无法说出劝慰的话,想了好久才开口道:“殿下这马似是大宛驹?”
“不错。”昭乐拍拍马脖子,道:“它父母都是大宛名驹。”
晋女本也不善言辞,这会儿再找不出话来,只好沉默。
昭乐扭头看了她一眼,笑道:“你不必多想,管相是我国重臣,他出了事我自然担忧。”
“啊?”晋女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是。”
“去叫文知礼过来见我。”昭乐牵着马停在了离营不远的一棵树下。
晋女道:“殿下独自在此,怕是会有危险。”
昭乐摇摇头:“无妨,去叫他过来吧,我在这儿等着。”
晋女无奈,领命离去。
昭乐靠在树旁终于松懈下来,想着这些日子发生的一切。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天空以及周遭的景物都开始旋转,并且越转越快,越转越快,这样的旋转让他感到目眩,黑夜像是要把他吸进去一样。
浓浓的无力感袭上身体,昭乐唯有背靠大树方能支撑住身体。身边的马探头过去蹭蹭他的胸膛,昭乐拍着它的头,几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常念,你听到了吗?他们说管相病危了,这偌大的齐国我还有几人可用?”
话,到此嘎然而止,文知礼已近。
昭乐直起身,随意扯了扯衣服,仍摆出高位者的严肃样子,不紧不慢地开口:“文师兄。”
“殿下。”文知礼行了礼。
“晋女呢?”
“臣没有让她跟来。”
昭乐道:“正该如此,师兄大概也知道我叫你来所为何事了吧?”
“是。”文知礼停了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